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压强
1.下列实例中,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
B.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
C.推土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撑
D.蚊子的口器生长的很尖细
2.下列各单位中,压强的单位是( )
A.牛N B.千克kg C.立方米m3 D.帕斯卡Pa
3.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对物理老师李老师相关的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步行的速度约 B.脉搏每分钟跳动约75次
C.受到的重力约60kg D.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
B. 书包的背带较宽
C. 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 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5.如图所示,下列生活实例中目的是增大压强的是( )
A.平板车有许多轮子
B.切菜刀很锋利
C.汽车安全带较宽
D.拖拉机有宽履带
6.如图甲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若该正方体沿A、B、C、D面将右边部分()切除,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 )
A.1000Pa B.1500Pa
C.2000Pa D.4500Pa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B.
C. D.
8.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100g
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
C.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m3
D.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Pa
9.下面是对汽车的某些配置和行驶有关规定的表述,其中与物体惯性无关的是( )
A.汽车坐垫既宽大又柔软
B.汽车驾驶员驾车行驶时要系安全带
C.汽车驾驶室装有安全气囊,当汽车发声碰撞时,安全气囊会自动打开,挡在驾驶员前面
D.汽车行驶时要保持一定车距
10.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如图所示,则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11.如图所示为高度相同的实心铁质圆柱体。已知两圆柱底面积之比为,则它们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A. B. C. D.
12.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就是重力,所以物体越重,压力越大
B.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所以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可以小于物体的重力,但是绝对不可能大于物体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所以压力的方向可以是水平的
13.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4:3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8:9
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14.边长为a的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从正方体的侧面切割并抽出一个深度为a的圆柱体,如图所示,将该圆柱体竖直摆放在正方体的上表面中央,此时圆柱体对正方体上表面的压强为,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A.可能大于 B.一定等于
C.可能小于 D.一定小于
15.如图,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16.如图所示,一只“火烈鸟”在湖边觅食,开始时,鸟的两只脚站立在沙滩上,当它把一只脚抬离沙面时压力 ,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握笔答题的手渗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为了防止笔从手中滑落,笔需要握得更紧,可见增大压力可以增大 ,同时握笔的手指会感到痛,是因为增大了 。
18.如图所示,两手指略为用力压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左侧手指所受压力 右侧手指所受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再结合对比两侧手指的感受,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19.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35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回声,则汽车的速度为 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2020年5月27日11点,我国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队员脚穿布满尖钉的登山鞋,通过 的方法增大鞋对冰雪的压强,保障行走安全。
20.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工具---铁锨.铁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其目的是为了 ;脚踏的部位却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其目的是为了 .
21.武术爱好者在以如图中所示的姿势练功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其中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强为 。要使他对地面的压强增大,请你说出一种简单的方法 。
2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等)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 法;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为 。
参考答案:
1.C2.D3.B4.D5.B
6.C7.C8.B9.A10.A
11.C12.D13.D14.B15.A
16.不变 变大
17.摩擦力 压强
18.等于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9.10 减小受力面积
20.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21.p 抬起一只脚
22.转换 海绵的凹陷程度 在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