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7章7.2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学案+教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7章7.2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件+学案+教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02 07:44:49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天 道 酬 勤重要概念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如果a=b,那么a+c=b+c , a-c=b-c
如果a=b, 那么ac=bc 类似地,如果a=b,那么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解方程的步骤:
审题
找等量关系
解设、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作答复习巩固 行程问题 复习巩固 工程问题复习巩固 利润问题
售价-成本=利润
复习巩固--储蓄问题本息=本金+利息
《第七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导学学习目标:1.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2.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解一元一次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4.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思考、探究、交流等活动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小测验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订正1-4题题目答案,限时5分钟。
有任务小组进行讲解或展示。
其他小组积极探究并考虑帮助改错。B(等式的基本性质)
1.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 ,那么a=b;
C.如果a=b,那么
D.如果 ,那么a=3基础知识小测验B(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判断下列方程中
(1) (2)2x-3 (3)
(4) (5)2x-y=1+4y
(6)
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B(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2012重庆中考) 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 ( )
A.2 B.3 C.4 D.5D(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4.甲、乙两人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70米,乙每分钟行50米,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 ( )
A.1分钟 B.1小时
C.10分钟 D.20分钟C考点聚焦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订正5-7题题目答案,限时5分钟。
有任务小组进行讲解或展示。
其他小组积极探究并考虑帮助改错。
B考点聚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5.已知方程 的解是x=3,那
么a的值是 ( )
A.2 B.22 C.10 D.-2C(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6.要使代数式4a-5的值与 互为倒数,a的值应是 ( )
A. B.

C.3 D.A(一元一次方程--数字问题)
7.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都是x,如果将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分别加2和1,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12,则可列的方程是 ( )
A.2x+3=12 B.10x+2+3=12
C.(10x+x)-10(x+1)-(x+2)=12 D.10(x+1)+(x+2)=10x+x+12
D直击中考要求:
小组合作探究,订正8-10题题目答案,限时5分钟。
有任务小组进行讲解或展示。
其他小组积极探究并考虑帮助改错。
B(解方程--去分母)
8.(十堰中考)把方程
去分母正确的是 ( )
A.18x+2(2x-1)=18-3(x+1)
B.3x+(2x-1)=3-(x+1)
C.18x+(2x-1)=18-(x+1)
D.3x+2(2x-1)=3-3(x+1)A(一元一次方程--利润问题)
9.(枣庄中考)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 )
A.240元 B.250元 C.280元 D.300元A变式练习1.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价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价为 ( )
A.80元 B.85元 C.90元 D.95元C(解一元一次方程)
10.解方程: (滨州中考)
(1)2-(1-y)=-2
(2) (一元一次方程--工程问题)
11.某石化工程公司第一工程队承包了铺设一段输油管道的工程,原计划用9天时间完成;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平均多铺设50米,结果只用了7天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实际施工时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这段输油管道有多长?
小结:1.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思维拓展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提示:分类讨论成功就是
99%的汗水+ 1%的灵感!感谢各位专家领导!《第七章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导学案
【双向细目表】
学习
类别
学 习 要 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检测方法
了解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值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






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
活,从而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通过大量的做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为今后将要学习的实数的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并且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ab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ab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ab
用“估算—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abd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不含括号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ab
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ab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abd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abd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ab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abd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ab
利用示意图作为建模策略分析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abd
行程类问题






abd
工程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决有关工程类问题




商品销售中的进价、标价、折扣率、利润(率)





银行储蓄中的有关概念

解决有关商品销售问题






解决有关储蓄问题



解决有关形状改变,周长面积或体积大小不变的一类问题。




说明:检测方法中a代表选择,b代表填空,c代表作图,d代表解答 
【中考命题走向】
本节主要考查方程的概念、基本解法以及应用,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灵活运用是难点.预计2015年仍以填空题、选择题考查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以解答题考查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重点】牢固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难点】准确求解方程及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灵活运用
构建知识网络
基础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知识的相互联系.
基础知识小测验
1.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那么a=b;
C.如果a=b,那么 D.如果,那么a=3
2.判断下列方程中(1) (2)2x-3 (3)
(4) (5)2x-y=1+4y (6) ,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 )
A.1个 B.2个 C.3个 D.4
3.(2012重庆中考) 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 ( )
A.2 B.3 C.4 D.5
4.甲、乙两人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70米,乙每分钟行50米,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 ( )
A.1分钟 B.1小时 C.10分钟 D.20分钟
考点聚焦
已知方程的解是x=3,那么a的值是 ( )
A.2 B.22 C.10 D.-2
6.要使代数式4a-5的值与互为倒数,a的值应是 ( )
A. B. C.3 D.
7.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都是x,如果将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分别加2和1,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12,则可列的方程是 ( )
A.2x+3=12 B.10x+2+3=12
C.(10x+x)-10(x+1)-(x+2)=12 D.10(x+1)+(x+2)=10x+x+12
三、直击中考
8.(十堰中考)把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 ( )
A.18x+2(2x-1)=18-3(x+1)
B.3x+(2x-1)=3-(x+1)
C.18x+(2x-1)=18-(x+1)
D.3x+2(2x-1)=3-3(x+1)
9.(枣庄中考)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 )
A.240元 B.250元 C.280元 D.300元
10.解方程: (滨州中考)
(1)2-(1-y)=-2 (3)
解答题
11.某石化工程公司第一工程队承包了铺设一段输油管道的工程,原计划用9天时间完成;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平均多铺设50米,结果只用了7天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实际施工时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这段输油管道有多长?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知识方面: .
数学思想方法: .
我的感悟: .
4.思维导图:请将知识网络填充完整.
【思维拓展】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
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课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
课名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
教师姓名
丛鹤
学科(版本)
青岛版
章节
第七章总结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初一
教学目标
【双向细目表】
学习
类别
学 习 要 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检测方法
了解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概括
比较
兴趣
价值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






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
活,从而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通过大量的做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为今后将要学习的实数的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并且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ab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ab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ab
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ab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abd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abd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ab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abd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ab
利用示意图作为建模策略分析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abd
行程类问题






abd
工程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决有关工程类问题




说明:检测方法中a代表选择,b代表填空,c代表作图,d代表解答
三、学习者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方程有所了解,他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但是他们对一元一次方程还是个新接触的概念,他们不知道到底哪一类的方程才是一元一次方程。要引导学生对基本知识进行梳理,要对基础概念和基础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初中学生有部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牢固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难点:准确求解方程及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灵活运用。
中考命题走向:预计2015年仍以填空题、选择题考查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解答题考查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决方案: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注意:
(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在整式方程前提下,化简后满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
(2)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要注意:①方程两边不能乘以(或除以)含有未知数的整式,否则所得方程与原方程不同解;②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③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移项”要变号.
建构知识网络
1.等式及其性质 ⑴ 等式:用等号“=”来表示 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⑵ 性质:① 如果,那么 ;
②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
2.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 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不同.
⑵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 ,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 .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去 ;②去 ;③移 ;④合并 ;⑤系数化为1.
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转化,即对方程进行变形,变形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方程两边不能乘以(或除以)含有未知数的整式,否则所得方程与原方程的解可能不同;二是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可采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根据近几年的考试题目分析,要多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实际,多收集和处理信息,解应用题时还要注意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分钟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毛笔书法,带领学生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送大家“天道酬勤”四个大字,也希望这能成为大家的座右铭。
展示毛笔书法
电子白板展示毛笔书法——天道酬勤。
建构知识网络
5分钟
通过对学生的问答形式,使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准确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解题方法,并提升学生自觉梳理学习资料的能力。
构建知识网络:等式及基本性质、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基本概念,感受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利用多媒体展示基本概念,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复习基本概念和解答方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
通过学生对学习目标的阅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1.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2.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解一元一次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4.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思考、探究、交流等活动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一朗读学习目标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性结果。
小组合作探究——基础知识小测验
10分钟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订正1-4题题目答案,限时5分钟。有任务小组进行讲解或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将答案写在自己的导学案上。
通过对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一道简单的工程问题几个小题目的考查,使学生对几个基本概念复习巩固。通过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助,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讲解不到位的地方,或者特别需要重点注意的题目,教师要给予及时提示或点评。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合作探究要求及时间限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
学生合作探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题目正确答案,达到全体学生主动改正题目的目的。
小组合作探究——考点聚焦10分钟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订正5-7题题目答案,限时5分钟。有任务小组进行讲解或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将答案写在自己的导学案上。
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考查,使学生对几个基本概念复习巩固。通过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助,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典型题目的变式练习是很必要的,要给予适当的变形练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合作探究要求及时间限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
学生合作探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题目正确答案,达到全体学生主动改正题目的目的。
小组合作探究——直击中考10分钟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中考考点,从现在做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尝试着处理简单中考题目。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订正8-11题题目答案,限时5分钟。有任务小组进行讲解或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将答案写在自己的导学案上。
学生自主完成直击中考题目,然后小组讨论互助解决部分疑问,由学生展示中考题目解决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并讲解学生的展示中的不当之处及学生理解存在的难点。
利用白板系统的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小结
6分钟
学生通过回忆思考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建构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总结本节知识,包括:知识方面、数学思想方法、我的感悟、思维导图。
通过三句一图加强学生对本节知识及方法的理解,并建构本节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展示本节思维导图
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加强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思维拓展作为作业题目。
针对学生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单。
将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段,对学生的“疑难”和优秀作业展示,讲评。
【板书设计】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
一、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