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游园([皂罗袍])》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 《游园([皂罗袍])》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22: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春思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冯延巳《鹊踏枝》
导入新课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他三十四岁考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
万历十九年(1591),因上疏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
作者简介
两年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抑制豪强,关心民生疾苦,颇多善政。
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弃官归里,致力戏曲创作。
戏剧创作上,他反对拘于律声,提倡灵性,是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旗手之一。
在戏曲史上,他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讲述了才子李益元宵夜赏灯,遇才貌俱佳的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历经磨难,终喜结良缘的故事。
讲述了淳于棼fén梦入蝼蚁之槐安国为南柯郡太守的故事。
讲述了吕洞宾度卢生而使其经历荣辱梦幻的故事。
《邯郸记》
《紫钗记》
《南柯记》
作品简介
《还魂记》(即《牡丹亭》)
“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游览自家后花园时的一段唱词。
《牡丹亭》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家中的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
忽一日,她那当太守的父亲杜宝聘请一位老儒陈最良来给她教学授课,这位迂腐的老先生第一次讲解《诗经》的“关关雎鸠”,即把杜丽娘心中的情丝触动了。
数日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不一会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
剧情简介
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好不忧闷。渐渐地这思恋成了心头病,最后药石不治竟然死去了。
其父这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
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
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
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俩人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
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简直在说梦话,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现在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
在审讯正吊打之时,朝廷派人伴着柳梦梅的家属找到杜府上,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了,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
但杜巡抚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
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在“照妖镜”前验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
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若士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王思任《牡丹亭叙》
“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明﹒沈德符《野获编》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
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才华卓越,但因时运不济、兼得罪权贵而四次科考失利,使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权贵以势压人、恶意报复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人生路上的磨难,未能改变他坚持自我、重视德行的做人准则,反而造就了他坚定意志、注重操守品行的风格。
不久,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官场,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
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开始尝试以言情主题为核心开展戏曲创作。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感情体会,最终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真情:
恶情:
人们力图摆脱封建专制主义控制,对理想爱情、幸福生活和清平政治的追求。
人们对不正当的情欲,诸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贪恋。
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主要是歌颂真情。
写士人仕途生涯、宦海沉浮,主要是批判恶情。
汤显祖对人的看法,突出地表现为强调情的价值,这种情分为两种:

《南柯记》
《邯郸记》
《牡丹亭》
《紫钗记》
明朝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定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家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理”关系上,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把“理”说成是“纯善”的,而把“情”看成是“恶”,是人欲,要求以“理”制“情”,直至灭“情”,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明代统治者大力提倡“女德”,极力表彰妇女贞节。明朝中期,出现了一股怀疑程朱理学的思潮,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当时社会上出现了批判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汤显祖的《牡丹亭》诞生了。
背景探寻
游园
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chà紫嫣yān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tuí垣yuán。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xuān;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tè看的这韶光贱!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曲词,疏通曲词大意。
诵读悟情
译文: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只有像我这样被阻隔在深闺中的女子,才辜负了这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啊!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借事抒情
借古抒情
①触景生情 ②情景交融 ③融情于景
④以乐景衬哀情 ⑤以哀景衬乐情
①借古讽今 ②怀古伤今 ③用典抒情
①托物言志 ②象征 ③托物喻理
即事感怀
赏析时如是间接抒情,应指明是哪种间接抒情,抒的是什么情。
2.这段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
万紫千红却与破井断墙相伴,无人欣赏,良辰美景空自流逝,使杜丽娘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她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叹息,表达了她冲破封建牢笼、反抗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个性解放愿望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郁闷心情。


曲词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夹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美丽的画船。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春景图啊!
(美)
(伤)
以乐衬哀
直抒胸臆。尾句直抒胸臆,表面上是杜丽娘批评养在深闺中的自己居然不知道时光的可贵,大把美好的春光白白浪费了,实则代表了禁锢在封建闺房中千万女性的心愿,把不满、怨恨矛头直指耽误自己青春的父母。
以乐景衬哀情。作者借“姹紫嫣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美好景色衬托内心的寂寞苦闷、无限哀怨。
用典抒情。化用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的典故,以抒发虽有良辰美景,但无赏心乐事的伤感。
这首曲子展现了杜丽娘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抒情呢?
化情入景,情景交融
(1)对比鲜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情与景的矛盾,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2)以乐写哀。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姹紫嫣红、绚丽夺目的春景图,富于诗情画意,但景美情伤,流露出无奈、哀伤之情,运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3)情深意远。这首曲子情深意远,有客观描绘,有主观抒情,情与景水乳交融,是历来被传诵的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的名曲。
艺术特色
此曲描写了贵族小姐杜丽娘游览自家的后花园时,发现万紫千红与破井残垣相伴,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无人欣赏,感到惊异和惋惜,抒发了对美好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无奈,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青春生命的无情摧残,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之情,强烈要求身心解放的愿望。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
文本小结
“作者以杜丽娘之口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春景,并由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的终乏欢悦,引起美好青春将成虚度的忧虑和伤感。这不仅表现了杜丽娘的觉醒,而且这些充满诗意的曲文本身,就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红楼梦》中,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外听到墙内传来《游园》这段曲词,又听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想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请结合曲词简要分析林黛玉落泪的原因。
感叹美好春色无人欣赏,随时光消逝。园子里“姹紫嫣红开遍”,但花开无人赏,花落无人怜,只能付与断井颓垣。
哀叹美好青春无人理解,在流年中虚度。“姹紫嫣红”“韶光”既指美好春色,又指一切美好的青春生命,如花般青春繁华的生命,年复一年地只能在无人理解的苦闷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