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内容 教材P113~116“练习二十二”第1、2、12、14、16题。
素养目标 情境与问题 在各种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识别何时需要使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思维与表达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能够合理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学生对算理算法推理过程的理解,提高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 交流与反思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
学习重点 自主复习归纳与整理。
学习难点 算理算法的推理过程的理解与升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115“练习二十二”第12题。 鼓励学生自由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2. 揭示课题。 在学生完成题目后,宣布今天的复习主题:“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为接下来的复习做好铺垫。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1. 积极参与教科书P115“练习二十二”第12题的自由抢答环节。 快速思考并回答问题,体验抢答的乐趣。 2. 注意听教师揭示的课题。 准备好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和巩固除法的相关知识。
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1. 复习表内除法。 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整理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符号、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等。 结合学生发言,展示表内除法的知识框架。 通过出示习题,引导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概念和过程。 通过讨论和示例,帮助学生回顾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快速求商的方法,并使用乘法口诀进行练习。 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表内除法问题的步骤,并展示一般步骤。 2. 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指导学生两人合作,交流、归纳整理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计算方法等。 结合学生交流,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框架。 通过例题,复习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关练习题,并进行全班交流订正。 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的技巧和方法。 1. 以小组形式整理和讨论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分享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过程。 讨论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自由表达快速求商的方法,并使用乘法口诀进行练习。 分析解决表内除法问题的步骤。 2. 两人合作,整理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讨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计算方法等。 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关练习题。 参与全班交流订正,学习他人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二”第1题。 让学生自主完成题目。 组织集体交流订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解题过程。 2.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引导学生讨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通过学情预设,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题,并与同桌互相检验和讨论。 3.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6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题目。 组织集体展示,鼓励学生有序表达自己的解题过程。 1. 自主完成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二”第1题。 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参与集体交流订正,学习他人的解题方法。 2. 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4题。 讨论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情预设,选择解题方法。 与同桌互相检验和讨论解题过程。 3. 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6题。 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参与集体展示,有序表达自己的解题过程。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进行表内除法的复习时,引导学生汇总知识,对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而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则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表内除法的模式去进行总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忘记细节,特别是对算法算理表达不清楚,在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后,重新追溯知识的所以然。二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很快,可是忘得也快,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不能忘记了知识的理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