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内容范围:第一学习主题——第七学习主题)
(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认真比较,四个选一(请将下列每小题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对应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由《中国青年》杂志举办的“影响中国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100句人生名言”评选活动中,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入选。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主要因为他
A. 维护清朝的利益 B. 发展近代生产力
C.反对英国的侵略 D. 领导了禁烟运动
2、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沙皇俄国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A、《尼布楚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瑷珲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
3、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李大钊在看到右图情景时感慨地写到:“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
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
“两度劫”是指近代北京曾两次被侵略者攻占,发生在
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遗址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势力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
A、50年 B、60年 C100年 D、155年
7、19世纪70年代,“抬棺出征”,指挥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A、郑成功 B、关天培 C、李鸿章 D、左宗棠
8、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汉阳铁厂 ③ 轮船招商局 ④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勒索赔款最多的是
《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光绪帝下令变法
C、《万国公报》的创办 D、公车上书
11、假期里,小明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辽沈战役》 ②《井冈山》 ③《甲午风云》 ④《血战台儿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1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实地考察。你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应该去的城市是
A、南京 B、北京 C、武汉 D、上海
13、“八一军旗”是中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解放军荣誉、勇敢与光荣的象征,它的旗幅为红色,左上方缀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八一”两字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14、下列哪一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5、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①北伐战争时期 ②十年内战时期 ③抗日战争时期 ④解放战争时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③
16、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错误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 标志性意义(或作用)
A.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台儿庄战役 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17、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为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万同胞在此无辜遇难而痛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18、比较魏源和严复的相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B、 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
C、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二、非选择题(32分)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上述材料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1分)
(2)上述口号中的“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3分)
(3)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请说说五四运动为什么能取得初步胜利?(4分)
(4)五四运动的标志性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20、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9周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阅读下列“七律.长征”诗篇,回答问题。(10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远征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事件。(4分)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学习红军长征的什么精神 (2分)
21、阅读下表,然后回答问题(12)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从上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指的是哪三次战役?简述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5分)
(3)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了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是毛泽东在哪次战役后写的?想一想,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5分)
201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单元题(四)参考答案
一、细心比较,请你选择!
DCBDC(1—5) ADDDD(6—10) DDDCCDCC(11—18)
二、非选择题
19、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巴黎和约”
(3)因为在五四运动中,各阶层民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极参与并在运动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不断推动五四运动向前发展;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在运动中都体现了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直至斗争目标的实现。
(4)标志性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
(1)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结束的标志: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师;
(2)大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
(3)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乐观向上,不断进取;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百折不扰,自强不息等。(言之有理即可)
21、
(1)国民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比共产党强。
(2)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意义: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3)渡江战役;原因略。(提示:可从战争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心向背方面分析;从战略决策、指挥正确与否、士气高低、军队战斗力强弱等军事方面分析;从国共两个营垒内部变化趋势方面分析;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