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狼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狼 课时练习(含答案 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23: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狼 课时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 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无精打彩 异想天开 即物起兴 引经距典
B. 扣人心弦 津津有味 气喘吁吁 大惊小怪
C. 力挽狂澜 炉火纯青 若无其是 哄堂大笑
D. 张驰不定 呼朋唤侣 悠游自在 龙吟凤岁
3.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拼出灿烂的明天。
B. 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 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是否顶着太阳辛勤劳作。
D. 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复投之/将复何及 B. 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 D.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
5.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在中考誓师大会上,张东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B. 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干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人质。
C. 他妄自菲薄同学,在班里没有朋友,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 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目不暇接。
6.下列不是表现狼的阴险狡诈的句子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 目似瞑,意暇甚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学而不思则罔。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 屠/自后/断其股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的优秀之作。“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
C.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们习惯于将邪恶的、虚伪的、狡诈的等一切不好的事物与狼相联系,从描写狼的成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
D. 《狼》一文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二、填空题
10.生字注音
缀行( ) 大窘( ) 苫蔽( ) 眈眈( )
少时( ) 黠( ) 瞑( ) 尻尾( )
假寐( ) 意暇甚( ) 毙之( ) 弛担( )
11.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
12.《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
13.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 ) 窘( ) 苫蔽( )
倚其下( ) 数刀毙之( )( )
隧入( ) 尻尾( )
(chí) 担持刀 (dān dān) 相向
目似(míng) 意(xiá) 甚
狼亦(xiá) 矣 假(mèi)
14.学习《狼》这篇课文后,小军发现小鹏在默写句子时,把“眈”写成了“耽”。
小军:这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很多字从字义出发更好记,课文中“眈眈相向”的“眈”的意思是_________,需要用眼睛,所以是目字旁,不是耳字旁;“缀行甚远”的“缀”的意思是_________,所以写成绞丝旁。
老师:小军的方法很好,汉字可以从字形构造和字义去记。我们追溯课文中这个“狼”字的小篆字形。《说文解字》中说:“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如图所示,“狼”字左边是“犬”,右边是“良”,是形声字,从犬良声。也有人认为“良”本义是“善的、好的”,古人以“良、犬”会意,创造“狼”字,原指高大威猛的猎犬、最好的猎狗。我们望字会意,可以猜想狼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动物。
小鹏:狼的这些特性在课文中也有所体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似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6.语言运用。
(1)写出三个与狼有关的成语,并说说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有着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翻译通常以直译为主,就是从词语到语法结构直接对译,将原文词句落到实处,准确、晓畅地进行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现象。
【解答】
A项中“犬”是名词用作状语,像狗那样;
C项中要注意“股”的古今词义的区别,在这里是“大腿”之意;
D项中“眈眈相向”应译为瞪眼朝着屠户。
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词语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放在试卷的开始,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解答】
A项中“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引经距典”应为“引经据典”。
C项中“若无其是”应为“若无其事”。
D项中“张驰不定”应为“张弛不定”,“龙吟凤岁”应为“龙吟凤哕”。
B项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在“认准方向努力”前面加“我们”;
B.搭配不当,在“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前面加“听到”;
C.一面对两面,删去“是否”;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项,“复”:都解释为“再,又”;
B项,“行”:走/行为操守;
C项,“意”:企图,打算/神情、态度;
D项,“故”:从前,原来的/学过的知识。
故选A。
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成语的感彩,再根据语境判断。
【解答】
A项中“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与本句语境不相符。
B项中“临危受命”意为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运用正确。
C项中“妄自菲薄”意为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用在此处不合适。
D项中“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与主语“美文”不搭配。
故选B。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加以解答。
【解答】
ACD项都表现了狼的阴险狡诈。
B.“仍从”表现了狼的贪婪。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而”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连词(a.表平列;b.表相承;c.表递进;d.表转折;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表(从……到……):从上~下。做题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解析】
ABC.“而”:表转折。
D.“而”:表承接。
故选D。
8.【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一参考意义,二参考音节,三参考表达习惯,四参考特殊读法。这里可以参考句子的意思来断句。
【解答】
B项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挖洞进去以从后面攻击他”。因此其正确的断句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故选B。
9.【答案】D
【解析】D项不正确,《狼》一文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故选D。
10.【答案】zhuì jiǒng shàn dān shǎo xiá míng kāo mèi xiá bì chí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音的辨析能力。文言文中,有许多字词的读音与现在的读音不同,这要求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文言文文章的阅读,掌握文中相关字词的读音。注意“尻”的读音。
11.【答案】(1)蒲松龄 清 聊斋志异
(2)书屋 记述奇异的事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识记答题即可。
12.【答案】蒲松龄 清 聊斋志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识记答题即可。
13.【答案】zhuì jiǒng shànbì yǐ shù bì suì kāo
弛 眈眈 瞑 暇 黠 寐
【解析】略
14.【答案】注视
连接
凶猛、机敏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读懂文章内容,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结合人物言行把握人物性格,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15.【答案】(1)连接、紧跟 (2)跟从 (3)处境困迫,为难 (4)看,视 (5)柴草 (6)覆盖、遮盖 (7)闭上眼睛 (8)杀死 (9)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10)屁股 (11)假装睡觉 (12)狡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这里要注意“瞑”的解释。
16.【答案】(1)示例: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有关狼的成语,几乎没有褒义词。人们对狼有一种敌视、厌恶的态度。
(2)人类破坏生态环境, 使得狼等一些稀有物种濒临灭绝。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