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经验总结法 D.调查法
2.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其根尖细胞中没有(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染色体 D.液泡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阳光、土壤、空气
B.植物、动物、微生物
C.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
D.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
4.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名称 操作 目的
A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染色
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 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D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伸进收集气体的试管口 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不是氧气
5.下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组成的是大豆种子的胚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大豆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⑥⑦组成的结构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6.在研究池塘植物类群是,有的同学认为黑藻属于藻类植物,但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肯定的判定黑藻属于被子植物,他们最有力的证据是( )
A.黑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黑藻有种子
C.黑藻有果实 D.黑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7.下图是同一温度下,绿色植物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呼吸作用逐渐减弱
B.该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
C.DE段表示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量相等
D.AB段(不含A、B点)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8.初中生物教材中,著名科学家与其相关学说或科学实验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相关的学说或科学实狯
A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著名的曲颈瓶实验
B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进行了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
C 科学家沃森(美)和克里克(英) 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首苏联科学家奥巴林 提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9.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葫芦藓和肾蕨”需用微镜观察葫芦藓棕褐色孢蒴里的孢子
B.“观察水螅”需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水螅身体的内部结构
C.“观察叶片的结构”前,徒手制作叶临时横切装片时要用碘液染色
D.“观察酵母菌和霉菌”需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孢子囊的颜色、着生部位
1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采花蜜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B.乌鸦将核桃扔在斑马线上让车碾碎的行为属学习行为
C.大山雀偶然打开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属先天性行为
D.哺乳动物的允吸反射属先天性行为
11、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
12、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13、下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B. b点氧气产生和消耗量相等
C. ab段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D. bc段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14、“绿叶在光下刺造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昼夜,目的是( )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转移淀粉到其他部位
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
15、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 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
B.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应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D.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偷猎者的疯狂捕杀
17.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形态和生殖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B.血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C.蚯蚓的环带可分泌蛋白质形成卵茧 D.乌贼体内有退化的贝壳
18.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B.所有细菌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D.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19.按问题的具体性、明确性和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对下列问题你不认可的是( )
A.鸟卵孵化时间的长短与其大小是否有关?
B.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几次蜕皮?
C.蝌蚪发育成幼蛙(长出四肢)所需的时间与水温有关吗?
D.月季扦插成活率与插条的哪些因素有关?
20.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色鲜艳的箭毒蛙在自然界能长期生存,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
B.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米勒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
D.在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21.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很少,分泌过多、过少都可能引起疾病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呆小症
D.激素的运输需依靠血液循环,激素分泌可受环境影响
22.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爬行类→两栖类 B.低等→高等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水生→陆生
23.下列有关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你认同的是( )
A.自然状况下,生男孩的几率大于生女孩的几率
B.男性的每一个体细胞中都只含有X、Y两条染色体
C.人类的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
D.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后代是女性
24.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根部对水分和有机物的吸收
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避免自身被阳光灼伤
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加快水循环
25.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春期身高与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不断完善
B.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性功能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为绿色植物在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系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在结构A 内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该生理活动能 有机物,释放能量。在贮存粮食时,保持环境的干燥和低温,是为了 该生理活动的强度。
(2)在叶绿体内进行的生理活动的产物是气体① 和 ,绿色植物通过该生理活动在维持生物圈的 中起重要作用,制造的 还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7.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哺乳动物之间可通过飞沫传播。请回答:
(1)分析可知,H7N9禽流感具有传染性和 等特点,结合其传播途径判断该病属于 传染病。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 ;与人体细胞相比该病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 。
(3)人类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禽流感,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 ;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为验证一种新药对H7N9禽流感的疗效,感染动物甲注射了新药,给另外一种感染动物乙注射等剂量的常规药剂。写出你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 。
28.请回答下面制作米酒和酸奶的有关问题:
(一)我国农村每逢节日每家每户都有制作米酒的习俗。家庭制作米酒的主要步骤是:①蒸熟饭并冷却(30℃)→②加酒曲→③保温发酵。请回答:
(1)该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及其所属类别分别是 。
(2)步骤③中保温的目的是为菌种的生活提供 。
(二)某兴趣小组尝试制作酸奶,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奶粉和糖加水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3℃)→④加入一些品牌酸奶→⑤发酵→⑥保存食用。
请回答:
(3)步骤④的目的是 。
(4)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与米酒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 。
(5)酸奶常用 方法保存。
29.生命活动的完成需依赖一定的结构基础,下图表不针刺手指后完成缩手反射并形成痛觉的过程示意图,其中1 5表示反射弧各部分结构。请分析回答:
(1)针刺能感觉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受损部位可能是 (用图中数字作答)。
(2)图中的5是效应器,表示 肌群,条件反射(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用图中数字作答)中。
(3)图中把刺徼转化为兴奋的部位是 (用图中数字作答)。
(4)分析图示,说明脊髓的功能包括反射和 。
答案
1-5CADBC 6-10CDCBA 11-15BCCAA 16-20BABBC 21-25CACAD
26.(1)线粒体 呼吸作用 分解 降低
(2)氧气 有机物 碳——氧平衡(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和稳定) 有机物
27.(1)流行性 呼吸道
(2)传染源 无细跑结构
(3)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4)将同种、相同生理特征的H7N9禽流感感染动物若干,均分成两组实验。
28.(1)酵母菌、真菌 (2)适宜的温度 (3)接种乳酸菌
(4)细胞核 (5)冷藏
29、(1)4和5 (4或5) (2)肱二头肌 7 (3)1 (4)传导(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