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贝的故事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贝的故事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2 17:1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贝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钱、币”等生字,会写“贝、壳”等字。
2.了解“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培养学生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字词,了解“贝”字的起源和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难点:能够通过“贝”字的故事,理解汉字的字形字义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贝”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生字卡片、贝壳实物或图片等辅助教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退潮时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海边的所见所闻。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大海退潮时的场景。你们去过海边吗?退潮后,沙滩上会留下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可能会提到贝壳)
2.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贝壳,并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贝壳及其原因。
师:没错,退潮后我们常常能在沙滩上捡到这些五颜六色的贝壳。贝壳不仅美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你们喜欢贝壳吗?为什么?
生:(分享对贝壳的喜好和原因)
3.揭示课题:“贝的故事”,并说明贝壳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与贝壳紧密相关的课题——“贝的故事”。(板书课题)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会欣赏到贝壳的美丽,还会了解到贝壳背后的深厚文化。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2.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师:课文读完了,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一下你们是如何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的。可以借助拼音、偏旁、组词等方法。
生:(小组合作交流)
3. 检查自学情况
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请同学们通过指认生字、开火车读生字、生字游戏等方式来展示你们的识字成果。
生:(参与各种识字活动)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贝”的哪些内容。
生:(默读并思考)
2. 指名朗读课文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朗读、倾听并思考)
3.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讨论,我们了解到“贝”字的起源、它在古代的作用,以及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汉字文化知识。
(四)深入探究,理解字形字义特点
1. 出示甲骨文“贝”字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甲骨文中的“贝”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字像什么?
生:(观察并回答)
2. 讲解“贝”字的演变过程
师:没错,甲骨文中的“贝”字就像是一个真实的贝壳。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字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汉字。这个演变过程体现了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变化。
3. 举例说明“贝”旁字与钱财的关系
师:课文中提到,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比如,“财”字、“购”字、“货”字等。
生:(举例并解释)
(五)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
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贝”字的起源和演变,还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与“贝”相关的汉字和故事,进一步了解汉字文化。
师: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更多与“贝”相关的汉字和故事,进一步了解汉字文化。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你们的发现。
六、作业布置(可选)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收集与“贝”相关的汉字和故事,准备下节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