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屏”》教学设计
安丘市新大双语学校初中语文课例研究教学设计
课题
说“屏”
序号
1
主备人
王玉霞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 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重点)
2.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弄清文中古诗的含义,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重点)
3. 以屏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策略
课前,我让学生按“我的自主预习三部曲”进行了预习,我则按照我的现代文阅读“非常6+1”模式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辅之以优美的音频、动漫朗读。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上,我都用心思考,充分准备。课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做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时发挥小组星级评价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后反思
根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课前,我让学生按“我的自主预习三步曲”进行了预习,我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辅之以优美的音频,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上,我都用心思考,充分准备。课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做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时发挥小组星级评价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由于是正式场合的公开课,老师和学生有些紧张,以致于开场时气氛有些沉闷,课堂讨论时不够热烈。授课过程中,在前三个环节用时过多,以致于后面的研读赏析,有些仓促。另外,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形式有些单一,齐读较多,形式再多样化些,再多一些具体的朗读技巧指导会让学生体会得更深刻。总之,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想我会在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
教与学过程设计
修改建议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边欣赏音频《一帘幽梦》,边展示各种各样的屏风图片。
屏风,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虽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多见了,但他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说“屏”》,看看陈从周笔下为我们呈现出怎样的屏风?”
●目标导航,有的放矢
1.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弄清文中古诗的含义,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3.以屏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视频朗读,整体感知
课件显示问题:
1.什么是屏?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2. 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之后学生独立思考,经过个别发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得到结果:
1.屏的含义:屏者,障也,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理清思路,内容把握
大屏幕展示思路内容图
学生回答后,明确:
(1)引出说明对象,概括屏的特点。
(2—4)分别介绍了屏的作用,屏的类别,屏设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5)总结全文,点明写作意图。
文章是什么结构?属于说明文中的哪种顺序?
总—分—总 逻辑顺序
●合作互助,研读赏析
设计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阅读查找之后,4人小组讨论。大屏幕出示资料链接: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b.“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c.“抱膝看屏山”?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最后全班共同讨论,小组成果展示,师生明确。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大屏幕出示
?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我的主题归纳
本文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并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 ),得到更好的使用。
2.我的技巧借鉴
1.结构方式 2.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 4.语言特点
3.我的拓展延伸
屏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文人骚客的悠悠情思。屏风在古代文人笔下展现出何种风姿呢?(大屏幕展示)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杜牧《屏风绝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情感体验,反思升华
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场所里,仍有“屏”的身影,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课件配乐展示现代屏风图片)
学生用下面句式个性化表达:
学了本文,我明白了……
学了本文,我感受到了……
学了本文,我想对……说:
我的8小时外(课件展示作业)
1 .将本课的基础“三个十”整理在天天练上。(必做)
2. 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器物文化,并制作成知识卡片,拓宽自己的视野。(选做)
(作业展示的同时,播放《一帘幽梦》音乐,于诗情画意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教后反思:
《说“屏”》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对于屏风,作者不是从专业者的角度,而是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方面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期望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不能只把它当说明文来教,教学中应强调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优美的特点。
根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课前,我让学生按“我的自主预习三步曲”进行了预习,我则按照我的现代文阅读“非常6+1”模式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辅之以优美的音频,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上,我都用心思考,充分准备。课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做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时发挥小组星级评价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由于是正式场合的公开课,老师和学生有些紧张,以致于开场时气氛有些沉闷,课堂讨论时不够热烈。授课过程中,在前三个环节用时过多,以致于后面的研读赏析,有些仓促。另外,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形式有些单一,齐读较多,形式再多样化些,再多一些具体的朗读技巧指导会让学生体会得更深刻。总之,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想我会在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
课件展示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会更好
学生预习不是很充分,费时过多
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下效果会更好
让学生记一记会更好
让学生画的知识树总结,通过投影展示一下会更好
学生的这种个性化表达展示可以再多一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屏”》评测练习
山东省安丘市新大双语学校 王玉霞
一、评测练习
课件34张PPT。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15. 说“屏”
山东省安丘市兴华(新大双语)学校
王玉霞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说明文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及音频、视频播放预习目标:
学生按“我的自主预习三步曲”预习
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我的教学模式我的基础积累.doc
我的整体感知.doc
我的内容把握.doc
我的研读赏析.doc
我的归纳延伸.doc
我的反思升华.doc
我的现代文教学六步法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导入 在优美的《一帘幽梦》的音乐旋律中,老师展示一组组屏风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课题后,进入目标导航。
学生带着目标,有的放矢地朗读课文,自主解决前三步任务。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苏绣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雕花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纯银屏风银屏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象牙微雕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金属屏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人 物 屏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出师表》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赤壁赋》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目标导航阅读说明文1.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2.理清说明的顺序。3.分析说明的方法。4.品味说明的语言,
体会作者的感情。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帷幕 休憩 销魂 韶光
伧俗 寒伧<方>读tuī,“太”的意思。
差忒tè(差错)wéi qì xiāo sháocāng chen 我的基础积累1.给红色字注音,并记住字形。忒 (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地制宜2.成语积累。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欣赏《说“屏”》动漫朗读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我的整体感知
1.什么是“屏”?(用文中原话回答)
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特点: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点明写作意图。说 屏(1)(2-4)(5)4.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构:总——分——总逻辑顺序2.介绍屏风的( ) 3.介绍屏风的( ) 作用种类我的内容把握 读文章,细勾画,明段意,并层意,清思路,括内容,解主旨。
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本文中引用了不少有关“屏”的诗句,请找出并 分析其作用。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
作,真思考,真合作
要求:
朗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
小组合作,碰撞思想火花
班内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我的研读赏析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资料链接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 杜牧《秋夕》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明 汤显祖《牡丹亭》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游园”一出。杜丽娘因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3.“闲倚画屏” ,“抱膝看屏山” ---张恨水《金粉世家》
“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1.开头引用《秋夕》诗句,营造一种( )的艺术氛围,表达作者幼时对屏风的 ( )之情。
放在开篇,容易( )。成果展示喜爱和向往引起读者兴趣寂静清雅 2.引用《牡丹亭》中的句子,放在屏风的定义后起
( )的作用,赋予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使语言显
得生动有趣。补充说明 3.结尾引用古诗佳句,点出了“屏”这种古代器具的文化内涵,使平实的说明中流动着诗歌的韵律,使语言充满
( ) ,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重视屏风
( )的愿望。
诗情画意文化艺术性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我的归纳延伸 我的主题归纳:
本文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并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
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 ),得到更好的使用。
我的技巧借鉴:1.结构方式 2.说明顺序3.说明方法
4.语言特点
开头营造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
中间补充屏风定义,语言生动有趣。
结尾增添情趣,留有余味。
推陈出新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说“屏” 陈从周特点作用种类设置意图逻辑顺序总分 总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作诠释引用下定义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屏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文人骚客的悠悠情思。
屏风在古代文人笔下展现出何种风姿呢?
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杜 牧秋 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屏 风 绝 句杜 牧 fǎng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嫦 娥 李商隐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场所里,仍有“屏”的身影,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我的反思升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现代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另类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办公室屏风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我的反思升华 学了本文,我明白了……
学了本文,我感受到了……
学了本文,我想对……说: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我的达标检测帷 纳 伧 具 制 Wéi幕nà 凉cāng 俗 家jù 因地( )宜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我的8小时外1. 将本课的基础“三个十”整理在天天练上。(必做)
2. 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器物文化,并制作成知识卡片,拓宽自己的视野。(选做) 我参与,我快乐让我们在相互期待、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目光里灿烂绽放 说“屏”
陈从周功能 美感
巧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