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2 16:5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1918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发表国会咨文,即“十四点原则”:公开缔结和平条约;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等。材料反映了
A.美国极力推动世界和平 B.旧的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美国积极谋求世界霸权 D.欧洲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2.(本题3分)有学者指出,从全球视角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霸权开始削弱,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该学者旨在说明一战( )
A.爆发的原因 B.复杂的进程
C.战争的性质 D.深远的影响
3.(本题3分)--战结束后,黄金海岸的英国传教士无可奈何的说,从欧洲回国的非洲士兵对“欧洲人”远不像过去那样尊敬了;法国驻几内亚总督也承认(复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这反映了一战
A.标志着欧洲实力的整体衰落 B.揭示了欧洲文明的弊端
C.暴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 D.促进了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发展
4.(本题3分)1914年8月3日,德军进攻比利时,遭到比利时人民顽强抵抗。德军在付出伤亡3万人代价后,侵占比利时全境。以下关于比利时抗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B.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C.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D.为英法的军事准备提供了时间
5.(本题3分)20世纪初期,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由此可知,它们当时
A.防范政治危机的发生 B.极力地维护世界和平
C.欲打击社会主义运动 D.寻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6.(本题3分)近代某文件规定:“日本政府允将旧德胶州租借地内所有各种公产,包括地段、房屋、工程、建筑等,不论为前德所有,或后来日本买得或建造者,一并归还中国……”“现胶济铁路沿线及其支线之日本军队及宪兵,应于中国军警开达前往接护该路时,立即撤退。”该文件签订地点位于
A.中国 B.日本 C.美洲 D.欧洲
7.(本题3分)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第一专家委员会提出一项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即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该计划
A.标志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B.通过扶持德国以对抗苏联
C.有助于增强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D.给欧洲带来了持久的和平
8.(本题3分)“如果国联是世界最好的希望,那么牺牲中国的一小部分领土或许是值得的。”美国威尔逊总统眼中的“中国的一小部分领土”是指
A.上海 B.山东 C.北京 D.台湾
9.(本题3分)1900年,德意志银行首席行长乔治·冯·西门子在《民族》杂志上撰文,认为德国与英国关系紧张,两国之间很有可能进行战争,并因此要求建立强大的德国交易所为战争作准备。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德国意图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C.德国率先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D.民族矛盾是英德关系紧张的根源
10.(本题3分)一战后,有英国学者在评价美国的对华政策时说:“美国对中国的野心体现在经济方面,对于美国这种经济发达的国家来讲,划定势力范围的政策显然比不上门户开放政策有优势。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一种自由开放政策。”该学者评述的美国这一“对华政策”集中体现于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中日协定》 D.《九国公约》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变化是从___①____到____②___。
12.(本题3分)一战结束
(1)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 的租借地,1915年,向中国提出“ ”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2)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
(3) 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4)俄国在 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5) 年11月11日,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13.(本题3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建立(构成):“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 和 ,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2)性质: 的国际新秩序。
(3)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凡尔赛条约》:德国及盟国承担 ,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 复国,承认 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②华盛顿会议及《九国公约》:限制美国、 、 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 主权,列强同意“ ”“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与矛盾
①特点:它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 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要建立的;英法仍不失欧洲大国地位,在世界通过操作 发挥主导作用;美国依靠 争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失败,但在亚太地区抑制了 的扩张。
②主要矛盾:
a、战胜国与 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法德矛盾。
b、 之间的矛盾,如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
c、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 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与 苏俄之间的矛盾。
14.(本题3分)主要战役
战役 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日德兰海战 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15.(本题3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目的:为了重新瓜分 ,争夺世界霸权。
(2)表现: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 ”,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
(3)影响:它们竞相 ,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一战期间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国“速决战”的破产。
17.(本题2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18.(本题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19.(本题2分)一战间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
20.(本题2分)国联由美国提出,被英法操纵;( )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前)公众压力也加剧了国家间的对抗。新的通信方式,特别是廉价的、大量发行的报纸,滋长了公众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是“第一”的愿望……公企对国家富强的期盼成为一种压力,把政策制定者和外交官们置于尴尬的培地。为了能获得媒体对他们外交政策成功的报道,这些领袖人物甘愿冒险获得短期的成功,付出的代价却是遭到其他国家的长期敌对。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下列图片描绘了德国士兵前往战场的情形。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当时的公众愿望,并分别说明它们如何影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德国士兵的命运,并指出其留给后人的教训。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存在于人心而被道德戒律束缚的个人物质私利的恶魔至此得以解放。”亚洲的反现代化批评实际上是“一战”及战后西方惨状和悲观的产物。但许多的亚洲批评者只有经过一些西方的东方主义者的鼓励之后,才对他们自己和自己的观点产生足够的信心。其中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对亚洲的观代化批评者如印度的甘地、中国的张君劢和梁启超等有直接的影响。
——据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等
材料二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运动,近五百年的世界历史,就是一个现代化孕育、生成并扩散、推进的过程。在“抗拒”与“接受”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有时可以强大到如此地步,以致在非常长的历史时期里,正是它在主宰社会的走向。这个立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从而为避免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挑战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它企图把“传统”与“现代”调和起来,它将“现代”服务于“传统”,让“现代”向“传统”过渡。如果其不能在过程中逐渐融入现代化,那么暴烈终将产生。
——摘编自钱乘旦《反现代化——一个理论假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亚洲反现代化思潮高涨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中的观点,评析洋务运动。
23.(本题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鲁尔危机平息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日趋下降。1927年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借美国老兵参加欧战10周年纪念之际,提议同美国缔结“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永恒友好”条约,美国认为此类条约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确保美国投资的安全,遂表示原则上接受法国的建议。经过各国之间的谈判。1928年8月27日,美、法、英、德、日、意等15国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通称《非战公约》。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各大国在签署条约时都提出了保留条件,从而使公约实际上化为乌有,而对于蓄意谋划战争的侵略者来说,公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但是,《非战公约》毕竟是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要求与和平主义运动的最高成就,它为各国政府放弃战争而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文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日主要战犯的审判,就是根据据该公约的有关条款进行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非战公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非战公约》。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D
6.C
7.C
8.B
9.A
10.D
11.①英德矛盾②美英矛盾
12. 山东半岛 二十一条 1917 十月革命 1918 同盟国
13.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帝国主义 战争罪责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英国 日本 山东 门户开放 实力 国际联盟 经济实力 日本 战败国 战胜国 帝国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14.马恩河战役
15. 殖民地 同盟国 协约国 扩军备战
16.正确
17.正确
18.错误
19.正确
20.正确
21.(1)材料一:报纸滋长了公众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是“第一”的愿望。公众的期盼成为一种压力,导致国家领导人采取冒险政策,加剧了紧张局势,促成战争爆发。
材料二:公众认为战争轻松愉快,可以迅速结束。导致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战争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成为世界大战。
(2)命运:多数人牺牲在战场上。教训:珍爱和平;及时制止战争;爱护生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22.(1)原因:①一战的冲击;②战后西方的没落(西方现代化的弊端不断地暴露);③受西方反现代化思潮的影响(或西方学者的鼓励);④近代亚洲民族危机不断加剧;⑤亚洲出现对本土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主张。(任4点)
(2)评析:①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
②但其实质是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和中国传统思想,它又是反对资本主义化的一种“反现代化”运动。
③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希望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切合点,这是由其阶级与时代局限性决定的,其目的难以达成。
23.(1)、历史背景:
欧洲安全局势的恶化
(或鲁尔危机平息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日趋下降);
法国的提议;
美国的推动;
各国之间的谈判。
(2)、评价:
不能真正起到制约战争的作用。
但有利于促进国际和平(或为各国政府放弃战争而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有利于打击破坏和平分子(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德日主要战犯的审判,就是根据该公约的有关条款进行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