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活动课 太阳光直射、斜射对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开展地理观测、动手制作等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观测了解太阳高度角与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的关系。
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实验技能。
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
【教具准备】手电筒、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听讲 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衔接过渡
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太阳本身发出的光强弱是不变的,可是人们在夏季和冬季感受到的强弱却不同。为什么夏季的太阳火辣辣,冬天的却暖洋洋?为什么同一个太阳我们在不同的季节里感觉冷热完全不同呢?
观察一、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的关系
演示观察
1.多媒体解释说明直射和斜射的含义
2.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观察同一束光线散布在不同的面积上,其亮度有何不同。并完成记录下来
记录总结
观察项目
光线照射角度
光线散布面积
亮度
光线直射
小
亮
光线斜射
大
弱
观察结论:
分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结合并完成表格填写
观察项目
光线照射角度
光线散布面积
亮度
光线直射
光线斜射
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开展模拟实验,观察现象,提升思维,有助于后面的观察活动的开展,起到引导的作用
衔接过渡
太阳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因此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线,那么太阳光线的直射与斜射与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观察
思考
展示下图
2、要求学生观察图形总结:哪一束光线散布面积最小?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量最多?哪一束光线散布面积最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记录总结
观察结论:太阳光直射、斜射殖民地面获得热量的关系
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热量多
阳光斜射:地面获得热量少
观察图形: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下表
观察项目
地点
阳光照射强度
阳光散布面积
地面获得热量
甲地
乙地
丙地
从感官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太阳高度的变化对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影响
学以致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渡
同学们完成的很好,那么一天之中什么时候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最热呢?过度到观察二
观察二、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的关系
观察思考
1、利用板图指出太阳高度的含义: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2、要求学生观察下图思考:该地清晨、正午和傍晚三个时段,哪两个时段太阳高度最小,
哪个时段太阳高度最大?
记录
总结
观察结论:一天中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
清晨:少
正午:多
3、傍晚:少
读图思考完成下表:
时段
项目
清晨
正午
傍晚
太阳高度大小
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探究主题,让学生在积极观察中提升思维。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达成三维目标
过渡
一天中某地热量的变化是由于太阳的高度不断变化引起的,那么一年中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也会不断变化。过渡到观察三的学习
观察思考
记录
总结
观察三、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对不同季节气温高低的影响
要求学生观察北京一年中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图:总结哪个节气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哪个节气最小?
合作交流
1、多媒体出示图片,要求学生据图分析一年中,什么季节北京地表获得热量多,气温高?什么季节北京地表获得热量少,气温低?
2、提示:根据图片中人物的服装,背景中的植被来判断
学生读图思考完成表格
节气
项目
夏至
冬至
春秋分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利用二分二至的太阳高度,结合相应的服饰及植被图片分析得出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与气温高低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成果共享
一年中北京夏季地表获得热量多,气温高,冬季地表获得热量少,气温低。
小组讨论总结问题
展示交流成果
归
纳
总
结
结合所学内容总结下列问题
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多少的主导因素是____
结合下图分析地球上的五带中,哪个温度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多?哪个温度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少?
梳理知识
构建体系
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完善本节课知识体系,形成全课知识脉络。
【当堂达标】
1、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多少的主导因素是( )
A、白昼的长短 B、太阳高度 C、海陆因素 D、季风
2、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 )
A、冬至 B、春分 C、夏至 C、秋分
3、一天中,我们这里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是(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一样大
4、五带中地球表面获得太阳最多的是(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C、南寒带
5、某房地产开发商欲在北纬40度某城市建造了商品住宅楼,要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楼间距的设计主要考虑( )时间影子的长短。
?A、冬至 B、春分 C、夏至 C、秋分
【教学反思】
此课是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科书,自主探索、通过合作与交流、操作实践,不仅能够独立获取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并且拓宽了视野。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17张PPT。活动课 太阳光直射、斜射 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导入:中午与早晨比较,中午热;夏季与冬季比较,夏季热;赤道地区与两极地区比较,赤道地区热。这是为什么呢?观察一: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小与 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 观察步骤:
1.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观察同一束光线散布在不同的面积上,其亮度有何不同。小小大大 2.甲、乙、丙三地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太阳光照射状况。观察哪一束光线散布面积最小?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哪一束光线散布面积最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大小多中中中小大少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地面获得的热量少学以致用:我们家乡楼顶的太阳能为什么都是倾斜着安放
如果我们分别在有甲乙丙这样的太阳光束的地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倾斜度大小的顺序依次是___观察二: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大小 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小小大太阳高度小,获得的热量少;太阳高度大,获得的热量多;太阳高度小,获得的热量少。认识正午太阳高度观察三: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对不同季节气温高低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太阳升到最高点时的太阳高度比较夏季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北京)最大最小中等观察三: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对不同季节气温高低的影响合作交流:
一年中,什么季节北京地表获得热量多,气温高?什么季节北京地表获得热量少,气温低?一年中,夏季北京地表获得热量多,气温
高;冬季北京地表获得热量少,气温低。 夏季北京气温高,正午太阳高度大是一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进一步思考:北京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夏至:春分、秋分: 冬至: 归纳:
1.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多少的
主导因素是:
正午太阳高度在赤道附近,太阳光线几乎直射在地球上。而在两极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小,相同的能量被散布到一个较大的区域。 2.地球上的五带中,哪个温度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多?哪个温度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少?热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多寒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少1、获得太阳光照多少的主导因素是:
正午太阳高度
2、五带中,热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的热量最多。寒带相反,温带居中。
3、四季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的热量最多。冬季相反,春秋季居中。
我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