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
第1课时
一.所处地位:
离子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比分子更微小的粒子。通过上节学习分子、原子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内容,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继续深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要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许多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课表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离子的形成,离子符号的意义,原子与离子结构的判断
六.教学过程
【导课】我们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分,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但仍然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回顾:原子的结构 质子
生: 原子核 中子
原子 核外电子
师: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生: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即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分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核外电子能量不同,所以运动区域也不同,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离核较近,能量高的电子离核较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向外分层运动。
[过渡]:为了直观、简单描述原子的内部结构,我们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做铺垫。
【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
1.最外层电子稳定结构
[活动一]请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氦原子、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形式:四名同学上黑板画,剩余学生在座位画。
小结:当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两个电子为稳定结构,
当原子核外有多个电子层时,8个电子为稳定结构。
【设计意图】为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做好铺垫
2.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活动二]阅读课本50页“知识视窗”的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
?
最外层电子数
是否达到相
对稳定结构
得失电
子难易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
?
?
?
非金属元素
?
?
?
?
金属元素
?
?
?
?
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师精讲点拨:1.稀有气体元素
2.金属元素
3.非金属元素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练习:
【设计意图】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3.离子的形成
案例分析:
分析:Na代表一个钠原子,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一个电子,要想达到八个电子稳定结构,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后,质子数仍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所以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Al代表一个铝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3个电子,要想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容易失去3个电子,失去3个电子后,质子数仍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3,所以带3个单位正电荷。
用R来表示一个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设计意图】理解离子的由来,知道离子与原子的密切关系
4.离子符号的书写
分析:在书写离子符号时,将所带的电荷数扛在右肩膀上,并先写数字,后写“+”.
Cl代表一个氯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想达到八个电子稳定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后,质子数仍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1,所以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S代表一个铝原子,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6个电子,要想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容易得到2个电子,得到2个电子后,质子数仍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2,所以带2个单位负电荷。 阳离子
小结:[板书]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阴离子
【设计意图】强调离子符号的书写
5.离子符号的意义:
(1)表示离子个数,(2)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练习:
【设计意图】区分离子符号及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意义
6.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是原子还是离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方式:
生:回答。
师:小结判断标准: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总结: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质子数与电子数关系
?
?
?
粒子电性
?
?
?
表示符号
?
?
?
联系
?
【设计意图】能通过结构示意图区分原子和离子
三.【离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过渡]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么?阅读课本54页,离子化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方式:生看书,了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师:借助多媒体ppt点拨。
总结: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化合物。
【设计意图】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了解哪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本节课小结】要求学生找到以下几个名词的关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达标测试:
能力提升:
【课后反思】
本节课优点:1.离子形成及离子符号的意义重要内容讲解清楚,学生理解,讲解知识内容时环环相扣。基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问题。
不足的地方:时间紧,在讲解后面知识时为了抢时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下一些内容用时过长。 1.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根据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独立完成表格时有困难,用时过长,学生不善于分析观察。2.有些课堂内容应删减:比如:(1)在强调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时,结构决定性质应删掉。(2)分析阳离子和阴离子时不用总结当原子是R时,得失电子后一般式。学生学会分子前20号元素即可。讲完内容时至少应留下7分钟,两分钟自做小结,5分钟完成当堂检测。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21世纪教育网/wxt/list. aspx? ClassID=3060
课件35张PPT。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离子,离子分为哪几类。
2.能熟练书写离子符号,知道离子符号表示
的意义。原子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负电荷
(—)原子的结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在核外是按照能量由低→高,由里→外分层排布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请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氦原子,氩原子的
结构示意图相对稳定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为2个电子多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为8个电子思考: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已经达到了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呢?得失电子阅读课本50页“知识视窗”,根据1-18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下表: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H) 氦(He)8(氦为
2)个
氢(H) 氦(He)稳定结构
难得
难失
稳定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H) 氦(He) 氢(H) 氦(He)不稳定结构
易失
活泼 一般小于4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H) 氦(He) 氢(H) 氦(He)不稳定结构
易得
活泼 一般大于或等于4
阅读课本50页“知识视窗”,根据1-18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下表:【结论】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结构
不稳定结构
不稳定结构
8(氦为
2)个
一般小于4
一般大于或等于4
易失
难得
难失
易得
稳定 活泼活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88+19钠钾氧硫A.B.C.D.1.下列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ADBC1Na218+11238+13AlAlNa原子阳离子带正电如: H+ 、Na+、 Mg2+ 、Al3+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先写数字后
写“+”号)。一.什么叫离子+3+RRn+举例分析:268+16S易得2个电子S278+17Cl易得1个电子原子阴离子RRn-带负电如: O2- 、S2-、 F- 、Cl-、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先写数字
后写“-”号)。-2-Mg2+Mg2+上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二.离子符号的意义2Mg2+
表示两个镁离子Na+一个钠离子;Al3+一个铝离子;Na+右上角的数字代表的意义Na+ 上角的1:每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Cl-一个氯离子;S2-一个硫离子;练习:说出下列符号的含义:
A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l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一个铝离子表示三个铝离子表示两个硫离子练习:一.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S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两个硫离子二.在符号“4S2-”中,“4”表示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4个硫离子表示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锂钠镁铝氧氟硫氯第一组第二组辨别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哪些是原子?哪些是离子?核内质子数_______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_______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阳离子阴离子原子离子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是原子的是_______,
是阳离子的是_________,
是阴离子的是_________.ABCDEABDCEF属于同一类元素的是____________DF小结:原子与离子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Na 、S原子阳离子失去电子得到电子阴离子三.离子化合物的形成阅读课本54页,离子化合物是如何形成的?+11-----------+17-----------------钠原子氯原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11+17-----------------钠原子氯原子+17-----------------钠原子氯原子-----------+17-----------------钠原子氯原子+17------------------钠原子氯原子我稳定了我也稳定了,谢谢!钠离子氯离子NaCl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Cl-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MgCl2,AlCl3, KCl, MgO, CaO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注意!!!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如下: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元素组成达标测试一、选择题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化学变化中,元素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 ( )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BB达标测试如图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①质子数??②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
????????????????????????????????????
17得到③达标测试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
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 .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D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
化学性质
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__,该原子的符号是___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X值为___,符号是___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X值为___,符号是____。10Ne12Mg2+8O2-点评:求离子的核电荷数采用还原成原子的方法【能力提升】【小结】一、核外电子的排布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排布特点2: 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二、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1.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2.阴离子、阳离子:3.离子符号的书写:课件23张PPT。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离子(第1课时)
云旭虹 2014.10.13【合作复习】请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氩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标出各自的元素符号。钠(Na) 氯(Cl) 氩(Ar)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H)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氦(He)稳定结构每一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化合物时:都要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为2个电子有多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为8个电子化学变化中原子怎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氢(H)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氦(He)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离子。离子如何分类。
2.依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能说出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特征及发生化学变化时得失电子的趋势。
3.学会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氢(H)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氦(He)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 几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82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失去得到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指出下列哪几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A B C D EB和D, C和E练习化学性质相似吗?不相似氦(He)铍(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1)多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
(2)多数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
(3)稀有气体原子已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在 中,呈电中性的原子经常会 或 电子而成为 的微粒,这种带电微粒称为离子。化学变化得到失去带电一、离子的形成二、离子的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三、离子的表示方法:NaAlAl3+Na+原子阳离子带正电RRn+SS2-Cl原子阴离子RRn-带负电三、离子的表示方法:四、离子的分类Na+ Mg2+ Al3+ H+ NH4+ Cl- O2- F- OH-五、离子符号及其意义Mg2+镁离子Cl-氯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数值及电荷的正负,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忽略不写。O2-氧离子Al3+3离子符号的意义Mg2+一个镁离子Mg2+上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l-一个氯离子Cl-上角标表示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离子符号的意义试一试:
(1)指出下列数字的意义: 2O2-
前面的“2”表示 ,
上角的“2”表示 。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2O2-表示 。2个氧离子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2个氧离子下列结构示意图,哪些是原子?哪些是离子?AB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CDE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钠离子Na+氯离子Cl-NaCl化合物NaCl的形成过程(1)若图示为原子:
X数值 符号(2)若图示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X数值 离子符号(3)若图示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X数值 离子符号18Ar20Ca2+16S2-试一试:小结下课休息课件15张PPT。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离子(第2课时)
云旭虹 2014.10.1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构成物质,如金属钠 、镁、铝稀有气体氦气、氖气分子构成分解构成物质失或得电子离子得或失电子构成物质,如氯化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非金属固体单质碳、硫如:水,氢气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决定。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种类主要由 决定。 原子的质子数练一练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种元素。
2.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
3.表示阳离子的是__ ,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 。ABDEC4三B CD E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NaNa+Cl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原子与离子的联系: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质子数相同离子的表示方法NaNa+Cl达标测试:
(1)指出下列数字的意义: 2Al3+
前面的“2”表示 ,
上角的“3”表示 。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4S2-表示 。2个铝离子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4个硫离子离子符号及其意义钠离子Na+氯离子Cl-NaCl离子化合物NaCl的形成过程氯化钠(NaCl)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称为离子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氯化钠(NaCl)
氯化钾(KCl)
氯化镁(MgCl2)
氧化镁(MgO)
氧化钙(CaO)(1)若图示为原子:
X数值 符号(2)若图示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X数值 离子符号(3)若图示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X数值 离子符号18Ar20Ca2+16S2-试一试:带电的原子团阳离子:NH4+ 铵根离子
阴离子:OH- 氢氧根离子
NO3- 硝酸根离子
CO32- 碳酸根离子
SO42- 硫酸根离子
PO43- 磷酸根离子
离子第一课时11 金属 失1个电子 Na+
活泼 相似 不活泼 不一定
4 三 B E
2个铝离子 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个硫离子
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5.略
离子第二课时(1)2O 3Na+ (2)失去
(1)Cl (2)5 (3) Na+
分子 离子 原子
C a 氖气
A
6.(1)非金属 得 (2)最外层电子数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什么?)
(4)详解
全品P19-20页1C 2B 3A 4A 5略 6D 7D 8A 9B
10D 11D 12C 13D 14C 15D 16C
17B 18(1)AB (2)AC (3)氩原子 8
19(1)B (2)C (3)BCD (4)调味品食盐
下课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