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乙烯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由乙烯可合成苯乙醇,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氧乙烷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
B.环氧乙烷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C.苯在溴化铁催化下,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苯乙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2.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油酸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氧化
B.多个多肽链通过共价键相互作用排列组装,形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C.核糖、核酸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可达上万甚至上百万
D.葡萄糖在水溶液中存在链状和环状结构之间的平衡,从链状到环状发生了加成反应
3.化合物M()是合成药物奥昔布宁的一种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
4.有机物A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A→B的过程发生取代反应
B.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C.化合物D一定能通过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A
D.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中最多9个原子共平面
5.下列物质(对应X—Y—Z)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如图转化的是
A.CH2=CH2—C2H5Br—C2H5OH
B.FeO—Fe(OH)2—Fe(OH)3
C.H2S—SO2—H2SO4
D.NaOH—Na2CO3—NaHCO3
6.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1→化合物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B.可用NaHCO3溶液检验化合物1和2
C.检验制得的香草醛中是否混有化合物3,可选用浓溴水
D.等物质的量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反应,消耗物质的量之比1:3:2:l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
B.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C.苯酚、水杨酸()和苯甲酸都是同系物
D.2-甲基-2-丁烯不存在顺反异构
8.来苏糖( )是可作为糖类代谢的单糖,能说明来苏糖是单糖的理由是
A.它是糖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
B.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C.它是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糖
D.它是易溶于水且比蔗糖甜的糖
9.配制银氨溶液并进行实验,过程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银镜反应可以检验醛基
B.滴加浓氨水后沉淀溶解,是因为形成了[Ag(NH3)2]+离子
C.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洗掉试管上的银镜
D.将乙醛换成蔗糖,同样可以得到光亮的银镜
10.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物质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玉米、小麦中的淀粉经一系列催化氧化可变成乙醇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是一种液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烧纸船的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金的性质稳定,不易被腐蚀
11.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丹麦化学家摩顿·梅尔达尔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们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如图是某点击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的水溶液都显碱性
B.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C.2-丁炔的键线式为
D.该点击反应的产物为,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其中a物质含有3种官能团
B.根据Knoevenagel反应+CH2(CO2H)2,推理 + CH2(CN)2也可发生
C.科尔伯反应2CH3COO-22·CH3 →CH3-CH3中,第一步为还原反应
D.由以下反应RCOOAgR·RH,也可以用乙酸银制取甲烷
13.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对于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
B.向乙醇中滴加浓硫酸,并加高锰酸钾固体振荡,以验证乙醇有还原性
C.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导管不可直接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14.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洁白丝滑的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
B.干冰舞台美轮美奂,CO2属于极性分子
C.瓷器的青釉主要是Fe2O3显色而成
D.节日庆祝时燃放五彩缤纷的烟火,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5.根据下列有机物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
③④⑤
⑥⑦⑧
(1)属于醇类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芳香烃的是 。
(2)与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二者属于构造异构中的 (填“位置”或“碳链”)异构;与⑧互为同系物的是 。
(3)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一组吸收峰的是 。
(4)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 ,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 。
(5)有机物⑦的系统命名为 。
16.(1)键线式的名称是 。
(2)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
(3)某芳香烃结构为,其一氯代物有 种。
(4)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CH3CH2CHO+Cu(OH)2 。
②+H2(足量) 。
③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
17.现有下列9种物质:①己烷;②环己烯;③甲苯;④聚乙烯;⑤2-甲基-1,3-丁二烯;⑥邻甲基苯酚;⑦3-甲基-2-丁醇;⑧丙炔;⑨2-甲基-1-溴丙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 。
(2)写出下列方程式:
用③制取TNT: ;
由乙烯生成聚乙烯: ;
⑥与足量浓溴水的反应: ;
(3)等质量的①、②、③在足量空气中燃烧,耗氧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4)⑦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的还有 种,其中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有 种。
18.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化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会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糖尿病患者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木糖醇(结构简式为CH2 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不会导致血糖升高。若用氯原子取代木糖醇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得到的一氯代物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3)糖尿病患者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对A进行检测的实验结果如下:
①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这两种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③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
请设计实验证明A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向A溶液中加入 溶液,发现有气泡冒出;写出A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糖尿病患者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豆类食品中富有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蛋白质遇碘单质会变蓝
B.蛋白质可以通过烧焦时的特殊气味鉴别
C.人体内不含促进纤维素水解的酶,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没有用处
D.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称为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1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Ⅲ所需试剂为 ,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用系统命名法写出丙的名称 ,甲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最少的有机物的电子式为 。
(3)丙在加热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邻羟基桂皮酸(Ⅳ)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列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Ⅳ)的路线之一
试回答:
(1)I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和 。
(2)Ⅱ→Ⅲ的反应类型 。
(3)①Ⅳ与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
②Ⅳ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有机物X与Ⅳ互为同分异构体,且X有如下特点:
① 是苯的对位取代物, ② 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写出X的一种结构简式 。
21.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在实验室中分别取18g葡萄糖进行下列几个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银镜反应时,消耗 mol[Ag(NH3)2]OH,反应后葡萄糖变为一种盐,其结构简式是 。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若一定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60%,那么这些葡萄糖发生酯化反应消耗的乙酸为 g。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Y()是由中草药五倍子制备而成。
(1)Y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Y中含氧官能团有 和 (均填名称)。
(3)Y具有还原性。向Y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稀溶液,实验现象为 。
(4)烃A的结构简式为,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烃A:
(5)苯的同系物甲分子式是C10H14,甲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芳香酸,它的结构简式是 。
三、解答题
23.有机化合物A是基本的化工原料,在有机化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A为基本原料制备E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是 ,以A为单体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是 。
(2)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
(3)写出C在催化剂铜和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中利用C、D制备E的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试管乙中盛有的试剂为 (填字母,下同),为除去生成物E中含有的C、D两种杂质,需采用 对混合物进行洗涤,洗涤后再 (填操作名称),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E。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d.饱和NaOH溶液
(5)X为A的同系物,且与E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则X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含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填一种)。
24.松油醇是一种调味香精,它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经下列反应制得:
试回答:
(1)A的分子式为 。
(2)α-松油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a.加成 b.水解 c.氧化
(3)写出γ-松油醇的结构简式: 。
(4)有机物B是苧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结构可表示为(R代表烃基),写出B可能的结构简式中的一种 。
25.B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I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 ,I的名称为 ,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2)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填序号)。
(3)实验室中鉴别乙烯和乙烷的试剂可选用 (填字母)。
a.水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6)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有 种。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环氧乙烷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A项正确;
B.环氧乙烷与乙醛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
C.苯和溴水不反应,苯在铁屑催化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C项错误;
D.一定条件下,苯乙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C。
2.D
【详解】A.常见的食用油中普遍含有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被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类等,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故A错误;
B.多个具有特定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如氢键等)排列组装,形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故B错误;
C.核糖属于单糖,不属于生物大分子,故C错误;
D.葡萄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可知,-CHO和-OH发生加成,将链状结构变为环状结构,故D正确;
答案为D。
3.D
【详解】A.由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M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M分子中含有的苯环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M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M分子的环上的一氯代物有如图所示的7种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饱和一元氯代烃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B,在铜做催化剂条件下,饱和一元醇B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醛或酮C,在浓硫酸作用下,饱和一元醇B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D。
【详解】A.由分析可知,A→B的反应为饱和一元氯代烃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B和氯化钠,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符合转化关系且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只能是醇,其同分异构体有8种,其中要符合①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②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则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共6种,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A为饱和一元氯代烃、B为饱和一元醇、D为烯烃,由转化关系可知,一定条件烯烃D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能生成A,故C正确;
D.2—甲基—2—丁烯分子中最多9个原子共平面,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中2—甲基—2—丁烯分子中共平面原子数目最多,则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中最多9个原子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乙烯与HBr加成生成C2H5Br,C2H5Br在NaOH水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生成C2H5OH,C2H5OH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均能一步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
B.FeO不能和水反应,无法一步转化为Fe(OH)2,故B符合题意;
C.H2S与过量氧气反应可以生成SO2,SO2与氯水反应可以生成H2SO4,硫酸和Na2S反应可以生成H2S,均能一步完成,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过量氢氧化钙反应可以生成NaOH,均能一步完成,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B
【分析】(1)与HCOCOOH生成(2),(2) 氧化得到(3),(3)失去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得到(4);
【详解】A.化合物1→化合物2发生为HCOCOOH中醛基和(1)发生加成反应,反应中醛基变为羟基,A错误;
B.化合物1中不含羧基、2中含有羧基,故可用NaHCO3溶液检验化合物1和2,B正确;
C.香草醛、化合物3中均含酚羟基,都会和浓溴水反应,C错误;
D.酚羟基、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1含有1个酚羟基、2含有1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3含有1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4含有1个酚羟基;故等物质的量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反应,消耗物质的量之比1:2:2:l,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依据烷烃的命名方法,选主链最长、编号位次和最小,离官能团取代基最近、写名称由简到繁,即化合物的名称为2,4—二甲基己烷,符合系统命名法则,故A正确;
B.含氢量越高耗氧量越高,甲烷、乙烯、1,3-丁二烯含氢量逐渐降低,所以耗氧量逐渐降低,故B正确;
C.苯酚、水杨酸()和苯甲酸,官能团不同、结构不同,故C错;
D.由2-甲基-2-丁烯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不存在顺反异构,故D正确。
答案选C。
8.B
【详解】糖类根据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多少进行分类。其中单糖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这与相对分子质量、甜度等无关,答案选B。
9.D
【详解】A.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则可以用银镜反应来检验醛基的存在,A正确;
B.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银离子和NH3反应生成[Ag(NH3)2]+,B正确;
C.银可以溶于硝酸,因此可用硝酸洗掉试管上的银镜,C正确;
D.蔗糖中没有醛基,无法发生银镜反应,D错误;
故答案选D。
10.B
【详解】A.淀粉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经酶催化氧化可以转变为乙醇,A正确;
B.雾是典型的胶体,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B错误;
C.燃烧的过程有氧气参与,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金化学性质不活泼,耐腐蚀性强,D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A.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但的水溶液显酸性:,A错误;
B.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B错误;
C.2-丁炔的键线式为 ,C正确;
D.该点击反应的产物为,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根据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含有官能团是“碳碳双键”、“C=O”、“-COONa”,故A说法正确;
B.根据题中所给信息:醛基中碳氧双键发生断裂,CH2(CO2H)2中“CH2”上的碳氢键断裂,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生成H2O,剩下结合,因此与CH2(CN)2也能按照上述反应原理进行反应,故B说法正确;
C.CH3COO-转化成CH3COO·是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C说法错误;
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RCOOAg最终转化成RH,如果R为-CH3,则最后生成甲烷,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3.C
【详解】A.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不能用浓NaOH溶液清洗,A错误;
B.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乙醇,酸性高锰酸钾紫色褪去,可证明乙醇有还原性,B错误;
C.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导管不可直接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这样可以防止倒吸,C正确;
D.酒精密度小于水,酒精燃烧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用湿抹布覆盖灭火,D错误;
答案为:C。
14.A
【详解】A.丝绸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A正确;
B.CO2为直线形,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B错误;
C.Fe2O3为红色,瓷器的青釉不会是Fe2O3显色而成,C错误;
D.焰色试验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形成的,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
本题选A。
15.(1) ⑤ ④
(2) ③ 碳链 ②
(3)①
(4) 5,6,6-三甲基-3-乙基-1-庚炔 2,2,3-三甲基-5-乙基庚烷
(5)1,3-苯二酚
【详解】(1)醇类有机物含羟基官能团,属于醇类的有:;芳香烃是指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且结构中含苯环,属于芳香烃的有:;
(2)与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碳链异构;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与⑧互为同系物的是;
(3)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一组吸收峰,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1种等效氢原子,符合要求;
(4)有机物的系统命名:5,6,6-三甲基-3-乙基-1-庚炔;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2,2,3-三甲基-5-乙基庚烷;
(5)系统命名:1,3-苯二酚;
16. 2-甲基戊烷 4 CH3CH2CHO+2Cu(OH)2CH3CH2COOH+Cu2O↓+2H2O +4H2(足量) +Cl2+CH3Cl
【详解】(1)键线式每个节点为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根据键线式所示,均以单键结合,该有机物为烷烃,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主链有5个碳原子,2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则该有机物的名称是2-甲基戊烷;
(2)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说明该有机物结构中只有一种环境的氢原子,它的结构简式;
(3)某芳香烃结构为,结构对称,分子结构中含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如图:,则一氯代物有4种;
(4)①CH3CH2CHO+2Cu(OH)2CH3CH2COOH+Cu2O↓+2H2O
②+4H2(足量)
③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l2+CH3Cl。
17.(1)②③⑤⑥⑦⑧
(2)
(3)①>②>③
(4) 7 4
【详解】(1)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醛基、苯的同系物等;
故答案为:②③⑤⑥⑦⑧。
(2)甲苯制取TNT的方程式为:;由乙烯生成聚乙烯的方程式为:;邻甲基苯酚与足量浓溴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等质量的己烷、环己烯、甲苯在足量空气中燃烧,耗氧量分别为:m÷86×,m÷82×,m÷92×9,所以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②>③;
故答案为:①>②>③。
(4)3-甲基-2-丁醇共有5个碳原子,将羟基看作取代基,碳链结构有三种,一取代物共有8种,除去本身还有7种,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则羟基应连接在链鍴,共有4种。
故答案为:7,4。
18. BC 3 Na2CO3(合理即可)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BD
【详解】(1)A.虽然糖类一般可表示为Cm(H2O)n,但分子中没有水,A项错误;
B.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
C.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时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C项正确;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C。
(2)因CH2 OH(CHOH)3CH2OH分子中碳原子上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3种,所以得到的一氯代物有3种。
(3)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则A为乙酸,乙酸可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乙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和水: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A.淀粉遇碘单质会变蓝,蛋白质遇碘单质不变蓝,A项错误;
B.因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蛋白质,B项正确;
C.虽然人体内不含促进纤维素水解的酶,不能消化纤维素,但蔬菜中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对人体有用处,C项错误;
D.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为蛋白质的显色反应,D项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D。
19.(1) NaOH水溶液 +NaOH+NaCl+H2O
(2) 2-甲基-1-丁醇
(3)2+O22+2H2O
【详解】(1)根据转换关系可知,乙转化成丙,是由卤代烃变成了醇,故所需试剂为NaOH水溶液;乙转化成甲,是由卤代烃变成了烯烃,故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OH +NaCl+H2O;
(2)丙是醇,从右向左编号,故用系统命名法写出丙的名称为2-甲基-1-丁醇;甲的同系物中需有双键,最少有2个碳原子,故为C2H4,电子式为 ;
(3)醇被氧气在铜为催化剂条件下氧化成醛,故丙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O2 2+2H2O;
20.(1) 羟基 醛基
(2)消去反应
(3) +CH3CH2OH +H2O +2NaOH +2H2O
(4)
【详解】(1)由的结构式可知,Ⅰ含有羟基和醛基。
(2)比较Ⅱ和Ⅲ的结构简式,可知发生的是醛基的消去反应,增加碳碳双键,所以Ⅱ→Ⅲ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①Ⅳ中的羧基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 +H2O ;
②Ⅳ中的羟基、羧基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Ⅳ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2H2O。
(4)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 ,说明X分子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X分子中含有醛基,X是苯的对位取代物,说明羧基与醛基处于对位位置,按照取代基C原子的数目可知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是 。
21. 0.2 CH2OH(CHOH)4COONH4 18 13.44 CH2OH(CHOH)4CHO+6O26CO2+H2O
【详解】(1),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故0.1mol葡萄糖消耗0.2mol[Ag(NH3)2]OH,该盐为CH2OH(CHOH)4COONH4;
(2)0.1mol葡萄糖含0.5mol羟基,所以需要0.5mol乙酸进行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60%,故酯化反应消耗的乙酸为0.5mol×60g/mol×60%=18g;
(3)葡萄糖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 +6O26CO2+6H2O,0.1mol葡萄糖消耗的O2为0.6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6mol×22.4L/mol=13.44L。
22.(1)有机物
(2) 羟基 羧基
(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2,2,4-三甲基己烷
(5)
【详解】(1)由化合物类别可知Y属于有机物;
(2)Y结构中含有-OH、-COOH,即名称为羟基、羧基;
(3)Y具有还原性,又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即Y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实验现象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由烷烃命名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命名为某烷、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等原则可知,A的系统法命名为2,2,4-三甲基己烷;
(5)
由信息知该化合物直接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不含氢,即结构简式为。
23.(1) 碳碳双键
(2)加成反应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 b b 分液
(5) 3 CH3CH=CHCH3和CH2=C(CH3)2
【分析】由题干有机物转化关系图可知,A的分子式为C2H4,故其结构简式为:CH2=CH2,CH2=CH2与HCl催化加成得到B,即为CH3CH2Cl,CH3CH2Cl在NaOH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即CH3CH2OH,CH3CH2OH被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为D即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与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即CH3COOCH2CH3,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CH2=CH2,故A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以A为单体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 ,则其链节是 ,故答案为:碳碳双键; ;
(2)由分析可知,A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由分析可知,C为CH3CH2OH,故C在催化剂铜和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4)由分析可知,C为CH3CH2OH,D为CH3COOH,E为CH3COOCH2CH3,故实验室中利用C、D制备E即实验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实验中将产生的乙酸乙酯蒸汽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即其中试管乙中盛有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即b,为除去生成物E即CH3COOCH2CH3中含有的C、D即CH3CH2OH、CH3COOH两种杂质,需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对混合物进行洗涤即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洗涤后液态分层,上层为乙酸乙酯,而下层为水溶液,故对分层液态再进行分液操作,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E,故答案为:b;b;分液;
(5)由分析可知,A为CH2=CH2,则X为A的同系物即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烯烃,且与E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即含有4个碳原子,则X的分子式为C4H8,则X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H3、CH3CH=CHCH3和CH2=C(CH3)2共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含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和CH2=C(CH3)2,故答案为:3;CH3CH=CHCH3和CH2=C(CH3)2。
24. C10H20O2(或者C10H20O18O) ac 、、、(四种中选择其中一种填写)
【分析】(1)根据A的结构简式书写分子式;
(2)根据α-松油醇中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判断;
(3)发生消去反应时,羟基与六元环上的氢消去;
(4)根据-C4H9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进行判断。
【详解】(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20O2(或者C10H20O18O);
(2)α-松油醇的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存在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综上,α-松油醇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选择ac;
(3)发生消去反应时,羟基与六元环上的氢消去,使γ-松油醇中含有3个-CH3,因此γ-松油醇的结构简式为;
(4)-C4H9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则其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由4种,分别为:、 、 、 (四种中选择其中一种填写)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要掌握思维流程:①根据限定条件确定同分异构体中所含官能团;②结合所给有机物有序思维: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③确定同分异构体种数或根据性质书写结构简式。
25.(1) C2H4 聚乙烯 醛基
(2)②③④
(3)bc
(4)CH2=CH2+H2CH3CH3
(5)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6)3
【分析】B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则B为乙烯CH2=CH2,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Cl,I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则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为聚乙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为乙醇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为乙醛CH3CHO,乙醛再被氧化生成E为乙酸CH3COOH,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详解】(1)B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则B为乙烯CH2=CH2,分子式为C2H4,I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则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为聚乙烯;D为乙醛CH3CHO,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①~⑥分别是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有②③④;
(3)a.乙烯和乙烷都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烷不反应,能鉴别,b正确;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溶液褪色,乙烷不反应,能鉴别,c正确;
故选:bc;
(4)反应③是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H2CH3CH3;
(5)反应⑥是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反应的化学方程: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6)由分析可知F为:CH3COOCH2CH3,则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有CH3CH2COOCH3,HCOOCH2CH2CH3,HCOOCH(CH3)CH3,一共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