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知识建构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考点梳理
考点聚焦 考点解读 常考题型
动物的行 为 (1)举例说出动物的各种行为; (了解)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理解) 选择题
资料分析
题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考点聚焦
概念填写
1.动物行为泛指动物的______或______。
动作
活动
2.动物行为的类型
(1)按行为的功能分类:______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__________,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______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
偶、领域或巢穴等进行的相互攻击)、______行为、______行为、
_______行为等。
社群
分工合作
攻击
防御
繁殖
节律
(2)按行为获得的途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者是动物生
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__________决定的行为;后者是动物通过______
获得的行为。
遗传物质
学习
3.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______的变化,提高了动
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环境
识图分析
(2020·辽阳中考)观察右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看,图
中①属于______行为,④属于
_______行为。
取食
防御
(2)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
图中③属于________行为,这种行
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______
_____决定的;②属于______行为,
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
习获得的。
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
(3)动物的复杂行为都受______
神经
激素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_____的调控。
实验操作
实验 研究动物的行为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动物的行为相关内容后,对蚕只取食桑叶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产生了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设计。
(1)应选择____(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
②刚刚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蚕
②
(2)请你选择该实验的材料___。(填序号)
A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叶和白菜叶 C.菠菜叶和油菜叶
(3)取一个长方形的纸盒,在纸盒两端分别放入(2)中的两种叶片,
将(1)中的蚕放在纸盒的______(填“左端”“中央”或“右端”),然后观
察蚕的取食情况。
中央
(4)预测结果:
①若蚕都只取食桑叶,则说明蚕只取食桑叶的行为是____________。
②若两种叶片蚕都被取食,则说明蚕只取食桑叶的行为是__________。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典题精析
考点 根据实例判断动物行为的类型
(2023·广西中考)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有“首领”、有
“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社会(社群)行为 D.防御行为
思路点拨 社会(社群)行为是指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题中,狼会集群生活,有“首领”、有“分工”,可见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C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备考演练
基础巩固
1.(2021·内蒙古中考)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成语描述
了动物行为的是( )
B
A.虎背熊腰 B.螳螂捕蝉 C.贼眉鼠眼 D.尖嘴猴腮
2.(2023·宿迁中考)《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
律诗,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
D
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争斗行为 D.繁殖行为
【提示】诗句中描写的是母燕喂雏的情景,属于繁殖行为。
3.(2021·钦州中考)社群行为对动物群体的共同生存、防御敌害、繁殖
后代有重要意义。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B
A.大雁南飞 B.蚁群觅食 C.雄鸡齐鸣 D.鱼类洄游
【提示】蚁群觅食,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属于社群行为。
4.(2021·黑龙江中考)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D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B.黑猩猩钓取白蚁
C.小鸡绕道取食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
5.(2022·北部湾中考)动物行为复杂多样。下列行为需要通过学习才能
获得的是( )
D
A.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
B.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
C.遇到危险时母鸡会保护小鸡
D.经训练的小狗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
6.(2022·大庆中考)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
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下列对幼小黑猩猩这种行为的解释,正
确的是( )
C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仅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 ④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2021·辽宁中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8.(2023·四川学业考)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
鸡窝里孵卵。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
C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社会行为 ④繁殖行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提示】母鸡在没有卵的鸡窝上孵卵,说明这种行为不受环境的影响,属于先天性行为;孵卵属于繁育后代的繁殖行为。
9.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一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很多野生动物的一些重要行为会逐渐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恢复其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研究人员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以恢复野马野外生存能力。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雄蚁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
____________,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________所决定的。
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2)在资料二中,野马形成的在水坑饮水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动
物的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______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
物越______,获得该行为的能力就强,该行为就越复杂。
学习
适应
高等
(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
们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形成了一定的
_______。
社群
分工
组织
能力提升
1.(2023·陕西中考)《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
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下列关于
人的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是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不利于适应环境 D.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
【提示】人通过生活经验模仿蜘蛛处理伤口,属于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2.(2023·岳阳中考)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列动物行为能帮植物繁衍后代的
是( )
B
A.飞蛾扑火 B.蜜蜂采蜜 C.蜻蜓点水 D.蜘蛛结网
【提示】蜜蜂采蜜是在传粉,帮助植物繁殖;蜻蜓点水是在产卵,属于动物的繁殖。
3.(2021·贺州中考)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行
为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D
A.蜜蜂跳舞传递蜜源信息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C.萤火虫发出冷光“对话”
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提示】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充气膨胀属于防御行为,不属于信息交流。
拓展延伸
(2022·海南中考)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三种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
动物 甲 乙 丙
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次 130 50 12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最可能是( )
C
A.甲 乙 丙 B.乙 丙 甲 C.丙 乙 甲 D.丙 甲 乙
【提示】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