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9.文言文阅读(单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9.文言文阅读(单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国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2 14: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题速练】文言文阅读(单篇)(全国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2024·四川成都·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池准易堂记
【宋】何涉
杨子云,号为名儒,声光赫赫。有宅一区在锦官西郭之隘巷,著书,有墨池存焉。后代追思其贤而不得见,立亭池端,岁时来游,明①所以景行向慕。入魏晋李唐,其历兴衰,独子云之宅岿然不废,亦足以信其才学为世所仰也。
前蜀王建僭立称号,杨宅并墨池纳入官界,为仓庾②地。及宋,淳化甲午李顺寇始乱,隆隆积廪化为灰阜。贼平,用其地改创营坞,以休养卒徒。呜呼,此儒宫弥益污辱!
庆历中,文彦博公为益州尹。有中兴寺僧诣庭言状,公叹惋累日,命吏寻其遗迹,画疆以还其旧。然屋已名龙女堂,池复堙寨矣。方议疏葺,而公遽③迫入觐,事用中寝④。
越明年,提刑司高惟几⑤乘闲独至,睹荒圮渺莽,咨嗟久之。退谕贤僚名卿,集俸余,以图建构。知尹程公闻而说之,命取良材充助其用。尹中布衣道士,亦欣然忘疲,来相助之。遂直北而掌,名曰“准易”,绘子云像于正位南向。池心筑台,置亭其上曰“解嘲”。前距午际,轩楹对起,以须宴会,曰“吐凤”。奇葩杂树,移植交带,垂茗森列,气象蔼蔼。
三月晦,凡土木之事毕成,时庆历八年。
(节选自《全蜀艺文志》,有删减)
【注释】①明:表明,体现。②仓庾:粮仓。③遽:突然。④事用中寝:事情因此中止。⑤高惟几:宋代官员,诗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退谕贤僚名卿 谕:告诉。 B.闻而说之 说:说服。
C.直北而掌 堂:修建祠堂 D.土木之事毕成 毕:全部。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其历兴衰,独子云之宅岿然不废,亦足以信其才学为世所仰也。
(2)有中兴寺僧诣庭言状,公叹惋累日,命吏寻其遗迹,画疆以还其旧。
3.请结合链接材料及选文内容,探究“墨池文脉”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链接材料】
元朝初年,官府在洗墨池原址修建了墨池书院。清末(1905年),墨池书院与芙蓉书院合并为成都高等小学堂,1907年改为成都县立中学,1952年易名为成都第七中学校(今成都七中),延续“墨池文脉”,传承“蜀风雅道”。2016年成都高新区新开办一所小学,命名为“墨池书院小学”。
(2024·吉林·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考试画师
前明英宗①试天下画师于京中,以“万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为题,诸画工皆于花卉上妆点,独戴文进②画天松,顶立一仙鹤,一人画芭蕉下立一美人于唇上作一点红朝廷竟取画美人者,时皆为戴惜不遇。余谓戴画用意固高,然于春色二字究未关会也。
或云,此是宋徽宗③时画工戴德淳④事,德淳画“蝴蝶梦中家万里”,作苏武牧羊卧草蝶中,亦善用意。
【注释】①英宗:明朝第六位皇帝。②戴文进:明代画家,“浙派绘画”开山鼻祖。③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④戴德淳:宋徽宗时画工。
4.文中“余谓戴画用意固高”中“谓”的意思是
5.用“/”给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限两处)
一人画芭蕉下立一美人于唇上作一点红朝廷竟取画美人者
6.结尾段写戴德淳画“蝴蝶梦中家万里”有何作用?
(2024·吉林长春·一模)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五计
朱新仲舍人常云:“人生天地间,寿夭不齐①,姑以七十为率②:十岁为童儿,父母膝下,视寒暖燥湿之节,调乳哺衣食之宜,以须成立,其名曰生计;二十为丈夫③,A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如骥子伏枥,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计;三十至四十, 日夜注思,择利而行,位欲高,财欲厚,门欲大,子息欲盛,其名曰家计;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④渐逼,过隙之驹⑤不留,当随缘任运⑥,息念休心,善刀而藏⑦,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就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慊⑧,其名曰死计。”朱公每以语人,以身计则喜,以家计则大喜,以老计则不答,以死计则大笑,且曰:“子之计拙也。”朱既不胜笑者之众,则亦自疑其计之拙,曰:“B岂皆恶老而讳死邪 ”因为南华长老作《大死庵记》,遂识其语。予之年龄逾七望八,当以书诸绅云。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寿夭不齐:人的寿命长短不一样。②率:标准。③丈夫:指成年男子。④西山之日:死亡的日子,讳称。⑤过隙之驹:形容时间过得极快。⑥随缘任运:等待命运的安排。⑦善刀而藏:修缮并藏起在名利场上厮杀的工具。⑧慊:不满,怨恨。
7.用“/”给文中画线句子A断句。(限三处)
骨 强 志 健 问 津 名 利 之 场 秣 马 厉 兵 以 取 我 胜。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B。
岂皆恶老而讳死邪?
9.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朱新仲只用了“生计,身计,家计,老计,死计”这十个字就把人生描绘得淋漓尽致。“骥子伏枥,意在千里”是“身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对此作为青少年的你有什么启发?
(2024·浙江丽水·一模)班级开展“明朝人眼中的浙江”主题学习活动,完成后面的任务。
江南诸省
(明)王士性①
两浙东西以江②为界而风俗因之。浙西俗繁华,人性纤巧,雅文物,喜饰鞶帨③。多巨室大豪,若家僮千百者,鲜衣怒马,非市井小民之利。浙东俗敦朴,人性俭啬椎鲁,尚古淳风,重节概,鲜富商大贾。而其俗又自分为三:宁、绍盛科名逢掖④,其戚里善借为外营,又佣书⑤舞文,竞贾贩锥刀之利,人大半食于外;金、衢武健负气善讼,六郡材官⑥所自出;台、温、处山海之民,猎山渔海,耕农自食,贾不出门,以视浙西迥乎上国矣。
杭州省会,百货所聚,其余各郡邑所出,则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橘,温之漆器,金之酒,皆以地得名。惟吾台少所出,然近海,海物尚多错聚,乃不能以一最佳者擅名。
杭、嘉、湖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金、衢、严、处⑦邱陵险阻,是为山谷之民;宁、绍、台、温连山大海,是为海滨之民。三民各自为俗,泽国之民,舟楫为居,百货所聚,闾阎⑧易于富贵,俗尚奢侈,缙绅气势大而众庶小;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犯刑法,喜习俭素,然豪民⑨颇负气,聚党与而傲缙绅;海滨之民,餐风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为生不甚穷,以不通商贩不甚富,闾阎与缙绅相安,官民得贵贱之中,俗尚居奢俭之半。
(节选自《广绎志卷之四》)
【注释】①王士性:台州临海人。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足迹遍布两京十三省,著有《五岳游草》《广游志》《广志绎》,被视为与徐霞客比肩的地理学家。②江:指钱塘江。③鞶帨(pán tuì):腰带和佩巾。④逢掖:宽大的衣袖,指儒生或儒学。⑤佣书:替人抄书。⑥材官: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级武职。⑦严:严州,今天的建德市、淳安县和桐庐县。处:处州,今天的丽水市。⑧闾阎:指平民。⑨豪民:指地方上没有官职,但有财势,欺压百姓的人。
10.请根据提示,完善“鲜”的字义发展图。
鲜(本义):鲜鱼,活鱼 引申为“味美”
又引申为 。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引申为 ,如“若家僮千百者,鲜衣怒马。”
借作“ ”,读xiǎn。如“鲜富商大贾”;“菊之爱, ”(《爱莲说》)
11.在王士性看来,浙江有哪些人文现象和地域特色?请简要概括。
12.“三民各自为俗”,他们在生活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述。
13.王士性认为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两种现象能佐证他的观点吗?请任选其中一种现象,结合选文内容分析。
A.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的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戚继光从义乌(属金华市)招募农民矿工,组建戚家军,成为骁勇善战的抗倭力量。
(2024·河北唐山·一模)程先生名贲,字季长,自号丘园子,江阳人也。世习儒。少孤,力学,立身介洁①。跬步②一言,必循礼③则④。虽家童稚子,应对进退,不逾规矩。先生尤嗜酒,复喜藏书,自经史子集之外,凡奇诀要录,未尝闻于人者,毕珍收之,亦多手写焉。其间复混以名画古琴,瑰异雅逸之玩⑤,无所不有。虽年齿已暮,而志好益坚。目游简⑥编⑦,未少暂息。每谓所知者曰:“余五十年简册铅椠⑧未尝离手。”其勤至也如此。尝撰《太玄经义训》,功未就,寝疾而卒,年七十有四。《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其是之谓乎?
(选自《茅亭客话》卷十)
①介洁:品德高洁。②跬步: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再举足为步。③礼: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④则:法则。⑤玩:可供玩赏的东西。⑥简: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用竹片削制而成。⑦编:古代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引申为书或书的一部分。⑧铅堑:铅粉笔与木板。古人记录文字的工具。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先生尤嗜酒 余幼时即嗜学(《送东阳马生序》)
B.毕珍收之 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C.尝撰《太玄经义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D.功未就 持就火炀之(《活板》)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年齿已暮,而志好益坚。
(2)其是之谓乎?
16.文中写了家童稚子的表现。其用意是什么?
17.选文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程贲“力学”的?
(2024·贵州毕节·一模)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进。”唐李靖①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走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归附。以靖往迎之。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赉②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 ”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虏始觉,列兵未及阵,靖纵兵击之。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节选自《百战奇略》)
【注释】①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赍(jī):带着。
18.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突厥首领颉利在战争中败给了李靖,派遣使者到唐朝谢罪,希望能率领整个国家归附唐朝。
B.唐王朝派唐俭等人为使者抚慰突厥。李靖认为,使者到达后,突厥人一定以为危机已解除。
C.颉利可汗见到唐俭等人,十分高兴,完全没有料到唐军会发动进攻,安心地在牙帐中睡觉。
D.李靖指挥大军杀到,突厥大败。此战为唐王朝开拓了从阴山向北直至大漠一带的大片土地。
19.李靖决定向突厥发动突袭而不顾唐俭等人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请从文中摘录相应的两个句子来回答。
2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则宜速进兵以捣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B.去其牙帐七里 委而去之(《〈孟子〉三章》)
C.颉利亡去 今亡亦死(司马迁《陈涉世家》)
D.为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以献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2024·贵州铜仁·一模)五云山①
〔明〕张岱
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冈阜深秀,林峦蔚起,高千丈,周回十五里。沿江自徐村进路,绕山盘曲而上,凡六里,有七十二湾,石磴千级。山中有伏虎亭,梯以石城②,以便往来。至顶半,冈名月轮山,上有天井,大旱不竭。东为大湾,北为马鞍,西为云坞,南为高丽,又东为排山。五峰森列,驾轶③云霞,俯视南北两峰,若锥朋立。长江带绕,西湖镜开,江上帆樯,小若鸥凫,出没烟波,真奇观也。宋时每岁腊前,僧必捧雪表进,黎明入城中,霰④犹未集,盖其地高寒,见雪独早也。山顶有真际寺,供五福神,贸易者必到神前借本,持其所挂堵铤去,获利则加倍还之。借乞甚多,楮镪⑤恒缺。即尊神放债,亦未免穷愁。为之掀髯一笑。
【注释】①选自张岱《西湖梦寻》卷五。②城cè:台阶。③驾轶yì:超越。④霰xiàn:小冰粒。⑤堵襁chǔ qiāng:指祭供时焚化用的纸钱。
2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作者游览五云山路线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村—伏虎亭—大湾—真际寺
B.徐村—大湾—伏虎亭—真际寺
C.徐村—伏虎亭—月轮山—真际寺
D.徐村—月轮山—伏虎亭—真际寺
22.阅读上文后,小语和小文结合《湖心亭看雪》的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我发现,张岱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如“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就描绘了大雪三日后湖心亭一带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景象,突出景色纯净、雪白特征。
小文:是的,《五云山》中也是如此写景的呢。例如描写登山所见,用“长江带绕”,这就描绘了① 景象,突出② 特征。
小文:不仅如此,张岱在描写景物时,语言还简洁传神。例如:“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形象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通过夸张、对比,表现了雪后西湖的空阔之美。
小语:我发现上文中“林峦蔚起”也同样精妙。一个“蔚”字,描绘了③ ,从整体视觉角度,表现了④ 之美。
2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沿江自徐村进路 徐以杓酌油沥之(欧阳修《卖油翁》)
B.以便往来 便得一山(陶渊明《桃花源记》)
C.南为高丽 南极潇湘(范仲淹《岳阳楼记》)
D.见雪独早也 予独爱菊(周敦颐《爱莲说》)
(2024·江苏无锡·模拟预测)《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巨著,凝聚着古人青春的智慧。请阅读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圣水出①上谷,故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那。王隐《晋书·地道志》曰:郡在谷之头,故因以上名焉。王莽更名朔滑也。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东南流径大防岭之东首,山下有石穴,东北洞开,高广四五丈,入穴转更崇深,穴中有水。耆旧②传言,昔有沙门释惠弥者,好精物隐,尝煹火寻之,傍水入穴,三里有余,穴分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知趣道;一穴西南出,入穴经五六日方还,又不测穷深。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数日而返,人有采捕食者,美珍常味,盖亦内穴嘉鱼之类也。是水东北流入圣水,圣水又东迳玉石山,谓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其水伏流里余,潜源东出,又东,颓波泻涧,一丈有余,屈而南流也。
注释:①出:发源。②耆旧:老人。
(节选自《水经注》)
2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王莽更名朔滑也(更:更改)
B.尝煹火寻之(尝:曾经)
C.故以玉石名之(故:因此)
D.好精物隐(隐:隐藏)
25.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故以玉石名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
B.学而时习之
C.已而之细柳军
D.益慕圣贤之道
26.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
②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
27.文中的上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024·山西大同·一模)德言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每欲开《五经》,必束带盟濯,危坐①对之。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德言曰:“敬先圣之言,岂惮如此!”时高宗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
—《旧唐书·萧德言传》
【注释】①危坐:端坐,正坐。
28.小智同学读到“妻子候间请曰”时,回忆起学过的含有“间”的文言句子,下面与“妻子候间请曰”中的“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9.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最生动的手法之一。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萧德言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4·陕西宝鸡·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人,徐令②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③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④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⑤、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⑥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选自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有改动)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今宝鸡市扶风县。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县县令。③执:操持,做。④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⑤傅介子:傅介子、张骞都是西汉外交家,都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封侯。⑥研:同“砚”。
3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耻劳辱( ) (2)尝辍业投笔叹曰( )
(3)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 ) (4)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
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受直以养老母”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 B.策之不以其道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皆以美于徐公
3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3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班超的性格特点。(回答两点即可)
(2024·四川雅安·二模)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③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 官名。 ③肩舆: 轿子。
3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35.本文写罢政后的王荆公,请结合语段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4·四川雅安·二模)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6.下列各项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渔者歌曰
D.曾益其所不能/曾不若孀妻弱子
3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24·广东广州·一模)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①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②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思情笃③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已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乃智达之士。所言薄莽,其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释】①安众,县名。②字,哺育、养育。③笃 dǔ,忠实。
38.解析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使其自迁善也( ) (2)临终敕诸子曰( )
39.用“/”划分朗读节奏。
继 母 慈 仁 出 自 天 受
40.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程文矩妻的美德?
(2024·江苏无锡·一模)①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
③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复上二十馀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③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繇终南背走峨眉,抵峨眉,属奢酋阻兵,乃返。过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二经,山川两戒,多囿于中国一隅。
④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泛洞庭,上衡岳。再登峨眉,北抵岷山,极于松潘。过丽江,憩鸡足。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节选自[清]钱谦益《徐霞客传》)
4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力耕奉母(侍奉) B.曾造雁山绝顶否(到)
C.谒曹溪(拜见) D.憩鸡足(休息)
4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
43.翻译下列句子。
(1)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
(2)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
44.钱谦益对徐霞客给出“奇人奇书当流传不朽”高赞评论,请概括赞他为“奇人”的原因。
(2024·天津·一模)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晖夕阴 晖:日光
B.连月不开 开:指天气放晴
C.沙鸥翔集 集:集中
D.把酒临风 把:持、执
46.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谪守”二字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
B.第③④段分写洞庭湖阴晴景象,以及不同景象在作者心中的不同反响。
C.第⑤段是全篇重心,“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语重情深,悲凉慷慨,读之令人感喟。
D.这篇散文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翰传
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①。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②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②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③。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④。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③性至孝,遭母忧⑤,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选自《晋书·张翰传》)
【注】①大鸿胪:官名。②贺循:两晋时期名臣,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③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齐王冏,晋武帝司马炎之侄,“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大司马东曹掾,官名。辟,征聘并授予官职。④见机:看机会,辨形势。⑤母忧:母亲的丧事。
4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会 稽 贺 循 赴 命 入 洛
4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乃就循言谈( ) (2)祸难未已( )
(3)求退良难( ) (4)俄而冏败( )
5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51.首段说张翰“纵任不拘”,从全文看体现在哪几件事上?
52.传记通常通过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张翰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024·四川雅安·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①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②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③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④。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里中:乡里;②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③子母:利息和本金。④责券:求取证据。
5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
54.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
(2024·四川雅安·二模)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5.下面加点的文言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所恶有甚于死者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D.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6.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024·天津·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修始在滁州
修①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②。虽机阱③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④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⑤,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⑥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⑦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修:欧阳修。②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③机阱:陷阱。④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⑤润身:修身养性。⑥宽简:宽松简易。⑦便:安逸,安适。
5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未尝及文章 尝:
(2)故所至民便之 故:
5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
59.阅读选文,请概括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4·湖南长沙·一模)(欧阳)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中子棐①,字叔弼,广览强记,能文辞,年十三时,见修著《鸣蝉赋》,侍侧不去。修抚之曰:“儿异日能为吾此赋否?”因书以遗之。修卒,代草遗表,神宗读而爱之,意修自作也。服除,知襄州。曾布②执政,其妇兄魏泰倚声势来居襄,规占公私田园,强市民货,郡县莫敢谁何。至是,指州门东偏官邸废址为天荒,请之。吏具成牍至,棐曰:“孰谓州门之东偏而有天荒乎?”却之。众共白曰:“泰横于汉南久,今求地而缓与之,且不可,而又可却邪?”棐竟持不与。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中子棐:欧阳修的第二个儿子欧阳棐。②曾布:曾巩的弟弟,北宋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词人。
6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查阅字典,“顾”字的义项有①照顾;②看;③顾惜等;文中选择第②个义项,理解为“看”。
B.“侍侧不去”中的“去”,文中指“前去,去往”,与成语“去国怀乡”的“去”含义相同。
C.服除,即脱去了丧服,意为守丧结束,文中指的是欧阳棐为其父欧阳修守丧期满。
D.“却之”中的“却”与“了却君王天下事”里的“却”是同一意思。
6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B.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C.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D.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62.请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
修卒,代草遗表,神宗读而爱之,意修自作也。
63.欧阳修的一生不仅福泽民众,也“惠”及子孙。请结合选文概述欧阳棐哪些方面受到其父欧阳修的影响?
(2024·广东清远·二模)(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④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侪(chái):同辈,同类中人。③畚锸(běn chā):箕畚、铁锹。④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6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徙知徐州/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B.轼诣武卫营/及郡下,诣太守
C.使官吏分堵以守/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卒全其城/卒获有所闻
65.请用三条“/”给文中的句子断句。
复 请 调 来 岁 夫 增 筑 故 城 为 木 岸 以 虞 水 之 再 至 朝 廷 从 之
66.选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选文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承亮①,字茂先,真定②人。宋苏轼自定武③谪官过真定,承亮以文谒之,大为称赏。宣和④五年秋,应乡试,同试者八百人,承亮为第一。明年,登第⑤。调易州⑥户曹⑦,未赴,会金兵南下。天会⑧六年,斡离不⑨既破真定,拘籍⑩境内进士试安国寺,承亮名亦在籍中,匿而不出。军中知其才,严令押赴,与诸生对策 。策问“上皇无道,少帝失信” 。举人承风旨 ,极口诋毁。承亮诣主文 刘侍中曰:“君父之罪,岂臣子所得言耶?”长揖而出。刘为之动容。余悉放第 ,凡七十二人,遂号七十二贤榜。刘多 承亮之谊 ,荐知 藁城 县。漫应之,即弃去。年七十终,门人私谥曰“玄贞先生”。
(节选自《金史》)
①褚承亮:人名,宋金之际学者。②真定:地名。③定武:地名。④宜和:北宋时期,宋徽宗第六个年号。⑤登第:这里指应考被录取。⑥易州:地名。⑦户曹: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的官署。⑧天会:金朝年号。⑨斡离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金朝名将。⑩籍:名册。 对策:这里指按简策上的问题陈述自己的见解。 上皇无道,少帝失信:这里的“上皇”“少帝”指宋徽宗和宋钦宗。 承风旨:这里的意思是迎合意旨。 主文:指主考官。 放第:这里指被录取。 多:赞美。 谊:合理的道理、行为。 知:主持,掌管。 墓城:地名。
6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明年 明年:
(2)幹离不既破真定 既:
(3)承亮诣主文刘侍中曰 诣:
(4)余悉放第 悉:
6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承亮为第一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B.军中知其才 其真无马邪(《马说》)
C.与诸生对策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刘多承亮之谊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6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调易州户曹,未赴,会金兵南下。
70.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表现褚承亮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71.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角度来看,褚承亮符合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2024·江苏南通·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岳阳楼记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①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浩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②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③,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④。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⑤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⑥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⑦,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谍籍兵⑧,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⑨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⑩,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袁中道/文 有删减)
【注】①匹练:白绢。②敛衽:指整理衣襟,表示恭敬。③窦:孔;洞。④青草、赤沙、云梦:青草湖、赤沙湖、云梦湖。⑤炮车:状如炮车似的。⑥泫:流泪。⑦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⑧增堞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卒。⑨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⑩皤:白。
7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而 巴 江 之 水 卷 雪 轰 雷
7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及春夏间( ) (2)此其所以奇也( )
(3)诚不能无慨于心( ) (4)壮心日灰( )
7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75.作者游览岳阳楼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76.袁中道在《游岳阳楼记》结尾处说“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连用两个“真可哭也”,有什么表达效果?
(2024·江苏无锡·一模)①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且刃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②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①,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②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
③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④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释:①草创:开始创建。②掾吏:官府里的办事员。
7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刃芝(杀死)
B.或流声上闻(使……听说)
C.具陈节罪(全、都)
D.不矜廉隅(自夸)
7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
79.用现代汉语翻译划横线句子。
(1)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2)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80.陈寿评司马芝为“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请结合②③两段阐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024·四川德阳·模拟预测)专 诸 传 (节选)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①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乃进专诸于公子光②。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间。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伍子胥;伍员,字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杀而逃离楚国来到吴国。②光:吴国的公子。
8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B.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C.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D.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82.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同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伍子胥之亡楚 ②且秦灭韩亡魏
B.①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①因以匕首刺王僚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D.①具酒请王僚 ②百废具兴
8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他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刑,发奋继续完成《史记》被尊称为“史圣”。
B.专诸的故事还曾出现在《唐雎不辱使命》中,与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列,其事迹为鱼腹藏剑。
C.文中专诸在王僚排兵布阵、严防死守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畏惧,将刀藏于鱼腹中,刺死王僚,不辱使命。
D.王僚,姓王名僚,春秋时吴国君主,他被刺死后即位的是阖闾,阖闾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
8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2024·山东泰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养浩传
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②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②也。”
③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④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 张养浩传》,有删改)
【注释】①平章:官职名。②掾(yuàn):属官,副职,助手。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的规定。
85.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3处)
到 官 四 月 未 尝 家 居 止 宿 公 署 终 日 无 少 怠。
8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遇人有遗币于途者 遗: (2)四顾壁立 顾:
(3)大奇之 奇: (4)互相戒曰 戒:
8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88.选文中的张养浩有哪些宝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
(2024·山东泰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故患有所不辟也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鱼,我所欲也 夕日欲颓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0.下列句子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乡为身死而不受
C.子固非鱼也 D.便要还家
91.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A.如果使人的欲望都像追求生命一样,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B.如果使人喜爱没有超过喜爱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C.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D.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求得生存的人,哪一个人不可以利用呢?
9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从反面论证了义比生更珍贵。
B.文章第二段举例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以“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诠释和证明了面对生死和尊严两难的选择时,应舍身而取义。
C.孟子善用排比手法,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分成三句排列起来,增强了语势。
D.文章结尾提到的“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本心”是不学而有,不教而在,修身就是保有“本心”。
参考答案:
1.B 2.(1)经历了兴衰变迁,只有杨子云的住宅依然屹立不倒,这也足以证明他的才学受到了世人的敬仰。
(2)有一位中兴寺的僧人来到庭前陈述情况,文彦博连续几天都在感叹惋惜。他命令官员寻找遗迹,划定界限以恢复原貌。 3.①历史渊源;②教育传承;③文化认同。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B.句意:(知尹程公)听说后很高兴。说,同“悦”,高兴。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历,经过、经历;独,只有;岿然,高高挺立而显得稳固的样子;为……所,被。
(2)诣,前往;言,陈述;叹惋,嗟叹、惋惜;累日,多日;疆,界限。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①由原文首段“杨子云,号为名儒,声光赫赫。有宅一区在锦官西郭之隘巷,著书,有墨池存焉”可知,墨池文脉起源于杨子云的墨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成为后世学习和传承的对象。
②由原文第四段“越明年,提刑司高惟几乘闲独至,睹荒圮渺莽,咨嗟久之。退谕贤僚名卿,集俸余,以图建构。知尹程公闻而说之,命取良材充助其用”。链接材料“元朝初年,官府在洗墨池原址修建了墨池书院。清末(1905年),墨池书院与芙蓉书院合并为成都高等小学堂,1907年改为成都县立中学,1952年易名为成都第七中学校(今成都七中),延续‘墨池文脉’,传承‘蜀风雅道’”可知,从元朝开始,墨池文脉得到了官方的重视和支持,建立了墨池书院,后来演变为成都高等小学堂、成都县立中学等教育机构,一直延续至今。这些教育机构不仅传承了墨池文脉,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③由原文第四段“退谕贤僚名卿,集俸余,以图建构。知尹程公闻而说之,命取良材充助其用。尹中布衣道士,亦欣然忘疲,来相助之”,链接材料“1952年易名为成都第七中学校(今成都七中),延续‘墨池文脉’,传承‘蜀风雅道’。2016年成都高新区新开办一所小学,命名为‘墨池书院小学’”可知,墨池文脉代表了蜀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被广大民众所认同和推崇。这种文化认同使得墨池文脉得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和延续。综上所述,“墨池文脉”能够延续至今,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教育传承以及广泛的文化认同。
【点睛】参考译文:
杨子云,是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锦官城的西郊狭窄的巷子里,他有一座住宅,并在那里撰写著作,那里有墨池。后代的人们怀念他的贤德,但无法再见到他,于是在池塘边建立了一个亭子,每年都会来游览,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经过魏晋和李唐的兴衰变迁,只有杨子云的住宅依然屹立不倒,这也足以证明他的才学受到了世人的敬仰。
在前蜀时期,王建篡位称王,将杨子云的住宅和墨池纳入了官方的领域,变成了粮仓的用地。到了宋朝,淳化年间,李顺发动叛乱,导致粮仓被烧毁。叛乱平定后,这片土地被用来改建军营,以休养士兵。唉,这座儒学宫遭受了更多的污辱!
在庆历年间,文彦博担任益州尹。有一位中兴寺的僧人来到庭前陈述情况,文彦博连续几天都在惋惜。他命令官员寻找遗迹,划定界限以恢复原貌。然而,房屋已经被命名为龙女堂,池塘也被填平了。正当讨论修复事宜时,文彦博突然被迫入京觐见,事情因此中止。
第二年,提刑司的高惟几趁着空闲独自前往,看到荒废破败的景象,感叹了很久。他回去后告诉贤僚名卿,集合了他们的俸禄余额,以计划重建。知尹程公听说后很高兴,命令取用优质材料来协助建设。尹中的布衣道士也欣然忘疲,前来帮忙。于是在北边修建祠堂,命名为“准易”,在正位南向绘制了杨子云的画像。在池塘中心筑起一个台子,上面建了一个亭子,名为“解嘲”。前面靠近中午的位置,轩楹相对而起,用于宴会,名为“吐凤”。奇特的花朵和杂树被移植交错种植,垂下的茶叶密集排列,气氛和谐。
三月底,所有的土木建筑工程都完成了,当时是庆历八年。
4.认为 5.一人画芭蕉下立一美人/于唇上作一点红/朝廷竟取画美人者 6.对比(比较、衬托),突出戴德淳作画善用意,暗示戴文进落选原因
【解析】4.本题考查字义。
句意:在我看来,戴文进的画作固然用意深远。谓,认为。
5.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还有一位画师画了一位美人在芭蕉树下,仅美人的唇上点了一抹红色。朝诞最终选取了画美人的那位画师的作品。分析语义可知,“一人画芭蕉下立一美人”“于唇上作一点红”交代此人画作的内容。“朝廷竟取画美人者”交代最终录取结果。
故断句为:一人画芭蕉下立一美人/于唇上作一点红/朝廷竟取画美人者。
6.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根据末段中的“德淳画‘蝴蝶梦中家万里’,作苏武牧羊卧草蝶中,亦善用意”可知,写戴德淳画“蝴蝶梦中家万里”突出了戴德淳作画善用意。这就与戴文进作画不善用意形成了对比,也暗示了戴文进落选原因是不善用意。
【点睛】译文参考:
前明英宗皇帝在位时,曾在京中则试天下的画师,皇帝出的题目是“万绿技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大多数的画都在花卉上加以妆点(以展现出动人的春色),有一位名叫戴文进的画师画的是苍翠的松树,树顶上立着一只鹤。还有一位画师画了一位美人在芭蕉树下,仅美人的唇上点了一抹红色。朝诞最终选取了画美人的那位画师的作品,当时的人都为戴文进没得到赏感盛到惋惜。在我看来,戴文进的画作虽然用意深远。但在体现“春色”这一主题上确实略显欠缺。
后来有人说。(当初人们)把这件事与宋微宗时期画师戴德淳的作画之事作比较。德淳画过一幅名为“蝴蝶梦中家万里”的画作,画中的苏武卧在蝴蝶纷飞的草丛中,这也展现了他作画是善用意会。
7.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 8.难道人们都讨厌老去而忌讳死亡吗? 9.示例:此处激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共鸣,我们正当年少,立志求学,男儿就应该有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拼搏在当下,如文中所说即使年事已高,亦老当益壮,心怀伟大抱负和进取之心。
【解析】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意思是:骨格强健,意志坚定,向往名利,便锻炼能力,锐意进取。“骨强志健”,描述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表示其身体强健、意志坚定,句意完整,可断开;“问津名利之场”语意完整,描述这个人进入了一个追求名利的社会场合或竞争领域,可断开;“秣马厉兵”和“以取我胜”是对其准备充分、决心取胜的描绘。
要求断三处,故断句为: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
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岂:难道;皆:都;恶:讨厌;讳:忌讳;死:死亡。
9.本题考查启示。只要围绕“身计”如“骥子伏枥,意在千里”的自强不息来谈启示即可。
示例: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古人尚且能“骥子伏枥,意在千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心怀壮志,珍惜时间,持续学习,把握当下,自强不息,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睛】参考译文:
舍人朱新仲常常说:“人生在世,寿命长短各不相同,姑且以七十岁作为标准来计算人一生的经历:十岁是儿童,在父母膝下玩耍,注意冷暖燥湿,调理乳哺衣食,直到长大成人,这叫做生活之计;二十岁为成年人,骨格强健,意志坚定,向往名利,便锻炼能力,锐意进取,像骏马伏在槽上,志在千里,这叫做生计;三十岁到四十岁,日夜思考,选择有利的事情去做,力求职位高升,财富丰厚,门庭显赫,子孙兴旺,这叫做家庭之计;五十岁时,心力交瘁,放眼世间,智谋用尽,西山落日之景日渐逼近,白驹过隙,光阴不留,这时应该顺其自然,收心息念,保养身体,像蚕一样吐丝作茧,这叫做养老之计;六十岁以后,经历了一个甲子的时间,夕阳衔山,生命将尽,反观内心,应无愧疚,这叫做死亡之计。”朱公每次把这些话告诉别人时,别人如果称赞他生活之计好,他就很高兴;如果称赞他家计好,他就更高兴;如果称赞他老计好,他就不回答;如果称赞他死计好,他就大笑,并说:“你的见识太浅薄了。”朱公见笑他的人很多,便也怀疑自己的见识浅薄,他说:“难道人们都厌恶衰老,忌讳死亡吗?”于是他为南华寺长老写了《大死庵记》,于是懂得了他的话。我现在的年龄已超过了七十岁,快八十了,应该把朱公的话写在衣带上。
10. 新鲜 鲜艳 少 陶后鲜有闻 11.以钱塘江为界,浙东、浙西风俗迥异;各郡邑都有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不同地域的百姓因地理条件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人文特色(集体性格特征)。 12.泽国之民世俗风尚奢侈,山谷之民习惯俭省朴素,滨海之民世俗风尚在奢俭之间。 13.A.“宁、绍盛科名逢掖”,绍兴位于浙东,民风淳朴,崇尚古风,重气节,读书求仕是绍兴人的追求目标,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人才。B.“金、衢武健负气善讼,六郡材官所自出”,金华、衢州这些地区的人勇武刚健,有很多人做武卒;从地理环境上来说,他们是“山谷之民”,“邱陵险阻”形成了他们“猛烈鸷愎”的个性,民风剽悍,有的甚至敢于聚众对抗官府。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字词的意思。
①空:“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思是:花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鲜:新鲜。
②空:“若家僮千百者,鲜衣怒马”的意思是:如果家里有几千几百个奴仆,他们也都配上鲜艳华丽的服饰和强健的马匹。鲜:鲜艳。
③空:“鲜富商大贾”的意思是:少有富甲一方的大商人。鲜:少。
④空:“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意思是: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因此这里应填“陶后鲜有闻”。
11.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两浙东西以江为界而风俗因之。浙西俗繁华,人性纤巧,雅文物,喜饰鞶帨。多巨室大豪,若家僮千百者,鲜衣怒马,非市井小民之利。浙东俗敦朴,人性俭啬椎鲁,尚古淳风,重节概,鲜富商大贾”可知,以钱塘江为界,浙东、浙西风俗迥异;
结合“杭州省会,百货所聚,其余各郡邑所出,则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橘,温之漆器,金之酒,皆以地得名”可知,各郡邑都有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
结合“杭、嘉、湖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金、衢、严、处邱陵险阻,是为山谷之民;宁、绍、台、温连山大海,是为海滨之民。三民各自为俗”可知,不同地域的百姓因地理条件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人文特色。
12.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泽国之民,舟楫为居,百货所聚,闾阎易于富贵,俗尚奢侈,缙绅气势大而众庶小;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犯刑法,喜习俭素,然豪民颇负气,聚党与而傲缙绅;海滨之民,餐风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为生不甚穷,以不通商贩不甚富,闾阎与缙绅相安,官民得贵贱之中,俗尚居奢俭之半”可知,泽国之民生活富贵,风尚奢侈,而山谷之民节俭朴素,滨海之民世俗风尚处于中等水平,介于奢俭之间。
1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拓展运用。
A.“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的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体现的是绍兴有很多有名的文人。结合原文“宁、绍盛科名逢掖,其戚里善借为外营,又佣书舞文,竞贾贩锥刀之利,人大半食于外”可知,绍兴盛行科举考试,很多人读书写文章,追求功名,因而绍兴会产生很多杰出人才,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B.“戚继光从义乌(属金华市)招募农民矿工,组建戚家军,成为骁勇善战的抗倭力量”,这里体现的是义乌有很多人成为武卒,他们勇猛刚健。结合原文“金、衢、严、处邱陵险阻,是为山谷之”“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犯刑法,喜习俭素,然豪民颇负气,聚党与而傲缙绅”可知,戚继光所处之地金,属于山谷之民,他们性格刚毅,身体简装彪悍,很多选择当武卒,抗击官僚。
【点睛】参考译文:
浙东、浙西以钱塘江为界,风俗迥异;浙西民风向来繁华热闹,那里的人聪慧活泼,爱好文物,喜欢用腰带和佩巾来装饰自己。当时有很多的大家族富豪,如果家里有几千几百个奴仆,他们也都配上鲜艳华丽的服饰和强健的马匹,并不像普通老百姓那样在乎利益。而浙东民风敦厚朴实,那里的人节俭愚钝,崇尚古代的淳朴风气,重视操守和气概,少有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而且他们那里的风俗又各自分为三种:宁、绍盛行科举儒生,亲戚邻里善于借助外部的防御力量,又替人抄书舞文弄墨,和那些商人摊贩争夺小利益,那里的人大多在外谋生;金、衢两地的人会武,身体健壮又自负,善于辩论,六郡的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级武职都出自这里;台、温、处那里依山傍海的民众,上山打猎,下海捕鱼,自己耕种农作物,自食其力,商人不出门,以致于大家认为浙西和上国完全不同。
杭州省会城市,很多的货物聚集在这里,各郡邑都有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湖地的丝织品,嘉地的布匹,绍地的茶和酒,宁地众多的海产品,处地的磁铁,严地的漆,衢地的橘子,温地的漆器,金地的酒,都是凭借当地的特色而有名。只是我台地很少有出名的东西,然而靠近海边,海产品倒是有很多都聚集在这里,竟然不能凭借一个最好的东西来享有名声。
杭、嘉、湖各地处于平原水乡,这里都是水乡民众;金、衢、严、处各地处于丘陵,地势险阻,这里都是山谷民众;宁、绍、台、温各地连接着大山和大海,这里都是海滨民众。三类的民众各自保留自己的风俗。水乡的民众,生活在船上,聚集着很多的货物,平民很容易变得富贵,世俗风尚奢侈,当官的人气势逼人,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气势;山谷的民众,民风剽悍,性格粗犷,很少做出犯法的事情,喜欢并且习惯了勤俭朴素,然而当地有财势,欺压百姓的人负气自傲,结党营私,不把当官的放在眼里;海滨的民众,风餐露宿,生活在海边,经常是死里逃生,因为有海洋的利润为生,所以不是很贫穷,因为不经商,所以不是很富有,老百姓和当官的相安无事,官民的地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世俗风尚在奢俭之间。
14.D 15.(1)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志趣爱好更加坚定了。
(2)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16.侧面烘托程贲的言行守礼,从而突出他的立身介洁。 17.喜藏书;勤于读书;有学识(写过书)
【解析】1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
A.爱好/爱好;
B.全部/全部;
C.曾经/曾经;
D.完成/靠近;
故选D。
1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虽:虽然;年齿:年纪;暮:大;好:爱好;益:更加;坚:坚定。
(2)其:大概;是:这种;谓:说;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16.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虽家童稚子,应对进退,不逾规矩”可知,这是借助他的家童的为人处世的表现,侧面烘托程贲的言行守礼,从而突出他的立身介洁的高尚品德。
17.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先生尤嗜酒,复喜藏书,自经史子集之外,凡奇诀要录,未尝闻于人者,毕珍收之,亦多手写焉”句意可概括为:喜藏书;依据“目游简编,未少暂息。每谓所知者曰:余五十年简册铅椠未尝离手”可概括为:他勤于读书;依据“尝撰《太玄经义训》,功未就,寝疾而卒,年七十有四”可概括为:有学识。
【点睛】参考译文:
程先生名是贵,字是季长,紫气取号叫做丘园子,是江阳人。家里世世代代是读书人。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努力学习,他的品德高尚。举手抬足,一定要遵循礼法。即使是他的家童,但应对自如,从来不超过规矩。先生成特别喜欢喝酒,还喜欢藏书,除了经史子集之外,凡是奇异的实际,别人没有听说的书籍都收录了,也有很多手写的书籍。这中间还收藏了许多名画古琴,珍奇异宝有很多,几乎都有。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志趣爱好更加坚定了。每天都读书,很少有休息的时候。经常对他所认识的人说:“我五十多年书籍和纸笔未曾离开过。”他勤奋到如此程度。曾经写《太玄经义训》这部书,没有写完,就因病去世了,十年七十四岁。《易经》上说:“不事奉王侯,乐意做自己愿做的事,以保持自身品德的高尚。”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18.C 19.①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②机不可失。(或:①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②如唐俭辈何足惜哉!) 20.C
【解析】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原文中提到“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兵至也”,意思是颉利可汗见到使者非常高兴,没有预料到唐军会到来。但这并不等同于说颉利可汗安心地在牙帐中睡觉。这只是说他没有预料到唐军的到来,而不是说他因为放松警惕而在牙帐中安睡。因此,选项中的“安心地在牙帐中睡觉”是对原文的误解和夸大,与文意不符。
故选C。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文中提到,李靖在了解到颉利可汗虽然表面上请求归附,但内心实则迟疑不决后,判断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战机。他进一步分析,认为如果等到唐俭等人完成使命返回,突厥可能会有所警觉或改变态度,因此战机将失。同时,李靖也认为,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个别使者的安全在战略大局面前并不那么重要。基于这些分析,可以从文中找出支持李靖决策的三个关键句子:
“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这句话说明李靖洞察到了颉利可汗的真实意图,即其归附并非真心,这为李靖发动突袭提供了心理依据。
“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这句话体现了李靖对战机的敏锐把握。他引用韩信破齐的典故,强调抓住战机的重要性,为他的突袭决策提供了战略支持。
“如唐俭辈何足惜哉”,这句话直接表达了李靖在战略大局与个人安危之间的权衡。他认为,在追求国家利益的过程中,个别使者的安全是可以牺牲的,这进一步证实了他发动突袭的决心。
从中任选两句作答即可。
2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之:代词,指代敌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去:动词,距离/动词,离开;
C.亡:都是动词,“逃跑,逃亡”的意思;
D.为:介词,表被动,被/介词,为了;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明知敌人有可以战胜的道理,就应当迅速出兵进攻它,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发现有可能战胜敌人的时机,就迅速向它发动进攻。”唐朝时李靖出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击败了突厥,颉利可汗率众退守铁山,然后派遣使者到唐朝请罪,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唐太宗命令让李靖前往迎接。颉利可汗虽然表面上请求朝见大唐皇帝,但实际上心怀犹豫,李靖揣摩透了他的心思。此时,太宗下诏任命鸿胪卿唐俭等人前往突厥进行安抚和宣谕。李靖于对他的副将张公谨说道:“皇帝派遣的使者已经抵达突厥那里,敌人必定会安心不疑。如果我们选派万名骑兵带上二十天粮食,从白道出兵对它突然袭击,一定能够取得我们想要取得的胜利。”张公谨说:“主上已经与突厥约定接受他们的来降,而我们的使者又在他们那里,一旦采取行动,敌人加害他们可怎么办?”李靖说:“战机不可错失,这正是韩信能够打败齐国的原因。像唐俭这些人牺牲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于是,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把他们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起前进。颉利可汗见到唐朝使者唐俭等人后,十分高兴,没有料到唐军会来进攻。李靖的前锋部队冒着大雾前进,距颉利可汗牙帐仅七里的时候,突厥才发觉。突厥列出队伍还未摆好阵势,李靖派出军队猛攻,斩杀万余人,俘获突厥男女十多万,活捉颉利儿子叠罗施,杀死颉利之妻隋朝义成公主。颉利可汗逃走,后被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并献给朝廷。在此形势下,唐军为朝廷开拓了自阴山向北直至大漠一带大片疆土。
21.C 22. 长江缓缓流淌,蜿蜒曲折 江流平缓,江水清澈,蜿蜒曲折 描绘了五云山树木茂盛 山水相映之美 23.C
【解析】21.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
根据“沿江自徐村进路,绕山盘曲而上,凡六里,有七十二湾,石磴千级”可得出最先到达的是“徐村”;根据“山中有伏虎亭……”可得出接下来到达的是“伏虎亭”;根据“至顶半,冈名月轮山……”可得出然后到达的是“月轮山”;根据“山顶有真际寺……”可得出最后到达的是“真际寺”;
故选C。
2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①②句意:长江像丝带一样绕着,西湖像镜子一样打开。描绘了长江缓缓流淌,蜿蜒曲折的壮丽景象,突出江流平缓,江水清澈,蜿蜒曲折的特征。
③④句意:山林蓊郁茂盛。“蔚”字宇描绘了五云山树木茂盛。表现了五云山的山水相映之美。
2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徐:村名/慢慢地。
B.不同,便:方便/于是。
C.相同,南:向南/向南。
D.不同,独:唯独/只,仅仅。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五云山在距离城南二十里的地方,山色幽深秀丽,山林蓊郁茂盛,高千丈,环绕一周共十五里。沿江从徐村进山路,绕着山盘旋曲折而上,共六里,有七十二道弯,干级台阶。山中有伏虎亭,台阶用石头砌成,以方便人们往来。到半山腰,有山冈,名叫月轮山,冈上有天井,大旱的时候井水也不枯竭。东边是大湾,北边是马鞍,西边为云坞,南边为高丽,再往东是排山。五麈山峰森严排列,高耸入云霞,俯视南北二峰,如同锥子一样林立。长江像丝带一样绕着,西湖像镜子一样打开,江上帆船点点。像小小的鸥鬼,在烟波中出没,真是一大奇观。宋代的时候每年腊月前,僧人必会捧着表文进城向皇帝庆贺天降瑞雪,黎明的时候到城中,城内还没见到雪粒,大概是因为五云山地处海拔高天气寒冷,所以唯独最早见到雪。山顶有真际寺,供奉着五福神,从事贸易的商人定会来祭拜,在神像前借本,拿走寺里挂着的纸币,生意赚了就加倍返还。借本的人很多所以纸币常缺。尊神放债,也难免为穷国而愁。想到这儿,我哈哈一笑。
24.D 25.A 26.(1)洞里的水冬暖夏凉,春秋季节洞内有白鱼游出。
(2)因山上多珉玉、燕石,因此以玉石为名。
27.高俊,宽阔,神秘,其水冬暖夏凉,蜿蜒曲折。
【解析】24.本题考查文言词义。
D.句意:对隐秘的事物喜欢寻根究底。隐:隐秘的事物。
故选D。
2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故以玉石名之”中的“之”是代词,指山口。
A.之,代词,指元方。
B.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之,动词,去,往。
D.之,助词,的。
故选A。
26.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其,指穴中的水;出,游出来。
(2)重点词:珉,洁白如玉的石头;故,所以;以,用。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高广四五丈,入穴转更崇深”可知:高峻,宽阔;
根据“昔有沙门释惠弥者,好精物隐,尝煹火寻之,傍水入穴,三里有余,穴分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知趣道,一穴西南出,入穴经五六日方还,又不测穷深”可知:神秘;
根据“其水夏冷冬温”可知:其水冬暖夏凉;
根据“水伏流里余,潜源东出,又东。颓波泻涧,一丈有余,屈而南流也”可知:蜿蜒曲折。
【点睛】参考译文:
圣水发源于上谷,上谷是旧时燕国的领土,秦始皇二十三年,在这里设置上谷郡。王隐《晋书 地道志》说:郡治在河谷的上头,因此以上谷为郡名。王葬时改名朔调郡。圣水发源于该郡西南的圣水谷,往东南流经大防岭东端。山下有个石洞,洞口朝向东北,高、宽都有四五丈,进洞后变得更高了,直向纵深伸展,洞中有水。据老人相传,过去有个叫惠弥的和尚,对隐秘的事物喜欢寻根究底,曾举着火把去探寻。顺着水流走了三里多,洞穴一分为二:一个很小,向西北延伸,不知通到哪里;另一个通向西南,进去走了五六天还不见尽头,只好回来,也不知到底有多探。洞里的水冬暖夏凉,春秋季节洞内有白鱼游出,几天后又游回洞内,有人捕到这种鱼吃过,异常鲜美,大概也是丙穴嘉鱼一类。水往东北流,注入圣水。圣水又往东流经玉石山,那山口叫玉石口。因山上多氓玉、燕石,因此以玉石为名。圣水到了这里潜入地下流了一里多,又在东边流出地面。水继续向东流去,从一丈多高的山涧泻下,折向南流。
28.B 29.示例:萧德言打开《五经》学习之前,要“束带盟濯,危坐对之”。整装、端坐等动作从细节处描绘出他读书时的严肃恭敬,表现出他对先圣的敬重,对读书的敬畏。
【解析】2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妻子候间请曰”中“间”的词义是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A.量词,用于房间;
B.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C.间或、偶然;
D.参与;
故选B。
2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自昼达夜,略无休倦”这一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萧德言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他白天黑夜都在学习,几乎没有休息和疲倦的时候,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每欲开《五经》,必束带盟濯,危坐对之”这一细节则展示了萧德言对学问的敬重和庄严的态度。他在打开《五经》学习之前,会整理好自己的仪容,端坐在书桌前,以表示对古代圣贤之言的敬畏。
当“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时,萧德言的回答“敬先圣之言,岂惮如此!”进一步揭示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即使面对家人的关心与劝诫,他也毫不犹豫地坚持自己的追求,显示出他的坚毅和决心。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萧德言是一个勤奋好学、严谨庄重、有坚定信念和决心的人。这些性格特点都通过选文中的细节描写得以生动地体现。
【点睛】参考译文:
萧德言晚年尤其专心于学问,从白天到夜里,毫无休息倦怠的意思。每当想打开《五经》阅读学习,一定要整饬衣服,沐浴更衣,端坐于前才可对书而读。妻子和子女趁空闲时问他:“您整天像这样,恐怕会很辛苦吧?”萧德言说:“尊敬先圣的言论学说,难道能怕这样麻烦吗!”当时高宗做晋王,下诏命萧德言讲投经业。等到(高宗)升任太子,萧德言仍然兼任侍读。
30. 以……为耻 停止 效法、学习 怎么 31.C 32.(1)(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
(2)家境贫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33.示例:从“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可以看出班超吃苦耐劳;从“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可以看出班超胸怀大志;从“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可以看出班超孝顺。(回答两点即可)
【解析】3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以劳动为耻辱。耻:以……为耻。
(2)句意: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辍:停止。
(3)句意: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效:效法、学习。
(4)句意: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安:怎么。
31.本题考查词的意义和用法。
受直以养老母(句意):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以:连词,表目的,翻译成“来”。
A.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以:连词,表原因,翻译成“因为”。
B.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以:介词,表示方式、方法,翻译成“用”。
C.句意: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以:连词,表目的,翻译成“来”。
D.句意:(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介词,表示比较,翻译成“比”。
故选C。
3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注意:
(1)为:做。大志:远大的志向。修:讲究。
(2)贫:贫穷。佣:雇佣。以:连词,表目的,翻译成“来”。供养:谋生。
3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可知,班超有远大志向,并且不拘小节,不太在意琐碎的事情;根据“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屈辱”“受直以养老母”可知,班超在家中孝顺勤劳,吃苦耐劳,为人谨慎;根据“有口辩,而涉猎书传”可知,他有口才,广泛阅读书籍,知识面广。
【点睛】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向,不拘小节;然而内心孝顺细心,在家中常常做一些很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用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过了好久,明帝有一次问起班固:“你弟弟如今在哪里?”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抄书,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于是明帝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34.他的住宅只能够遮蔽风雨,又没有设置围墙,远远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 35.写王荆公住处偏僻,房屋简陋,出行不坐马和轿子,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安然的人。
【解析】3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句中重点词:
宅,住宅。蔽:遮蔽。设:设置。垣墙:围墙;逆旅:旅店。
3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阅读语段,根据“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写罢政后的王荆公所住的房舍破旧,出行都是骑驴坐船,不坐马和轿子,可见他为人的节俭,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安然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王安石再次辞去丞相之职后,朝廷让他到南京任使相之职。王安石在南京城南门外七里的地方盖了一所房子,这里距离蒋山也有七里,平时他就骑着一头驴,带着几个书童一起去游览几个山中寺庙。想要进城的时候,就乘坐一艘小船,顺着河沟泛舟而行,大概从来没有骑马或者乘轿的时候。王安石居住的地方,四周没有人家。他的房子仅能够遮蔽风雨,而且没有院墙,远远望去就像是旅店的房子一样。有人劝王安石应该筑起院墙,他总是不回答。元丰末年的时候,王安石生了重病,于是写奏折请求把自己的房子改做寺庙,皇帝下旨赐名“报宁”。不久王安石病好了,就到南京城中租了一间屋子用来居住,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再建造住宅。
36.C 37.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解析】3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A.被任用/开放;
B.被选拔/发动;
C.都意为“因此”;
D.通“增”,增加/尚且;
故选C。
37.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入: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出:在国外;敌:匹敌、 相当;恒:常常。
【点睛】参考译文: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8. 改变、变化 命令、训诫 39.继 母/慈 仁/出 自/天 受 40.对继子的衣食供给比对亲生儿子优厚;精心照料生病的继子;临终前教导儿子不要厚葬自己。
【分析】3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使其自迁善也:让他们自己变好哩。迁:改变,变化。                   
(2)临终敕诸子曰:临终交代几个儿子道。敕:命令、训诫。
39.本题考查节奏划分。一般而言,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句意断句,可以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断句,一般而言在虚词之前、语气词之后断句。
继母慈仁出自天受:继母慈祥仁爱,出自本能天授。
“继母”是人物,“慈仁”是品行,“出自天受”写的是“慈仁”的出处,故分别断开。
断句:继母/慈仁/出自/天受。
40.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根据“穆姜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可概括:丈夫死后,照顾关心前妻之子胜过亲生,对继子的衣食供给比对亲生儿子优厚;
根据“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可概括:精心照料生病的继子,程兴被继母感动,携弟自求刑罚,致郡守表彰其继母;
根据“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乃智达之士。所言所言薄莽,其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可概括:临终前教导儿子不要厚葬自己。
【点睛】参考译文:汉中程文矩的妻子,是汉中李法的姐姐。字穆姜。有二个儿子,而前妻有四个儿子。文矩做安众令,死在官位。四个儿子认为母亲是后母,怨恨毁嫌弃后母的心思越来越重,可是穆姜慈爱温和,抚养更加尽心,衣食资财供给都比亲生儿子加倍。有人对母说:“四个孩子不孝得很,为什么不叫他们另外居住来疏远他们一些?”答道“:我正用义来引导,让他们自己变好哩。”后来前妻的大儿子程兴生病很厉害,后母内心不安,亲自调理药和膳食,恩情极厚。程兴病了许久才好,于是把三个弟弟叫来说道:“继母慈祥仁爱,出自本能天授。我们兄弟不知道孝顺,是禽兽心肠。虽然母爱更厚,我们的过恶也很深了。”于是将三个弟弟送进南郑牢狱,说明母之恩德,也诉述自己的过失,请求处以刑罚。县官报告郡守,郡守表彰其母,免去他家的差役,遣散四个儿子回家,准许他们改过自新,从此以后训导更加明白,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穆姜年八十多岁死去。临终交代几个儿子道:“我的弟弟伯度,智慧通达的人。他所说的薄葬,其意义很深。我去世以后,叫你们遵守,不要与流俗相同,增加我的负担。”几个儿子都照办。
41.C 42.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 43.(1)(他)每年的三季出游,秋冬天的时候,拜望探视双亲,把这当作常例。(2)在湘江遇到了强盗,静闻遭受伤害致死。(徐霞客)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 44.①敬奉母亲,恪守孝道。②争奇逐胜,敢于冒险。③为友尽心,重情重义。④醉心山水,放志远游。
【解析】4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C.句意:拜谒了曹溪 谒:拜谒;
故选C。
4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开心地谈论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纵横变化,清楚得好像是谈论手掌中的事。
“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为并列关系,
故断为: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
4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岁:年;三时:三季;觐:拜望;省:探视;以:把……当作。
(2)于:在;被:遭受;创病:伤害;函:用盒子盛放;负:背着;行:前行。
4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第①段“力耕奉母。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可知,徐霞客热爱山水,一直在家耕种敬奉母亲,三十岁时听从母亲出去游玩,但他秋冬季会赶回家拜望双亲,看出徐霞客恪守孝道;
根据文章第②段“‘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复上二十馀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可知,徐霞客在登山时喜欢走险峻的小路,敢于冒险,登山时与他人,赌上身命,争奇逐胜;
根据第④段“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泛洞庭,上衡岳。再登峨眉,北抵岷山,极于松潘。过丽江,憩鸡足。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可知,僧人静闻在途中被害,徐霞客不辞辛苦背着静闻尸骨把他埋葬在他想去的鸡足山,了却他的心愿,看出徐霞客为友尽心,重情重义;
根据第③段“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繇终南背走峨眉,抵峨眉,属奢酋阻兵,乃返”可知,徐霞客在服完丧后更加醉心山水,放志远游,去了福建许多当地人都不了解的地方,登上了罗浮山,拜谒了曹溪,又在黄山追访黄石斋,从终南山南走峨眉山,遇到战争才返回。
【点睛】参考译文:
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阴梧塍里人。徐霞客生在乡里,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三十岁的时候,母亲让他出游。每年的三季出游,秋冬天冷的时候,拜望探视长辈,把这当作常例。
拜访陈木叔在临海的住处。陈木叔问他:“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吗?”徐霞客不敢肯定地回答。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以后回来了,说:“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走了三十里,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攀登陡峭的山路,走了十多里,又上行二十多里,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才开始下山。”他和人争奇斗胜,以身家性命相赌,都是这类情况。
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