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总第_____课时
课标核心素养要求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建造和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2.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国古代历代基层组织形态和基层社会治理状况,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的任务。 3.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认识到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管理和社会救济。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活动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朝代主要措施战国户籍相伍秦朝分类登记西汉编户齐民东汉豪强争民魏晋南北朝“土断”白籍隋朝大索貌阅唐朝三年一造宋朝主客分籍元朝按职定籍明朝户帖“黄册”清朝户籍松停
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趋势是? 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学习活动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秦乡里制度什伍制度唐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城内设坊,郊外设村, 设里正、坊正、村正。邻保制度明里甲制十家牌法清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学习活动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任务一:知道中国历代社会救济概况。 实施者地位举措政府主体汉朝常平仓制度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宗族辅助,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慈善组织辅助,明清兴起善堂、善会
2.任务二:知道中国历代社会优抚政策概况。 优抚内容朝代措施尊敬、赡养老人秦汉鸠杖明初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唐朝养病坊宋朝福田院元朝众济院明清养济院
【重点阐释·系统总结】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户籍制度 (1)概念:户籍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2)核心: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 (3)内容:登记制度;管理制度。 (4) (5)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并制定和执行一套严密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 (6)影响:①积极: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局限性: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基层治理 (1)背景: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 (2)基层治理的特点:持续时间长;与时代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治理理念多元,内涵丰富;较庞大的管理队伍,拥有多种管理职能。 (3)乡村制度的特点:以宗教关系为基础;基于地缘关系组织起来;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乡绅在地方基层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是官方机构的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 (4)趋势:制度逐渐转变;国家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5)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官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有利于赋税的征收;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三、中国古代的防灾和社会保障措施 (1)兴修水利,治理河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兴修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著名水利工程。秦汉以来,治理河患就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事务。 (2)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常平仓和义仓。始于汉朝的常平仓,主要设置于各省州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官仓。义仓起始于隋朝,它在政府监督下由民间自行管理。 (3)赈济是各级政府为帮助灾民渡过眼前难关而无偿发放救济粮款的救灾措施。具体形式有发放救济粮款的谷赈、银赈;官府利用赈济钱粮兴办治河、修筑塘堰、海塘等工程的工赈;政府给灾民施粥、发放衣物等的粥赈、布帛赈等。 【达标训练·限时检测】 1.(2020·福建龙岩高三上学期期末·2)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 2.(2020·滨州一模·3)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中国古代政府实施该类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B.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 C.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3.(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2)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县”。“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 A.确立起皇帝制度 B.摧毁了宗法关系 C.建立起官僚政治 D.加强了基层治理 4.编户齐民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由此可得知( ) A.平民可以随意迁徙B.政府借此保障收入 C.农业要求精耕细作D.汉代禁止土地兼并 5.(2020·济宁市高三3月线上模拟·4)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置(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B.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C.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D.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6.(2020·天津二模·26)宋代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将救荒(救灾)之政的责任人定为:人主、宰执、监司、太守、县令,“监司守令所当行,人主宰执之所不必行;人主宰执之所行,又非监司太守县令之所宜行”。这表明作者主张救荒( ) A.应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B.中央和地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C.要加强权力之间相互牵制D.加强中央集权和中央政府统筹 7.(2020·烟台一模)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8.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这一措施便于( ) A.抑制土地兼并B.发展商品经济 C.调和阶级矛盾D.强化社会控制 9.(2021·广东省名校联盟联考·9)据统计,仅1943年上半年,《解放日报》上出现的模范人物多达600名以上,有关南泥湾和南区合作社的新闻报道达40余条。1943年冬,召开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人员。这些做法( ) A.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C.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阵营 10.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该条例( ) A.阻断了城乡间的人口流动B.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安排 C.是中苏计划体制差异性的典型体现D.有力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 11.(2020·枣庄期末)下图是新中国某一时期的票证,它给我们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中国努力保障人民最低日常消费水平B.科技创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准 C.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D.生产责任制使工业产品出现剩余 12.对于当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西方有评论家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闪亮的部分”。这里的“它”最可能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3.(2020·潍坊、日照、临沂部分县市6月模拟·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乡约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由吕大钧所制定的《吕氏乡约》,具体内容分为四大纲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正因为乡约的自治性,宋代以后出现了村社自治组织,国家对乡村自治开始正式认可。 材料二 最早对乡约制度进行研究的杨开道在《中国乡约制度》(1937年)中认为,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乡约制度,一个打倒中国治人传统的乡约制度,一个竖立中国民治基础的乡约制度”。以提倡和研究乡村建设理论著称的梁漱溟认为,《吕氏乡约》“这个东西,可以包含了地方自治”。萧公权十分推崇《吕氏乡约》,认为其“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高学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沿革及其历史镜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吕氏乡约》的特点,并分析其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学者推崇《吕氏乡约》的原因。 答案 1.答案 B 解析 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为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故选B项;材料只体现出政治制度的规范,没有反映出道德的教化,与礼的治国理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地方的自治,排除C项;材料“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政治制度的变迁反映出乡村基层组织也有制度的创新,排除D项。 2.答案 B 解析 秦朝的什伍组织和唐朝的邻保制度,让百姓邻里互相监督,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故选B;材料信息与地方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材料中的举措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没有关系,排除C、D。 3.答案 D 解析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和中央集权,故选D项。 4.答案 B 解析 建造与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使征发赋役,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载入户籍后,政府严格限制平民的迁徙,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是汉代的户籍制度,与精耕细作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同理,禁止土地兼并与材料主旨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5.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如广通仓、常平仓的设置,其目的是保障都城长安的粮食供应,B正确;粮仓的设置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新突破,A错误;C、D与材料无关。 6.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宋代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将救荒(救灾)之政的责任人定为:人主、宰执、监司、太守、县令,“监司守令所当行,人主宰执之所不必行;人主宰执之所行,又非监司太守县令之所宜行”。这表明作者主张救荒中中央和地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故选B项。 7.答案 A 解析 根据“为人处世的天理”“扬善惩恶”“规范族人言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开始把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与理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体现出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家族势力控制地方权力,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新兴市民阶层,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是理学强化宗族观念的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 8.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措施便于加强对人口和家庭的控制,从而达到强化社会控制的目的,土地兼并主要是地主兼并农民土地,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不利于发展商品经济,故B项错误;调和阶级矛盾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强化社会控制,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9.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通过新闻报道和表彰起到社会动员的作用,故选A项;题干时间是“1943年”,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建立的,与题干时间也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模范人物多达600名以上”“表彰了一批先进人员”没有涉及这些先进人物的阶级、阶层,无法得知是否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阵营,排除D项。 10.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对公民生产、生活和求学等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进行规范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条例是和国家推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口管理政策,故选B项。 11.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片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一九七四年”可知,这是计划经济时期,说明当时国家经济能力有限,凭票供应百姓日常所需,可见努力保障人民最低日常消费水平,选项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科技创新,排除B;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是1959年至1961年,与材料时间1974年不符,排除C;此时是计划经济,不是生产责任制,排除D。 12.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闪亮的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就之一,故选D项。 13.答案 (1)特点:重视道德教化;体现乡村社会自治性;得到国家(或政府)认可。 影响:规范了乡村秩序;推动了地方自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2)乡村为反专制寻求历史依据;推动建立民主政治的需要;西学的影响。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