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18.记叙文(散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18.记叙文(散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国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2 14:2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题速练】记叙文(散文)(全国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2024·广东茂名·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快到了,小文搜集了解了一些关于端午的习俗,阅读了一系列与“端午”有关的文章,下面是搜集到的作家肖复兴的一篇文章,请你和小文一起阅读,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四个五角粽
肖复兴
①母亲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每年端午节的粽子,不再亲自动手包了,都是孩子们到外面买五芳斋的粽子吃。母亲包的粽子,可比五芳斋的要好吃得多,不仅是里面的糯米和五花肉好吃,就是外表的五个尖尖的角翘翘的,也好看。儿子吃完了五芳斋的粽子,常常这样对母亲说。
②去年端午节前,母亲忽然兴起,让儿子按照她的要求,买来江米、五花肉和粽叶,要亮亮手艺了。儿子明白母亲的心思,老人是特意包给唯一的孙子吃的。孙子去年暑假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一年没有回家了,奶奶想孙子,平常不说,做儿子的心里明镜似的。而且,以往孙子最喜欢吃奶奶包的肉粽。
③儿子买回来东西。摊在母亲的门前,笑着说:“您给您孙子包好了粽子,得等一个来月呢。”母亲笑眯眯说:“包好了,冻在冰箱里,等孙子回来吃,照样新鲜好吃。”您这是想孙子心切呢!儿子心里说,没有把话说出来,只是看着母亲把五花肉煨好,把江米泡好,把粽叶一片片挑好,用剪刀沿尖剪齐,也泡在清水里。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还没包,光看颜色就那样好看。
④母亲要等到端午节的头一天晚上,才会上手包粽子。这是老人多年的老规矩,说是时令的食品就得讲究时令,这时候包的粽子米才糯,肉才香,粽子才有粽子味儿。以前,母亲在包粽子前念叨这套经时,儿子总笑。只有孙子支持奶奶,说老规矩就是民俗,能够成为民俗的东西,就得信。
⑤去年的端午节前夕,母亲一个人坐在灯下包粽子,不让人插手。儿子看得出来,母亲很享受包粽子的这个过程,像一个戏迷自己在静静的角落里神情专注地唱念做打,一丝不苟,自得其乐。而且,她是把对孙子的感情和思念,一起包进了粽子里面。只是,母亲的身体真的不如以前,她的动作显得迟缓多了。一盆粽子包好了,她从那一盆粽子里挑了四个粽子,放进冰箱里。母亲说,多了也吃不了,四个,图个四平八稳!儿子看明白了,那四个五角粽,个头儿一般齐,是包得最漂亮的。
⑥盼了一年的孙子回来了,从美国给奶奶带来了好多礼物,其中包括奶奶最爱吃的黑巧克力。奶奶那一宿都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就起来了,从冰箱里拿出那四个五角粽,解完冻之后,坐上一锅水,把粽子熥在锅里的笼屉上,等孙子一醒就端上桌,作为迎接孙子的第一顿早餐。
⑦孙子一觉睡到快中午才醒,别人都上班去了,家里只有奶奶。奶奶端来粽子,孙子笑着说:“起晚了,起晚了,我和同学都约好了,要迟到了,奶奶,我得先走了。”奶奶……
⑧都是大学同学,一年没有见面了,聚会一直闹腾到半夜,孙子回到家里,累得倒头就睡,早把奶奶的粽子忘在脑后。问题是,这一天晚上忘了情有可原,但接下来孙子几乎是天天有聚会,不是大学同学就是中学同学,还有从美国一起回来的研究生同学从外地到北京来玩。孙子几乎是脚不沾地,风吹着的云彩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⑨一直到暑假结束,孙子回美国读书去了,那四个五角粽还放在冰箱里。儿子发现粽子已经有些变馊,悄悄拿出来,扔进了垃圾箱。
⑩今年的端午节又要到了。老人却已经病逝了。
(选自《北京晚报》)
1.文章结尾“今年的端午节又要到了。老人却已经病逝了”,奶奶的病逝看似出人意料,其实前文已有暗示,请找出两处。
2.结合上下文语境,把第⑦段奶奶与孙子的对话、动作、心理等补充完整。
奶奶:
孙子:
奶奶:
3.文章为什么以“四个五角粽”为题?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读完本文,你是否有关于“人间亲情”或“端午民俗”的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任选一个方面谈两点启示。
(2024·云南昭通·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
沈从文
①云南因云而得名,可外省人到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外,就再也不会单纯地来欣赏它的美丽了。
②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去南,或住在云南。
③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做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无性格可言,然而橘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④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其是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
⑤而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其余平常小职员、小市民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使再美丽一点,对于多数人,似乎毫无意义可言。
⑥近两个月来本市连续的警报,城中二十万市民,无一不早早地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个颈脖昂酸,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
⑦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知我们在云南,除了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观众人数多,批评好,正说明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使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我意思是如果一种可怕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一部分优秀分子所梦想,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做讲演的、习理工的……出路打算也都只顾眼前。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
⑧我们如真能够像卢先生那样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战争已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庄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之所以能忍受,不只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我们责任那么严重而且又那么困难,所以多数知识分子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做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道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⑨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
(选自《沈从文随笔》,有删改)
5.题目是“云南看云”,可为什么在第③段用大量笔墨来写全国不同地方的云?
6.阅读文章,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句子)
7.第⑦段中说得到赞美不是艺术家的最终目的,应当有更深的意义,你认为应该有怎样的更深的意义?
8.简要说说作者写《云南的云》的深远意义。
(2024·山东枣庄·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碗鱼丸汤
①当我还是小孩时,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是牯岭街一间小面店的福州鱼丸。
②吃鱼丸汤,从来都是舅舅带我去的。外公外婆生有二女一男,长女是我娘,长子是舅舅。舅舅的生活不算稳定,总叫外公外婆发愁。每次他回外公家,二老总要苦口婆心地训勉一番。我猜,带我出门晃一晃,也是他暂时躲一躲、喘口气的借口。外公外婆是苏州人,度日丰俭不论,点心终归是要吃的。我亦极得长辈疼爱,舅舅要带我出去吃点心,外公是不会阻止的。
③外公家是一幢二十来坪的日式小屋,曾经住了三代七八口人。外曾祖母,我们叫她“老太太”,缠过足,一辈子只会说苏州话,却能和家里帮佣的说闽南语的阿利婆沟通。阿婆从老太太那儿学得一手厉害的做江浙菜的功夫,台湾菜也做得极好——她在外公家工作几十年,照顾了我们一家四代人。阿婆做的珍珠丸子和瓜仔肉,就是我对所谓“美食”的记忆原点,不过那是另外的故事了。
④我坐在玄关处的梯级上,穿上小朋友的鞋,推开纱门,走出小小的院子。舅舅已经打开绿漆白条的木门,在外面等我了。其实去吃趟鱼丸,来回脚程不过十来分钟,对我来说,却带着短途旅行时的心情。
⑤我和舅舅从外公家出发,牯岭街几乎都还是平房,太阳晒在矮墙上,金灿灿的一片。我眯起眼睛,抬头四顾,舅舅停下脚步,催我跟上。他是个口拙的人,每次讲笑话逗我开心,我都不知道该不该笑。他总会在路上问我:“等一下你要不要多吃一碗?”我其实很想说要,却总是矜持地摇头。
⑥啊,一口气吃两碗福州鱼九汤,是我始终没有实现的、豪奢的童年梦想。
⑦我们会先经过几家旧书摊。从厦门街到牯岭街六十巷口,依着矮墙是一整排郁郁葱葱的大榕树,院落里枝叶掩映的老宅住过哲学家方东美,它的隔壁便是台湾大学校长的官舍。巨大的树荫遮着那段红砖路,终日阴凉,不见天日——多年后,那风景仍不时出现在我的梦里。
⑧过福州街,再走几步路,就是鱼丸店。我总以为是他们发明的福州鱼丸,谁叫它就在福州街口呢?
⑨因为是点心而非正餐,我们从来不吃面,不要小菜,只点两碗鱼丸汤。一勺冒气的大骨汤,两粒很大的鱼丸,几星芹菜末,浮在磕出了口子的浅浅瓷碗里。舅舅会拿白胡椒来撒,我不要。用平底铁汤匙舀一粒鱼丸,匙底带点汤,吹一吹,咬一口,鱼丸黏韧,肉馅和汤汁在口中爆开。我很珍惜地吃,可毕竟只有两粒,一下就吃光了。
⑩这时候,我才看到碗底画着一尾虾。虾身饱满,弓着朱红色的身子,两条长须很潇洒地撇出去,再弯回来,随着清汤的折射晃呀晃。汤很烫,慢慢喝。喝完再看,那只虾竟变小了。
后来我翻父亲的水墨画册,也看到了很潇洒的虾。于是自作聪明,以为瓷碗底画着一只虾的,都是齐白石画的。我望着空空的瓷碗,恨不能再续一碗。舅舅付了账(两碗十块钱),我们慢慢踱回家,太阳比刚才又斜了一点儿,路上交错的光影更深更浓了。
外公家客厅的彩色电视机播放着杨丽花唱的歌仔戏,音量开得很大。阿利婆一面在厨房烧菜,一面听戏,满屋子饭菜香。情节到关键处,阿利婆会撇下做到一半的菜,到客厅站着看一会儿电视,再回厨房忙。
牯岭街七十八号的老屋,如今片瓦无存,只剩隔壁楼房墙面山形屋顶的遗痕。老太太、外公、外婆、阿利婆,都做仙去了。舅舅移民加拿大多年,人生颠沛曲折,我们很多年没有见面。
牯岭街卖福州鱼丸的面店,至今仍在。是不是舅舅带我去的那一家,我并未前去考证。我家的冷冻库倒是常常备着一斤东门市场“义芳”的包馅福州鱼九,不过,一口气吃四粒这样的事情,我至今不曾做过。
然而毕竟幼时的我,眯着眼睛看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太阳,端过那个磕出了口子、有一只不是齐白石画的虾的瓷碗——而让我们魂牵梦萦,后来再也没有了的,永远是一些其他的东西。
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开门见山,引出写作对象,一碗福州鱼丸汤寄托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B.第③段提到“阿婆从老太太那儿学得一手厉害的做江浙菜的功夫,台湾菜也做得极好,阿婆做的珍珠丸子和瓜仔肉”有些游离写作对象“一碗鱼丸汤”。
C.第⑤段从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写出了舅舅带我去吃鱼丸的情境。
D.第⑨段中具体而详实地写出了吃鱼丸汤的过程,非常细腻地写出了我对鱼丸汤的珍惜和喜爱。
10.品味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
(1)第⑥段中“豪奢”字用得传神精妙,结合语境加以赏析。
一口气吃两碗福州鱼丸汤,是我始终没有实现的、豪奢的童年梦想
(2)试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
可毕竟只有两粒,一下就吃光了。
11.文章第⑨段“用平底铁汤匙舀一粒鱼丸,匙底带点汤,吹一吹,咬一口,鱼丸黏韧,肉馅和汤汁在口中爆开”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12.试分析标题“一碗鱼丸汤”的作用。
(2024·陕西宝鸡·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__
杨辉素
①升初三那年,父亲托关系把我从农村弄到城市去上学,为此,还特意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房子。白天父亲去打工,晚上爷俩就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母亲和妹妹留在乡下,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我基本上过着无人管教的生活。渐渐地,我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就泡在网吧里,后来索性发展到连课也不上。
②老师多次规劝无效后,叫来了父亲。那天,父亲走进老师办公室,脸上满是拘谨和不安。当老师一桩一桩向父亲数落我的“罪行”时,父亲黑黢黢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向老师连连鞠躬,满怀歉疚地说:“老师,对不起,对不起。”好像犯错的不是儿子而是他。
③父亲推搡着我走出校门,一言不发,脸色出奇地难看。突然,他站定,挥手一巴掌打在我脸上。这一掌来得那么突然,我毫无防备,一个趔趄,差点跌倒。父亲蹲在马路边上,颤抖着手点燃一根劣质香烟。
④我木木地站着,一动不动,我知道父亲的倔脾气,轻易不发火,发起火来必然是一场狂风暴雨。抽完第三根烟,父亲说了三个字:“跟我走。”我不敢多问,乖乖地跟在后面,心里猜测着父亲要带我去哪里,难道要让我休学?我知道为了进这所学校,父亲花了很多钱,托了很多关系,一丝隐隐的内疚涌上我的心头。
⑤顶着炎炎的烈日,我跟着父亲七拐八绕来到一座18层大厦前。父亲说:“给你两条路选择,要么好好上学,要么和我一起工作,今天你先上岗试试。”
⑥我抬眼向上望去,几根绳索挂着几个工人,他们在清洗大厦的玻璃外墙。父亲一直做的就是这种被称作“蜘蛛人”的高空清洗工作。“试就试,有什么不敢。”我梗着脖子赌气说。
⑦来到楼顶,父亲拿来一块木板,上面穿着三根绳子,像小时候荡过的秋千。正在我发愣的时候,父亲已经把安全带系到我腰上,递给我一把刷子一个吸盘,吸盘上系着一截短绳。父亲收拾好后命令我:“浑小子,跟着我做。”说着,就把我推到楼口。
⑧我一阵眩晕,只往下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18层啊,要是绳子断了,还不粉身碎骨?我双腿打战,话也说不利索了。“爹,我,我能不能不下去?”我哀求道。
⑨父亲看了我一眼,对身后的工友说:“放绳吧。”正在我向后退缩时,父亲猛地把我推下去,我只觉得头脑里一片空白,等我睁开眼睛,才发现那块木板正载着我缓缓下降。
⑩我哆嗦着把吸盘吸在玻璃上,可头顶的那根绳子却不听控制,像秋千似的摇来荡去,每荡一次,都让我胆战心惊。好容易让身体固定下来,我也开始用刷子刷玻璃,可脚下踩空的感觉让我忍不住向下望去,这一望我又剧烈地哆嗦起来。
正当我分心之际,手中抓吸盘的绳子掉落,身体失去了支撑,我又开始晃荡。我努力镇定身体,想阻止晃荡,可越挣扎,绳子晃得越厉害。猛然,我的身体不晃了,刚刚松一口气,抬头一看,妈呀,绳子在刚才的摇晃中已紧紧地卡在一座空调外机的缝隙里了。由于摇晃,绳子和固定空调的一块锐利的角铁产生了摩擦,如果我不赶紧上去,绳子一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吓得哭起来:“爹,对不起,我错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再也不去网吧了。”
父亲也发现了异常,他双手抓住吸盘上的绳子,双脚把我的那根绳子钩过来,“你快抓住我的绳子,坐上来。”
我不敢再有丝毫的犹豫,上面的人早已发现了险情,几分钟后,我就被平安地摇了上去。
从此,我再也不去网吧、游戏厅那些地方了,埋头刻苦地学习。几年后,我考上了一所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每当我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那些辛苦的“蜘蛛人”,看到他们那维系一线的生命之绳,我就禁不住热泪盈眶。
亲爱的父亲啊,您用一根生命之绳,挽救了我的生命,也端正了我的人生之路。
(摘自《意林》2023年第4期,有改动)
13.通读全文,梳理选文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感情变化。
“我”逃课上网让父亲感到不安→“我”跟着父亲离开学校,心生① →“我”② ,吓得大哭,向父亲认错→“我”在父亲帮助下脱险,刻苦学习,感激父亲
14.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我知道父亲的倔脾气,轻易不发火,发起火来必然是一场狂风暴雨。(从修辞角度赏析)
(2)他双手抓住吸盘上的绳子,双脚把我的那根绳子钩过来,“你快抓住我的绳子,坐上来。”(从描写角度赏析)
15.选文第 段中写道:“我再也不去网吧、游戏厅那些地方了,埋头刻苦地学习。”请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
16.读完文章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从《“蜘蛛人”父亲》和《父亲,我一生的感动》中选择一个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你会选择哪一个?请填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并简述理由。(理由回答三点即可)
17.同学们对文章中的父亲带儿子进行危险的高空清洗工作的行为产生了争议,小华赞同父亲的这种行为,小秦不赞同父亲的这种行为。对此,你怎么看?
(2024·广西贵港·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树下
①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关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看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就像民谣里所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作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仿音“两箱丝绸”)。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闰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事物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的最大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实用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摘自《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文/王开岭,有删改)
18.围绕着文中画线句“这样的树,犹若亲属”,请细读⑤~⑦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
19.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开篇,请分析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20.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从修辞和句式特点的角度)
21.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
(2024·内蒙古巴彦淖尔·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我家三角形的菜园,苦瓜似乎总是站在角落里。
②瘦弱的苦瓜苗长到一尺来长的时候,母亲随手在它边上插了一段两米多高的竹梢。苦瓜苗顺着竹梢一步一步攀爬,小细藤抓得紧,脚步也走得稳。等到枝叶布满竹梢,蓬蓬勃勃,倒也有几分趣味。到了开花季,苦瓜开出一朵朵小黄花,既没有南瓜花张扬,把大黄蜂都唤来;也没有木槿花的秀雅清香、洁白之姿。整个苦瓜藤散发的“独特”气味,好像谁都不喜欢。
③小苦瓜结出来,皱皱巴巴的,像个小丑孩儿。不像小黄瓜,连刺儿都剔透可爱;也不像小番薯,那一身红袍着实亮眼。它窝在冷冷清清的角落里,守着自己的苦味,从不肯放下那股倔劲儿。
④只有母亲会去照看它,目光中满是怜爱。就这样,小苦瓜日渐丰满修长起来,果肉饱胀,圆润有光。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误会了它,原来它成热后有着白玉一般的色泽,那些晶莹如玉的颗粒,是世间巧匠都雕琢不出来的。
⑤等到母亲将它摘下,和丝瓜、茄子放在脸盆里时,一起洗菜的妇人都会忍不住夸一句:“好白的苦瓜!”
⑥白白的苦瓜被母亲切成片,用盐腌上一会儿。柴火灶下燃起大火,切上几片火腿心肉,佐以青椒清炒了,一红一白,相映成趣。这时的我,目光只盯着桌上自己喜欢的菜,从不光顾苦瓜片,仿佛不用尝口中就有一股清苦之味。
⑦“苦瓜苦自身呢!”母亲边说边夹起苦瓜片,嚼得有滋有味。我也夹起一片,但舌尖刚一接触,就被苦到了,立即吐掉,然而吐不掉的是苦味。留在舌尖的那一点清苦,在饭菜填饱肚皮之后,回味时却是令人倍觉清爽。再吃什么,似乎都是甜的。
⑧隔了一段时间,我陪父亲去菜园挖小番薯,父亲忽然指着苦瓜藤说:“裂了裂了,快去摘来吃!”我抬起头,只见角落里的苦瓜藤上,一根白玉苦瓜异常夺目,它全身闪着洁白的光。尤其令人移不开眼睛的是苦瓜下半段已转为红色,开裂处,鲜红的苦瓜瓢散发着诱人的甜香,绽成了一朵颜色极为红艳的花朵。
⑨我看呆了。这是那皱皱巴巴的小丑孩儿?这是让人一尝难忘的白玉苦瓜?不,这分明是清苦岁月中坚持不懈结出的一枚硕果。
⑩我小心地捧着苦瓜,尝了一口红瓤。
“真甜!”谁能相信,这是极苦的苦瓜中酝酿出的甜。
“你只要一直坚守着苦而不自苦,这苦最终是会变甜的。”父亲笑着说。
父母一生吃苦耐劳,辛辛苦苦拉扯我们长大,把磨难刻进细密的皱纹里,却能轻描淡写地说出“苦瓜苦自身”“苦而不自苦”。年幼的我似懂非懂,手里捧着成熟的苦瓜,吃的满嘴都是甜甜的红瓢……
22.依据文意,请你给本文拟写个标题
23.你如何理解文中既写苦瓜的“丑”和“苦”,又写其“美”与“甜”。
24.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文章结尾段落画线部分的理解。
(2024·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碑无声
①井冈山云遮雾绕,细雨绵绵。我们从茨坪镇红军南路出发,沿山路逶迤而下,车行约4公里,就到了半山区地势较低,海拔400多米的一个平坦洼地,这就是五井中“小井”了。
②云雾缭绕之中,群山环抱之间,满目峰峦叠嶂。有溪水淙淙流过,令这一片天地更显秀美。蓦地,就见到前方一栋古色古香的楼房了,坐北朝南,全木结构,质朴得如同普通山民的居屋,但又有一股子庄重的特质,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红军第一家医院,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医院。就是当年的小井红军医院在这样一个狭小、潮湿,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成百上千的红军伤病员在此疗伤。
③有一张年轻人的相片,挂在屋内的墙壁上,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走近一看,影像虽然略显模糊,但相片的年轻人抿着嘴唇,目光坚定,英气逼人。这活脱脱一个小帅哥!我们还来不及想象,相片下方简短的文字,已让我们屏气凝神,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及至讲解员生动地述说后,我们的眼眶已满含热泪。这位毛泽东极为赏识的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叫张子清。他作战英勇,有才有识。在一次战斗中,脚踝部中了弹,由于毫无医疗条件,子弹不仅没能及时取出,伤口也发生了严重的溃烂,他不得不住进了红军医院,设法治疗。但当时缺医少药,特别是消炎用的药水一滴都找不到了。医生在用竹镊取夹他骨肉深处的子弹,也没有一点麻药,他紧咬着牙,浑身衣裤都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不吭一声。最终,子弹还是未能取出,伤口仍如刀割一样的痛。有战友来探望,给了他一小包食盐。他舍不得用,把食盐包珍藏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在伤口痛得实在难以忍受时,他才用手去摸一摸盐包,手指象征地再轻抚一下伤口。他知道食盐太宝贵了,他不想自己就这样用掉了。
④果然不久,有重伤员被送进了医院,手术时急需食盐消毒。张子清二话没说,就从头底下掏出了这包食盐,坚决地塞进了医生的手里。医生看着他已严重感染的伤腿,不忍接受。他沉下了脸:“抢救重伤员要紧!”执意让医生拿走了食盐。
⑤张子清的伤口进一步大面积感染,最终危及生命,停止了呼吸。那一年他还不到而立之年。面对他安详的面容,被抢救过来的重伤员哭了,医生护士们哭了,红军战士们都哭了……而此刻,面对他年轻英俊的面容,我们在新中国长大的这些人,怎能不心有触动,心怀感动呢?他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小伙子呀,却为了信仰和事业,早早地献出了生命!人和人,究竟怎么比?人的生命,究竟又用什么来衔量?
⑥……
⑦讲解员娓娓讲述着,哽咽着,晶莹的泪水在脸上流淌。我们的热泪也从眼眶溢出,滚落在双频。我想起了来小井之前读到的一首当地歌谣:“要吃辣椒不怕辣,我当红军不怕杀,茅草过火不断根,春风一吹万万千。”想起了仅仅两年多时间,在井冈山牺牲的4万多位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还有那位令人可敬可亲的母亲曾志,她最早就在红军医院工作。她一生历经磨难,但从未失去过对党的忠诚。她说:“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临终前,她还再三叮嘱:“我的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她的坟就在小井红军医院附近的山坳上,她是魂归小井呀!
⑧我们站在墓碑前,向先烈充满崇敬地行了三鞠躬,又缓缓走近墓地,虔诚地献上了一支支洁白的花朵。
⑨同行中有人问这位名叫姚王珍的讲解员:“你天天在这里讲解,天天这样动情吗?”她扬起脸坚决地说道:“是的!因为他们是最有信仰的人,我也是红军的后代!
⑩苍松挺立,烈士无名,石碑无声。小井是多么安宁和平静。我听得见自己的心脏在砰砰跳动,从山涧里蜿蜒奔泻的小溪,仿佛在述说着什么,是的,它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
阳光乍现,云雾正在散去,雄伟奇峻的井冈山愈显峥嵘……
(选文有删改)
25.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6.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在伤口痛得实在难以忍受时,他才用手去摸一摸盐包,手指象征地再轻抚一下伤口。
②临终前,她还再三叮嘱:“我的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
27.结合全文阅读,说说第⑤段画线句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人和人,究竞怎么比?人的生命,究竟又用什么来衡量?
28.为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在清明节期间举办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活动。在活动期间,你听了《石碑无声》中的红军的后代讲解员讲述当年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故事后,谈谈你对“石碑”和“无声”的理解。
(2024·河南平顶山·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脚猫
①那日,我照例去探望九十岁的父亲,吹了一支萨克斯乐曲哄他开心。老人家仰起脖颈望我,神态且惊且喜,半晌挤出一句:“你呀,就是一只三脚猫。”
②知子莫若父。打小我就贪玩,见啥都有兴趣,拉二胡、弹钢琴、写书法、画山水、朗诵、唱歌,钓鱼、斗虫,样样都尝试,如今又迷上萨克斯。但凡玩过的,我都晓得点皮毛,却没一样精通。
③“三脚猫”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笔下的《南村辍耕录》,谓技艺贪多不精之人,而作者本身亦为杂家。猫有四只脚,为何杂家反而成了站不稳、行不远的“三脚猫”?自我脑补一下:大凡某人涉猎于自己喜欢的领域,因浅尝辄止而难成气候,故示人以“蹩脚”或“半吊子”印象;但猫是灵敏而惹人宠爱的动物,称“三脚猫”乃贬中带褒,毕竟还是倡导励志多学,博识通晓,所谓艺多不压身。
④上世纪70年代,当兵是年轻人的梦想,“三脚猫”助我一臂之力,部队首长看中我那些“皮毛功夫”,带我去了军营。新兵营集训后,正逢春季文艺汇演,团里挑上了我,我自编自演的相声居然拿了个奖。团首长决定组建文艺轻骑小分队,去嘉兴城乡巡回演出,我们都没舞台经历,首次登台难免忐忑,人头攒动的场合,小分队战士“舍得一身剐”,一台节目,我又拉又唱,活报剧(小品)、手风琴演奏、快板书、相声、说唱,一人凑了五个角色,台下观众难得一见士兵活色生香的表演,送上雷鸣般的掌声。舞台上,我们成了一群快乐的文艺“三脚猫”。
⑤青春是涌动的生命体,当兵五年,我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技术,成了炮团标图技术能手,同时还学会了打字、放电影,复习了全套数理化,那些日子一辈子叫人留恋。
⑥卸下军装换警服,几十年警营生涯,我从治安警干起,当过户籍警、内勤、刑警、经侦警,前后转了八个部门,干到哪学到哪,现学现卖,妥妥化身为警界“三脚猫”。做警察就该“上知天文地理,下懂鸡毛蒜皮”,什么都得沾点边,警察除暴安良,没“三脚猫”功夫,拿什么为百姓服务?有一回半夜,辖区虹桥镇上接连发生两起野外恶性抢劫案。我得到报告,从被窝翻身跃起,灵机一动,指挥值班刑警把守莲花路口,专挑过往裤脚管沾湿的人盘查。因为案子发生在五公里外的野外,当过侦查标图兵的我熟知地形,两起案件上车点都是虹桥镇上,判断歹徒的落脚点八成与此地关联,得手后大半窜回窝点。果不其然,两名歹徒沿野地窜逃,临近虹桥镇,见四处无人,大摇大摆跃上莲花路,被蹲守的刑警逮个正着。
⑦后来,我转岗从事城市治安服务管理工作,发现其中学问浩瀚,服务对象甚多,管理事务庞杂,制定城市安全策略至关重要。上级推荐我去上海财大研读MBA经济管理,管治安的跨界学经济,牛头不对马嘴。但两年的学习,让我这个“三脚猫”的技能又增加了,我以经济学眼光审视社会治安生态,有了新思路、新角度、新灵感,对工作大有裨益。
⑧生活处处皆学问,做一只好学的“三脚猫”不丢脸,学到用时方恨少。“三脚猫”是我心头绽放的一朵野百合,毫不起眼,但野百合也有春天。想必好学的颜回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三脚猫”。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老夫子举出一个角,学生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知识广袤无垠,思维豁达通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谓“三脚猫”褒义所在,多学好学勤学才让人开悟通透。
⑨我是一只“三脚猫”,别人怎么看不重要,尽管“三脚猫”能力有限,技艺不精,但我力所能及,内心始终充满着追求与希望,便是快乐的。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29.文中记述了关于“我”这只“三脚猫”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30.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一台节目,我又拉又唱,活报剧(小品)、手风琴演奏、快板书、相声、说唱,一人凑了五个角色,台下观众难得一见士兵活色生香的表演,送上雷鸣般的掌声。(“活色生香”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三脚猫”是我心头绽放的一朵野百合,毫不起眼,但野百合也有春天。(为什么说“三脚猫”是“我心头绽放的一朵野百合”?)
31.本文内容丰富,作者是如何把它们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32.李老师准备编辑一本校本读物,按主题编排成不同的单元。你会向老师推荐将本文编入下面哪个单元?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①精彩人生②人物风采
(2024·江苏无锡·一模)冯其庸 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李扬
①冯其庸先生出生在江苏无锡北乡前洲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的小学、中学,读读停停,靠的是一边种地,一边刻苦自学。期间,又经历了八年抗战,饱尝黍离之悲。小学5年级失学后,在战乱的苦难中,他醉心于读书、写字和画画,没钱买书,只要能借到他就如饥似渴地读。如此3年自学下来,他竟读了许多书,有的甚至能背诵。冯老回忆,读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他被这位圣僧以万死不辞的勇气赴西天取经的精神所震撼、感动,这精神不知不觉在他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求学求真的种子。
②冯老的记忆力十分惊人,提起儿时读过的书时,能立即出口成诵,在谈及早年的良师益友时,更是记忆犹新。他忆起20岁那年在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时,拜识了山水画家诸健秋,诸先生特许他入画室观其作画,还说“看就是学”。自此,冯其庸在诸先生画室观摩半年,由此略知山水画之门径。他的两位国文老师,诗人顾钦伯和词人张潮象都赏识他的文才,在他们的鼓励下,冯其庸写下生平第一首诗。在无锡工专他虽然仅读了一年,即因贫失学,但是这一年却是他在诗词和绘画上启蒙的一年。
③1946年春,他考入无锡国专,冯先生说,在无锡国专读书的3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得遇许多名师指点,为他奠定了走上学问道路的基础。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童书业讲授秦汉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朱东润讲《史记》《杜诗》,刘诗荪讲《红楼梦》,冯振心讲授文字学等,使他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1954年,在无锡第一女中任教的冯其庸,奉调到中国人民大学任国文老师,开始了真正的学术之路。
④冯先生说,在上世纪50年代他已经认真研读《红楼梦》了,他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使他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⑤在对早期抄本的研究中,最令他兴奋的是他与吴恩裕先生一起发现了己卯本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证出了它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这一确证也间接证明了己卯本留下了曹雪芹《石头记》原本的款式,增加了己卯本《石头记》的珍贵性,揭开了《红楼梦》抄本研究上的崭新的一页,开创了《红楼梦》抄本研究的一个新天地、新路径。
⑥随后,冯其庸先生在仔细研究庚辰本《石头记》时,又有了意外发现,这就是发现了庚辰本是照己卯本抄的。1977年6月,冯先生将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庚辰本》,在书中写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不能有第二个标准”。
⑦在此之后,冯先生花了5年时间,融合了曹雪芹家世研究、《石头记》抄本研究、红楼思想研究、人物研究、艺术研究的全部成果,写成了《瓜饭楼重校评批》,被称为“现代红学最有系统的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⑧玄奘西天取经的形象在他少年时代的求学历程中成为不灭的明灯,而他后来锲而不舍的奋斗经历,也无不打上了玄奘“诚重劳轻,求深愿达”的精神印记。
⑨冯其庸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历史文献典籍到、地下考古发掘文物到、地理实地考察到。“实地调查和读书一样重要。”冯其庸先生一有机会就到全国各地游历,自称这是“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大书”。
⑩他曾有诗云:“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自1986年至2005年的20年间,冯先生以古稀之年陆续完成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壮举,实地踏看了玄奘取经在中国境内西行和东归的全部路线,拍了近万幅照片。
冯其庸先生还用镜头和画笔记录了自己对西域的情感。在他的摄影集《瀚海劫尘》中,丝绸之路展示出多元的文化意蕴,民族的风情,历史的废墟,自然的风光,宗教的艺术,在遥远的岁月与旅途中叠加;在绘画作品里,冯先生在壮美的山川中取稿,独创了重彩西部山水,斑斓辉煌,沉着厚重,让人感受到西部山水的震撼之美。
冯先生曾说:“予少读玄奘法师传,遂仰之为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也。”这样的为学与为人理念,他一生坚持践行。从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玄奘精神在今天的复兴。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33.【介绍经历】冯其庸先生诞辰百年之际,小锡准备依据此文,补充介绍冯老先生的学习经历。
34.【斟字酌句】选文第①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竟”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理解。
35.【感悟“求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冯其庸先生是如何践行“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
36.【光启后学】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三到”对你的启发。
(2024·湖北襄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与月光之间有着某种隐秘的关系。我觉得这月色,不单单是村庄、河流的月色,也不仅仅是田野、阡陌的月色,还是父亲的月色。夜归的父亲披着月色,每移动一步,白月光就紧随其后。
②起初,父亲上夜班,他回来时我已熟睡。偶尔醒来,也是被细密的东西扎疼,借一帘月色看看。竟是长着络腮胡的父亲在吻我的脸。
③待我渐渐长大,父亲已改上白班,但他照例晚归。夜里看书时,我常被夜月疏影扰乱思绪。于是心动得一脚踏进妖娆绽放的月华。不知不觉走上门前小径,眺望远方,一星昏黄的灯火在水气中摇曳。细一寻思,那正是我行走于月色中的父亲。他在查看布下的黄鳝笼,捕捉黄鳝贴补家用。
④父亲的身影很小,在辽远而润湿的月光里。渐渐有些飘忽不定了。我揉了揉双眼,望见他拐了几个弯,向更远的地方移动。捉黄鳝累人,夜半时分需查看黄鳝是否入笼。我仿佛看到父亲正弯腰拨开河岸上茂密的茭白叶,习惯性双手向后撑着堤岸。两只脚缓慢探向水中。我猜想那下面肯定隐藏着黄鳝笼,它被父亲用水花生与河泥压着沉入了水中。在父亲做出这些动作时,我的心被攥紧。害怕、恐惧,父亲身形矮小,患高血压,倘若一脚踩空,那怎么办?而且时间一久、用力过多,他还会咳嗽[ ]夜晚的凉气重。风好像将他一阵紧似一阵的咳嗽声传到了我的耳边。我忽然觉得冷。很想喊他回家。但我知道,他不肯。好不容易找到了落脚地,父亲于是猫着腰打破静谧而寒冷的河水,掏出黄鳝笼。摇一摇、听一听、“L”形的黄鳝笼是父亲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潜伏着许多危险。
⑤高中那年,我肝胃不和,父亲一方面带我寻医问药,一方面竭力伺候好我的肠胃。他不仅下黄鳝笼。还下“卡钩”(尼龙绳上一头系着鱼钩,一头捆着一拃长的竹条,是专钓黑鱼的一种工具)。还在港汉里布设“困龙网”(一种尼龙线编织的大型渔网,能捉各种鱼)。有时候,我半夜失眠,想起了还在月光里迟迟未归的父亲,那一刻,蓦地感觉父亲就是一片行走着的白月光,皎洁而柔和。
⑥在父亲夜复一夜、日复一日的操劳下,我身体终于康复。如今再回想起那些病中的滋味,病痛的苦楚早已淡忘,而鱼汤的鲜香仿佛还萦绕在舌尖唇齿上。
⑦我结婚后,妻子回娘家安胎。父亲担心她营养跟不上,特意从家里带了十只黄鳝笼去亲家公家里。手把手教我岳父如何捕捉黄鳝。但我岳父从来没有熬夜的习惯。父亲想想,仍旧自己放黄鳍笼,半夜巡视,清早收回。可能是营养太丰富,孩子出生时已有八斤多重,抱在手上沉沉的,我们一家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快乐。
⑧月光从未停止过它的行走,父亲也从未停止过他的忙碌。每每看到或想到那铺天盖地的白月光,我就莫名感动,盈满期许,白月光与父亲是那么和谐融洽地相依相伴。我爱这白月光,行走着的白月光……
⑨然而有一天,那片千古不变的月光突然就破碎成一地泪珠。2014年,父亲于10月末的一个月夜不幸去世。据他生前的两个工友说,那晚他装卸化肥。中途没有休息……他太累了。感觉到胸闷、气喘,想要躺下来歇会儿。当他被送往医院时,距离他不适已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医生出具的死亡证明上,赫然写着:猝死。
⑩所有我曾眷恋过的月色都变得寒冷、孤独。我缺失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抹温馨月色。第二天临近中午,我才在一路奔波中再次看到父亲——他正躺在殡仪馆。我害怕地抚摸着他的乎,那手突然变得又瘦又冷,像浸泡了一晚上的月色。
有一次,梦见父亲站在午夜的码头上,猎猎江风吹得他衣袂飘飘,让我想起一个古人来——苏东坡。他们都是月中人,都是懂月亮的人。我很想握住他的手,可一挣扎,那轮落在江心的月亮,就被江水瞬间融化了。我唯一能握住的,只有眼眶再也无法藏住的泪滴。
(作者:刘鹏,有删改。《思维与智慧》2024年1期)
37.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全文情节,概括“我”和父亲之间的故事,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幼小时,父亲月夜捉鳝鱼回来,偶尔把“我”吻醒。→“我”渐渐长大,随父亲捉黄鳝非常担心他的安全和健康→“我”上高中时,① →“我”结婚后,父亲长期熬夜捉鳝鱼帮儿媳安胎保养→2014年10月一个月夜,父亲装卸化肥劳累猝死。→第二天,“我”一路奔波看到父亲,害怕地摸他的手→有一次,② 。
38.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1)倘若一脚踩空,那怎么办?而且时间一久、用力过多,他还会咳嗽[ ](请在[ ]中选择最恰当的标点,并说明理由。)
A.。B.!
(2)可能是管养太丰富。孩子出生时已有八斤多重。抱在手上沉沉的。我们一家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快乐。(加点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39.文章第④段为表现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你任选角度,举一例简要分析。
40.污渍把这篇文章的题目遮住了,小雨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定为“行走的白月光”,小雯题目叫“懂月亮的人”更好,你觉得哪个更合适?说说你的理解。
(2024·宁夏银川·一模)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圈。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人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探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心里那一片天地》有删改)
41.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丝瓜的生长过程,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顺序 丝瓜生长过程
① 我随意种了两颗丝瓜
过了不久 ②
③ 丝瓜秧爬出篱笆,爬上楼墙
又过了几天 ④
今天早晨 我却看到了奇迹
42.第⑨段说:“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有思想、会行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3.请对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44.作者笔下的丝瓜是什么样的丝瓜?请结合具体内容概括分析丝瓜的形象。
45.季羡林先生主张散文的语言要“纯任自然”,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4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丝瓜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汶口随想
陈茂慧
①坐落于泰山脚下的大汶口镇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②大汶河自东向西贯穿大汶口,由五条河流汇聚而成。先是泮汶河、石汶河、瀛汶河三条支流与牟汶河紧紧相拥,之后一路奔流。在大汶口,牟汶河再与柴汶河牵手而为大汶河。河水潺潺,流入东平湖平静的水域后,稍作停留便继续一路向西北,过陈山口,扑入黄河的怀抱——经过239公里的奔赴,百转千回后觅得归宿。
③6000多年前,新石器文化自大汶口出发,一路蜿蜒到今天。几千年过去了,河还是那条河。河水载沉载浮的光阴,见证了水域变化、水草荣枯、生命繁衍与时代变迁。
④这里处处弥漫着古意。一个秋日,晨光初露时,我站在大汶河岸边。村庄里有袅袅炊烟从房舍冒出,曼妙的身姿似乎千年来从未改变,浓郁、温暖的生活气息在弥漫,农人正迎着晨曦走向田间地头。
⑤大汶口镇与大汶河南岸的堡头村隔河相望。连通大汶河南北两岸的是一眼就能望见的七座桥,有明代古石桥、公路桥、京沪线铁路桥和普普通通的小桥。此刻,正有一列火车从铁路桥上轰隆隆地驰过,余音在原野里回荡。
⑥明代古石桥,据传清代雍正年间曾被大水冲毁,后由粥店老板姜桂松捐资修复,当地人立碑以资纪念,故又称“姜公桥”。桥面上能看到零星的新石块,桥下流水淙淙向西而去。石桥中间,有一条明晰的分界线,线南边为鲁国,北边乃齐国,我双脚分立分界线两边,心中不免生发“双脚踏齐鲁,一眼望七桥”之慨。过往的历史与纷繁的现实一一拼接、融合。芦苇在侧随风摇曳,依石栏拍照的女子明眸皓齿,衣袂飘飘。
⑦煦暖的阳光铺满古石桥,一队白色的山羊自南向北从容有序地走了过来,牧羊人慵懒地跟在后面,那么怡然自得。他们仿佛自远古而来,从鲁国到齐国串门。过桥后,牧羊人静静地坐在岸边的桥墩上,看天上白云飘、地上白羊跑、河中流水淌。他在想什么?羊儿们,散落在他身边,陶醉地嚼着岸边的青草,饱饮甘甜的河水。岁月静好,在清澈的河水里,它们是否看见了远古时自己祖先的倒影?
⑧走进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我看到一件又一件陶器安静地陈列于橱窗。每件陶器都形态各异,有陶豆、陶鼎、陶碗、陶壶、陶罐等。它们有着朴拙、饱满、圆润、匀称的身姿,温柔、敦厚、大方的仪态,或完整或残缺,镌刻着远古时代鲜明的烙印。它们仿佛敞开心扉向我低语:“我来了,我来了!”
⑨彩陶上布满了绚丽多彩的纹饰:弦纹、三角印纹、镂孔纹、几何纹、兽面纹、花叶纹等。一只陶尊上的“日火山”符号尤为神秘:最上面的像是太阳,下面的像是山脉,连接太阳与山脉的则像一簇火焰。这些符号是原始的信仰,成为文字的源头。它们是本体,也是喻体,构成千年文明进化的修辞说。
⑩一块刻着“大汶口遗址”的石碑静静地竖立在大汶河北岸、京沪铁路旁。在它的一侧,农田里的庄稼已被收割,有农民正在一畦畦菜地上忙活。不远处的村子里,葱郁的绿树环抱白墙黛瓦。这片土地下面,曾经埋藏着千年前的墓葬、房址、灰坑、城址。目前已挖掘出的墓葬,大汶河北岸有56座,南岸的磁窑镇堡头村有133座。由这些墓葬得知,远古时的大汶口人也爱美。他们通过打造精美的骨针、造型优美的首饰、光滑精致的玉器来装饰自己。为了追求美,他们甚至不惜拔除门牙或侧门牙,因长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而致齿弓变形、头部枕骨变形。葬具的材质、结构,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数量、质量,葬体的姿势,各有不同。而今,大汶口尚有许多未解的秘密,正等待更多的人踏上探索之旅,去一一解开——关于部落的、城邑的、村庄的,关于身体的、命运的,关于人与人的、人与自然的、人与时代和社会的秘密。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3月22日)
47.为什么说大汶口镇是个神秘的地方?请阅读全文后回答。
48.第②段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简述其表达效果。
49.作者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写,有什么作用?
50.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右图是一件什么藏品。假如你是大汶口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请介绍这件藏品。
这件藏品是:
我的讲解是:
51.学校选派你参加在大汶口遗址举行的“探寻中华文明源头”活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描述你发现的与中华文明源头相关的重要物证,并结合你掌握的历史知识,简要说明这些物证为何对探寻五千年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024·天津·一模)阅读《飘入新春的雪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飘入新春的雪花
张景云
①立春之后,大地渐渐回暖,雪的影子便难寻觅了。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我从气象预报中受到了鼓舞:未来几天要有一场大雪莅临。于是,我欣喜着,期待着,将目光投向天空,盼望着那漫天飞舞的精灵。这一天,气温突然下降,天空中聚集了浓密的云。到了晚上,天上飘下零星的雪花,一场大雪正向新春悄悄走来……
②雪是大自然最美妙的恩赐。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松软的大雪覆盖了整个世界,雪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像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一场雪,让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可爱起来。我捧起厚厚的雪,闻了闻,感到有一种“清香”的味道,沁人心脾。踩在厚厚的积雪上,身后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这悦耳的声音,如美妙的音乐。同时,它也覆盖住了记忆中的那些惆怅,留下了生命的美好……我从心里感激这场大雪的馈赠。
③雪为人们带来春天的讯息。我驻足林间,抬头望去,漫天的雪花穿过粗细不一的树枝,纷纷扬扬地落下,扑面而来。刹那间,我觉得这满天的飘雪像灵动多姿的花儿一样在空中开放。我想,这正如唐朝诗人韩愈在《春雪》里描绘的情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大唐:在新春里,人们都在盼望春天的身影,就连雪都嫌春天来得太晚,装作落花的样子,从树上飘落下来。冰冷的雪花本无生命,可在韩愈的笔下,却成了富有灵魂的花朵。盼望春天的诗人,面对冰雪的世界,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穿树而过如飞花一样的春雪,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让人陶醉。
④雪是浪漫的诗意。雪依然下着,片片相连。哦,好大的一片雪啊!我想起立春这天冬奥会开幕式上,人们借用李白《北风行》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诗句,以大如“席”的雪花作为艺术造型,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精彩场面。这句诗,把传统的诗歌元素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连在一起,宛如神来之笔,让世人再次领略华夏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传统文化恒久不息的魅力,为冬奥会增添了浪漫的诗意。遥想当年站在燕山脚下的李白,见到又大又密的雪,用“大如席”来比喻,意境壮阔,气象雄浑。我们感叹李白的想象力,那场大雪穿越千年,不仅在冬奥会的开幕式上“飘扬”,也在我们记忆中一直飘扬……
⑤雪渐渐地停了,为这个冬天缓缓拉上帷幕。春日渐暖,融化的雪默默渗入地下,化作汩汩清泉,慰藉着干渴的土地,滋养着世间万物。当飘入新春里的雪化尽,暖阳尽出,温暖的春天就会来到身边。要不了多久,枝头上重新吐出新芽,到那时,我们会在田野里蓦然开放的花朵中闻到雪花的芳香……
⑥感谢你,这飘入新春的雪花!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52.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53.请结合第④段内容,分析“雪是浪漫的诗意”表现在哪里。
54.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刹那间,我觉得这满天的飘雪像灵动多姿的花儿一样在空中开放。我想,这正如唐朝诗人韩愈在《春雪》里描绘的情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5.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感谢“飘入新春的雪花”。
(2024·湖南长沙·一模)和父亲一起当门卫
小李飞道
①1995年,12岁的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消息很快传遍了父亲所在的印刷厂。那段日子,父亲脸上全是满足。我感觉他走在厂里都在故意放慢脚步,等着别人的祝贺。
②8月,得了心脏病的父亲从省城看病回来,家里已是债台高筑。缺钱对我们家来说是家常便饭,已经拮据惯了的父母也从不为钱的事吵架。父亲原是车间一线工人,现在不能去上班,家里的收入自然锐减。但这次,背着外债的他们,脸上写满压力和忧愁。
③日子要继续,我要读初中,家人要吃饭,看病借的钱要还。母亲急着回乡下茧站上班,父亲刚能下床走路就去找厂领导,要求重返岗位。他无法再干重活,便请求厂里给他安排个轻松点儿的工作,工资低点儿也行。厂长让父亲回家等通知,于是他成了“待业中年”。不久,厂里通知说门卫室有人退休,空出一个岗位。父亲当门卫了。
④印刷厂的工厂区和家属区连成了一片,工人和家属300余人全从一个大门进出。门卫岗设置了两个保安,每人每天上12小时班,白班、夜班隔几天换一次。夜班从晚上8点上到第二天早上8点,对一个刚从死亡线上回来,仍靠吃药维持生命的心脏病人来说,无疑是项艰难的挑战。
⑤母亲上班时,家里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我读初中后,中午、晚上要回家吃饭,轮到父亲上白班时,他就要抽空回家做两顿饭——可门岗不能缺人,于是我一放学便蹬着自行车去接替父亲的工作,成为“临时门卫”。我的门卫职业就从13岁开始了。
⑥与父亲相比,我做门卫的时段,工作更清闲,毕竟中午、晚上工人都要回家属楼吃饭,门口过往行人较少,我只需要竖起耳朵留意过往汽车的喇叭声。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有闲钱买报刊的家庭不多。而那时,门卫室有各种报纸杂志,这个宝藏对我有致命的吸引力,成为我的快乐源泉。
⑦有一次,厂里有个小孩和我争论,他争不过我,便骂道:“你和你爸都是‘看门狗’!”周围的小伙伴都安静了,齐刷刷地看着我。我感到受了极大的侮辱,气得嘴唇抖动,双手握紧拳头。
⑧当天晚上,父亲看我没吃晚饭,情绪低落,就问了我几次,我便把这事告诉了他。
⑨父亲说:“我们本来就是看门的啊!_________________”听他这么一打比方,我心情好了起来。
⑩1998年,我考上高中。可才上高一,就得了一场大病。学业不佳,身体不好,16岁的我决定退学。父母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们同意我的决定。
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身体康复后,每天除了给父亲送饭,我几乎不出门。每天在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没事找事做,把一个个蜂窝煤从阳台搬到厨房的煤炉子旁,把家里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整理,用抹布擦洗家具的每一个角落……我也不再去替父亲当门卫了,我怕进出的小伙伴看到我。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一个晚上,父亲说他通宵夜班,让我陪他,因为他最近感觉自己心脏不舒服,怕夜里犯病。
当了3年临时门卫,我还从来没有陪父亲值过通宵夜班。当时天气已经很凉,晚上12点多,我和父亲坐在值班室里,靠个烧炭的小煤炉取暖。这几年随着我进入青春期,和父亲的沟通越来越少。退学后,我心情不好,更不想和人说话了。父亲先开口了,让我斜躺在椅子上睡觉,说他睡不着。我闭上了眼睛,其实也没睡着。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被一阵“哐当”声吵醒,原来是父亲在开小门。再一看,是厂里一个叫陈斌的孩子和他爸要出厂。他爸骑着拉货的三轮车,后面装满了桶和盆。盆里的水在荡漾,密密麻麻的鱼挤在水里。陈斌在后面使劲推着三轮车,他爸一边骑一边抱怨:“我叫你在家睡觉,明天还要上学!”我看了一下时间:3点。
“这么早就要去卖鱼?”
“是啊,不然怎么赚到钱?”父亲说,他们没钱租固定摊位,只好每天早上3点去抢位置好的移动摊位。又说,陈斌最近经常和他爸去出摊。
4点左右,我刚要闭眼休息,一个胖胖的身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是赵大娘。父亲帮赵大娘打开小门,赵大娘对父亲微笑致谢。父亲说,她每天早上这个点要去扫街,因为环卫工人要在6点之前完成所有街道的清扫工作。
接下来,还有出租车司机黄叔,推车卖早餐的张阿姨两口子,去街头捡垃圾的赵老头……每出去一个人,父亲就把这个人的故事讲给我听。
那几年厂里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在艰难地自谋生路。几天后,我告诉父亲,我要回学校继续读书。
2002年,我如愿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父亲也在那个月退休了。我和父亲同时告别了门卫工作。
大学毕业后10多年,我搬过几次家,每到一个新小区,门卫室总感觉特别亲切,最先混熟的人也总是小区的门卫。我知道,门卫是这个世界上最平易近人的人了。谈到门卫工作,我总是滔滔不绝,对方会忍不住问:“你咋这么熟悉门卫工作?”
我说:“我从初中就开始当门卫了,我们家是‘门卫世家’。”
节选自《读者》(2023第10期),有删改
5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中,此时的“父亲”在为孩子考上县重点中学而感到满足,而“我”却感觉“父亲”是故意在“等着别人的祝贺”,体现了“我”的虚荣。
B.文章第②~④段,叙述内容简单,语言直白,在一种“拉家常”式的叙述中,写出了“我和父亲一起当门卫”的缘由。
C.第⑥段中加点的词句,写出了“我”与“厂里的小孩”争论时,“我”的心理、神态及动作,既是对“我”的形象刻画,也是当时不公平社会的一个缩影。
D.文中较详细的记叙了“我”陪父亲通宵值夜班的一次经历,较深度的展现了一群努力生活打拼的群体形象,这给当时的“我”很大的触动。
E.“我”在很多年后,依然能对门卫工作滔滔不绝,可见“我”,对那段岁月的怀念和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57.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和父亲一起当门卫”的故事。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相关填空。
58.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处“我”说“我们家是门卫世家”时的心理,并简单说说你阅读后的感受。
59.请结合上下文,为小说第⑨段划线处补全“父亲”打比方劝慰“我”的话。要求符合文章情境和人物身份,不超过100字。
(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阅读《红枣林的情愫》,完成小题。
红枣林的情愫
郭力
①从延安出发,往北偏东方向走,向高原高处,向大山深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转过了一道又一道弯,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佳县——我在履历表“籍贯”一栏无数次填写过的地方,我与祖辈血脉相连的故乡,却是平生第一次相逢。
②难以想象,佳县县城竟建在高山绝壁之上,脚下黄河奔流。这里古称葭州,是颂歌《东方红》的诞生地。当年毛泽东同志率党中央转战陕北的日子,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佳县度过。在革命最严峻、最艰苦的时候,佳县人民甘愿把自己仅有的粮食拿出来,不遗余力地支援解放战争。1947年,毛泽东同志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在县城正街的南头,一块高高矗立的石碑上这十三个遒劲大字,就像一座闪光的灯塔,激励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③我的父亲,也正是在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加入了共产党的部队,走上革命道路。靠着一双脚板,走出了大山,走向西柏坡,走进北京。
④高山巍巍,黄河流淌。千百年来,佳县这座偏远的山城,历经苦难,顽强生存。佳县栽培红枣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首个入选的农业系统。佳县人民立足山区农业县、革命老区县和吕梁山片区县的实际情况,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在2019年年底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一棵又一棵枣树在沟坎里倔强扎根,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日升月落、沧桑巨变。
⑤沿着逶迤的古城墙,我漫步在县城高低起伏的老街小巷中,走过学校、医院、美食街……路过的每一个人、听到的每一句乡音、看到的每一个笑容,都让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夜晚,山城灯火璀璨,遥望那坐落于孤石之上的香炉寺,感受着这方土地的宁静。耳边传来一阵喧闹声,一群身穿校服的学生娃从高坡上奔跑而下,应该是刚下晚自习。他们那冒着热气的红扑扑的小脸儿,升腾着黄土地上新的希望。
⑥走进郭家畔村,这是父亲出生、成长的小村庄。穿过一大片玉米地,转了几道黄土坡,绕过遍栽枣树的山峁,进入堂哥家的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羊圈,满圈的山羊“咩咩”叫着,往篱笆墙挤过来,湿漉漉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堂哥早年也到城里打过工,可终究还是难离故土,又重新过上了“早上一垧地,后晌一群羊”的生活。
⑦在堂哥家简朴而凉爽舒适的窑洞里;堂嫂和侄女为我们张罗了一桌丰盛可口的农家菜,香气扑鼻的羊汤、炖肉、炒土豆丝,还有手工制作的凉粉、黄豆钱钱饭,都是黄土地的特产。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胸中翻滚着热耳酸目的情愫。
⑧不由得想起父亲生前经常念叨的往事:七十年前,母亲第一次随父亲回家乡,坐上驴拉的车,在傍晚时分风尘仆仆抵达婆家的窑洞。迎接新媳妇的第一顿晚餐是稀稀的小米汤,母亲喝完后等着上主食,后来才知,稀饭就是晚饭、晚饭就是稀饭,往后的一日三餐,主食都是稀米汤!今昔比对,不禁泪目。看堂哥家专门储藏粮食的窑洞里,堆满了五谷杂粮,我们终于可以告慰先人了。
⑨自古以来,干旱缺水的气候和水土条件,导致陕北高原生态脆弱,广种薄收,只适宜出产耐旱的玉米、小米之类的粗粮。“地老天荒梁峁秃,糜谷旱得拧麻花”,道尽了曾经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生活的艰辛。这些年来,家乡人民从生态、产业、科技等方面着力,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全力打造红枣、牛羊、红薯、康养旅游等产业链,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⑩干旱的黄土圪梁梁上,生活着我的乡亲。他们忠厚、善良、刚强,他们知足常乐,坚实而细腻,他们为黄土地赋予蓬勃生机。眼前,是那白生生的羊羔羔,那蓝莹莹的天……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5日第20版有改动)
60.回首往事,文章写了我的故乡陕西佳县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的贡献;今昔对比,文章又重点写了 和 ,再写我回到堂哥家与亲人团聚的情景;最后写故乡的蓬勃发展,家乡人的乐观刚强。
6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中“倔强扎根”的理解。
62.第⑦段中的“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和第⑩段中“眼前,是那白生生的羊羔羔,那蓝莹莹的天……”采用的是陕北高原特有的一种民歌“信天游”形式。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63.本文既写出了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又写了“我”对故乡强烈的爱。结合文意,说说“我”为什么对“平生第一次相逢”的故乡有如此强烈的感情。
(2024·辽宁·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又见爆米花
陈新森
①乡下老家过年的美食,千滋百味。蒸馒头,打年糕,切米糖……一道道散发着田园气息和家乡味道的美食,慰藉着游子的乡愁,但独有一种爆出来的美味让我念念不忘,那便是乡间普通的爆米花。
②小时候,每到年关,爆米花师傅高亢绵长的吆喝声总会飘荡在村头巷尾,充盈着过年的喜庆。孩子们立即闪身探头,拉着母亲的衣角,欲言又止,眼里满是渴望与期待。每每这时,母亲最懂我们的心思,“晓得了,这就去爆!”她赶忙停下手上的活计,起身找来面盆,用青花大碗从陶缸里舀一碗玉米,然后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向爆响传来的方向奔去。
③村庄晒场上,爆米花机仿佛一块磁铁,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过来了。场地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孩子。师傅神情悠然地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拉着木制风箱,右手慢悠悠旋转着机子,机子在红红的火苗上匀速翻转。师傅不时察看机器上的压力表,心思跟着那红色指针在跳动。五六分钟后,看到压力表的指针越过指示线时,他站起身来,手握扳手,把锅口对准一个长长的大布袋。
④这时候,爆米花师傅喊:“放炮了——!”围观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捂上耳朵,胆小的更是赶紧躲得远远的。“嘭”的一声爆响,一股白烟弥漫开来,米花诱人的香味倾泻而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
⑤师傅捏着大布袋的后角,把爆好的爆米花倒进面盆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去抢散落在面盆周围的米花。他们把蓬蓬松松的米花放入嘴里,轻轻咬碎后,用舌尖摩挲,品咂其中的香甜,欢乐的笑声顿时在爆米花机旁响起。
⑥去年,在家乡举办的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金灿灿的玉米垛旁,我又见到久违的爆米花。那一瞬间,我尽情嗅着空气中的米花香味儿,伸手抓了一大把塞进嘴里,不停地品尝着,秋收粮食的米香从嘴里蔓延到心里。
⑦童年家乡那位爆米花师傅姓张,早年家里穷,二十多岁就走村串巷爆米花。过去他走到哪里都有生意。现在呢,各种小吃林林总总,竞争太大,生意因此变得清淡。只有在结婚、乔迁等喜事时,主人家才会爆上一些爆米花,混着糖果、花生分给宾朋乡邻。见此情景,老伴和女儿总劝他别再出去爆米花了。张师傅多少有些失落。
⑧算起来,张师傅做爆米花也有四十多年了。虽说已在城里小区当了保安,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但他一直不舍得放弃老本行,只为图个乐呵,女儿开始时有些抱怨,后来甘心给父亲当司机和助手,一有空闲就会陪父亲去乡下爆上几炉。父女俩寻一块开阔地,把爆米花机、火炉之类的家什卸下来、安顿好。一声爆响,像吹响了集结号,把人们迅即召到一起。缕缕清香中夹杂着美好的记忆,丝丝缭绕在人们心里。女儿后来买了新式爆米花机,并在城里摆个爆米花摊,米花、米糖样式多,品味丰,很受欢迎。张师傅感到很欣慰。
⑨“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明代诗人生动描述了爆米花时的场景。老风俗代代相传,至今依旧沿袭。只是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到市场买米花,很少自制了,农村爆米花的热闹场景已难得一见。但年轻一代对爆米花的钟情似乎未减,商场、影院、超市常有供应。
⑩大年三十那天,我正准备贴春联,突然“嘭”的一声爆响传来,母亲惊喜地看向我说:“爆米花的来了……”我探头一看,正是久违的爆米花摊。“多少年没听到这个声音了。”笑容在母亲脸上漾开,她念叨着,“这爆声一响,年味就浓了,金豆开花,好年景啊!”
爆米花,这久违的让我念念不忘的爆米花,爆出了多少诱人甜美的故事,爆出了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4.阅读选文②—⑤段,围绕“爆米花”概括“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完成下面图表。
6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
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
66.选文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那一瞬间,我尽情嗅着空气中的米花香味儿,伸手抓了一大把塞进嘴里,不停地品尝着,秋收粮食的米香从嘴里蔓延到心里。
67.从选文第⑦段和第⑧段中,可以了解到张师傅的心理从“失落”变成“欣慰”。分析张师傅这种心理变化的原因。
68.阅读选文,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乡间普通的爆米花”为什么让“我”念念不忘?
(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勤春来早
乔忠延
①今年春来早。龙年紧着脚步往前赶,仍然落在立春节气的后面。迎着飞雪,顶着寒风,不少人构思着春天的蓝图,擘画着新一年的美景。而且,不是今年如此,年年都如此,代代都如此。人勤春来早,不只是挂在嘴上的俗谚,而是祖祖辈辈的传统。
②在我的记忆里,每逢腊月,奶奶都要去赶集,去置办年货。年货的多少,要看衣袋里钱的多少而定。钱多就多买,钱少就少买。但有一样,钱再少也必须买,那便是一张《春牛图》。《春牛图》是幅年画,但又不是普通的年画。这幅年画分为两个板块,上面画着一头高大的黄牛。黄牛迈着从容的步子,走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头上是飞舞的燕子,脸前是曲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过,不再是冰封雪盖的寒瘦模样,绽露出初春的灵动。画的下面是日历,一年的日子和二十四节气都标示得清清楚楚。
③儿时的我幼稚得很,总觉得《春牛图》没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年画热闹好看,为什么还要年年买《春牛图》回家?爸爸给我讲,农家过日子离不开《春牛图》,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时令都在上面。屋里贴上这张画,啥时候该种,啥时候该收,心中就有了数。家家便会早准备,早动手,不至于耽误农时。我又问,那为啥不画别的稀奇物,只画个看烦了的大黄牛?爸爸告诉我,黄牛能犁地,能拉车,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都要靠它卖力气。最有趣的是,这幅画还隐藏着打春牛的风俗。
④往昔立春这日,天色刚刚泛亮,乡亲们已经集聚在村东的田间。暖融融的太阳一露头,就有身穿锦袍的“春官”下令:“开打!”于是,身着武士装的“句芒神”①手持长鞭快步上场,左蹦右跳,啪啪的鞭炮声随之炸响。当然,这里的春官和句芒神都是村人扮演的。众人正看得眼花缭乱,就见句芒神旋舞到了“春牛”的身边,使劲抽打了一鞭。哗嚓一声响,“春牛”的肚子炸裂了,里面装的核桃、红枣、花生、炒豆,瞬间迸溅出来,散落一地。
⑤顿时,围观的人群欢声雷动,早有眼疾手快者飞身上前捡拾,拾到了,马上就吃。自然跑得最快、抢得最多、吃得最香的都是孩童。老辈人说,吃了“春牛”肚子里的食物,五谷能丰登,家业能兴旺。因而,老老少少都在抢,抢得欢天喜地,抢得红红火火。儿时听说打春牛,只觉得好玩、有趣味,长大了才明白,看似在打牛,实际是鞭策自己。打春牛寄寓着乡亲们早行动、早发力、把握初春时光的美好心愿。
⑥别看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我的故乡却得益于龙祠泉源,被誉为北国江南。从泉源流出来的多条河水,灌溉着十万亩良田,年年五谷丰登。
⑦跃入新时代,乡亲们不仅要让良田长小麦,还要借助道道清泉,种水稻、栽莲藕,铺展观光游学的田园画卷。
⑧这边谈笑风生谋划新一年的光景,那头忽有威风锣鼓敲打起来。威风锣鼓就是威风,气势雄浑,惊天动地。我以为是有什么欢庆仪式,一问才知道,是过大年时要出门献艺,抓紧排练。这闻名神州的威风锣鼓,早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每逢节庆,多地争相请去助威添彩,春节当然是生意最火爆的时候。原先只是一枝红杏闹春意,几个鼓,几个锁,几张锣,就打得满堂喝彩。但一支队伍哪能应对得了多地邀请,于是再发展,再训练。如今,已经是十支、几十支队伍,仍然无法满足需求。于是顺势而为,来他个“百般红紫斗芳菲”。这铿锵的锣鼓声,便来自拓展训练的场地上。
⑨威风锣鼓训练完一个曲牌,暂作歇息,就听见一阵欢声笑语飘过来。这是干啥?悄悄抽身,循声走去,宽阔的大厅里聚满了男男女女。有的扎龙灯,有的糊早船,有的绑竹马。这不稀奇,都是为年节闹社火做准备。稀奇的是,龙灯、旱船和竹马,样样都已摆下一大摊,满大厅的人还在忙个不停。一村一队闹社火,哪能用得上这么多!更令人新奇的是,还有人在裱糊社火队伍中从未见过的“黄牛”,莫非是要来个别出心裁,拔个头筹?问出口来,才知道自己早已落在时代后边。这些都是新开发的商品,见到订单才制作。那几头“黄牛”也一样,而且是我从未见过的春牛。如今传承了打春牛的民俗,再现传统风情,增添文化乐趣,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在娱乐中感受传统民俗的深厚精神内涵……我禁不住咂嘴吐舌,何曾想到乡村形成了节庆展演非遗的产业链!
⑩走出制作非遗文创产品的场馆,我背后仍然回荡着乡亲们的阵阵笑声。此时,威风锣鼓又敲响了,欢笑声、锣鼓声融为一体,像是滚滚春潮激荡着乡村大地。人勤春来早,新时代,争朝夕,和着鼓乐声、欢笑声,加快了节奏,加快了步履——
春天,热热闹闹地来临了!
(选自2024年2月5日《人民日报》)
①句芒神: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东方之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
69.阅读选文,仿照示例,简要概括选文所写到的家乡民俗。
70.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
71.根据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暖融融的太阳一露头,就有身穿锦袍的“春官”下令:“开打!”
72.根据链接材料,概括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当地“依托自身优势”来拓展农业功能。
【链接材料】赵坤宇委员建议: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依托自身优势……强化农旅融合,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创意农业,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摘自2024年3月9日《人民日报》
73.选文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意蕴丰富,说说你的理解。
(2024·重庆·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各小题。
何处是乡愁
梁衡
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 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②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鸡窝里收一颗鸡蛋,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这次回村,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③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大的那棵特别大,在孩子们眼中就是一座绿山、一座树塔。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日长人欲眠,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蛇,足有五尺多长,直挺挺地躺在树荫中。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双方相持了足有半个时辰。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那蛇一惊,嗖的一下蹿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现在,就是到动物园里,也看不到这样的好戏。(批注:第③段写了蛇鸡对阵的好戏。大蛇突降令人悚惧,其“嗖”然而去又令人紧张之态顿解;群鸡圆瞪鸡眼死盯着蛇,呆憨之状令人哑然失笑。其中有蛇鸡的物趣,也有童真童趣。现在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好戏,让人怀念而又遗憾!)
④一天晚上,一个叔叔串门回来,见老槐树下卧着一个黑影,便上去踢了一脚,说:“这狗,怎么卧在当道上!”不想那“狗”嗖地翻身逃去。星光下分明是一只狼。大约是来河边喝水,顺便在树下小憩片刻。第二天听了这故事,很令人神往,我们决心去找这只狼。长期在农村,早得了关于狼知识的秘传:铜头、铁身、麻秆腿。腿是它的最弱项。傍晚时分,四五个孩子结伴向村外走去。随身带上镰刀、斧头、绳子,这都是平时帮大人打柴的家什。大家七嘴八舌,说见了狼,我先用镰刀接腿,你用斧砍,他用绳拥。正说得热闹,碰见一个大人,问去干什么,答,去找狼。大人厉声训斥道:“天快黑了,你们还不都喂了狼 给我回去!”我们永远怀念那次未遵的捕狼壮举。(批注:第④段写 )
⑤忆童年,最忆是黄土。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土堆里爬。黄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摇篮。农村孩子穿开裆裤时,就会撒尿和泥。
⑥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响如炮仗,声宸四野,名“摔响窝”。以声响大小定输赢,以炸洞大小要补偿。孩子们虽个个溅成了泥花脸,仍乐此不疲。这场景现在也没有了,村子成了空壳村,新盖的小学都没有了学生。村庄没有了孩子,就没有了笑声,也没有人再会去让泥巴炸出声了。
⑦从春到夏,儿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绿的麦苗已长成金色的麦穗,该打场了。割倒的麦子被车拉人挑,铺到场上,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用牲口拉着碌砖,一圈一圈地碾轧。孩子们终于盼到一年最高兴的游戏季,跟在碌砖后面,一圈一圈地翻跟斗。一次我不小心,一个跟斗翻在场边的铁钯子上,钯齿刺破小腿,鲜血直流。大人说:“不碍,不碍。”顺手抓起一把黄土按在伤口上,就是止血了。至今还有一块疤痕,留作了永久的纪念。也许就是这次与土地最亲密的接触,土分子进入了我的血液,使我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总忘不了北方的黄土。现在机器收割,场是彻底没有了,挂口也几乎不见了,碌碡被可怜地遗弃在路旁或沟渠里。(批注:第⑦段写 )
⑧没有了,凡值得凭吊的美好记忆都没有了。我问自己,既知消失何必来寻呢 这就是矛盾,矛盾于心成乡愁。历史总在前进,失去的不一定是坏事。但上天偏教这物的逝去与情的割舍,同时作用在一个人身上,搅动你心底深处自以为已经忘掉了的秘密。于是岁月的双手,就当着你的面将最美丽的东西撕裂,这就有了几分悲剧的凄美。但它还不是大悲、大恸,还不至于呼天抢地,只是一种温馨的淡淡的哀伤,是在古老悠长的雨巷里“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节选自《梁衡散文》,有删改)
【散文·融情于事】
74.散文的叙事蕴含情思。作者深情回顾童年趣事,事事都藏着情思。请仿照第③段的批注,给第④段或第⑦段做批注。
批注:第 段写
【散文·品味语言】
75.请从修辞、句式两个角度,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响如炮仗,声宸四野,名“摔响窝”。
【散文·朗读技巧】
76.请根据你的理解,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重音,以体现“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请在原句中标注,并阐述理由。
到鸡窝里收一颗鸡蛋,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
【散文·情感主旨】
77.将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能够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文,结合本文情感主旨,理解“温馨的淡淡的哀伤”的含义。
【散文·文体结构】
78.有人认为本文结构太松散:“作者在②③④⑥⑦自然段中回忆了童年五个生活片断,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可以随意调换顺序。”你赞同吗?请结合本文内容阐述理由。
(2024·河南安阳·一模)请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
鸟鸣二三粒
①春天逐渐走向深处,人在树下张望,会收获密密匝匝的叶子带来的清凉,亦有树叶筛下来的如一地碎银的阳光。人居浮世,慌慌张张,在这样的春日,随便找一棵树,举头静观。
②树冠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的“内容”很丰富。除了蠕动的毛毛虫,垂着一根丝打转儿的尺蠖,伏在上面一动不动的斑衣蜡蝉,再有就是乡间常见的各色鸟儿。
③一个勤于听鸟鸣的人一定是感性的人。
④李白在紫藤树下仰望,收获了“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李太白毕竟是“诗仙”,普通的写景句中也隐含着浩荡之气,密密匝匝的树叶中跳动着能歌善鸣之鸟,极具动感。
⑤春天的黄鹂鸟,天空之城不是它们的舞台,它们的舞台在林间,在枝头——在这棵树上唱一首古体诗,在那棵树上唱几首绝句。说起这世间的实景演出和行进式舞台,山鸟雀绝对是其开创者。
⑥戴胜鸟喜欢隐匿在树叶之间,它们头顶自带一把小扇子,有着无限风雅,前世或许是文气十足的士人。
⑦有一种叫蜡嘴子的鸟,嘴奇大,叫起来喳喳有声——嘴大的唱歌似乎也好听。
⑧燕子和麻雀在叶间待不久,它们比较恋家,一般在树叶之间也就是吃个食的工夫就飞走了,在树冠之间掀起一场小型的旋风。
⑨鸟鸣是树上的另一类花朵,一种鸟叫就是一种鲜花, 百鸟朝凤就是百花向牡丹。如此,或许可以认为,桑树上的鸟鸣是紫色的,因吃了桑葚;梨树上的鸟鸣是白色的,因饮了梨花蜜;槐树上的鸟鸣是鹅黄色的,因食了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