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课 湖心亭看雪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9课 湖心亭看雪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2 09: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江雪柳宗元一、诵读:音、情、美
要求:1、注意文章句内停顿,把握语速。    
2、读好文中关键词语。
3、体会语气,读出情感。注音:
毳衣( ) 沆砀( )( )
雾凇( ) 更定( )
铺毡( ) 张岱( )
崇祯( ) 一芥( )
.........cuìhàng dàng sōnggēngzhāndàizhēnjiè 诵名篇: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湖心亭看雪(明)张岱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
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是 日更定,余
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
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这结束撑,划全白 白气弥漫的样子只痕迹罢了人称代词,“我” 都无二、疏通文意:读懂句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
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对而坐哪能高兴痛饮酒杯客居等到还像还 作者简介: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清兵南下灭亡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1、请你找出能概括文中事件的一句话。
2、假如让你来评价张岱此行,你会用文中哪个语句回答?
  3、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三、品雪景、悟痴情:
     (一)痴行
(1) 季节、天气: “十二月” “大雪三 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具体时间: “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凌晨时分,寒气砭骨。 (3)事件: “独往湖心亭看雪” 做(4)这件事体现的心态与情趣: 孤寂、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畏严 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 趣。 (1)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 趣,那有人懂吗? (2)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湖心亭奇遇小结:
”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之间的矛盾小结:
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及姓名?清高 孤傲 渴望知音心情孤独船夫而已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雪中情雪中景痴迷品美景: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二)痴景品读:读出美感(1)让他们的“痴迷”的湖心亭的雪景是怎样的? (2)讨论: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天地的邈远、广漠
2、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 ,找出修饰语 。——人之渺小小结: 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
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
又有超凡脱俗的雅情雅致。
  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怀恋故国的淡淡愁绪。作者推崇的品格:悠远脱俗
体会作者感情:
忧郁 惆怅 孤独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写景顺序是:从上到下 从远到近
从整体到部分 从总到分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清兵南下灭亡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三)痴心三、拓展:寻找心中的圣地 引言:吾辈纵舟,酣睡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               拍人,清梦甚惬。 张岱《西湖七月半》 1、用白描或其它描写方式,写一段景物表达心中所想。
2、例如:回家 —— 每天的收获
    冬日的早晨——凛冽而宁静
    飞瀑  ——   蓄势而发
    山中的小溪流——欢快而百折不挠
    秋风中飘舞的落叶——静美
湖心亭看雪张 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