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材:《陈太丘与友期行》
流畅地朗读课文
学习内容
目 标
诵读古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谦辞、敬辞,培养文言语感。
积累文言词语“期”、“乃”等常见文言文词语,借助注释理解内容。
从陈元方身上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尊君在不( ) 太丘舍去( )
fǒu
shě
给加红字注音
原文语句填空
元方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 ;
, 。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
期行( ) 乃至( ) 入门不顾( )
舍去( ) 下车引之( )
尊君( ) 家君( )
约定
到
回头看
舍弃
拉,牵拉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问题探究:
文中的友人与元方,你同意谁的做法?
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友人:无信无理,知错就改 元方:懂礼识仪,聪明机智
随机指名朗读课文和繁体字文章,其他同学听读字音、断句是否准确、合理,发现错误立即指出。由发现错误的同学继续朗读,看哪位同学读得又多又好。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朗读接力赛,读准语气、节奏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朗读大比拼
由学生自己推荐朗读课文,我们要大胆得尝试尝试,,在座的各位有个任务,要洗耳恭听,听后要谈谈,评评他们的朗读。
学生评价
同学的朗读已经结束了,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朗读,各位的工作要开始了。在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 (由学生自己提出评价的方面)
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
①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日中:正午时分
③至:到,到来 ④舍:舍弃;去:离开
⑤乃:才 ⑥时:当时,那时
⑦戏:嬉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疏通文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①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②不:同“否”
③待:等待;君:对对方的尊称 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⑤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放弃
① ② ③
④ ⑤
疏通文意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①家君: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②则:就,连词
③信:守信 ④惭:羞愧
⑤引:拉,牵扯 ⑥顾:回头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所谓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
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概括古人谦辞与敬辞的七字诀。
孰是孰非:说说陈太丘和友人谁有过错?
参考示例:陈太丘的友人有过错,首先友人“无信”(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其次友人“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最后友人在自己犯错的情况下,不反思自己反而责怪陈太丘,言语粗鄙,在小孩子面前做出了错误的示范,有失长辈的体面。
活动二:质疑问难,辩证解读
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
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01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陈元方的“入门不顾”符合“方正”吗?
02
活动三:学以致用,实践习得
自主阅读《宾客诣陈太丘宿》,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说你读到的陈元方、陈季方分别是什么样的少年。
01
02
课后作业
从开学到现在,我发现同学们个个都非常的聪明,一双双眼睛充满了智慧,丰富的课外知识令我赞叹。那么你们能不能打开你们那颗聪明的脑袋瓜,好好搜索搜索,有没有一些讲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先想想,再来讲讲。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