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38张)-八年级下册地理课堂教学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38张)-八年级下册地理课堂教学课件(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2 10: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一节
青藏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2022版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11版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
2
3
世界屋脊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真题演练
目录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
青藏地区
位置与范围
1
活动1:读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主要包括藏、青、川或蜀的西部
位置与范围
1
云南
新疆
西藏
青海
四川
甘肃
活动2:读图描述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自然特征—地形
2
活动3:青藏地区主要包括的地形区。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世界屋脊”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
●矿产资源丰富
●“聚宝盆”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
湖泊星罗,沼泽连片
地势高
空气稀薄
日照充足
自然特征—气候
2
太 阳 辐 射 强
自然特征—气候
2
活动4: (1)两地(同纬度附近)气温有何差别?什么原因造成的
(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
(3)请归纳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地区 平均海拔 年最低气温 年最高气温
成都 500m
拉萨 3658m
5℃
-15℃
28℃
15℃
拉萨常年温度较低,降水少,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成都年温差较大,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特征—气候
2
对比分析成都和拉萨的气温资料,并思考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自然特征—气候
2
青藏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什么?
哪种资源比较丰富?
高原山地气候
特点:冬寒夏凉,降水少,昼夜温差大。


“日光城”拉萨
●拉萨的高海拔、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造成日照时间相对其他地方要长很多,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日光城”。
【合作探究】
结合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提供氧气,因为这里空气稀薄,缺氧。
御寒,因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日温差大。
防紫外线,因为这里光照强,太阳辐射强烈,为避免皮肤受到伤害。
向东注入太平洋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雅鲁藏布江
怒江
恒河
印度河
自然特征—河流
2
活动: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
向南注入印度洋
青藏地区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当气温升高时,冰雪融化,这些冰雪融水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自然特征—河流
2
【合作探究】
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中华水塔
青海湖
●中国最大的湖泊
(咸水湖)
藏袍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由于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紧裹藏袍而御寒;而一到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
拓 展 阅 读
高原红
高原红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带的人们,面部所出现的片状或团块状的红色斑块。高原红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造成面部皮肤角质层过薄,毛细血管扩张显露于表层,所表现出红血丝的症状。
拓 展 阅 读
农牧业
3
青藏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请找出青藏地区优良畜种?
在旅途中,在铁路沿线经常能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牦牛毛长皮厚,可以防御寒冷的侵袭;
体型较矮,腿较短,适合在高原奔跑。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牦牛肉干
酥油茶
青稞酒
糌粑[zān ba]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zān ba],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
你可以品尝当地美食......
模拟雪域高原之旅




农牧业
3
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气温低,热量不足,日照较长。
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形成河谷农业。
种植喜温凉,生长期短,一年一熟的作物:小麦、青稞、豌豆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底谷地
【合作探究】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作物品质好,且病虫害少。
农牧业
3
青 藏 高 原
“世界屋脊”
海拔4000米以上
地势高,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农牧业
3
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小麦
青稞
油菜
豌豆
农牧业
3
农村和城镇的房子——碉房
牧民的房子——牛毛毡帐篷
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在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厚实。
抵御寒冷,避免烈日照射,适应游牧生活。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云梯溜索独木桥
羊肠小道猴子路
“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曾经进藏难甚于蜀道难。如今,由公路、航空、铁路构筑起来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连接千万藏家。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促进青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高寒、冻土、缺氧、生态环境脆弱。
青藏铁路修建的难题
高寒气候与生活
4
课堂检测
4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下面是青藏高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高寒气候,环境破坏修复难度大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C.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2.如果青藏高原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A.雅鲁藏布江水流更湍急 B.黄河水量变小C.额尔齐斯河出现断流 D.澜沧江出现凌汛现象3.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植树种草②采矿挖沙③开垦荒地④合理放牧⑤垃圾分类处理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课堂检测
4
长江流域地域差异显著,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4.牦牛毛厚而耐寒,善于爬山负重,它的“家”位于
A.洞庭湖平原 B.江汉平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5.大数据产业耗电大、占地广,需要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某互联网公司拟在长江流域建设大数据中心,下列城市最合适的是
A.南昌 B.武汉
C.南京 D.贵阳
6.读图2,推测下列产业中适合上海发展的是
A.制糖工业 B.金融贸易
C.造纸工业 D.有色冶金
课堂检测
4
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全线桥隧比(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图为“川藏铁路沿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川藏铁路雅安到林芝段沿线修建众多高架桥和隧道,其最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欣赏沿途风光 B.增强“过山车”刺激性
C.减缓线路的起伏程度 D.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8.川藏铁路林芝到拉萨段沿途( )
A.山顶积雪,光照充足 B.雨林密布,湖泊众多
C.黑土广布,盛产青稞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