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强基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2 14:27:53

文档简介

浙江强基联盟2024年5月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必修下册第一至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儒商”,又名“儒贾”“贾儒”,其释义一般理解为具有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底蕴,关爱亲
友、孤弱,热心乡里和社会公益之事,能做到儒行与贾业的统一和良性互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
的工商业者。
儒家商业经营伦理在价值层面主要包含“诚信”“责任”“求实”“明理”“勤奋”等单元。有学
者认为,“儒商精神”的精神特质是立具有儒家精神气质的商业职业意识,参引儒家的价值现
念,建构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具体如“仁政管理原则”“诚信待人原则”“和气生财原则”“勤俭戒
侈原则”,并以此塑造儒家化的商人人格形象。另有观点认为,“儒商精神”的思想内涵主要可从
“富而好礼,贵而不骄”的自身修养、“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致富原则、“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
经商之道以及“博施于民,济众扶危”的社会贡任等方面体现。因此,“儒商精神”在价值属性上
往往带有正向的社会意义,而其内容在时代变化中虽呈现出不同侧重,但始终田绕“礼让互尊”
“诚实信用”“重义守德”的精神基底,并最终达至“圣者尽伦”的人生目标。
“义利之辩”是人类哲学史上的重要论题,诸如“贵义贱利论”“义利并重论”“以义生利论”。
无论何种思考,其背后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实质上都归结为道德与物质利盖之间的关系、个
人利盏与社会利盏之间的关系以及善恶的标准。儒家强调“仁者人也…义者宜也”,“义”在儒
学中被视为一般的道德性原则。中国传统商业伦理往往将“义”放置于优先位置,或并与“利”处
于同等位阶。而西方经济学理论同样对经济伦理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科性讨论,如李
斯特认为,生产力的更大组成相当一部分在于个人的智力和社会条件,而道德自身所具备的经
济价值预期有效影响生产的诸多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也强调资本的道德性与精神生产
力在内涵上高度耦合,道德、科学、法等要素理应归于生产的特殊形式,并受配于生产的一般规
律。近代以来,西方经济伦理在工具理性基础上尽可能论证“道德资本”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实际上这种思雏符合儒家讲求“以义生利”的经营理念。子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政之大节也。”《朱子语类》有云:“义以生利,因义成利。”由此可见,“以义生利”的义利观念深深
融贯于传统儒学思想体系,并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影响下呈现为企业伦理的道德逻辑和价值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4-503A·浙江强基联盟2024年5月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C。
解析: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3段“中国传统商业伦理往往将‘义’放置于优先位置,或并与
‘利'处于同等位阶”可知,“将‘义’放置于‘利'之上,使之处于优先位置”错误,故选C项。
2.参考答案:A
解析:与原文不符。根据原文“‘儒商精神’的精神特质是确立具有儒家精神气质的商业职业
意识,参引儒家的价值观念,建构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并以此塑造儒家化的商人人格形
象”可知,“儒商精神”的精神特质还应包括塑造商人人格形象。
3.参考答案:D
解析:A项中用参与投资、改变资金募集方向的方式获得利,没有体现“义”。故不能支撑观
点。B项中进行危机公关,重塑企业形象是解决企业危机的手段,没有体现“义”。故不能支
撑观点。C项中宗庆后生活节俭是美德,体现了“义”,但没有体现出因“义”生利的关系。故
不能支撑观点。D项以道义信用为基础,使企业获得利益,因义成利,能支撑观点,故选D项。
4.参考答案:
①严守食品安全底线,把健康食品奉献给国人,遵守企业道德行为规范,主动承担企业义务;
②保证食品的质量,产品货真价实,坚持务本精神,造福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③企业文化“信”字当头,持续陪伴几代消费者,以义制利,达到经济资源上的最佳配置。
(答出一点给1分,任意答出三点给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参考答案:
①“富而好礼,贵而不骄”的自身修养:
②“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致富原则:
③“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企业信用;
④“博施于民,济众扶危”的社会责任:
⑤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
(紧扣儒商经营伦理、儒商精神的思想内涵等内容进行回答,突出“礼”“义”“诚”“信”“博施”
“济重”“抚危”“求实”“务本”等关键词,意思接近即可,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6.参考答案:C。
解析:“他确实是艺术家无与伦比的挚友”错。经理在表演四十天后绝不允许艺术家继续挨
饿,是因为四十天后,观众就会感到疲倦,看表演的人数随之锐减。在表演结束仪式上他的动
作神情使人联想到的是他手中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件物品。这些都说明经理并不理解饥饿
艺术家,只是把他作为赚钱的工具:
7.参考答案:C
解析:“运用讽刺的手法”错。小说中“食欲”和“饥饿”分别象征着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艺术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24-503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