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
②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③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
④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⑤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
A. ①③④②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④②③①⑤
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板印书籍 B.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C. 则以纸帖之 D. 药稍镕
3.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B. 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C. 毕昇,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雕版印刷术。
D. 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4.下列语句的顺序被打乱了,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偷税测税的违法行为。
②例如带货主播薇娅通过各种方式,逃税6.43亿元,漏税0.6亿元。
③税收是围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保障的强力支撑。
④这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对社会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⑤因此,杭州市税务局依法对薇娅作出处罚,追缴税款并处罚款共计13.41 亿元。
⑥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A. ③⑥①②④⑤ B. ③①②⑥⑤④
C. ③⑥①②⑤④ D. ③①⑥②④⑤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爱国主义题材电影《长津湖》自上映之日起,便好评不断,影片中的动作戏真实精彩、场面宏大,再融入细腻入微、层次丰富的文戏,真可谓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本片的艺术感染力。
B. 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他们在赛场上散发光芒,积极向上,不矫揉造作,不刻意耍帅,用实力展现中国的强大,这才是真正的明星力量。
C. 虽然他兴味盎然地分享着自己的成功经验,但当他看到大家应付的表情时,那种失望的感觉在他心里潜滋暗长了。
D. 哈尔滨疫情再次爆发,大庆市政府立刻召开工作会议,对各级各部门强聒不舍,要求大家做好防疫工作并提醒广大市民及时进行核酸检测。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B. 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这个“活”字体现在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
C. 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板印刷术作铺垫。
D. 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印刷工作程序顺序即排版→印刷→拆版的顺序来说明的。
7.下列划横线的“以”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 以一平板按其面
C.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D.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名,创新实力大幅提升。
B.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C. 这朴素的话语蕴含多么深刻的哲理啊!
D. 端午假期,上海居民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解封后的第一个节日。
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画上了句号。
B. “双减”政策能否取得决定性成功,最关键的是重塑家庭文化、设计家庭生活。
C. 我国稳步推进文学交流,让越来越多蕴藏中国智慧的文学作品传播到海外。
D. 在线教育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灵活多样。
二、填空题
10.阅读《活板》,完成小题。
活 板
沈 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 同学们疏通文意时,发现文中有许多多音字,理解其意义才能准确判断字音。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人尚未盛为之”中的“盛”是旺盛的意思,读shèng。
B. “更互用之”中的“更”是交换的意思,读gèng。
C.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中的“和”是“与”的意思,读hé。
D. “至今宝藏”中的“藏”是收藏的意思,读cáng。
(2) 下面两位同学对活板之“活”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活板的“活”体现在字印数目活。
分析:“每一字皆有数印。”所有的字都储备多个字印,只要想用都可以找到。
B. 【乙】活板的“活”就体现在拆板之活。
分析:“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
(3) 根据短文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②,鉴小则凸③。凡鉴洼④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⑤复量⑥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
注:①鉴:镜子。②平:将镜面铸成平的。③凸:将镜面铸成凸起的。④鉴洼:镜面向内凹。洼:凹陷。⑤仍:重复,屡次。⑥复量:斟酌,测量。
本文与《活板》均选自沈括的《梦溪笔谈》,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程序严谨,考虑周密,能极大提高印刷速度。文中古人制镜,会根据镜子的大小确定镜面凹凸。即使镜子小,也能达到“①______”的效果。不仅如此,还要反复测量,增减镜面高低,力求使照出的人脸与镜面“②______”。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③______。
11.本文是一篇科技__________,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文章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_。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主体部分第二段运用了___________说明顺序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流程。即制版→印刷→拆版的顺序来说明的。
12.文学常识
(1) 《活板》选自《__________》,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______。
(2) 沈括(1031-1095),字________,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市)人,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
(3)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2021年度网络用语“已发布,你知道用语隐藏着含义吗?任选一个进行解读并谈谈你对网络热词的看法。
A.YYDS B.双减 C.强国有我
示例:“觉醒年代“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了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和创立过程,讲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寻真理、引领中华民族觉醒的奋斗历程。
我选择:______
我的看法: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阅读所有的句子,再根据一些提示词和自己的理解确定处于关键位置的句子,之后确定处于次要位置的句子。
【解答】④句提出问题,位于首句。②句给出了答案,应紧随其后。①句中的“有了知识和智慧”承接②句中的“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因此①句应该是第三句。“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就可以“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因此③句应该是第四句。⑤句是总结句,应该位于结尾。因此,以上句子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①③⑤。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项,“板”同“版”,雕版。
B项,“已”同“以”。
D项,“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3.【答案】C
【解析】C.毕昇首创活字印刷术。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主要内容后,再找总领句或总结句,这些句子特点明显。确定了这些句子后,然后再找上下句中相关联的词语,注意时间先后、先总后分这些顺序。
排列句子顺序的技巧:
1.中心句法:一段话往往要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找到中心句不仅有利于把握理解文意,也有利于调整语序。中心句常常在段首或段尾,极少在中间。
2.层次词法:要善于发现并分析那些提示层次的词语的信息。
3.关系疏密法: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疏密之分,要阐明一个观点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同一方面的几句话之间就会相对“密”,不同方面之间的几句话相对来说就比较“疏”。
4.标点符号法:标点符号在语段中有时候有提示作用,如破折号有层次递进和话题转变的作用,分号有表示并列关系的作用。
5.逻辑关系法:围绕某个话题叙述、说明、议论时,往往都会采用一定的顺序。如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因到果,由近及远等等。
阅读全部语句,可知这段话的说明对象是“税收”,所以③句放在开头,接着说明了“依法纳税”的意义和“偷税漏税”的危害。然后又以薇娅偷税漏税为例进行了说明,最后进行总结“因此,杭州市税务局依法对薇娅作出处罚,追缴税款并处罚款共计13.41 亿元”。
故选A。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选项ABC使用正确。
选项D使用有误,“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此处应该使用“三令五申”,属于感彩不当。
故选D。
6.【答案】D
【解析】印刷工作程序应该是:制字→排版→印刷→拆版。故选D。
7.【答案】D
【解析】 D项,“以”的意思是“用来”,表目的。其他三项的“以”的意思均为“用”。
8.【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解答】B.语序不当,“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改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9.【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要以平日的勤加练习为前提,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只要能多做题,多思考,多交流,我们就会真正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律。
【解答】
ACD无语病。
B项,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可改为“最关键的是能否重塑家庭文化、设计家庭生活”。
10.【答案】【小题1】
D
【小题2】
B
【小题3】
①全纳人面(全视人面) ②大小相若 ③高超(巧智)
【解析】1.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唐人尚未盛为之”的意思是: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盛:大规模;B.“更互用之”的意思是:两块相互交替使用。“更”有更替之意,应读作gēng;C.“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的意思是: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和:混合。“和”作为“混合”的意思时应读作“huò”。故选D。
2.
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甲】结合文章第二段“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储备多个字印,只要想用都可以找到。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故选B。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①结合材料“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可知,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据此可知此处应填“全纳人面”;②结合材料“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可知,造镜时要反复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据此可知,此处应填“大小相若”。③结合“此工之巧智”可知,古代铸镜技艺很巧妙,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则为“巧智”。
参考译文: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材料】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造镜时要反复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这就是古人做工的巧妙。
11.【答案】说明文,活板印刷。 活。
活字印刷术的方法以及优越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时间顺序(工作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解析】略
12.【答案】【小题1】
《梦溪笔谈·技艺》,活字版,同“版”。
【小题2】
存中,北宋 科学家、政治家。
【小题3】
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13.【答案】示例一:A.“YYDS”“永远的神”的拼音缩写,用于表达对某人的高度敬佩和崇拜。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在射击、跳水、举重、乒乓球等多个项目的突出表现,赢得全网“YYDS”的刷屏喝彩。
示例二:B.双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双减”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示例三:C.强国有我源自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庆典上青年学子的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青年一代对党和人民许下的庄重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看法: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促进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彰显了它的巨大作用。网络语言,就是这个时代的新增语言。网络语言新鲜,使人们很容易记住,同时方便快捷,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符号就可以表达意思,不用烦琐的语言去表述。我所知道的一些网络热词“YYDS”“打工人”“绝绝子”……,有些积极,有些有趣。但网络语言毕竟不是大众化语言,没有在全社会流通,导致有些人无法理解,让人一头雾水。同时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与多变灵活性及混用,导致了现代汉语语音方面产生极大窘境。因此平时生活中我们要合理适当使用网络语言。
【解析】本题考查对网络热词的理解。“YYDS”是“永远的神”的拼音缩写,用于表达对某人的高度敬佩和崇拜。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在射击、跳水、举重、乒乓球等多个项目的突出表现,赢得全网“YYDS”的刷屏喝彩。“双减”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强国有我”源自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庆典上青年学子的庄严宣誓,是青年一代对党和人民许下的庄重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据此发表看法即可。
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