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该地区几乎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的时间是( )
A.16世纪后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2.下图为18世纪晚期一列强在拉丁美洲建立起的庞大殖民地(黑色部分),该列强( )
A.将印度尼西亚变为殖民地
B.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贸易网络
C.划分伊朗北部为势力范围
D.在殖民地建立总督辖区进行管理
3.下图为18世纪秘鲁金银矿的作业场面(绘画作品),该作品可用来说明( )
A.工业文明的扩张性
B.拉丁美洲工业的发展
C.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D.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4.李文斯顿在1840年受“伦敦传教协会”派遣,到南非传教。他对非洲的人文地理非常感兴趣,用了33年时间,多次深入中非、南非探险和考察,并做了详细记录,使原来非洲地图的许多空白处逐渐得以填补。他的活动( )
A.客观上刺激了殖民者瓜分非洲
B.使殖民者开始关注非洲
C.满足了殖民者侵略非洲的愿望
D.中断了非洲文明的进程
5.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这一变化反映了( )
A.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B.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性不断加强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消除
D.非洲传统文明遭遇到毁灭性打击
6.法国将非洲各殖民地分为区和分区由驻扎官负责,分区又分为县和村,由政府委派非洲人担任酋长。达荷美的一个分区尼基竟然被分为25个县,这使酋长和行政官的关系变得极为复杂。这一殖民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对殖民地进行文化殖民
B.稳定殖民地的秩序
C.将殖民地纳入世界市场
D.削弱地方反抗势力
7.柏林会议后,列强各自制定了计划。这些计划表明,西方列强( )
国家 计划
英国 从开普到开罗的“二C计划”,企图建立纵贯非洲的殖民大帝国
法国 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的“二S计划”,企图建立由大西洋到红海横贯非洲中西部的殖民大帝国
德国 占领一条沿着赤道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地带的计划
A.解决了争夺非洲的矛盾
B.已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C.加快了瓜分非洲的进程
D.各国综合实力势均力敌
8.19世纪后期,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列强提出了( )
A.有效占领原则 B.“全体一致”原则
C.“大国一致”原则 D.门户开放政策
9.下面为1898年非洲主要政治压力来源图。据此分析,当时( )
A.英法德对外扩张重心在非洲
B.英法德在非洲展开激烈殖民争夺
C.非洲已经被英法德瓜分殆尽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0.1883年,荷兰第一次以殖民地为展题举办了“殖民地与技术产品世界博览会”,英、法等国也陆续举办了呈现殖民地风俗风貌的“殖民博览会”。这可以反映出( )
A.殖民地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宗主国与殖民地交流加强
C.工业革命的成果突飞猛进
D.欧洲列强间殖民竞争激烈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移民队伍的组成上,商人、贵族、教士三位一体。在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督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土地制度方面,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二 从1813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在孟加拉,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人口曾经到过15万人。到1840年前后,只剩下3万至4万人了。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继发生。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12.拉美种植园奴隶经济的崛起使美洲充当了欧洲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角色,民族经济发展因素受到严重阻碍。但是,大西洋经济交往体系的建立使美洲得到开发,提供了美洲了解与学习世界市场与欧洲甚至亚洲社会的机遇与条件。这反映了( )
A.拉美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B.拉美与欧洲经济交往体系建立
C.欧洲殖民统治推动了拉美近代化
D.西方的殖民活动具有双重影响
13.19世纪70年代,英国为获得在本土和殖民地建设铁路所需的枕木,在印度伐木的速度超过其自然恢复的速度。1878年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对此较为全面的评价是( )
A.工业时代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B.英国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和加强殖民统治而掠夺印度资源
C.英国意在将先进环保理念引入印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D.英国掠夺式开采印度森林资源,同时又带来先进的理念
14.英国在印度建立了欧式军队,引入了西式教育,还废除了一些如杀婴、殉葬等陋习。印度引以为傲的棉纺织业也被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不复存在,村社逐渐崩溃。由此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 )
A.促使印度成为文明独立的国家
B.有利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印度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帮助印度人民摆脱了贫困和压迫
15.鸦片战争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在印度大力发展制茶业,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印度茶的崛起说明( )
A.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茶产业
B.英国大力扶植印度经济发展
C.印度开始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D.殖民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16.1884年签署的《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第三十五条规定: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又在必要时根据为贸易和过境运输的自由而订立的条件保护贸易和过境运输自由的政权。材料中历史信息表明,议定书( )
A.参与者为欧洲殖民国家
B.划定各国在世界的势力范围
C.标志着非洲被瓜分完毕
D.原则上承认各自的既得利益
17.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已在非洲建立起大量的种植园和农场。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类经济作物,黄金海岸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主要种植棉花……这一经济格局使非洲( )
A.增加了其对西方经济的依附性
B.巩固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
C.摆脱全球化过程中的发展困境
D.民族经济得到了良性发展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列强掠夺非洲的垄断公司
国家 名称 成立时间 备注
英国 国家非洲公司 1881年 由1849年成立的“联合非洲公司”改组而成,后改名为“皇家尼日尔公司”
英帝国东非公司 1886年 特许成立
英国南非公司 1889年 特许成立
法国 法国赤道非洲公司 1880年
塞内加尔与法国西非海岸公司 1881年
德国 德国殖民协会 1882年
德国西南非洲公司 1883年
德国东非公司 1885年
比利时 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 1879年 简称“国际非洲协会”
国际刚果协会 1882年 由“刚果研究委员会”改组而成,实际代表“比利时总公司”等垄断组织
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B D C A B D C A B D D D C D D A
11.(1)特点:在王室主导下对殖民地实行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和半封建色彩;掠夺的财富未转化为资本,导致两国不久走向衰落。
(2)变化:从以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以商品输出为主。
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也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
18.示例:
论题:“非洲公司”的建立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阐释: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列强意欲抢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而此时垄断组织的独占性和公司制的形式便利了其进行殖民掠夺,因此,欧洲列强通过组建垄断公司,瓜分非洲。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竞争更加激烈。原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英国和法国为了保持优势地位,率先成立瓜分非洲的垄断公司,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后起之秀,也随之成立了垄断殖民公司。通过1884年的柏林会议,列强划分了彼此在非洲的势力范围,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而英、德两国的争夺较为激烈,因此在柏林会议后,又加速成立了相关“非洲公司”。
“非洲公司”的建立,使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