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权威(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权威(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1 08:5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对于人生来说,成功就是一架梯子。不管你的攀登技术是好还是坏,但有一点值得你注意:凡是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爬上去的!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寿光五中 潘玉英 【课程标准】
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学习目标】
1)掌握挑战教皇权威的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
2)体会马丁﹒路德等人的思想主张,概括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3)通过学习马丁·路德加尔文不畏教皇权威,敢于坚定信仰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和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品质。资料卡片一:基督教基本教义原罪: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偷吃禁果所犯的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源。救赎:人类无法自救,上帝差遣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类赎了罪。凡是信仰上帝、跟随耶稣的人都能得救,死后获得永生。
我叫约翰森,生于1491年,今年25岁,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我靠经营香料为生,现拥有两处庄园,三家葡萄酒厂,我热爱生活,喜爱追求财富,我要的是现世的享乐。可是我宗教信仰不允许我这样做,他们甚至让我把这一切都捐献给教会,“天哪,我哪里舍得”,可是这年月就连国王都听教会的,我又算的了什么呢?!约翰森的内心矛盾:【追根溯源】材料
(1):中世纪天主教会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并向全体居民征收十一税。??——恩格斯
(2)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
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
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
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里利七世
请罪,亨利四世在雪地里跪了整整三天,
才得到教皇的原谅。
(3)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
(4)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甚至连日常生活吃饭,都在宗教的控制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
<细数教皇的权威>垄断教育和文化压制
王权经济实力
雄厚控制日常生活【追根溯源】1、经济: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强化王权的障碍
3、文化: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德国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5、导火索:教皇出售赎罪券  
(1)14一15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与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通过奋斗,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
(2)14-15世纪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肆意阻挠欧洲各国的统一,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3)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是如何阻碍欧洲社会发展的。(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归纳)
<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1517年万圣节前夕,我路过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人声鼎沸,喊得最多的是:“路德!路德”,当我挤进水泄不通的人群,看到大门上赫然贴着《九十五条论纲》,上面还写着“欢迎辩论”。我一字一句的拜读着路德写的论纲,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约翰森见证改革:路德及宗教改革序幕:《九十五条论纲》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马丁﹒路德甲: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1.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
2.二者主张有何不同? 天主教的“因行称义”上帝信徒路德教的“因信称义”上帝信徒神职人员作用: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得救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过不惑之年,照理说我也该知天命了,可是路德仅仅赋予了我信仰的自由,总感觉自己的努力追求没有得到世俗的肯定,直到1536年的一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基督教原理》的书,知道了一个叫加尔文的 他写的“我的奋斗,我的财富,我才 是上帝的选民,”,一下子让我高兴的飞上了云端。约翰森重获解放:《基督教原理》材料一: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则加拒绝。……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这预定事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基督教原理》
材料二: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指责.这样做是亵渎神明。----加尔文
根据材料概括加尔文的观点?
?????????????????
独树一帜的加尔文财富是上帝恩赐的,不可亵渎上帝的恩典是预定的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生活的合理性恩格斯认为,其理论“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各抒己见: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天主教徒,你该如何获得灵魂的得救?
感悟人文主义的内涵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宗教改革之影响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放了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发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
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夜,真黑
看不到任何的真实
世人昏睡在冰封之下《冬夜的呐喊》一声呐喊
打破冬夜的冰封
沉寂哗然而碎
呐喊声和着冰的破碎声
尖椎一样
刺入每一个人的神经
人们从睡梦中悸醒
奋力的挣扎有人说
这呐喊是一把利刃
割破了长河的血脉
让世人看到了新鲜血液的流淌昔日端坐在神龛里的上帝重新回到了人们的
心田……
鼓舞了欧洲人奋勇开拓
开创了欧洲新时代……夜,真黑
看不到任何的真实
世人昏睡在冰封之下《冬夜的呐喊》一声呐喊
打破冬夜的冰封
沉寂哗然而碎
呐喊声和着冰的破碎声
尖椎一样
刺入每一个人的神经
人们从睡梦中悸醒
奋力的挣扎 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愿也不能撤回任何意见
——路德
神安排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有其当尽的本分
——加尔文

先哲已逝 精神永存教皇:因行称义路德:因信称义加尔文:先定论人文主义发展欧洲社会的进步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