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总复习_人教新课标(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总复习_人教新课标(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01 18: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总复习1
学习目标
学生们通过复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探索规律,对本学期的知识再次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难点:利用多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预测学生问题
计算时不注意单位
单位填写时不注意前面数字的大小
问题解决策略
认真观察 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活动(形式、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内容)
一、复习厘米和米
回忆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回忆厘米和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
回忆测量物体的方法、
练习:
总复习第1题
32米+26米=( )米 89厘米-64厘米=( )厘米
72厘米+28厘米=( )厘米=( )米
总复习2题
在( )里面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桌子高80( )
2)毛巾长60( )
3)杨叔高7( )
4)一条路长100( )
5)婴儿出生时身长约51( )
总复习3题
先估计一下各边有多长,再量一量,填一填
二、观察物体
练习
总复习16题,
连一连
三、平移与旋转
1、用手比划平移与旋转的运动方式
2、说一说: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风车 直梯 拧水龙头
推拉窗 钟表 缆车
3、说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四、探索规律:
总复习18题
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该怎么填写
你还能继续画吗?
1厘米和1米的长度有多长?
填完单位后要用手比划一下,看看与实际相符吗?
从左边和右边照的照片怎么区分?
注意把阴影涂上,长方形和正方形要画的标准一些
教学内容
总复习2
学习目标
学生复习表内乘法和除法,回忆有关乘除法的知识,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利用所学知识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难点:利用多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预测学生问题
口诀不熟练,计算不准确
问题解决策略
把不熟练的口诀重点记一记
学生活动(形式、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内容)
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
2×3表示什么?
说说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
2、除法的意义
6÷2=3表示什么
复习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乘法口诀及用口诀求商。
背乘法口诀
说说写乘法口诀都该注意些什么?
三五十五 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
三、乘除法的竖式写法
说说怎样写乘法和除法竖式?
四、习题练习
口算 看谁算的对
总复习第4题
复习乘法与从除法的关系?
因数
3
5
因数
7
5
9
7

30
42
被除数
28
64
56
除数
7
8
6
除数
9
7
3、在( )里面填上符号
总复习第7题
用卡片,写出不同的乘法、除法算式。
4、 2 、3、 12、 24 、 6、 8、 18
4、在( )里面填上合适的数
总复习第9题。
5、用竖式计算 4×2 5×7 9÷3 42÷6
要求学生用图表示出来并说明
强调画线时要用直尺
谈谈你的收
教学内容
总复习3
学习目标
复习用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利用所学知识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测学生问题
解决问题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
问题解决策略
独立观察分析,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形式、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内容)
生: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时候用乘法。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把每分是多少用除法
练习:
1、每包口香糖有5块,每包口香糖2元
小方买了4包,一共有多少块口香糖?
小方一共花了多少钱?
2、大象2米 棕熊1米
长颈鹿的身高是棕熊的4倍,长颈鹿身高多少米?
长颈鹿的身高是大象的多少倍?
3、一瓶可乐2元,一盒牛奶3元
买4桶可乐的钱,正好买一袋糖。一袋糖多少元?
王小方带了24元,可以买几袋糖?
一个蛋糕的价钱是一盒牛奶的2倍,一个蛋糕多少元?
元元带了15元,想买两个蛋糕,他带的钱够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示:都可以怎么提出问题?
求一共?求相差?
求关于倍的关系?
4、旅游团有35人,每辆缆车坐6人,6辆缆车够坐吗?
先求出什么最关键?
5、共36个桃
篮子数/个
6
平均每篮的桃子个数/个
9
4
填完后观察,有什么发现?
篮子多,每篮的桃子就少,篮子少,每篮的桃子就多。
解决问题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找到相应的条件列出算式
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今天你们发现了什么关键问题能解决今天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