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二则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B.其翼(yì)若垂天之云 抟(ch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 其名为鲲(kūn)
D.鲦(tiáo)鱼出游从容 《齐谐(xié)》者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志怪者也(记载)
B.怒而飞(愤怒)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C.安知鱼之乐(怎么) 子固非鱼也(本来)
D.请循其本(追溯)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B.是鱼之乐也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D.是鱼之乐也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既已知吾知之 B.操蛇之神闻之
C.渔人甚异之 D.何陋之有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B.“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都是出自本课的成语。
C.《易经》里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月赋诗、插茱萸等习俗。
D.《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6.理解型默写。
(1)文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 , ”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大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7.儒道两家向来都非常重视人生意义的问题。孔子主要从社会道德危机角度入手来规划人的社会使命,庄子要解决的是个体安身立命的问题。孔子赋予自己“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他把自我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起来,认为人生要有意义,就要弘道践道,改造社会。庄子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淡泊名利,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他们那伟大的人格,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触动。
请任意写出你对孔子或庄子某一句名言的感悟。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培优
(2022·山东济南槐荫区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B. 怒而飞 怒:愤怒
C. 志怪者也 志:记载
D. 去以六月息 息:气息,这里指风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其境过清
C. 天之苍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真无马邪
10.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描绘了鲲变鹏,鹏扶摇直上,迁徙南冥的壮丽图景。
B. 选文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大鹏形象。
C. 大鹏的形象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李白曾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D. 庄子善用雄奇瑰丽的想象,选文中最能展现庄子想象的是“天之苍苍”。
(2021·山东威海期末)(二)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送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②之。匠石运斤③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④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垩:白土。②斫:砍,削。③斤:斧。④质:对象,对手。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2)请循其本( )
(3)顾谓从者曰( ) (4)郢人立不失容(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安知鱼之乐 鹏之徙于南冥也
B.请循其本 其真无马邪
C.尽垩而鼻不伤 可计日而待也
D.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虽有嘉肴
1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15.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的辩论,让我们看到二人的差异。你喜欢庄子还是惠子请说明理由。
(2022·江西九江市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如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①旬②有五日而后反。
(节选自《庄子·则阳》)
【注】①逐北:追赶败兵,②旬: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
16.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冥( ) (2)志( )
17. 把文中画横线语句圈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18. 夺张手法的运用是《庄子》的一大特色,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作简要分析。
(2021·河北承德期末)(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①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②不饮。于是鸱③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①〔鹓雏( 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②〔醴( lǐ)泉〕 甘美的泉水。③〔鸱(chī)〕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鹞鹰。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或谓惠子曰 或:_______ (2)非梧桐不止 止:_______ (3)惠子相梁 相:_______
2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雏 子 知 之 乎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22.阅读小贴士,完成相关问题。
【小贴士】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
【乙】文中,庄子借鸱与鹓雏的故事对惠子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请尝试写出庄子的潜台词。
23.从【甲】【乙】两文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应对技巧?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2022·广东广州天河区期末)(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②其面目,望洋向若③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 秋水》)
[注]①河伯:黄河之神。②旋;改变。③背:海神。
2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25.这则故事包含了哪些道理?
★素养拓展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4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
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2)【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7.片段练笔
总复习阶段,小风在整理庄子专题时,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引起了他的注意。图中A、B两人,究竟哪一个是庄子,哪一个是惠子呢?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小风分析一下。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通畅。(130字左右)
21 《庄子》二则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B.其翼(yì)若垂天之云 抟(ch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 其名为鲲(kūn)
D.鲦(tiáo)鱼出游从容 《齐谐(xié)》者
【答案】B
【解析】
B.“抟”读音应为tuán。故选B。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志怪者也(记载)
B.怒而飞(愤怒)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C.安知鱼之乐(怎么) 子固非鱼也(本来)
D.请循其本(追溯)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
【答案】B
【解析】
B.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B.是鱼之乐也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D.是鱼之乐也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答案】D
【解析】A,连词,表选择/代词,代大鹏;B,快乐/以······为乐;C,动词,叫作,称为/动词,变为,变作;D项,这。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既已知吾知之 B.操蛇之神闻之
C.渔人甚异之 D.何陋之有
【答案】D
【解析】
A、B、C三项均为代词,与“我知之濠上也”的“之”相同;D项,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D。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B.“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都是出自本课的成语。
C.《易经》里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月赋诗、插茱萸等习俗。
D.《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答案】C
【解析】
C,其号俗应是“赏菊赋诗”,而非“赏月赋诗”。故选C。
6.理解型默写。
(1)文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 , ”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大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答案】(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7.儒道两家向来都非常重视人生意义的问题。孔子主要从社会道德危机角度入手来规划人的社会使命,庄子要解决的是个体安身立命的问题。孔子赋予自己“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他把自我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起来,认为人生要有意义,就要弘道践道,改造社会。庄子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淡泊名利,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他们那伟大的人格,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触动。
请任意写出你对孔子或庄子某一句名言的感悟。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我们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要珍惜每一秒的时光,丰富自我。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平时积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即可。
★能力培优
(2022·山东济南槐荫区期末)(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B. 怒而飞 怒:愤怒
C. 志怪者也 志:记载
D. 去以六月息 息:气息,这里指风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其境过清
C. 天之苍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真无马邪
10.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描绘了鲲变鹏,鹏扶摇直上,迁徙南冥的壮丽图景。
B. 选文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大鹏形象。
C. 大鹏的形象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李白曾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D. 庄子善用雄奇瑰丽的想象,选文中最能展现庄子想象的是“天之苍苍”。
【答案】8. B 9. C 10. D
【解析】
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B.怒而飞:奋起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故选B。
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表修饰,不译\表并列,不译;B.介词,凭借\连词,因为;C.主谓之间,不译\主谓之间,不译;D.副词,表选择\副词,加强诘问语气;故选C。
10.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D.选文中最能展现庄子想象的是对鲲鹏的描写,如“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故选D。
(2021·山东威海期末)(二)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送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②之。匠石运斤③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④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垩:白土。②斫:砍,削。③斤:斧。④质:对象,对手。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2)请循其本( )
(3)顾谓从者曰( ) (4)郢人立不失容(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安知鱼之乐 鹏之徙于南冥也
B.请循其本 其真无马邪
C.尽垩而鼻不伤 可计日而待也
D.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虽有嘉肴
1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15.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的辩论,让我们看到二人的差异。你喜欢庄子还是惠子请说明理由。
【答案】11.(1)怎么(2)追溯(3) 回头(4)神色、脸色
12.D
13.C
14.(1)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2)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
15.示例一:我喜欢庄子,因为庄子智辩、巧辩,他利用偷换概念的方式,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或因为庄子有欣赏的眼光,他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示例二:我喜欢惠子,因为惠子好辩,重分析,他对事物有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具有逻辑家的个性。
【解析】
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安:怎么。
②句意为:请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③句意为: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顾:回头。
④句意为: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容:神色、脸色。
1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之:助词,的/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
B.其:代词,代指话题/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C.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连词,表示修饰,可不译;
D.虽:都是连词,虽然;
故选D。
13.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句式。
A.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濠梁之上游”;
B.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正常语序为“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
C.是定语后置的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修狭桃核者”;
D.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南阳躬耕”;
故选C。
1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固:本来。子:你。全:完全,完备。
②自:自从。无:没有。质:对象,对手。
15.本题考查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本题答案不唯一。如果喜欢庄子,可以从其辩论的特点、方式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来分析。如果喜欢惠子,可以从惠子探究事物的态度方面去分析。
示例一:我喜欢庄子,因为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示例二:我喜欢惠子,因为惠子力辩、求真、拘泥、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具有逻辑家的个性。
(2022·江西九江市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如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①旬②有五日而后反。
(节选自《庄子·则阳》)
【注】①逐北:追赶败兵,②旬: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
16.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冥( ) (2)志( )
17. 把文中画横线语句圈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18. 夺张手法的运用是《庄子》的一大特色,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作简要分析。
【答案】
16.①同“溟”,海 ②记载
17. (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两国经常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
18. 甲文中“三千里”“九万里”等词语是扩大的夸张,极力渲染了鲲之硕大无比和鲲鹏迁徙时的磅礴气势,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乙文写“蜗角之国”,是缩小的夸张,极言国之小,讲述了生活于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争地相斗的故事,表达了对战争的讽刺。(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北海有一条鱼。冥:同“溟”,海;
(2)句意: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志:记载。
1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翻译时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句注意重点字词“怒(奋起),翼(翅膀),若(好像),垂(悬挂)”要理解正确;
(2)句注意重点字词“时(经常),伏尸(死在战场的尸首),数(几)”要理解正确。
1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写法。
结合【甲】文“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如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几千里”“三千里”“九万里”等词语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是扩大的夸张,极力渲染了鲲之硕大无比和鲲鹏迁徙时的磅礴气势,塑造了鲲鹏振翅而飞的宏大形象;
结合【乙】文“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可知,写“蜗角之国”,是运用了夸张手法,这是缩小的夸张,极言国之小;结合“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可知,乙文讲述了生活于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争地相斗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讽刺。
【点睛】参考译文:
【乙】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左角,名字叫触氏,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右角,名字叫蛮氏,两国经常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追赶打败的一方要花去整整十五天才能撤兵返回。
(2021·河北承德期末)(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①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②不饮。于是鸱③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①〔鹓雏( 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②〔醴( lǐ)泉〕 甘美的泉水。③〔鸱(chī)〕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鹞鹰。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或谓惠子曰 或:_______ (2)非梧桐不止 止:_______ (3)惠子相梁 相:_______
2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雏 子 知 之 乎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22.阅读小贴士,完成相关问题。
【小贴士】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
【乙】文中,庄子借鸱与鹓雏的故事对惠子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请尝试写出庄子的潜台词。
23.从【甲】【乙】两文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应对技巧?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19.(1)有人(2)栖息(3)做宰相
20.南 方 有 鸟/其 名 为 鹓 雏/子 知 之 乎
21.(1)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2)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去。
22.示例:我根本不稀罕做梁国的宰相,你害怕自己宰相的地位受到威吓的样子,像极了庸俗的鸱。 (言之有理即可)
23.从【甲】文中学到了转转话题(偷换概念)的应对技巧,庄子把惠子问他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偷换成了“你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巧妙进行应对;从【乙】文中学到了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的应对技巧,庄子把“鸱”比作惠子,把“鹓雏”比作自己,不动声色嘲讽了惠子。
【解析】
1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①句意:有人告诉惠施说。或:有人。
②句意:不是梧桐树不栖息。止:栖息。
③句意: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相:做宰相,名词用作动词。
20.本题考查断句。结合句意来断句。句意为: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另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规律: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这句中“鸟”是名词,作宾语;“其”“子”是代词,做主语。所以依据句意和语法即可断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2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子,你。固:本来。非,不是。
②句中重点词:夫,发语词,不译。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到。
22.本题考查理解言外之意。根据“【小贴士】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结合选文内容庄子借鸱与鹓雏的故事对惠子说的话,可知惠子在乎的宰相之位,对于庄子来说如腐鼠,庄子根本不稀罕做梁国的宰相。据此作答即可。
2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及应对技巧的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豪梁之上》中,庄子和惠子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认为这是鱼儿的快乐,庄子把惠子问他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偷换成了“你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巧妙进行应对;《惠子相梁》中,庄子则借腐鼠、鹓雏,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和对功名的鄙视,不动声色嘲讽了惠子。由此分析作答即可。
(2022·广东广州天河区期末)(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②其面目,望洋向若③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 秋水》)
[注]①河伯:黄河之神。②旋;改变。③背:海神。
2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25.这则故事包含了哪些道理?
【答案】
24.①曾经;②穷尽。
25.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解析】
2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尝:曾经;
②句意: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穷:穷尽。
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意思“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可知文章告诉我们: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点睛】参考译文
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人黄河。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改变他自得的神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素养拓展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4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
材料三:
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
设计意图:
(2)【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读史 朝代兴衰。 引导读者阅读历史类作品,了解古今的朝代兴衰
(2)如果你久违了书籍,请你用几分钟时间打开一本书,用几分钟时间读几行字,你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受,有一种别样的体验,请打开一页书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本题中要以“读书启智”为主题,仿照栏目一,拟写栏目二的名称,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二:“读人·关怀无处不在”;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文学类作品,理解感悟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美好情怀。
(2)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读懂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阅读体验专区”“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写的时候注意称呼,语言要亲切,用语恰当;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要求。结合实际生活和个人知识的积累表达。
示例:朋友,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27.片段练笔
总复习阶段,小风在整理庄子专题时,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引起了他的注意。图中A、B两人,究竟哪一个是庄子,哪一个是惠子呢?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小风分析一下。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通畅。(130字左右)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A是庄子,B是惠子。从动作神情看,A侧身俯视桥下游鱼,关注自然;神情专注,对鱼充满兴趣。而B面向A,对鱼毫无兴趣,同时,目不斜视、一脸严肃,仿佛正在跟A辩论。据我了解,庄子是个充满情趣的浪漫之人,而惠子是个严谨好辩之人,所以,A是庄子,B是惠子。
示例二:我认为A是惠子,B是庄子。从外貌和衣着看,A腰有环佩,以冠束发(领口端正、衣着整洁),据此判断社会较高。而B衣着随意,领口敞开(布巾束发、手持竹杖),显然是平民样貌。据我了解,惠子身有官职,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庄子最是厌恶功名束缚,生活清贫,这些都与图中信息吻合。所以,A是惠子,B是庄子。
(从神情、动作、构图、主次等角度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