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绿》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2 09:5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绿》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叩击人们的心灵。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个专门设置的诗歌教学单元,根据课标要求,四年级诗歌教学,旨在通过朗读,引领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通过悟读,发现作者用文字“绘画”的语言奥秘;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读诗、赏诗、创作诗的热情。
基于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认识“挤、叉”2 个生字,会写“挤、叉、挥”3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4. 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是:
1. 重点突破:风、雨、水、阳光怎么会是绿的?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2. 难点突破:诗歌是如何把想象与现实有机融合在一起的?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产生模仿创作的欲望
教材分析
《绿》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10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艾青的这首诗歌运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回大地,万物充满生机的蓬勃景象。通过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诗中有规律的排比、恰当独特的比喻、动静交织的描绘,在变化中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呈现出来,赋予绿色以永恒的魅力。
教学过程
任务一:绿色奏响的节拍
活动一:寻找春天的节拍
一、导入
1. 出示单元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2. 由图片和古诗倒入新课。有位著名的作家艾青,他写了一首现代诗,叫——《绿》。(板书课题)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感受诗歌的特点
1.自由朗读,并找一找诗中有多少种绿?指名回答,并指导朗读:这么多的绿,让我们感受到了——绿色的丰富。这么多的绿色,你如何能读出不一样的绿?谁来试一试?
(评价:绿色的丰富,多样,我仿佛看到多种多样的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你还知道哪些绿色?我们把这些绿色藏起来,藏在——省略号里。
2.感受诗歌的奇特古希腊人说:“诗人就是创造者”,再去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些话语是我们想不到的,很奇特的 指生回答,相机指导。
预设1:第一小节。因为墨水瓶倒翻了,绿色的墨水倾洒到天地间,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绿的,真是神奇的墨水瓶啊!(提示多音字“倒”)墨水瓶能有多少墨水啊 居然能把一切都染绿了,真是意想不到,太奇妙了!你能把这小小的绿色墨水瓶倒翻的景象读给大家听吗?
预设 2:第二小节。当我读到“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我仿佛看到多种多样的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
预设 3:第三小节。当我读到这一小节,我仿佛看到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绿的,连平时的风、雨、水、阳光都成了绿的,令人惊叹。这种感受太独特了!(填空读 2遍,先去点掉动词,再去掉风雨等)
预设4:第四小节。当我读到这一小节,我仿佛看到了所有常见的、不常见的绿,都全部集中在一起,挨挨挤挤的,重叠着、交叉着,密密层层。我读着读着,眼前出现了很多平时看到的景象,比如爬满爬山虎的绿色教学楼、旅游时看到的竹海,就跟诗句描写的一样。
预设 5:第五小节。当我读到这一小节,我仿佛感受到所有的绿随着风的指挥在有节奏地飘动,就像服从指挥一样,富有生机。所有的绿包括:地上的小草、河边的柳树、墙上的爬山虎......
是啊,风很神奇,它让绿动了起来,充满了活力,让人感觉很壮观。
3. 总结: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作者独特的感觉。诗人把绿写得这么丰富,这么有动感,这么富有创造力。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创作背景介绍:对绿的喜爱与赞美,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喜爱。(再读全文)
三、对比阅读(阅读链接)
过渡: 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古往今来,写“绿 ”的作家可真不少。有一位作家宗璞在《西湖漫笔》中也写了“绿”。他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A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相同)
B诗和散文。(不同)
C 写实和创造。(不同)
总结:你会发现,要想写一首好诗,需要——丰富的创造力!
四、轻叩诗歌大门:
导语:我们也来试着写写吧。
看,拥有丰富的创造力,我们也可以成为诗人。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五、实践与创作
学习完这首诗,你对绿有什么新的认识,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诗人艾青,写了春天的绿,我们还有其他很多的颜色。红色,黄色......想一想你喜欢的颜色,仿照课文《绿》以《红》或《黄》《青青》等写一首诗。把它装饰一下。(出示图片)在写之前,你可以再读一读更多的诗。(出示诗集)
《绿》教学反思
教授这篇现代诗歌,在生字认读、书写、朗读方面难度不大,重难点放在感受诗人独特的表达和语言特点,借助关键词语想象画面上。从教学效果来看,以下几个环节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效果较好。
1.导入环节根据图片回忆含有“绿”的古诗,从熟悉的古诗词引入现代诗,学生兴趣浓厚,引入自然。
2.学生朗读点评环节,教师给予了明确适时的示范,引导学生从朗读语速、读好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面进行点评,对于学生初步读好诗歌有很大启发。
3.品读诗歌环节,借助图片和视频的适时补充,激发学生打开思维,展开想象,学生思路开阔,发言精彩,能够感悟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感受。
4.在诗歌片段和主题诗歌的模仿上,学生能够将诗人的语言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并且融入自己的创意,从中获得了创作成就感。
5.板书设计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对于学生领悟重点,背诵诗歌,模仿创作有很大帮助。由于学生在教材中接触的现代诗歌有限,学生对于诗歌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了解也很少,在教学中,想要引领学生感悟情感并发现语言特点,如何减少刻意解读和分析的“度”比较难把握。在品读诗歌环节,还是存在教师的牵领痕迹。朗读方式还可以再充实再丰富。日常教学中,还应有意
识地穿插现代诗歌的赏析和模仿创作,帮助学生发现用诗歌记录和表达生活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