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高三历史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中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花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搽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可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塾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郡
1.从考古学上看,中原仰韶文化晚期的城市文明有如表1所示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形成
的必要前提是
长
表1
区
人口文量桑中于中心兼落,此现了平期的戏市和城乡一体的新型区战聚落布局
在中心聚落中开给出玩了分区现划的减市建设理念
注会成页之问的筑窝分化开始出现
A工商业得到独立的发展
B.集市在中原大量兴起
名
C,农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
D.小农经济的高度发达
2.秦代户籍、户人与家口的身份信息及奴婢分五项书写。西汉时期,填写户籍时还要求单身人
密
员填写单身的时间和原因。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成边和长期野外步作之人,在填写户籍
时,还要填写身高、肤色、体质等悄况。这一变化表明西汉
A.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B.基层组织枸建日流完善
C赋税征收项目增多
D.户籍制度更为细政严格
3,表2所示为唐代高门士族清河崔氏入仕情况统计。这可以用于印证,唐代
表2
入仕总人数为28留人
有确切记我入仕逢径的有8别人。其中,]8人为门荫入仕,66人为科举入仕
1人门荫入仕,3人入住途径不明,其余8人均以科举入仕,在8人科举及第科日
为相总人数12人
茶
中,?人为进士科出身,1人为诸朴出身
A.士族仍旧把持国家大权
B科举制为士族所垄断
C.官擦队伍茶养明显提高
D.科举取士日益受重视
【岛三历史第1页í共6页川
·UL·
4.元刺的大德发南海志记载:“广为蕃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而珍货之盛,亦倍于前志之所
书者。”书中先列举了各种舶货,后记录了与广州有贸易往来的“请蕃国”已有勿斯窝(埃及开
罗)、层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等。这一记截可用于说明,宋元时期
A.造船技术的重大进步
B,海上丝路得到拓展
C.政府重视外贸的发展
D.广州外贸地位提高
5,明清时期涌现出很多不同题材类型的世情小说,这些小说取材于脾史或传说,放事情节曲折,
主题多为因果报应、惩恶扬普。这些小说多出自萍踪浪迹的#僚文人之手,其才可上可下,其
品亦雅亦俗。这些小说
①发挥了一定的教化功能
②突显出离经叛道的倾向③反映出社会风气的开放④适应
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187 年,张之洞、盛宣怀等在筹备中国通商银行期问曾强调:“他族视屮国強弱者,以学堂、矿
务、铁路、银行为根木,船坚炮利犹其次也。”山此可见,筹建该银行旨在
A,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
B.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C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
D.推动政府全面政苹
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地纷纷兴办女学,基至曾出现“兴女学”思潮,该思商大致包括
“培养新型的贤妻良母、实现明女平权,造就社会胜利者发展女子健全人格”等内容。这反映
出当时女性
A.社会价值受到关注
B.以追求知识为时尚
C,热表爱国救亡运动
D.竞相接受西方思想
8.全民族抗战时期,各根据地创办大批中小学校,积极发展干部教育,组织大批知识分子参加国
民教有工作。各抗日根据地普及文化知识的社会教育,如夜校、冬学、识字班《组),读报组和
刚团等有了很大发展。这些活动
A.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紫质
B.旨在近应革命形势的需要
C.以密切军民关系为宗旨
D.根除了根据地的陈规陋习
9,图1所示为“一五”计划时期的宜传画《把殺食卖给国家》。该设画反映
的主题是
.展现人民公社农业人丰收场面
上期盼妆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号召农民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
D.歌颂政府患农政策成效卓著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H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