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
★基础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yáo) 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
C.选贤与能(jǔ) D.讲信修睦(mù)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使/老有所终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是故/谋闭而不兴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盗窃乱贼而不作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学半
C.不独子其子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天下为公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外面的住户就不用关大门了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
B.《尚书》,即“上古的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C.“尚书”最初是战国时掌文书的官,隋唐起正式成为政府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首席长官。
D.“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能力培优
(2022·四川凉山州期末)(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7. 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____ (2)教然后知困 困____________
(3)然后能自反也 反____________ (4)学学半 学____________
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9.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
(2022·宁夏固原原州区期末)(二)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大道之行也( ) ②讲信修睦( )
③使老有所终( ) ④皆有所养(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2. 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13.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2022·云南昭通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看,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乙】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③,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④,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②庸:功劳。③节目:树的枝干交接处和纹理不顺处。④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14.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__________(2)教然后知困 困:__________________
(3)相说以解 以:__________________(4)此皆进学之道也 皆:__________________
1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16. 【甲】【乙】两段文字都谈到学习,它们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17. 联系【甲】【乙】两段文字,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2022·山东枣庄台儿庄区期末)(四)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 解释加点的词。
(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男有分,女有归
(3)复前行,欲穷其林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9. 翻译下面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 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寻向所志 寻病终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闻之,欣然规往。
C. 问今是何世 是谓大同 D. 矜、寡、孤、独、废疾者 无人问津者
21.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 故人/不独亲/其亲 D. 是故/谋闭而不行
22. 甲文追求的“大同社会”理想,在乙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2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之哭也 乃记之而去 B. 夫子式而听之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C.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D.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24.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B.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C.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D.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2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就上前询问。
B. 宁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
C. 子路哭得很伤心,真像遇上忧伤的事。
D. 个人是无力反抗比野兽还要凶残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也只有哀叹的份儿。
26.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为不去也?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素养拓展
(2022·安徽淮南八公山区期末)2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八(1)班开展“孝心伴我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做方案】八年级1班要开展“孝亲敬老”活动,下面是班级设计的活动方案,请你再补充两个活动方案。
活动一:举行“孝亲敬老”征文比赛
活动二: 活动三:
【表敬意】下面是有关孝道的对联,请你精选2句,组成一副对联,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承恩不忘三春雨 ②羊羔出栏思跪乳 ③行孝常怀寸草心
④父恩巍巍凤凰山 ⑤尽孝应乘双老在 ⑥乌鸦离巢念反刍
上联: 下联:
【思孝道】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材料一: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不仅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材料二: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这是孝的第一步。
理解:
28.片段练笔
文中对偶句使用巧妙,音韵相谐,简洁凝练,造成了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象的未来社会。不少于200字。
22 《礼记》二则
★基础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yáo) 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
C.选贤与能(jǔ) D.讲信修睦(mù)
【答案】B
【解析】
B.“长”读音应为zhǎng。故选B。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使/老有所终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是故/谋闭而不兴
【答案】B
【解析】
B.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故/人不独亲其亲。故选B。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D
【解析】
A.第一个“学”同“ ”。B.“与”同“举”。C.“矜”同“鳏”。故选D。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学半
C.不独子其子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天下为公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案】B
【解析】
A.其:代词,指嘉肴/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B.学:学习。C.独:副词, 只/形容词,老而无子。D.为:动词,是/介词,为了。故选B。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译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外面的住户就不用关大门了
【答案】D
【解析】
D.正确的翻译是: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故选D。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
B.《尚书》,即“上古的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C.“尚书”最初是战国时掌文书的官,隋唐起正式成为政府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的首席长官。
D.“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答案】A
【解析】
A,《礼记》是儒家论著的汇编。故选A。
★能力培优
(2022·四川凉山州期末)(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7. 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____ (2)教然后知困 困____________
(3)然后能自反也 反____________ (4)学学半 学____________
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9.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
【答案】
7. ①味美 ②困惑 ③反思 ④同“敩”,教导
8. (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地方。
(2)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9. 本课告诉我们“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实践才能出真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外,还要注重实践,要把道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际的运用中使自己的所学得到提升。
【解析】
7.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不知其旨也”的句意是: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2)“教然后知困”的句意是: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困:困惑。
(3)“然后能自反也”的句意是: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反:反省,反思。
(4)“学学半”的句意是:教人是学的一半。学:同“敩”,教导。
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是故(所以)、知(知道)、困(困惑)”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困(困惑)、然(这样)、自强(自我勉励)”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9.开放性试题。本文开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如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其的意思是说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促进自己知识的积累,让自己的学识得到提高。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不足。在不断的教与学中,自己的学识会不断提高。据此理解,结合自身实际概括作答即可。
(2022·宁夏固原原州区期末)(二)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大道之行也( ) ②讲信修睦( )
③使老有所终( ) ④皆有所养(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2. 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13.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答案】
10.①施行 ②培养 ③终其天年,养老送终 ④供养
11. (1)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2)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
12. 古代时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外户而不闭”。作为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13.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或康有为《大同书》的社会构想。
【解析】
10.(1)句意为:大道在天下施行时。行:施行。
(2)句意为: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修:培养。
(3)句意为: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
(4)句意为:都能得到供养。养:供养。
1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
(1)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父母;第二个亲,父母;子其子:第一个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女;第二个子,子女;
(2)是故:因此,所以;作:兴起。
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此文第一句话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至三句话写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四句话是全文的总结语。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树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天下是大家共有的,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1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够体现大同社会的特征即可。
示例: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陶渊明想象“世外桃源”。
(2022·云南昭通期末)(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看,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
【乙】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③,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④,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②庸:功劳。③节目:树的枝干交接处和纹理不顺处。④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14.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__________(2)教然后知困 困:__________________
(3)相说以解 以:__________________(4)此皆进学之道也 皆:__________________
1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16. 【甲】【乙】两段文字都谈到学习,它们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17. 联系【甲】【乙】两段文字,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答案】
14. ①味美 ②困惑 ③得以,能够 ④ 都
15. (1)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
(2)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勤苦而(学生)收效甚微。
16. 内容上:【甲】【乙】两段文字都强调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谈到了教与学的关系。写作手法上:都采用了类比的手法,《虽有嘉肴》把“佳肴”和“至道”类比,【乙】选段把“善于提问”和“加工木材”“撞钟”类比;同时两段文字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17. 示例一: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就无法获得知识、发现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同时学习也需要教导指引,但要自己主动请教求学。我们可以用教的方式学习,如: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讲给同学听,如果他能明白,就表示你确实理解透彻;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存在漏洞和缺陷,应“知困”而“自强”。
示例二:学习要善于提问,通过提问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提问也可以促使学习向更高层次发展。我们要学会向同学、老师提问,也要善于答疑解惑,促进学习。
【解析】
1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为: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2)句意为: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困:困惑;
(3)句意为: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以:得以,能够;
(4)句意为: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皆:都。
1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自反,自我反思。
(2)善,善于。功半,事倍功半。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可知,运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把“佳肴”和“至道”类比,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阐明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根据【乙】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③,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知,说到了“善学者”、“善问者”和“不善学者”、“不善问者”两种人的情况,自然是类比的手法,主要论述了进学之道。
据此分析即可。
17.本题考查主观表达。
【甲】文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关键是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围绕它们相互促进的关系来谈即可。【乙】文分析了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告诫我们要善于提问,勤于思考。
示例:“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知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对于师生而言,老师不仅是讲授者,在教学中也会受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教学相长”也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同学之间可以采用教与学的方式互相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
【乙】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2022·山东枣庄台儿庄区期末)(四)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 解释加点的词。
(1)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男有分,女有归
(3)复前行,欲穷其林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9. 翻译下面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 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寻向所志 寻病终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闻之,欣然规往。
C. 问今是何世 是谓大同 D. 矜、寡、孤、独、废疾者 无人问津者
21.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 故人/不独亲/其亲 D. 是故/谋闭而不行
22. 甲文追求的“大同社会”理想,在乙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案】
18. (1)……的人(2)女子出嫁(3)尽(4)妻子儿女
19. (1)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2)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20. D
21. C
22. 甲文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乙文体现为老人、孩子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甲文的“男友分,女有归”,在乙文体现在男女各有职守,勤劳耕种等等。(意思到即可)
【解析】
1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句意为: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者:……的人。
(2)句意为: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3)句意为: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穷,尽。
(4)句意为: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妻子:妻子儿女。
19.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重点词语:
(1)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
(2)乃:竟然,居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寻找/随即,不久;
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指这件事;
C.判断动词/这;
D.都是“……的人”。
故选D。
2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C.句意为: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故”表因果,其后应断开;“人”做主语,其后应断开;“不独”做状语,其后可断开;第一个“亲”是谓语,“其亲”是宾语,所以正确的节奏划分为: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选C。
2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大道之行也》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先总体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特征,后面再进行具体阐述;《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就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其中[乙]文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的是[甲]文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内容,即老人和孩子衣食无忧,自得其乐的和谐画面;[乙]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表现了[甲]文中“男有分,女有归”的内容,即男女各有职守,勤劳耕种的画面。
(五)文言文阅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2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之哭也 乃记之而去 B. 夫子式而听之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C.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D.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24.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B.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C.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D.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2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就上前询问。
B. 宁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
C. 子路哭得很伤心,真像遇上忧伤的事。
D. 个人是无力反抗比野兽还要凶残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也只有哀叹的份儿。
26.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为不去也?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答案】
23. D 24. B 25. C
26. (1)为什么不离开呢?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能互相听到。
【解析】
2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里的景色;
B.而:连词,表顺承/转折连词,但是;
C.志:动词,做标记/名词,标记;
D.悉:副词、全、都;
故选D。
2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时应该根据句子大意,抓些标志性词语和句子成分等来划分。此句大意为: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然昔者”表语义转折故断开;后面分三层分别写昔日妇人的“公公、丈夫、儿子”的遭遇。故句子断句为:“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故选B。
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选项一一对照原文,理解辨析。
C.错误。文中“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其中“子”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故选C。
26.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关注特殊句式。
(1)重点词义:何:为什么。去:离开。也,句末语气词,与“何”等相应,表疑问语气。
(2)重点词义:阡陌:田间小路。交通:古今异义,交错相同。此句是省略句: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能互相听到。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素养拓展
(2022·安徽淮南八公山区期末)2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八(1)班开展“孝心伴我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做方案】八年级1班要开展“孝亲敬老”活动,下面是班级设计的活动方案,请你再补充两个活动方案。
活动一:举行“孝亲敬老”征文比赛
活动二: 活动三:
【表敬意】下面是有关孝道的对联,请你精选2句,组成一副对联,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承恩不忘三春雨 ②羊羔出栏思跪乳 ③行孝常怀寸草心
④父恩巍巍凤凰山 ⑤尽孝应乘双老在 ⑥乌鸦离巢念反刍
上联: 下联:
【思孝道】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材料一: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不仅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材料二: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这是孝的第一步。
理解:
【答案】
【做方案】活动二:出版“孝亲敬老”黑板报。活动三:举行“孝亲敬老”朗诵比赛;举办“孝亲敬老”读书报告会;开展“孝亲敬老”主题班会,等等皆可。
【表敬意】(2)第一副:上联:①;下联:③;(或上联:② 下联:⑥)
【思孝道】孝不仅是赡养父母,更是尊敬父母;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名誉,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解析】
【做方案】
本题考查活动方案的设计。设计时要围绕“孝亲敬老”这一主题,活动要切实可行,为同学们喜闻乐见,愿意去做。
示例:开展“孝亲敬老”故事演讲比赛;开展“孝亲敬老”之星评比;开展“我给老人送首歌”敬老院慰问活动,等。
【表敬意】
本题考查对联相关知识。对联的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①“承恩(动词)不忘三春雨(动宾短语)”韵脚“雨”为仄声,与③“行孝(动词)常怀寸草心(动宾短语)”韵脚“心”为平声,故构成上下联;
②“羊羔出栏(主谓短语)思跪乳(动宾短语)”韵脚“乳”为仄声,与⑥“乌鸦离巢(主谓短语)念反刍(动宾短语)”韵脚“刍”为平声,故构成上下联。
【思孝道】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
从材料一“孝不仅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可知,孝不仅是赡养父母,更是尊敬父母;
从材料二“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可知,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名誉,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28.片段练笔
文中对偶句使用巧妙,音韵相谐,简洁凝练,造成了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象的未来社会。不少于200字。
【答案】
科学家们可以在未来发明了缩小灯,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很轻松;可以发明飞天药,只要吃下飞天
药,便可飞上天空,体验小鸟生活;还可以发明潜水药,我们可以在水中呼吸,和鱼儿嬉戏;我们与动
物交流可以吃语言药;我们还可以坐游览月球班车,在月球上摘下几颗星星,给盲人们当做眼睛。熊
猫、江豚等罕见动物也被克隆技术克隆出许许多多;我们可以穿上机器人衣服,下雨时,按一个按钮,
头上就会出现一把雨伞,为你遮风挡雨,摔伤时,按一下按钮,会召唤机器人医生为你治病,看书时,
按一下按钮,会出现视力保护器,这样你的视力就不会下降了,还可以发明会飞的汽车,这样就可以体
验飞车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