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温故而知新·农业经济
▼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 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粟)(水稻) ▼商朝时有了五谷 (稻、黍、粟、麦、豆)▼ 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了 (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 )▼北宋时我们又引进了高产的水稻 (占城稻)—自古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1、明朝引进了哪些农作物新品种?哪些农作物是从南美洲引进的?阅读教材115页1-3段回答以下问题: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明朝引进了哪些农作物新品种?南美洲2、明清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又是如何发展的?
(1)棉纺织业:
(2)丝织业:
(3)制瓷业:
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松江)
苏州是中心;南京后来居上,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景德镇的瓷品制造,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嘉善县城所在地)纱 明朝松江出产的印花棉布 买不尽松江布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青花海水云龙瓷扁瓶矾红彩藏草瓶 祭蓝釉锥把瓶 (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营的种类繁多。(1)商业城市的繁荣: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许多富人积极从事商贸活动,推动商业的发展。出现两大商人集团?《皇都积胜图卷》局部(北京繁荣的景象)画面看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往来,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徽商晋商豪宅乔家大院晋商豪宅王家大院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有一张织机,养几筐蚕,缫丝织绸,生活过得还可以,他们织得绸缎光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相加价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钱,不到十年,他们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1.故事说明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机
工”“机户”各指什么?
2.这种关系何时产生?产生于什么地区?4.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二、二、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时间:
2、地点:
3、行业:
4、表现: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纺织业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5. 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6.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
明朝中后期,我国的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只稀疏地出现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区;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机
户机
工雇 用 被雇用早期资本家早期雇佣工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清代,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台湾的熬糖业、
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者 乾隆帝给英王的赦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此话反映了清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2)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这种政策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画在书上1、清朝统治者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
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
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3、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
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2)表现(过程):第一步:海禁,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沿海居民不得擅自出海贸易。第二步:设关,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4个港口。第三步:闭关,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广州十三行问题:广州十三行的具体职责是什么?利: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3)“闭关锁国”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 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对比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
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你有何启发?1.每一个民族都不能与世隔绝,应广泛交往2.在交往过程中应学习别国长处,发展自己3.我们现在应坚定地走对外开放之路讨 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今天 ……“闭关锁国”带来的思考 明清经济故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