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4节 地球的公转(吴中)(教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4节 地球的公转(吴中)(教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01 19:40:44

文档简介


【课题】 七上第一章 第4节地球的公转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逐渐养成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准确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明确公转产生的几个特殊节气(二分二至)及每个节气特点。(重点)
3.通过分组演示实验、讨论、归纳,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等。(难点)
【教学模式】六环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演示观察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 、手电筒、地球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
思考:
一天当中早晨、中午太阳大小不同,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太阳大小真的变化吗?(地球的运动、太阳大小不变)
总结:太阳大小不变,只是由于地球的运动,早晨空气密度大,折射率大,太阳显大;中午折射率小,太阳显小。
欣赏图片
感悟一天当中早晨、中午太阳大小不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的热情。
出示目标
预习展示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
展示预习成果,
提出问题困惑
明确目标,
学案导学
问题探究

知识回顾:
地球自转有何特点?自转产生的现象是什么?(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承接: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这叫地球的公转。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探究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一、指导学生读书完成学案:
二、播放多媒体
教师播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公转的方向、周期、太阳光直射点移动规律、特殊的四个点的位置。适时点拨、强调演示应注意的问题。
三、小组间演示(小组内采用角色扮演形式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准备:地球仪,以手电筒做“太阳”,
演示要领:
(1)地轴是倾斜的,地轴最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的夹角。
(2)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公转时有“近日点”、“远日点”之
说明;(1)、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演示,一位扮太阳,一支手臂伸平并拿手电筒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另一位同学拿地球进行绕“太阳”公转演示。
(2)、做好演示实验记录包括公转方向、周期、地轴的倾斜、太阳光直射点移动规律、特殊的四个点。
3、演示实验过程:学生演示,教师跟踪指导,注意地轴空间方位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方。,在演示的同时,注意强调演示要点,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演示总结:教师拿地球仪,让一位学生一支手臂伸平并拿手电筒做“太阳”,使地球仪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在演示中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总结
1、、地轴是倾斜的,地轴最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的夹角。
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公转时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指导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
作图要求: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公转的方向,标出二分二至点的位置。
教师评价:选出一两位同学的作图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便其他同学改进。
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知道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而且我们通过演示,知道太阳光线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来回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产生的四个特殊的点。
探究二 四季的变化
二分、二至
教师出示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指导学生看《地理图册》第11页——二十四节气太阳光直射点移动的纬度位置。)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每个节气产生的特殊天文特征。
(天文特征以北半球为例)。教师强调北半球的天文特征与南半球的相反。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播放动画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4-3,找到40N,并
用笔加粗二分二至的昼长,然后,与夜长比较得出结论。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点拨。
小结
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课堂训练:
1、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是——,黑夜最长的一天是——;
一年中所在学校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的季节是——,一年中所在学校正午太阳高度较低的季节——。
2、完成填表
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太阳光的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并且导致了四个很有特点的节气。那么,地球的公转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还会产生哪些有意思的现象呢?
三、四季的变化
展示图片
1、展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先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探讨每个季节的特点。
指导学生通过生活常识,总结划分每个季节的月份:
3、4、5月划分为春季;
6、7、8月划分为夏季;
9、10、11月划分为秋季;
12、1、2月划分为冬季。
拓展探究:假设地球不是倾斜着公转,而是直立着公转,是否还会产生四季变化?
过渡
通过对于四季的探索,我们知道,同一地区,每个季节太阳光照不同,所以获取的热量也不同,导致了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那么对于整个地球来说,不同地区,获取的热量也不相同,会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探究三 地球上的五带
展示五带划分图
找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指导学生讨论五带形成的原因:(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
说出五带的范围、及天文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总结;热带有阳光的直射,终年炎热。
温带没有阳光的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没有阳光的直射,终年寒冷
想一想
学生思考,
交流展示
读一读
读课文自主学习,找出答案:
地球围绕_______公转,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倾斜方向_________,北极总是指向_______附近。
看一看
观察动画,直观认识地球的公转特点。
练一练
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
两位同学一位扮太阳,一支手臂伸平并拿手电筒代表太阳直射光线,另一位同学扮演地球进行绕“太阳”公转演示,观察阳光照射位置的变化。在演示的同时做好记录,代表交流展示: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看一看
再次观察演示实验过程,手电筒照射在地球仪位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学生代表交流展示得出的结论
画一画
绘制地球公转示意略图: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公
转的方向,画出二分二
至点的位置。
读一读:
跟从老师朗诵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顺口溜。指导学生找出四个特殊的节气和四个特殊的点:
太阳光线直射南、北回归线:夏至日、冬至日。
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春分日、秋分日。
看一看
观察夏至、冬至太阳直射的位置,春分秋分太阳直射的位置,及昼夜长短
画一画
学生画出昼长,然后总结昼夜长短的差异。
做一做
填表训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情况
春分
3.21
赤道
昼夜等长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23
赤道
昼夜等长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想一想
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切身体验,相互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疑问,共同总结四季的气候特点和划分的月份。
议一议
小组中相互讨论,
并且以地球仪演示“地轴直立着公转”,与之前演示做对比,探索教师拓展的问题,知道:假如地球是直立着公转,地球上将没有四季变化
议一议
讨论五带的天文特征: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讨论五带的气候特征:
热带:终年炎热。
温带:四季分明。
寒带:终年寒冷
设计知识回顾既有利巩固旧知识,又有利与新旧知识的衔接。
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观察动画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角色扮演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再次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引起学生对难点的重视。
绘图训练旨在提高绘图能力,加深对地球公转知识的巩固。
展示二十四节气歌,感悟地理知识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
动画展示,利于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读图画图直观感悟昼夜长短的变化。
做题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通过欣赏图片,联系实际感受四季的气候差异变化。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梳理知识
归纳总结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谈谈你的收获?

定义: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
地球

公转
重要特点:地轴是倾斜的,其空间指 向保持不变,北端始终指 向北极星附近。
地理意义同一地区产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天阳高度和四季的变化。
不同地区产生五带的划分。




记一记
(顺口溜)
地球绕日不停转,
绕转一周是一年。
公转产生三变化,
冷热四季与昼夜。
二分昼夜皆相等,
二至昼夜差别大。
地球表面划五带,
回归极圈分界线。
培养快速记忆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知识拓展能力提升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的实例吗?(一年中太阳正午高度有变化、人的影子长短有变化、天安门前升旗时间早晚的变化. . . .)
议一议
分组讨论
展示交流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更好地贯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巩固训练
反馈达标
【当堂达标】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 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年。
2、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带、 带、 带、 带、 带。
3、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一定是春分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南半球是夏至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⑵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
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枣庄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⑷2009年10月1日,我国在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
练一练
做题
学生纠正
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设计演示实验:通过教师的演示示范、学生合作演示、教师的多媒体展示及学生画图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感悟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昼夜长短变化、太阳高度和四季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冷热不同形成不同的五带。
2、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演示实验、画图、讨论交流、积极展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18张PPT。是地球公转造成的。那么,地球是如何公转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我来做小结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1年(365天)太阳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廿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直射赤道直射赤道直射北回归线直射南回归线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短夜长白昼变长白昼最长白昼变短白昼变短白昼最短白昼变长极昼极夜极夜极昼小结练习1、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
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2、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3、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
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4、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6、7、8月9、10、11月12、1、2月3、4、5月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 !相反最多最少比夏季少,比冬季多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季节划分探究话题:
为什么四季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的变化呢?北纬23.5度南纬23.5度太阳直射的范围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南纬66.5度北纬66.5度太阳斜射最厉害的范围获得太阳光热最少太阳斜射最厉害的范围获得太阳光热最少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地球公转公转方向和周期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和极昼、极夜现象你学到了哪些知识?顺口溜记忆: 地球绕日不停转,
绕转一周是一年。
公转产生三变化,
冷热四季与昼夜。
二分昼夜都相同,
二至昼夜差别大。
地球表面有五带,
回归极圈分界线。当堂达标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 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年。
2、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带、 带、 带、 带、 带。
3、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一定是春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南半球是夏至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⑵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枣庄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⑷2009年10月1日,我国在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