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曾经,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一座楼名传天下。曾经,孟浩然一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让人们憧憬不已。今天,杜甫的一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将再次把我们的思绪带到那广袤无边壮阔无比的八百里洞庭。下面,让我们放飞我们的思绪,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走进诗歌《登岳阳楼》,走进诗人广阔的胸襟。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
2、品味诗句,领略景物特点,品味诗歌意境,领会缘景明情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课文朗读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走近岳阳楼
背景访踪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后,沿江由江陵、公安(今属湖北)一路漂泊,暮冬流寓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读书漫游时期
35岁之前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困居长安时期
35-44岁
长安应试落第,后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后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陷贼为官时期
45-48岁
被安史叛军俘获,面对混乱的长安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写诗把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不朽之作,即“三吏”、“三别”。
西南漂泊时期
48-58岁
弃官携家逃难至成都,后蜀中军阀作乱,漂流到梓州、阆州。后去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死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的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
知人论世:
再读文本 理解文意
再读文本 理解文意
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首联有什么特点?
【参考思路】 首联以对比的方式展开,平淡的语句中蕴蓄着世事变幻带来的无尽沧桑之感。昔闻此水的时候,未想到真的要来登临,却不料乱离漂泊,一程一程流落到这里,竟然有机会登上岳阳楼。这一联诗在抚今思昔、感慨万端中点明时地、引出下面的景象描写和情感抒发。
合作探究
2.找出诗中写景的诗句,体会景物的特点。
【参考思路】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诗人以吴楚这两片广大地域乃至整个天地乾坤来做洞庭湖的陪衬,突出了湖面的浩瀚空阔。“坼”和“浮”是诗人苦心锤炼的“句眼”,两个字使整个洞庭湖景象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
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 坼、浮两字用得好。“坼”是冲开、分裂的意思,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是沉浮的意思,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眺望浩瀚的洞庭湖,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参考思路】 自悲身世。诗人在战乱中流落西南,与亲友失去联系,晚年贫病交困,栖身孤舟,四处漂泊,境况极为凄苦。“无一字”和“有孤舟”表现了作者的孤苦无助,凄凉愁苦。
4.这首唐诗是即景抒情的代表作,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案: 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5.和自身的境况相比,诗人更关心什么?
【参考思路】 诗人更关心的是尚处在战乱中的“关山北”,想到战乱,诗人靠着楼窗不仅涕泪纵横。自己的凄苦境况并未使诗人伤心落泪,可想到国家诗人却“涕泗流”。到这里诗人的情感已由自悲身世上升到为国事而忧心,诗境深远。
6.有人认为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人认为主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有人认为是诗人在自哀自怜,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 我认为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因为诗的颔联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反衬了他“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寂之情,而诗人不堪的处境正是“戎马关山北”造成的。因此,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之情。
梳理文脉 探究主旨
探究主旨
此诗为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而作。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之景,气势磅礴。后四句转入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突出了自己坎坷的遭遇,身世的凄凉,又由己推及国家,由家事延伸至国事,深化了诗歌主题,诗人的忧国之心跃然纸上。
艺术鉴赏
1.意境“雄浑阔大”
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颔联两句描绘洞庭湖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
2.风格“沉郁顿挫”
这种风格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是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以及时代特色的有机统一。诗人的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湖水势融合无间。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
再读杜甫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_ ”。
2.《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