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阳关三叠
教 学 目 标 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 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知道琴歌这一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并能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古琴的构造,并能够感受琴曲《阳关三叠》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三叠”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 PPT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序号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民间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的学习。 新授课: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著名的绘画大师,他的诗和画的成就都非常高,苏轼曾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近400首诗存世,《送元二使安西》、《鹿柴》、《送别》等都是他的诗中名作。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作品简介: 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两地名,故又称为《渭城曲》、《阳关曲》。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目前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 叠:是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教材中选用的是歌曲中的一叠。 古琴知识介绍: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七弦琴,是平置弹奏的弹拨乐器,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木质,内有共鸣体。琴面上有七根弦。古琴音域宽广,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演奏方法非常丰富,不下于五十余种2006年,古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品分析: 第一叠:遄----快的意思,路途很遥远,途中要经历很多关山和渡口,要经历千辛万苦,再苦在累你也要保重自己啊。学生感慨,多朴实的语言,却道出友人间的情意至深。 第二叠:我是多眷恋你,不愿离开你,泪水湿透了手巾,我多悲伤啊,多悲伤。我天天想念你,谁可依靠呢,让我的心飞到你那里去吧。 第三叠:话尽了,泪尽了,在喝一杯美酒吧,还没有喝,我的心已经醉了,喝一千杯酒还是有数的,可我对你的感情却是无穷无尽的。写信表达吧,(古代写信用绸和绢之类) 第三叠:八度大跳之后,情绪不再收敛,到达歌曲的高潮,象一股洪流爆发。现代交通工具很发达,到乌鲁木齐可以坐飞机、火车、可以打电话、电子邮件等等,很快的了解对方,而在古代一分别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不能见面,所以说古人对分别看的很重。 尾声: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就让我们在梦中相见吧,我天天盼望着鸿雁捎来你的书信。 情景剧表演:小剧本 学生小组表演 初步感受古琴音色。 了解作者。 了解作品。 了解古琴音色。 分析作品。 从《高山流水》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学习作品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 能更好的演绎作品。 有利于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 能更好的演绎作品。
课后作业 完整欣赏阳关三叠,并能根据音乐发展,介绍音乐表达内涵。 哼唱部分旋律
教学反思 在讲解《阳关三叠》内容的时候,效果不够好,可以安排一些演绎的视频给学生看,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