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登勃朗峰
★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①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 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 )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巉( )岩 ②màn 舞 ③霓( )裳
(2)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礼尚往来 B.络绎不绝 C.接踵而来 D.川流不息
(3)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 )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 C.瞬息万变 D.彩霞满天
(4)选文中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句?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取道黑首,沿途不乏秀色美景。环顾四周,岩壁巉峻,秋岗葱绿,_________。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_________映入眼帘,这就是勃朗峰。仰望附近的峰巅,但见_________,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_________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A. 美不胜收 突然 金碧辉煌 精致 B. 美轮美奂 骤然 色彩斑斓 精致
C. 美不胜收 骤然 色彩斑斓 精美 D. 美轮美奂 突然 金碧辉煌 精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沿着高速看中国”,随着从北京到新疆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北京到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了近1300公里。
B.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书籍、勤奋读书的国家。
C.现在的年轻人虽月薪不菲,却很多是月光族。如果能量入为出,就能避免每到月底就捉襟见肘的窘态。
D.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交警提醒驾驶员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
4.将①——④句填在下列文字的横线上,填写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落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
②只见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
③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
④枝藤上的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
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高的旧楼房。学校的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那是老早以前的理化教学楼。 ,整座楼如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我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来的狂歌和浩叹。
A. ④②①③ B. ②④③① C. ④①②③ D. ②④①③
5.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 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
★能力培优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价有所值。
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景。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偶见几堆。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从马蒂尼到阿冉提,历时八个小时。有好几次,我们把所有的车骑甩在身后。沿河谷前往沙蒙尼途中,我们雇了一辆敞篷马车,又花上一小时美餐了一顿,那车夫也得以有了纵饮的机会,略显醉意。他有一朋友同行,于是这友人也有暇畅饮一番。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如此颠簸,我生平从未有过。近来的几场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那位镇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地冲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那朋友自称“勃朗队长”,要求我们和他一同登山。他说他爬山的次数比谁都多——47次——而他兄弟只有37次。除他外,他兄弟是世上最佳的向导——可他自己,对了,请别忘了——他是“勃朗队长”——这个尊号是非他莫属的。
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赶上并超过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结果,到达沙蒙尼旅馆后,我们住进了上等的房间。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让他在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熏熏——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6.作者记叙了与友人浏览勃朗峰的经历,全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试对两个阶段的内容加以概括。
7.为什么作者认为乘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8.有人认为,作者写登勃朗峰,只需详写登山所见即可,下山所见和勃朗峰关系不大,有点偏离主题,所以应该去掉或者简略带过。你的看法呢?
(2022·北京延庆区期末)(二)阅读《成都印象》,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印象
张香玉
①回想去年暑假,同好友同行,再次入川。随意而行,乡野闹市,别有一番乐趣;随心记录,点点滴滴,都是过目的留痕。
②读李白的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便爱上了成都。想去寻找旧时成都的繁华与秀丽,想要领略这个城市独有的风姿,想去享受那闲适散淡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茶文化和麻辣美味,想去感悟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成都,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③告别柳江,驱车前往,慕名瓦屋山。一路蜿蜒,竹林茂密,绿色尽收眼底。
④坐车环山而上,转缆车至景区,沿步梯,拾阶而行,忽上忽下,远望近观,触目即景。此山得名,因屋顶平坦,貌似屋檐,也称桌山。海拔不高,游人稀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群山叠翠,溪水潺潺,冷杉林立,杜鹃遍野,高山飞瀑,天虽不晴,没赶上雨,天空泛蓝,云雾缭绕,碧水深邃,水气升腾。林中步道,灌木丛中,偶有松鼠出没,警惕性高,拍摄捕捉之灵动,难也。路遇背工,佝偻背脊,篓驮砖瓦,一步一步,感慨良多。帅帅小宝,撒娇耍泼,不是喊累,就是睡意朦胧。辛苦宝爸,一路怀抱肩驮,抱娃背包,健步如飞,累得宝妈,步履匆匆,借拍照之名,歇歇停停。回来路上,遇一摄影爱好者,搭话闲聊,赏四季风景,飞鸟掠影,叹大自然之灵性,脑补四月杜鹃花开,映山红遍。话说珙桐(gǒng tóng),也叫鸽子树,有植物界活化石美称,只知其名,不解其貌,又过花期,如眼前相见,依旧错过万年,留有遗憾,愿四五月再来,赏花、赏花、还是赏花。最后,附小诗一首以记之:巴山楚水钟灵地,天公作美气候宜。登高远望皆美景,一步一展天地中。
⑤下一站,都江堰。还在路上,点滴随感,随心记录,留给岁月,留给自己。
⑥堰为低坝也,几易其名,宋代称都江堰,时至今日。景区口有一古文化街。进入景区,中间步道直而宽,两旁间隔有度,龙口喷泉,流水潺潺,历代治水功臣,昂首遥望。下台阶至宝瓶口,远观鱼嘴分江。从宝瓶口至飞沙堰至鱼嘴,逆游览路线顺道来,更为明晰。两千多年前,频生水患。李冰父子,借前人之经验,治水有方,功在千秋万代,青史名垂。第一步鱼嘴分江,挖沙筑岛,四六分水,月牙形岛因似鱼嘴而得名。外江泄洪,人工开凿内江,引水灌溉,肥硕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顺江流至飞沙堰,二次分流,巧妙利用河流转弯,将泥沙排至外江,引水入宝瓶口。堰高2.15米,高低不宜。高则排沙不利,低则引水不及。江水至宝瓶口,控制流量,功在口推,旱季淘沙至卧铁,深浅不宜。遥望青山,目送江水,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有意登高而望全景,而止于力不从心也。一路折返,观锦鲤游波,听竹林浅语,闻夏蝉高歌。
⑦出其门,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品各种味蕾之面。然后漫步古街,再品南锣鼓巷之韵,意境不得同语,梧桐夹道,更添浪漫,精品小店,创意无限,幸得一枚幸运草戒指,匆匆赶回,兴致未尽,只好一饱眼福。顺着那古朴的青石板,望进巷子里面,看着高低不平的屋子,似乎亲切很多!手触碰到古建筑中特有的滴水檐,又仿佛走进了优美的童话故事中去!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的冲刷后,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深绿而微显暗黄,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郁与悠悠历史!
⑧打卡杜甫草堂,院落古朴清幽,空气湿润,沿林荫小路,观亭榭典雅,剪荷塘小影,赏翠竹清秀,看鱼影嬉戏。走进文化殿堂,追忆杜甫生平,品平民之风骨,半解草堂历史,感于后人敬仰。穿庭轩,绕河畔。曲径通幽处,有茅庐,有古木,有绿波,有花草,有碑石,有诗作,有雕像……有笛声悠扬,有古乐绕梁,漫步因中,享文化和雅趣。杜甫的草堂虽小,却涌出了盖世的诗章。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宏伟博大的抱负,气吞山河!“三吏三别”诉说百姓心声,为百姓呼号,为人民呐喊!杜甫,不仅使成都的文化底蕴增厚,也为中华文化历史书写了最光辉的一页。
⑨寻一高处,边吃边望,看人头错落攒动,人影川流不息,有感于天府之都魅力也。
⑩归,累也;休,乐也!
(选自《现代教育报》,有删改)
9. 阅读全文,补全下面表格。
所至(游踪) 所见(风貌) 所感(感想)
瓦屋山 山水花草,各种动物 登高远望皆美景
都江堰 鱼嘴分江 ①
② 梧桐夹道、精品小店、古朴建筑 ③
杜甫草堂 ④ 文化底蕴丰厚
一高处 人头错落攒动,人影川流不息 天府之都魅力无限
10. 文章第④段多用四字词语。有人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运用简洁凝练恰到好处:也有人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过于概括,缺少画面感,不能很好地展现其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说说你的看法。
11. 文章结尾写到:“归,累也:休,乐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2·浙江嵊州期末)(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紫阳城记
贾平凹
①在家读过一本书,记得说:“紫阳疆域,为安康锁钥,任河路径,实川陕咽喉;峰有千盘之险,路无百步之平。”便对紫阳没了好感。想:地理居势或许重要,但毕竟是太偏远,太荒僻,隔南北飞雁,过日月东西,实在不足为游览胜地了。
②狗年二月,正是草发春浅,我们一行三人从任河坐船下行,黄昏到了任河与汉江汇合之处,但见江面渐阔,两岸冥顽之石嶙嶙,静锁之峰屑屑,一派灵秀浩浩之气。正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船上人说:紫阳到了。我蓦地一惊:真是山不转人转,竟莽撞撞到了紫阳仰头看那下游北岸,一山满是屋舍,竟成了屋舍的山;此行几千里路,以其孤城压江,委实稀罕。就停桨下船,嚷着去城看个究竟呢。
③先在河边洗了手脸,那水比上游深得更沉,碧得更蓝,清清楚楚地显出水底的石床。沿水边往北岸走,艰难地踏过一片卵石,便是漫延上下的石板河滩。我们都十分冲动,拼力儿跑近,却一时寻不到上岸的通道。
④打问了江边的一群洗菜少妇,急急向西边湾后走去,果然一条细绳模样的石阶略垂在那里。这时几只小舢板泊泊从上游划来,停在那里,下来一群挑担的,背篓的,一拥而上,竟裹挟着我们到了街面。
⑤街面窄得可怜,两边的街房,屋檐对着屋檐,天只剩下一扁担宽的白光,又被那交织的各类电线,裂成网状。路阴阴的,潮潮的,饭馆、酒铺、商店、旅社,一家挨着一家,压抑得使人喘不过气。上街的人却十二分地多,小商小贩便贴墙根站起或蹲下,出售竹织、木器、蔬菜、小吃。最是有趣的,在人稠处,脚步儿正蜘蹰,忽有人大叫:“让路,让路,油过来了!”前边人赶忙缩身闪开,回头一看时,并未有油,只是那些背了龙须草的人;知道上当,待要报复,那卖草者却回头一笑,报以原谅,早走过去了。
⑥街面窄是窄了,且弯弯扭扭,又起起伏伏,站在这头,如何不能看到那头。想赶快逃开这拥挤世界,到另一条街市上去吧,却再也不能够了。巷道纵横,不知该走哪条,走着走着,竟转下山去,又复上进,好长时间了,却又返回原地。一时如入迷宫,不辨了东西南北。
⑦终于算摸出了一定的规律:从任何一条巷子,只要目标往上,皆可上山。每几条巷子汇合了,必在那条合点上有一个商店或饭馆。这真是一座奇妙的城,有如重庆之盘旋,却比重庆更迷离;有如天津之曲折,却比天津更饶趣。从山下到山上,高达几百米,它就是靠这一种崎岖的建筑而使人解谜一般地不觉疲倦,蛮有兴致地攀登吗?
⑧我们毕竟肚子饥了,在一家饭店喝了米酒,吃了焦黄透亮的薰肉片,又往上走。只说自上山来,已经在城里半天了,但突然一座耸峻雄伟的城门楼挡在面前,仰脸儿看看,上有赫赫大字:东门。不禁惊骇失声,走了半天,原来并未进城!个个面面相觑,随之就击掌叫绝,想那城中不知又有何等景象!便小跑入了城门,回头看那来路,已不见石阶,唯满山坡屋顶,石板片片,太阳下一片灿灿亮光。
⑨城中平展多了,再无石阶,快步前行,便见四处新式高楼。站在大楼前,看江水就在眼下,越发碧蓝,疑心那已不是流水,而是画家的一泓染料。江南山坡上,居舍点点,如晨星落落。人家前后,麦田块块,茶垄行行。我们正陶醉着,边走边乐,突然路又折弯拐下。彷徨之际,见那巷口写着“西关”字样,方知城已完也!这便又使我们大惑不已。忽见前边一棵树,被剥了一块皮,树上有汉隶写就一诗:“上完三百六十阶,才见斗大一块城。”哦,斗城,斗城,我们一时哈哈大笑,说:有趣,有趣!
⑩又旋转往下,又见一沟石板,不见巷道。进之,如鸟投暮林,如鱼潜藻底,又是巷道分岔,石逶迤,转之又转,又复上山。最后终到了北坡,方见地面平坦,公路通达,高楼幢幢,正是新扩建的地面,模样与别的县城一般。但壮观则壮观,却无味儿了!
末了,坐进一家茶店去,买了茶水来饮。边品紫阳清茶,边想这次紫阳城一游,极有趣味。昔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紫阳并不大,却给人以离奇,并不繁华,却恰似热闹。可见偏僻并不等于荒寂,贫苦并不等于无乐。进而又想:虽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往前知去途,回首见来路,硬进而上,转身便下,只有登到顶上,更知来去之向,脉络形势,此景,此情,此理,此义,岂不是完完全全让紫阳城写照殆尽了吗?
(选自《贾平凹游记》,有删改)
【理清“所至”】
12. “所至”体现作者游踪,请将下列游踪填写完整。
任河坐船→①__________→漫步街面→②__________→走到北坡
【关注“所见”】
13. 摄制组打算拍摄作者游历此城的场景,请你帮其完成拍摄脚本设计。
拍摄脚本设计(部分)
拍摄角度 画面内容 设计理由
近景 果然一条细绳模样的石阶路垂在那里。 近距离拍摄这条石阶路,展现其窄而陡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发现这样一条石阶路时的惊喜之情。
全景 江南山坡上,屋舍点点,如晨星落落。人家前后,麦田块块,茶垄行行。 (1)__________
特写 最是有趣的,在人稠处,脚步儿正踟蹰,忽有人大叫:“让路,让路,油过来了!”前边人赶忙缩身闪开,回头看时,并未有油,只是那些背了龙须草的人;知道上当,待要报复,那卖草者却回头一笑,报以原谅,早走过去了。 (2)__________
【体悟“所感”】
14. “所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下面是小语阅读文章后提出的疑问,请你结合内容,帮助他解答。
小语:读了贾平凹的游记,我有个疑问,作者主要写了游紫阳城的经历,为什么开篇以读过的一本书写起呢?
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原来如此,作者在最后一段写道“这次紫阳城一游,极有趣味”,“趣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拓展
15.八年级(1)班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登山运动”社团,请你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社团活动吧。
(1)[登山常识]“登山”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你知道这项运动分为哪几种吗
(2)[文艺修养]
①请说出含有下面歌词的歌曲名称以及原始演唱者。
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
②请写出两句与登山有关的古诗,并说明作者和诗名。
16.片段练笔
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我走出教室,
……
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
要求:(1)依照给出的情景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合理的续写。文中要有描写雨中景象,抒发人物内心感受的语句。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200字左右。
19 登勃朗峰
★基础达标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①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 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 )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巉( )岩 ②màn 舞 ③霓( )裳
(2)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礼尚往来 B.络绎不绝 C.接踵而来 D.川流不息
(3)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 )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 C.瞬息万变 D.彩霞满天
(4)选文中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句?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答案】(1)①chán ②曼 ③ní (2)A (3)B (4)C
【解析】
(1)此题考查字音、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此题需要注意“巉”应该读“chán”,“霓”应该读“ní”,“曼”的不要写成“慢”。
(2)此题考查词语的意义。“纷至沓来”的意思是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的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接踵而至”的意思是后头的人脚尖接着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比喻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的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很多,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这四个词语都含有连续不断的意思。而”礼尚往来”的意思是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故选A。
(3)此题考查短语类型。“奇形怪状”是并列短语。“皑皑白雪”是偏正短语,“粉红嫩绿”是并列短语,“瞬息万变”是偏正短语,“彩霞满天”是主谓短语。故选B。
(4)此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语段中有四处比喻句。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取道黑首,沿途不乏秀色美景。环顾四周,岩壁巉峻,秋岗葱绿,_________。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_________映入眼帘,这就是勃朗峰。仰望附近的峰巅,但见_________,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_________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A. 美不胜收 突然 金碧辉煌 精致 B. 美轮美奂 骤然 色彩斑斓 精致
C. 美不胜收 骤然 色彩斑斓 精美 D. 美轮美奂 突然 金碧辉煌 精美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第一空:“美不胜收”指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此处表现的是美景多,应是“美不胜收”;
第二空:“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骤然”指事情发生的速度极快,没有任何征兆和任何准备。根据语境,此处应使用“骤然”;
第三空:“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这里写的是自然之景,应是“色彩斑斓”;
第四空:“精致”指精巧细致。“精美”指精致美好。此处突出的是白云的美与柔细,应是“精美”;
故选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沿着高速看中国”,随着从北京到新疆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北京到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了近1300公里。
B.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书籍、勤奋读书的国家。
C.现在的年轻人虽月薪不菲,却很多是月光族。如果能量入为出,就能避免每到月底就捉襟见肘的窘态。
D.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地交警提醒驾驶员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
【答案】C
【解析】
A.主语残缺。删掉“随着”或“使”;B.搭配不当。将“国家”改为“民族”;D.不合逻辑。删掉“不要”;故选C。
4.将①——④句填在下列文字的横线上,填写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落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
②只见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
③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
④枝藤上的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
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高的旧楼房。学校的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那是老早以前的理化教学楼。 ,整座楼如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我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来的狂歌和浩叹。
A. ④②①③ B. ②④③① C. ④①②③ D. 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给语句排序的能力。本题是一段描述性文字,根据前面句子的提示“那是老早以前的理化教学楼”,先看到外面的墙壁,所以②句要放在第一个,这样就排除了A项和C项;④句“枝藤上的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承接上文②句;①句紧承④句描写红叶;③句和①句语意相连。所以顺序为:②④①③。故选D。
5.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 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
【答案】示例:梯田如叶,横推大地满庄园
【解析】
“梯田”对“尖山”,“如叶”对“似笔”,“横推”对“倒写”,“大地”对“青天”,“满庄园”对“一张纸”。
★能力培优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可那些人不行。既然花了钱坐车,就一定要使他们的旅行价有所值。
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景。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因巉岩太过陡峭,皓皓白雪无法堆积,只能在分野处偶见几堆。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良久,我们终于感悟到,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从马蒂尼到阿冉提,历时八个小时。有好几次,我们把所有的车骑甩在身后。沿河谷前往沙蒙尼途中,我们雇了一辆敞篷马车,又花上一小时美餐了一顿,那车夫也得以有了纵饮的机会,略显醉意。他有一朋友同行,于是这友人也有暇畅饮一番。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但是,”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如此颠簸,我生平从未有过。近来的几场暴雨冲毁了几处路面,但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旷野,一概不顾——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那位镇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地冲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那朋友自称“勃朗队长”,要求我们和他一同登山。他说他爬山的次数比谁都多——47次——而他兄弟只有37次。除他外,他兄弟是世上最佳的向导——可他自己,对了,请别忘了——他是“勃朗队长”——这个尊号是非他莫属的。
那车王果然信守诺言——像疾风般赶上并超过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结果,到达沙蒙尼旅馆后,我们住进了上等的房间。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让他在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熏熏——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6.作者记叙了与友人浏览勃朗峰的经历,全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试对两个阶段的内容加以概括。
7.为什么作者认为乘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8.有人认为,作者写登勃朗峰,只需详写登山所见即可,下山所见和勃朗峰关系不大,有点偏离主题,所以应该去掉或者简略带过。你的看法呢?
【答案】
6.上山阶段,描绘山中奇景,重点写变幻的光影;下山阶段,叙述奇人奇事,重点写“车夫之王”。
7.因为天气灼热难当,而乘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又因为“花了钱坐车”,不愿意下车行走,不像“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所以作者认为他们“可怜可悯”。
8.我不赞同这种看法。作者这样写,把勃朗峰的绮丽景色和马车夫的惊人之举结合起来,既表现了当地的人文风情,又为游览平添了奇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及概括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上山阶段,描绘山中奇景,重点写变幻的光影;下山阶段,叙述奇人奇事,重点写“车夫之王”。
7.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气灼热难当,而乘马车的和骑骡的游客“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像“我们可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所以作者认为他们“可怜可悯”。
8.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作者这样写,既表现了当地的人文风情,又为游览平添了奇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2·北京延庆区期末)(二)阅读《成都印象》,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印象
张香玉
①回想去年暑假,同好友同行,再次入川。随意而行,乡野闹市,别有一番乐趣;随心记录,点点滴滴,都是过目的留痕。
②读李白的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便爱上了成都。想去寻找旧时成都的繁华与秀丽,想要领略这个城市独有的风姿,想去享受那闲适散淡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茶文化和麻辣美味,想去感悟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成都,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③告别柳江,驱车前往,慕名瓦屋山。一路蜿蜒,竹林茂密,绿色尽收眼底。
④坐车环山而上,转缆车至景区,沿步梯,拾阶而行,忽上忽下,远望近观,触目即景。此山得名,因屋顶平坦,貌似屋檐,也称桌山。海拔不高,游人稀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群山叠翠,溪水潺潺,冷杉林立,杜鹃遍野,高山飞瀑,天虽不晴,没赶上雨,天空泛蓝,云雾缭绕,碧水深邃,水气升腾。林中步道,灌木丛中,偶有松鼠出没,警惕性高,拍摄捕捉之灵动,难也。路遇背工,佝偻背脊,篓驮砖瓦,一步一步,感慨良多。帅帅小宝,撒娇耍泼,不是喊累,就是睡意朦胧。辛苦宝爸,一路怀抱肩驮,抱娃背包,健步如飞,累得宝妈,步履匆匆,借拍照之名,歇歇停停。回来路上,遇一摄影爱好者,搭话闲聊,赏四季风景,飞鸟掠影,叹大自然之灵性,脑补四月杜鹃花开,映山红遍。话说珙桐(gǒng tóng),也叫鸽子树,有植物界活化石美称,只知其名,不解其貌,又过花期,如眼前相见,依旧错过万年,留有遗憾,愿四五月再来,赏花、赏花、还是赏花。最后,附小诗一首以记之:巴山楚水钟灵地,天公作美气候宜。登高远望皆美景,一步一展天地中。
⑤下一站,都江堰。还在路上,点滴随感,随心记录,留给岁月,留给自己。
⑥堰为低坝也,几易其名,宋代称都江堰,时至今日。景区口有一古文化街。进入景区,中间步道直而宽,两旁间隔有度,龙口喷泉,流水潺潺,历代治水功臣,昂首遥望。下台阶至宝瓶口,远观鱼嘴分江。从宝瓶口至飞沙堰至鱼嘴,逆游览路线顺道来,更为明晰。两千多年前,频生水患。李冰父子,借前人之经验,治水有方,功在千秋万代,青史名垂。第一步鱼嘴分江,挖沙筑岛,四六分水,月牙形岛因似鱼嘴而得名。外江泄洪,人工开凿内江,引水灌溉,肥硕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顺江流至飞沙堰,二次分流,巧妙利用河流转弯,将泥沙排至外江,引水入宝瓶口。堰高2.15米,高低不宜。高则排沙不利,低则引水不及。江水至宝瓶口,控制流量,功在口推,旱季淘沙至卧铁,深浅不宜。遥望青山,目送江水,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有意登高而望全景,而止于力不从心也。一路折返,观锦鲤游波,听竹林浅语,闻夏蝉高歌。
⑦出其门,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品各种味蕾之面。然后漫步古街,再品南锣鼓巷之韵,意境不得同语,梧桐夹道,更添浪漫,精品小店,创意无限,幸得一枚幸运草戒指,匆匆赶回,兴致未尽,只好一饱眼福。顺着那古朴的青石板,望进巷子里面,看着高低不平的屋子,似乎亲切很多!手触碰到古建筑中特有的滴水檐,又仿佛走进了优美的童话故事中去!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的冲刷后,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深绿而微显暗黄,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郁与悠悠历史!
⑧打卡杜甫草堂,院落古朴清幽,空气湿润,沿林荫小路,观亭榭典雅,剪荷塘小影,赏翠竹清秀,看鱼影嬉戏。走进文化殿堂,追忆杜甫生平,品平民之风骨,半解草堂历史,感于后人敬仰。穿庭轩,绕河畔。曲径通幽处,有茅庐,有古木,有绿波,有花草,有碑石,有诗作,有雕像……有笛声悠扬,有古乐绕梁,漫步因中,享文化和雅趣。杜甫的草堂虽小,却涌出了盖世的诗章。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宏伟博大的抱负,气吞山河!“三吏三别”诉说百姓心声,为百姓呼号,为人民呐喊!杜甫,不仅使成都的文化底蕴增厚,也为中华文化历史书写了最光辉的一页。
⑨寻一高处,边吃边望,看人头错落攒动,人影川流不息,有感于天府之都魅力也。
⑩归,累也;休,乐也!
(选自《现代教育报》,有删改)
9. 阅读全文,补全下面表格。
所至(游踪) 所见(风貌) 所感(感想)
瓦屋山 山水花草,各种动物 登高远望皆美景
都江堰 鱼嘴分江 ①
② 梧桐夹道、精品小店、古朴建筑 ③
杜甫草堂 ④ 文化底蕴丰厚
一高处 人头错落攒动,人影川流不息 天府之都魅力无限
10. 文章第④段多用四字词语。有人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运用简洁凝练恰到好处:也有人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过于概括,缺少画面感,不能很好地展现其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说说你的看法。
11. 文章结尾写到:“归,累也:休,乐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9. ①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核心词语是“古人的智慧”)②成都古街③忧郁与悠久的历史④古朴院落,林荫小路,典雅亭榭等。
10. 观点一:我认为四字词语运用得恰到好处。首先因为瓦屋山是山路,还带着孩子,作者来不及细看。其次因为瓦屋山风景众多,美景不胜枚举,所以作者用四字词语高度概括自己的所见所闻。第三虽然是四字词语,却是高度概括,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我认为四字词语过于概括,缺少画面感。首先瓦屋山是作者慕名前往的,作者应该会仔细游览,仔细记录游览见闻。其次瓦屋山的山水肯定有它特有的风情,比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群山叠翠,溪水潺潺”,到底是怎样的画面,应该具体描写出来。
11. 累并快乐着。作者表达的情思“累”是真实的。外出旅行,坐车赶路,日常生活被打乱,作者游览了“瓦屋山”“都江堰”“杜甫草堂”“古街”等,又带着孩子,自然是累的。当然,作者表达的情思“乐”同样也是真实的。游览成都后回家休息,忆起此次成都之行,其自然风景美不胜收,都江堰、古街、杜甫草堂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又有各种美味小吃,自然“乐”在其中。成都之行,虽然身体是疲累的,但内心却是快乐的。
【解析】
9.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把握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关键的段落分析概括。
根据第⑥段“遥望青山,目送江水,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有意登高而望全景,而止于力不从心也。一路折返,观锦鲤游波,听竹林浅语,闻夏蝉高歌”可知第①空答案:叹古人之智慧,惜当下之福祉;
根据第⑦段“出其门,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品各种味蕾之面”可知第②空答案:成都古街;
根据第⑦段“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的冲刷后,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深绿而微显暗黄,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郁与悠悠历史”可知第③空答案:忧郁与悠久历史;
根据第⑧段“打卡杜甫草堂,院落古朴清幽,空气湿润,沿林荫小路,观亭榭典雅,剪荷塘小影,赏翠竹清秀,看鱼影嬉戏”“穿庭轩,绕河畔。曲径通幽处,有茅庐,有古木,有绿波,有花草,有碑石,有诗作,有雕像”可概括出第④空答案:古朴院落,林荫小路,典雅亭榭等。
10.本题考查文章语言特点。解答本题,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赞同哪种观点均可,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①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运用简洁凝练恰到好处。结合文章内容,第④段“拾阶而行,忽上忽下,远望近观,触目即景”“海拔不高,游人稀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群山叠翠,溪水潺潺,冷杉林立,杜鹃遍野,高山飞瀑,天虽不晴,没赶上雨,天空泛蓝,云雾缭绕,碧水深邃,水气升腾”可见,瓦屋山风景众多,美景不胜枚举,作者用四字词语更能高度概括自己的所见所闻;“帅帅小宝,撒娇耍泼,不是喊累,就是睡意朦胧。辛苦宝爸,一路怀抱肩驮,抱娃背包,健步如飞,累得宝妈,步履匆匆,借拍照之名,歇歇停停”可知,因为瓦屋山是山路,还带着孩子,作者来不及细看;虽然是四字词语,却是高度概括了瓦屋山的景色以及赏玩的心情,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②认为这些四字词语过于概括,缺少画面感。从第③段“告别柳江,驱车前往,慕名瓦屋山。一路蜿蜒,竹林茂密,绿色尽收眼底”可知,瓦屋山是作者慕名前往的,作者应该会仔细游览,仔细记录游览见闻;其次瓦屋山的山水肯定有它特有的风情,比如“天空泛蓝,云雾缭绕,碧水深邃,水气升腾”,到底是怎样的画面,“路遇背工,佝偻背脊,篓驮砖瓦,一步一步,感慨良多”也是瓦屋山一景,应该具体描写出来。
11.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从第③段“告别柳江,驱车前往,慕名瓦屋山”,第⑤段“下一站,都江堰”,第⑦段“出其门,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品各种味蕾之面”,第⑧段“打卡杜甫草堂,院落古朴清幽,空气湿润,沿林荫小路,观亭榭典雅,剪荷塘小影,赏翠竹清秀,看鱼影嬉戏”可知,作者外出旅行,游览了“瓦屋山”“都江堰”“杜甫草堂”“古街”等,第④段“帅帅小宝,撒娇耍泼,不是喊累,就是睡意朦胧。辛苦宝爸,一路怀抱肩驮,抱娃背包,健步如飞,累得宝妈,步履匆匆,借拍照之名,歇歇停停”可知,作者又带着孩子,坐车赶路,日常生活被打乱,自然是累的;第①段“回想去年暑假,同好友同行,再次入川。随意而行,乡野闹市,别有一番乐趣;随心记录,点点滴滴,都是过目的留痕”,第④段“最后,附小诗一首以记之:巴山楚水钟灵地,天公作美气候宜。登高远望皆美景,一步一展天地中”,第⑦段“出其门,至古街,欲拍照留念,寻食客众多之所,品各种味蕾之面”“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的冲刷后,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深绿而微显暗黄,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忧郁与悠悠历史”,第⑧段“杜甫,不仅使成都的文化底蕴增厚,也为中华文化历史书写了最光辉的一页”可知,此次成都之行,自然风景美不胜收,都江堰、古街、杜甫草堂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又有各种美味小吃,作者心情是乐的。据此分析可知,此次成都之行,虽然身体是疲累的,但内心却是快乐的。
(2022·浙江嵊州期末)(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紫阳城记
贾平凹
①在家读过一本书,记得说:“紫阳疆域,为安康锁钥,任河路径,实川陕咽喉;峰有千盘之险,路无百步之平。”便对紫阳没了好感。想:地理居势或许重要,但毕竟是太偏远,太荒僻,隔南北飞雁,过日月东西,实在不足为游览胜地了。
②狗年二月,正是草发春浅,我们一行三人从任河坐船下行,黄昏到了任河与汉江汇合之处,但见江面渐阔,两岸冥顽之石嶙嶙,静锁之峰屑屑,一派灵秀浩浩之气。正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船上人说:紫阳到了。我蓦地一惊:真是山不转人转,竟莽撞撞到了紫阳仰头看那下游北岸,一山满是屋舍,竟成了屋舍的山;此行几千里路,以其孤城压江,委实稀罕。就停桨下船,嚷着去城看个究竟呢。
③先在河边洗了手脸,那水比上游深得更沉,碧得更蓝,清清楚楚地显出水底的石床。沿水边往北岸走,艰难地踏过一片卵石,便是漫延上下的石板河滩。我们都十分冲动,拼力儿跑近,却一时寻不到上岸的通道。
④打问了江边的一群洗菜少妇,急急向西边湾后走去,果然一条细绳模样的石阶略垂在那里。这时几只小舢板泊泊从上游划来,停在那里,下来一群挑担的,背篓的,一拥而上,竟裹挟着我们到了街面。
⑤街面窄得可怜,两边的街房,屋檐对着屋檐,天只剩下一扁担宽的白光,又被那交织的各类电线,裂成网状。路阴阴的,潮潮的,饭馆、酒铺、商店、旅社,一家挨着一家,压抑得使人喘不过气。上街的人却十二分地多,小商小贩便贴墙根站起或蹲下,出售竹织、木器、蔬菜、小吃。最是有趣的,在人稠处,脚步儿正蜘蹰,忽有人大叫:“让路,让路,油过来了!”前边人赶忙缩身闪开,回头一看时,并未有油,只是那些背了龙须草的人;知道上当,待要报复,那卖草者却回头一笑,报以原谅,早走过去了。
⑥街面窄是窄了,且弯弯扭扭,又起起伏伏,站在这头,如何不能看到那头。想赶快逃开这拥挤世界,到另一条街市上去吧,却再也不能够了。巷道纵横,不知该走哪条,走着走着,竟转下山去,又复上进,好长时间了,却又返回原地。一时如入迷宫,不辨了东西南北。
⑦终于算摸出了一定的规律:从任何一条巷子,只要目标往上,皆可上山。每几条巷子汇合了,必在那条合点上有一个商店或饭馆。这真是一座奇妙的城,有如重庆之盘旋,却比重庆更迷离;有如天津之曲折,却比天津更饶趣。从山下到山上,高达几百米,它就是靠这一种崎岖的建筑而使人解谜一般地不觉疲倦,蛮有兴致地攀登吗?
⑧我们毕竟肚子饥了,在一家饭店喝了米酒,吃了焦黄透亮的薰肉片,又往上走。只说自上山来,已经在城里半天了,但突然一座耸峻雄伟的城门楼挡在面前,仰脸儿看看,上有赫赫大字:东门。不禁惊骇失声,走了半天,原来并未进城!个个面面相觑,随之就击掌叫绝,想那城中不知又有何等景象!便小跑入了城门,回头看那来路,已不见石阶,唯满山坡屋顶,石板片片,太阳下一片灿灿亮光。
⑨城中平展多了,再无石阶,快步前行,便见四处新式高楼。站在大楼前,看江水就在眼下,越发碧蓝,疑心那已不是流水,而是画家的一泓染料。江南山坡上,居舍点点,如晨星落落。人家前后,麦田块块,茶垄行行。我们正陶醉着,边走边乐,突然路又折弯拐下。彷徨之际,见那巷口写着“西关”字样,方知城已完也!这便又使我们大惑不已。忽见前边一棵树,被剥了一块皮,树上有汉隶写就一诗:“上完三百六十阶,才见斗大一块城。”哦,斗城,斗城,我们一时哈哈大笑,说:有趣,有趣!
⑩又旋转往下,又见一沟石板,不见巷道。进之,如鸟投暮林,如鱼潜藻底,又是巷道分岔,石逶迤,转之又转,又复上山。最后终到了北坡,方见地面平坦,公路通达,高楼幢幢,正是新扩建的地面,模样与别的县城一般。但壮观则壮观,却无味儿了!
末了,坐进一家茶店去,买了茶水来饮。边品紫阳清茶,边想这次紫阳城一游,极有趣味。昔人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紫阳并不大,却给人以离奇,并不繁华,却恰似热闹。可见偏僻并不等于荒寂,贫苦并不等于无乐。进而又想:虽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往前知去途,回首见来路,硬进而上,转身便下,只有登到顶上,更知来去之向,脉络形势,此景,此情,此理,此义,岂不是完完全全让紫阳城写照殆尽了吗?
(选自《贾平凹游记》,有删改)
【理清“所至”】
12. “所至”体现作者游踪,请将下列游踪填写完整。
任河坐船→①__________→漫步街面→②__________→走到北坡
【关注“所见”】
13. 摄制组打算拍摄作者游历此城的场景,请你帮其完成拍摄脚本设计。
拍摄脚本设计(部分)
拍摄角度 画面内容 设计理由
近景 果然一条细绳模样的石阶路垂在那里。 近距离拍摄这条石阶路,展现其窄而陡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发现这样一条石阶路时的惊喜之情。
全景 江南山坡上,屋舍点点,如晨星落落。人家前后,麦田块块,茶垄行行。 (1)__________
特写 最是有趣的,在人稠处,脚步儿正踟蹰,忽有人大叫:“让路,让路,油过来了!”前边人赶忙缩身闪开,回头看时,并未有油,只是那些背了龙须草的人;知道上当,待要报复,那卖草者却回头一笑,报以原谅,早走过去了。 (2)__________
【体悟“所感”】
14. “所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下面是小语阅读文章后提出的疑问,请你结合内容,帮助他解答。
小语:读了贾平凹的游记,我有个疑问,作者主要写了游紫阳城的经历,为什么开篇以读过的一本书写起呢?
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原来如此,作者在最后一段写道“这次紫阳城一游,极有趣味”,“趣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①江边问路(下船上岸) ②登顶进城
13. ①用全景拍摄,站在山坡上俯瞰山下,看到屋舍零星,麦田方正,茶垄竖长,描绘出了各种事物的形状,给人整齐的感觉,体现作者在江南山坡上赏景的陶醉和快乐。 ②用特写拍摄展现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忙碌而热闹。卖草者打趣前面的路人,路人报以原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容,体现当地民风的淳朴。
14. ①点明了紫阳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让读者对紫阳城有一个初步印象。读书时的“没了好感”和游览后“极有趣味”“偏僻并不等于荒寂,贫苦并不等于无乐”的感受形成对比,先抑后扬,使文章起伏。 ②街面人群涌动,那些为生计奔波忙碌的人,活出了自己的热闹和生气;入城时在崎岖的建筑中不断攀登,发现一个又一个惊喜之景;站在江南山坡上,看到紫阳城别有洞天的景致,虽小但充满新鲜与奇趣。面对这些,不由使人产生要不断求索,拓宽眼界,去接近世界的真相,感受世界的美好,在充满辩证的生活中寻找真谛,在平凡中寻找趣味的感悟。既有观景揽胜之趣,也有人生感悟之趣。
【解析】
12.本题考查对文章游踪概括能力。首先要阅读整篇文章,根据题干所给信息确定答题区域,回归原文,确定答题区域,再进行概括。
“任河坐船”出现在第②段,讲述我们一行三人从任河坐船下行来到紫阳,第⑤段至第⑦段简述作者“漫步街面”的所见所感,故第一空的答案在②—④段间去寻找。根据第②段“此行几千里路,以其孤城压江,委实稀罕。就停桨下船,嚷着去城看个究竟呢”、第③段“沿水边往北岸走”“拼力儿跑近,却一时寻不到上岸的通道”和第④段“打问了江边的一群洗菜少妇,急急向西边湾后走去,果然一条细绳模样的石阶略垂在那里。”可知第一空可以概括为:江边问路或下船上岸;
第⑤段至第⑦段简述作者漫步街面的所见所感,第⑩段讲述我们走到北坡的所见,故第二空的答案在⑧-⑨段中寻找。根据第⑧段“只说自上山来,已经在城里半天了,但突然一座耸峻雄伟的城门楼挡在面前,仰脸儿看看,上有赫赫大字:东门”、“便小跑入了城门”可知第二空可以概括为:登顶进城。
1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1)句,从“江南山坡上,屋舍点点”“人家前后,麦田块块,茶垄行行”可知,该句用全景拍摄,站在山坡上俯瞰山下,将山下的屋舍,麦田,茶垄各种事物的形状展现在镜头下,“点点”“块块”“行行”给人整齐的感觉;再结合下句的“我们正陶醉着,边走边乐”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体现了作者在江南山坡上赏景的陶醉和快乐。
(2)句,从“最是有趣的”“回头看时,并未有油,只是那些背了龙须草的人”“那卖草者却回头一笑,报以原谅,早走过去了”可知,该句用特写拍摄,将卖草者打趣前面的路人,路人报以原谅的生活场景展现在镜头下;结合前文的“饭馆、酒铺、商店、旅社,一家挨着一家”“上街的人却十二分地多,小商小贩便贴墙根站起或蹲下,出售竹织、木器、蔬菜、小吃”可知,这“最是有趣的”的镜头让人们感受到当地人忙碌而热闹的生活;“知道上当,待要报复,那卖草者却回头一笑,报以原谅,早走过去了”写出了人们相处的和谐包容,体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
14.(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第①段“紫阳疆域,为安康锁钥,任河路径,实川陕咽喉;峰有干盘之险,路无百步之平。”这一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交代了紫阳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让读者对紫阳城有初步印象;第①段写游览前对紫阳的感受,“便对紫阳没了好感”、“实在不足为游览胜地了”,这和第 段游览后的感受“极有趣味”、“紫阳并不大,却给人以离奇,并不繁华,却恰似热闹。可见偏僻并不等于荒寂,贫苦并不等于无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运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之感。
(2)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理解。题干中“趣味”具体内涵应是指作者在游览紫阳城所感受到的趣味。
根据第⑤段“路阴阴的,潮潮的。饭馆、酒铺、商店、旅社,一家挨着一家,压抑得使人喘不过气。上街的人却十二分地多,小商小贩便贴墙根站起或蹲下,出售竹织、木器、蔬菜、小吃”“最是有趣的,在人稠处,脚步儿正蜘蹰,忽有人大叫:‘让路,让路,油过来了’前边人赶忙缩身闪开,回头一看时,并未有油,只是那些背了龙须草的人;知道上当,待要报复,那卖草者却回头一笑,报以原谅,早走过去了”可知,作者感受到人们虽奔波忙碌,但活出了自己的热闹生气。这是生活之趣。
根据第⑦段“这真是一座奇妙的城,有如重庆之盘旋,却比重庆更迷离;有如天津之曲折,却比天津更饶趣。从山下到山上,高达几百米,它就是靠这一种崎岖的建筑而使人解谜一般地不觉疲倦,蛮有兴致地攀登吗?”可知,作者入城时在崎岖的建筑中不断攀登,发现一个又一个惊喜之景。这是攀登之趣;
根据第⑨段“站在大楼前,看江水就在眼下,越发碧蓝,疑心那已不是流水,而是画家的一泓染料。江南山坡上,居舍点点,如晨落落。人家前后,麦田块块,茶垄行行”可知,作者感受到紫阳城景致虽小但新鲜奇趣。这是观景之趣;
根据第 段的“这次紫阳城一游,极有趣味”“紫阳并不大,却给人以离奇,并不繁华,却恰似热闹”可知,紫阳的一切,不由使人产生要不断求索,拓宽眼界,感受世界的美好的愿望,因为紫阳的“此景,此情,此理,此义”,“完完全全让紫阳城写照殆尽了”,让人领悟到“偏僻并不等于荒寂,贫苦并不等于无乐”“虽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往前知去途,回首见来路,硬进而上,转身便下,只有登到顶上,更知来去之向,脉络形势”,让人们在充满辩证的生活中寻找真谛,在平凡中寻找趣味的感悟。既有观景揽胜之趣,也有人生感悟之趣。
★素养拓展
15.八年级(1)班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登山运动”社团,请你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社团活动吧。
(1)[登山常识]“登山”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你知道这项运动分为哪几种吗
(2)[文艺修养]
①请说出含有下面歌词的歌曲名称以及原始演唱者。
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
②请写出两句与登山有关的古诗,并说明作者和诗名。
【答案】
(1)登山运动一般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
(2)①《珠穆朗玛》 演唱者:彭丽媛。
②示例: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杨万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作者杜甫。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解析】
(1)本题考查对登山常识的积累。平时要扩大阅读面,并注意多参与实践活动。登山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攀登高山能锻炼人的毅力和勇敢精神,对于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等有重要意义。
(2)①本题考查歌曲积累,注意对日常爱好的培养,扩大知识面。②本题考查对古诗名句的积累,注意作者和诗名易搭配错误,注意不写错别字。
16.片段练笔
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我走出教室,
……
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
要求:(1)依照给出的情景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合理的续写。文中要有描写雨中景象,抒发人物内心感受的语句。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200字左右。
【答案】
例文: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我走出教室,让雨点滴到我的肩上,脸上,心里,望着广阔的天,我的心情竟然觉得舒服多了。呼吸着空气,是朝湿的,我比较喜欢这种感觉。同学们还在教室里奋笔疾书,我看着远方的天空,有几只飞鸟,它们迎着雨点穿梭,飞行着,一圈一圈,又一圈,不知疲倦……难道我还不如这小小的鸟儿吗?不,我不能退缩!我也要迎难而上!于是,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
【解析】
本题给出了具体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情境,发挥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将省略的故事情节补充出来。文中要有描写雨中景象,抒发人物内心感受的语句。本题是一个记叙性语段,应明确其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环境等信息点,主要人物是“我”;时间是“春天的一个下午”,地点是“教室外”。然后抓住可以发挥想象的信息点:在教室里发生了什么?我为什么要走出教室?题目要求描写“我”走出教室后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心理,那么“我”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此处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看到这些景物“我”的反应是什么?之前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想的?看到这些景物之后,“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后来的心理还要契合“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也就是我的心里是愉悦的。然后运用简洁合理的语言把这些问题回答出来就是一篇续写了……想象要合理,描写要生动,叙事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