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分层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分层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1 19:3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1.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
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
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具有完全独立主权
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2.一个封建主常常既有自己的封君,又有自己的封臣,但封君只与自己的直接封臣有联系,对封臣的封臣则不能干涉。这表明,该制度(  )
A.导致西欧教权衰落
B.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有利于强化王权意识
3.有学者指出,11世纪的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并对国王加以限制。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  )
A.在社会关系上平等互利
B.体现出契约关系
C.存在着森严的社会等级
D.在经济上相互制约
4.在西欧庄园制模式下,农民有意把自己的份地分成许多条田,与其他人的土地交错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有自然灾害来临,也不至于同时摧毁整个地区。这种份地经营模式(  )
A.分散了农民承担的风险
B.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提升了抵御天灾的水平
D.减轻了庄园主剥削
5.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表明(  )
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
B.佃户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C.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剥削佃户
6.下图所示是中世纪时西欧农耕的一个场景。这些耕作者(  )
A.完全听命于国王
B.在法律上没有人身自由
C.拥有自己的领地
D.由庄园组织机构管理
7.城市赞歌在12世纪以后成为表达城市居民自我意识和自豪感的一种文体。与这一文体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封建王权的加强 B.中世纪的城市自治
C.封君封臣制的瓦解 D.基督教会的发展
8.中世纪,大多数欧洲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表明当时欧洲人(  )
A.是民族主义者
B.缺乏民族国家观念
C.信仰自由平等
D.支持文明多元面貌
9.(2023·全国新课标卷)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10.16世纪,伊凡四世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南部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伊凡四世的改革(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B.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
C.使俄国进入农奴制社会
D.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的发展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朱孝远说,欧洲中世纪带有浓厚的基督教信仰色彩。在“信仰时代”,天主教会非常强大,追求统治世界。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
材料二 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它的权力结构固定,权力的行使方式僵化而不易改变,由此各权力结构之间便出现了空隙,为新生产力因素提供了活动空间,便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滋生和成长,而后发展壮大成体制外的力量,并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摘编自钱乘旦《中世纪西欧的几个特点》
(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中世纪为什么称为“信仰时代”。
(2)分析材料二,结合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的新变化,谈谈你对“体制外的异己力量”的认识。
12.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双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势,以表示对封君的臣服和效忠。这表明该制度下(  )
A.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
B.封君和封臣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C.封君拥有对封臣的生杀权
D.宗教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
13.中古时期的欧洲庄园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土地归领主所有,农奴负责耕种,两者有相互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农奴提供劳役、耕种、缴税,而领主必须分给土地、提供保护、执行司法。由此可看出,中古欧洲庄园(  )
A.兼有政治和经济的功能
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带有很强的政治独立性
D.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14.西欧中世纪的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他们的处境比奴隶要好得多,他们很少完全听凭领主随意支配打发。这反映了(  )
A.西欧庄园经济具有进步性
B.庄园农奴享有一定政治权利
C.领主开始放松对农奴的控制
D.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15.13世纪末至15世纪初,英国议会曾反复确认大宪章达49次,这是英格兰政治史上极为突出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英国(  )
A.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宪法
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国家
C.具有长期的议会政治传统
D.《权利法案》直接源自大宪章
16.法兰克王国成立初期,国王赏赐贵族和功臣的土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到8世纪早期,国王以分封土地为条件,要求受封者宣誓为其效忠,战争时提供兵员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这表明(  )
A.国王意图加强王权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城市自治运动受挫
D.基督教会控制思想
17.《罗马民法大全》规定:“若需赎回俘虏,我们允许将圣物出卖、抵押或质押,因为人的生命比任何圣皿、祭服都重要”;关于婚姻有“为父者不得禁止子女结婚”和“保护人不得强娶被解放的女奴为妻”的规定。以上这些规定(  )
A.表明罗马法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
B.顺应了基督教成为国教的要求
C.根植于罗马民主政治的历史传统
D.体现了法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的封君封臣关系已成为普遍现象。演变到后来,两者之间关系的确立,逐渐发展出一套比较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一般而言,在举行臣服礼之时,封臣要跪拜封君,置其双掌于封君之手,并宣誓成为封君的附庸,有时还附带有封君和封臣之间的亲吻礼。由此可见,臣服礼的核心在于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因而对于投靠的一方而言,执行该项礼仪显然是一件有损颜面的事情。所以许多封臣,特别是那些势力比较强大的封臣,通常都不愿意向封君行臣服礼。历史上也不乏其例。据记载,当法王查理三世最终决定将塞纳河口一带的地方封赐给早已盘踞该地的北欧海盗首领罗洛之时,依照礼节,罗洛本应向法王行臣服礼,但后者认为该仪式有损尊荣,因而拒绝执行。通过磋商,双方达成协议:罗洛让自己的一位武士替他行臣服礼。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1022年布卢瓦公爵厄德在致其领主法国国王罗伯特的一封信中清楚地表明了封建主的心态。布卢瓦公爵在得知国王将通过一次法庭审判来剥夺他的采邑时,拒绝出席受审而代以致信国王以示抗议。他在信中称:“……任何人都会认为我配得上继承(财产)。至于我从你那里领得的采邑,很明显它不是你以国王身份而拥有的,而是我感谢你的恩宠从我的祖先那里继承而得到的……真的,我为什么不能去捍卫我的自尊?”
——摘编自计秋枫《论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臣服礼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A B B A A D B B D A B A A C A D
11.(1)制度:封建制度或封君封臣制度。
“信仰时代”: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基督教会控制着所有居民的精神生活;欧洲中世纪带有浓厚的基督教信仰色彩)。
(2)“体制外的异己力量”:主要包括取得一定自治权的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或工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的壮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民族国家的兴起;等等。这些新兴的因素有助于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推动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18.(1)特点:体现封君封臣关系的不平等;强调双方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有仪式性(象征性)、不稳定性(缺乏强制性)。
(2)影响:稳固了中世纪西欧的统治秩序;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关系;促进了西欧契约观念的兴起;加剧了地方割据倾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