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总第_____课时
课标核心素养要求 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先秦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了解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史实。 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宋以后理学以乡约的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的意义。
学习目标 知道中国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活动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思想的渊源 (1)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法治思想的渊源 (1)夏商周时期的法律:《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2)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早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3.德治与法治之争 (1)背景 ①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②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 (2)儒家与法家 ①儒家的德治思想 代表时代治国思想教化思想理论来源孔子春秋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性善孟子战国“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②法家的法治思想 代表国别治国主张(实践)社会教化理论来源韩非韩国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人性恶商鞅秦国颁行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社会影响: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国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学习活动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的法治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引礼入律) (1)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 3.唐朝--礼法结合,提倡礼治 (1)唐高宗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社会层面,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学习活动3】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编纂于963年的《宋刑统》,其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内容略有改变。天一阁所藏宋朝《天圣令》,是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 ①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 ②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最后一次重修《问刑条例》时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1)理学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②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③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乡约 ①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名词解释] 礼制 礼仪制度的简称,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周公创建礼乐制度,“礼”主要是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在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仪式,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法律的惩罚来维护礼的绝对权威。 [名词解释] 中华法系 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以刑为主。《唐律疏议》标志其确立,对后世及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产生重大影响。 [知识拓展] “法、术、势” 法:即强调治国以法为准绳,法是治国的工具。术:是控制操作上下级关系的手段,如“明赏罚”机制,军功制度等。势:即权势、权威,是君主存在并且推行法律的前提,拥有权势,君王就能形成对臣下的威慑力,形成对百姓的统治力,如君主专制。 [知识拓展]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是主张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认为法令为治国之本,可规范民行,富国强兵。故必须使民众懂法、守法,做到“法必明、令必行”。“以吏为师”,秦统一后,采用李斯建议,禁私学,焚民间藏书,只许士民随吏学习法令,进行普法教育。 [思维点拨] 法律与儒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原因 (1)秦朝实行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极端重刑主义统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二世而亡,这使得后代统治者重新审视法家思想。黄老思想不利于削弱割据势力,不利于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与发展。 (2)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君权神授说和“大德小刑”说,主张治理国家应以德为主、以刑为辅。 (3)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4)大批儒家知识分子进居官吏行列,获得修订法律和参与重大司法活动的机会,用儒学精神改造现行法律。 [思考探究] 为什么说宣讲“六谕”和《大清律例》使乡约带有强制力? 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明清儒学士人在基层教化中,常常引用法律条文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族规、乡约处罚,甚至被依法递解官府治罪。 【重点阐释·系统总结】 1、春秋战国时期成文法兴起的背景 (1)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封建经济产生并发展。 (2)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宗法、分封、礼乐制度逐渐瓦解。 (3)思想:礼崩乐坏,礼制社会秩序逐渐崩溃。诸侯国君寻找治国新思想。百家争鸣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春秋战国时期成文法的历史影响 (1)经济:维护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2)政治 ①成文法运动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标志着旧的奴隶制法律时代的终结和封建制法律时代的来临。 ②拉开了中华法系的序幕,为历代封建王朝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诸侯国政权。 (3)思想:巩固了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观念及其弊端 (1)法家思想中的法治观念 ①“以法为本”,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 ②公布法律,重典治国的成文法传统。 ③“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平等精神。 (2)儒家思想中的法治观念 ①以人为本,主张“天下归仁”。 ②以宗法为纲,重视人情的因素。 ③维护传统制度,强调因事设刑。 (3)道家思想中的法治观念:崇尚无为而治,否定有为的人定法。 (4)法治观念的弊端 ①专制主义笼罩,缺乏“妥协”的精神。 ②宗法制度压抑个人独立,缺乏权利意识。 ③政治缺乏民治思想。 4、总结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1)深受宗法群体观念的影响,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2)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专制色彩浓厚。 (3)传统法律制度有着浓重的等级观念,“刑不上大夫”,在天理、国法、人情关系上协调统一。 (4)法律体系中,国家制定法居主导,而调整家族关系的家族法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5)在“天下本位”“义务本位”影响下,中国传统法律只规定义务而忽略权利。 (6)重伦常关系,孝亲亲伦。 (7)重社会和谐,调解息争。 【达标训练·限时检测】 1.(2020·烟台二模·1)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在先秦“伯”与“霸”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材料反映出( ) A.周王的权力得到加强 B.宗法分封秩序进一步强化 C.礼治的内核依然存在 D.周天子的统治彻底瓦解 2.(2020·潍坊部分学校线上考试·1)《论语·子路》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楚国令尹叶公对孔子说:“我的邻里有个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孔子说:“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这表明孔子( )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 C.认为法治存在地域性 D.主张以仁政代替法治 3.(2020·济南期末·1)战国时期,商鞅针对当时“法力不张,法度废弛”,特别是贵族高踞于法之上的横行给社会造成的动乱,提出“壹刑”的主张,特别提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其意在( ) A.以人人平等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B.修正功过相抵所带来的系列弊端 C.限制贵族特权以实现法律的公平D.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实现富国强兵 4.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曾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稻谷一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麦子一亩播种一斗,大豆一亩播种半斗。这反映出秦律( ) A.重视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B.条目繁杂琐细,刑罚极其苛酷 C.关注民生与社会实际问题D.剥夺贵族特权,适应社会转型 5.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以上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 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适应时代的治国之道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 6.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这说明他( ) A.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主张治国应外儒内法 C.继承了儒家重教化的传统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7.(2020·滨州一模)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下令,民众中有能通一经(儒家经典)者,免除其赋税徭役。这一政策的推行( ) A.促使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B.有利于促进民众思想教化 C.保障了社会经济稳步发展D.为察举制推行奠定了基础 8.(2020·日照一模)《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 ) 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 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 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 9.(2021·山东省泰安市上学期期中·5)宋代《吕氏乡约》规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康熙时的乡约“圣谕十六条”规定:“和乡党以息争讼,讲法律以儆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清代乡约与宋代乡约相比,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 ) A.失去了教化作用B.以民间组织为主 C.逐渐与法律合流D.法律取代了乡约 10.(2020·潍坊期末·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商君书·去强篇》 材料二 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汉宣帝下诏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皆勿坐。”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等观点相一致。当时的司法官吏首先用儒家经典去分析案情,再用儒家经义去解释法律、断案量刑,这被称为“春秋决狱”。 ——摘自毛亚磊《论汉代法律的“春秋决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法治主张,并指出其反映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春秋决狱”体现的法治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10.答案 (1)主张:严刑峻法,慎用赏赐。 背景:诸侯争霸,战乱不断;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变法;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2)特点: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影响:利于克服严刑峻法的弊端;利于扩大儒学影响,维护统一。但将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 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齐桓公“伯”的地位要得到周天子的任命和认可,说明原有的礼乐制度的内核还存在,故选C;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主之一,他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削弱,弱化了宗法分封秩序,排除A、B两项;“彻底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2.答案 B 解析 材料“我的邻里的正直人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表明孔子强调家庭内部的伦理有序,子不能去告父,否则就有违伦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家的思想,而是在讲儒家的理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法的地域差别,排除C项;仁政是孟子的主张,不会出现在《论语》里,排除D项。 3.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可见商鞅执法严格,无论何种情况,均不能减刑,这是对贵族特权的否定和贵族横行的打击,故排除B,C符合题意;在阶级社会,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而且商鞅的法治本质上也是人治,做不到真正的公正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打击贵族特权而非控制人民,故D不符合题意。 4.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秦朝用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以指导人民生产,说明秦律关注民生与社会实际问题,故选C项。 5.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废除秦朝苛法”“驰商贾之律”“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说明汉初的政策适应当时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时代所需,故选C项;儒家思想在汉初不是主流思想,排除A项;中央集权加强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汉初加强重农抑商,排除D项。 6.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体现了董仲舒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故C项正确。 7.答案 B 解析 朝廷下令,民众能通一经(儒家经典)者,可免除其赋税徭役,这有利于促进民众思想教化,故选B;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排除A;材料中政策与保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8.答案 A 解析 涉及社会安全和杀人、重伤的重大刑事案件不适用“亲亲可以相隐”的原则,说明古代司法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排除B;强调家庭伦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题意无法体现,排除。 9.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和乡党以息争讼,讲法律以儆愚顽”可知,宋代乡约注重礼教,清代偏重于法律,故选C项;乡约至近代后才失去教化作用,排除A项;两个朝代都以民间组织为主,排除B项;“取代”一词夸大了其变化,排除D项。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