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23: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邓稼先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鲜为人知(xiān) 开拓者(tuò) 元勋(xūn)
B. 鞠躬尽瘁(cuì) 难堪(kān) 选聘(pìn)
C. 至死不懈(xiè) 殷红(yīn) 无垠(yín)
D. 彷徨(huáng) 挚友(chì) 谣言(yáo)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 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 在大学里,我们有幸观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 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被后人夸赞和学习是当之无愧的。
3.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一天。
B. 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典都仿佛向我们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古代人们的环保理念。
C. 邓稼先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过巨大贡献。
D. 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4.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助词)
B. 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
C. 这是很清楚的。(副词)
D. 我在房间里读书。(动词)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昆仑 爆炸 宰割 佩服 锋芒必露
B. 极端 坦白 仰慕 惨案 可歌可气
C. 大厦 蓬草 昼夜 长亭 家喻户晓
D. 颤抖 焦虑 筹划 拨尖 当之无愧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听了邓稼先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 屏下广泛指纹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速度。
C. 为纪念伟人马克思,学校决定在五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活动。
D. 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
②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沉寂多年的“0”记录。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是一片“0”的荒原,邓稼先一声巨令,蘑菇云升起,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
⑤也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0”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0”,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 ①④③②⑤ D. ①④②③⑤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A.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 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 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二、填空题
9.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描写、评价,突出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 、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让读者受到 情感的熏陶。
10.给下列加下划线字和多音字注音。
无垠( ) 鞠躬尽瘁( )
宰割( ) 妇孺皆知( )
彷徨( ) 萦带( )


11.注字音。
可歌可泣( ) 开拓( ) 难堪( ) 选聘( )
罗布泊( ) 筹( )划 奠( )基 颤( )抖
彷( )徨( ) 妇孺( )皆知
12.填空。《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________ ,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3.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àn( )基 元xūn( )
yáo( )言 背sòng( )


14.写汉字。
shǔ( )名 元xūn( ) yùn( )育 yáo( )言
péng( )断草kū( ) qiān( )字 zhì( )友 仰mù( )
语言表达
15.【拟写对联】
2021年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乘坐包机返回祖国。2018年12月1日,在美国一手策划下,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在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况下被加方无理拘押。事实早已证明,孟晚舟事件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旨在打压中国高技术企业的政治迫害事件。美方对孟晚舟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尽管美加一再滥用其双边引渡条约,以法律为借口为其迫害中国公民的行径辩护、开脱,但国际社会都清楚,美加所讲的法律不过是服务于美国巧取豪夺、打压异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毫无公正性、正当性可言。面对不公和构陷之时,孟晚舟自始至终都没想过放弃,而是“身陷漩涡、心有所向”!
当时,许多华为的员工都在朋友圈转发了同一张图片——座伫立在海边的灯塔,并配文“灯塔长守望,______”。请就此内容根据提供的上联拟写出下联。
下联:___________ _____ 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6.杨振宁的放弃
陈亦权
①1938年,杨振宁考入了西南联大,就读物理系。西南联大是当时国内的一流大学,汇集了许多优秀学者,杨振宁的物理知识也在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②在西南联大度过了六年后,杨振宁发现自己对国外很多的先进理论缺少了解。比如他曾花大力气对变形物体热力学做了很多研究,等他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却发现外国科学家在十年前就找到解决方法了。杨振宁决定去国外留学。1945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就读物理系。杨振宁一直认为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所以就将实验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③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杨振宁虽然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因为天生动手能力差,所以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不仅东磕西碰,还经常会摔破东西,甚至引发爆炸,美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开玩笑说:“实验室里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④杨振宁也开始留意到这个事实,自己的动手能力差,而物理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的动手能力,他觉得自己如果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大成就。(A)思前想后,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相对来说,这或许更加适合他。对于这个选择,无论他国内的导师,还是他美国的导师,都非常反对,他们都劝杨振宁,说既然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就不要轻易放弃,因为这样实在太可惜了。每一次,杨振宁都这样回答:“放弃不是停止追求,而是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继续前进。”
⑤就这样,杨振宁在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理论物理学。(B)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快速发展的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量子物理学。
⑥杨振宁开始在这个领域做大量研究。后来,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理论在全球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杨振宁也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闻名全球的科学家。
⑦确实,杨振宁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者,但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最初选择学习实验物理学而获得的。如果他不顾自己的能力,固执地坚持在老路上寻求突破,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杨振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适时调整方向并量力而行,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做无用功。都说成功来自于坚持,其实有很多时候,适时的改变也是成功的一种基础,就像杨振宁当初的放弃。
(有删改)
【微词典】思前想后:形容前前后后地反复思考。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量(liàng)力而行:衡量自己的力量而采取行动。
(1) 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④段(A)画线句、第⑤段(B)画线句中加粗词具体指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一说文章第⑦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A项,“鲜”应读“xiǎn”;C项,“殷”应读“yān”;D项,“挚”应读“zhì”。
2.【答案】A
【解析】A.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属于大词小用。
3.【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等。做题时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根据语境判断。
【解答】
A项,刮目相看: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使用正确。
B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用在此处不合句意。
C项,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使用正确。
D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使用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选项中“仿佛”是副词。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解答】
A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B项,“可歌可气”应为“可歌可泣”;D项,“拨尖”应为“拔尖”。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
A项,语意重复,可将“长时间”或“久久”删去一个。
B项,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到“应用”的前面。
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商务部发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
C项没有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此题可通过读,理解句意,然后理出思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解答】
通读所有的句子,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按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③句总领全段,①⑤两句则紧随③句进行论述,④②两句则举例进行论证。因此,B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语病的辨析能力。解答本类题型,学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语病类型,然后再具体分析,辨析正误。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本题A项属于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去掉“在”和“中”;B项没有语病;C项属于语序不当,应是“新出土的一大批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海上丝路文物”;D项属于表意不明,“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可以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一直没赢;另一种是海燕队没赢过飞虎队。故选B。
9.【答案】国家 爱国主义
【解析】略
10.【答案】yín cuì zǎi rú páng yíng yān yīn shuō shuì tuò tà xiǎn xiān
【解析】略
11.【答案】qì tuò kān pìn
pō chóu diàn chàn
páng huáng rú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拼读汉字读音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平时要留意易读错的多音字、形近字,对那些易错字要形成一定的敏感度,答题时再结合词义或句子拼读汉字。
【解答】
可歌可泣(qì);开拓(tuò);难堪(kān);选聘(pìn);罗布泊(pō);筹(chóu)划;奠(diàn)基;颤(chàn)抖;彷(páng)徨(huáng);妇孺(rú)皆知。本题中容易读错的只有:拓、堪、聘、泊、 颤、 孺。 故答案为:qì;tuò;kān;pìn;pō;chóu;diàn;chàn;páng;huáng;rú。
12.【答案】杨振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作家作品的识记辨析能力。学生要熟练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作者名(字、号)、称谓、国别、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 ,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3.【答案】奠 勋 谣 诵 截 载 孺 儒 鞠 掬 聘 骋
【解析】略
14.【答案】 署 勋 孕 谣 蓬 枯 签 挚 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能力。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本题注意“孕、谣、蓬”的书写。
15.【答案】晚舟早归航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子。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16.【答案】【小题1】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学了六年物理学之后发现不足,决定到芝加哥大学留学,主攻实验物理学【条】,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大的突破,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条】,后来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条】。
【小题2】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形】,形象地表现了杨振宁因动手能力差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引发爆炸【容】。(或: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突出表现了杨振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引发爆炸是由于他动手能力差。)
【小题3】(A)理论物理学【条】。(B)杨振宁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条】。
【小题4】揭示了杨振宁成功的原因,并点明主旨,即适时改变(放弃)也是成功的一种基础【内容】。同时照应标题“杨振宁的放弃”【结构】。此外,也起总结全文的作用【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
1. 1. 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答题时要站在全文的角度,特别注意两次放弃,第一次是放弃国内到国外,第二次是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同时注意事情的结局。
2. 2. 本题属于语言赏析题。可从语言描写或侧面描写的角度赏析。
3. 3. 本题考查理解代词的指代义。答题时往往从这个代词前面的句子中寻找。
4. 4. 本题属于效果作用题。答题时要从总结全文、点题、揭示主旨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