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 上册第6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课堂达标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 上册第6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课堂达标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3 06:0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学科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堂达标测试题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卷
1、“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目前因犯罪而坐牢者除外),都有选举权……议会每年改选一次。”这是伦敦工人协会于1838年5月提出的《人民宪章》的内容。他们的要求是( )
A、废除封建特权 B、提高工人的经济待遇
C、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 D、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
2、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的标志是( )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3、《国际歌》的歌词是谁创作的( )
A、但丁 B、瓦特 C、狄盖特 D、欧仁·鲍狄埃
4、阅读下列材料: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1)上述宣言的作者是谁?发表于何时?
(2)上述宣言是为什么组织起草的纲领?
(3)这段引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该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答案:1、C 2、B 3、D 4、(1)马克思、恩格斯 1848年 (2)共产主义者同盟 (3)表达了作者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卷
1、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辛亥革命 D、印度民族大起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人民宪章》发表 D、《共产党宣言》发表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
4、阅读材料: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成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府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逼迫你们承认国王、污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0年3月30日
请回答:(1)材料中的公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成立于哪一年?
(2)材料中的“政府”指的是什么政府?
(3)“公社”的建立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何意义?
答案:1、A 2、D 3、C 4、(1)无产阶级政权 1871年 (2)资产阶级政府 (3)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卷
宪章运动发生在下列哪一国家?(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共产主义同盟的成立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始
C、无产阶级的诞生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因不包括( )
无产阶级斗争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 B、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
C、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 D、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4、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国民自卫军缺乏同意指挥和领导
没有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
不应把推翻资产阶级作为斗争目标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5、简答题: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C 2、D 3、D 4、D 5、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A卷
1、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 )
A、领土的扩张 B、林肯当选为总统
C、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2、“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其中“扫清又一障碍”是指( )
A、实现统一 B、领土扩张
C、解决农民的土地为题 D、废除奴隶制
3、美国南北战争和独立战争的相同点主要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解除了种族压迫和歧视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4、阅读下列材料: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作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那一文件?是谁颁布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文件的颁布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B 2、D 3、C 4、(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
(2)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3)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B卷
1、美国内战前夕,南北双方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矛盾特别尖锐( )
A、领土的扩张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国家统一问题 D、西部开发问题
2、美国内战的性质是( )
A、民族解放运动 B、无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3、林肯受到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根被原因是( )
A、他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B、他领导北方资产阶级取得了内战的胜利C、遭到暗杀身亡 D、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努力
4、阅读下面材料:
林肯在1858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说:“一栋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请回答:(1)当时美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2)林肯主张如何解决当时美国最主要的矛盾?
(3)美国人对他的主张有何反应?
答案:1、B 2、D 3、D 4、(1)维护国家统一 (2)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奴隶制 (3)尽管南部奴隶主极力反对,但是人民表示支持,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方以此为接口,发动了叛乱,内战于1861年爆发。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C卷
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②南方封建主义经济 ③北方奴隶制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一再失利,其原因有(1)准备不足 (2)军队士气不高 (3)人民群众不满 (4)缺乏优秀将领
A、(1)(2) B、(2)(3) C、(3)(4) D、(1)(4)]
3、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
A、解放黑人奴隶 B、争取民族独立
C、维护国家统一 D、解决西部土地问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材料二:列宁认为: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战争?
(3)这场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D 2、D 3、C 4、(1)奴隶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2)美国南北战争 (3)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9课俄国、日本历史转折
A卷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争权夺利 B、农奴制的阻碍
C、农民起义不断 D、俄国对外战争的失败
2、19世纪中期,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明治维新 B、废除农奴制
C、进行工业革命 D、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
A、用赎买方式进行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力量 D、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天皇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代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各自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日本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变化?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案:1、B 2、A 3、D 4、(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2)明治维新前:闭关锁国 ;时:对外开放,学习西方; 后:侵略扩张政策。 (3)根据国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19课俄国、日本历史转折
B 卷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农奴 B、废除农奴制
C、挽救统治危机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改革后在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
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提倡文明开化
C、努力发展教育 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阅读才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请回答:(1)俄国1861年改革的弊端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他是如何“维护地主利益的”?
(3)如何正确评价1861年改革?
答案:1、C 2、D 3、D 4、(1)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2)因为农奴制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3)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它保留了大量封建参与,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第19课俄国、日本历史转折
C卷
1、世界历史上,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美国、俄国 B、英国、法国 C、俄国、日本 D、英国、美国
19世纪中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3、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 1979年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随后,在中央指导下,这一做法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1)材料一是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请指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实行了一种什么制度?
(3)上述两项改革在土地方面的规定有何不同?
答案:1、C 2、A 3、相同点:①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② 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③作用:使俄、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不同点:目的不同 俄国:维护地主利益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
4、(1)俄国1861年改革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俄国:农奴用钱赎买份地 中国:分田包产到户 (4)俄国:解放了农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