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西北地区
01
自然特征与农业
PART 01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大体位于A 以西、长城和B —C 以北。
A
B
C
二
大兴安岭
昆仑山
阿尔金山
01|地理位置
02|地形
东部主要是 高原,西部 和 相间分布,地形以 和 为主。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 蒙 古 高 原
阿尔泰山
昆仑山脉
天山山脉
内蒙古
高山
盆地
高原
盆地
推测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降水自东向西逐渐递减
03|气候特点
自然环境特征 干旱 的成因分析
西北地区距海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冬冷夏热,降水少,略集中在夏季。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河流特点:
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贺兰山以东
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
贺兰山以西地区
温带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
传统民居:
蒙古包
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
优点:
04|农业-牧区
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____________。
河水
高山冰雪融水
地下水
灌溉农业区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河西走廊: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黄河水灌溉
04|农业-种植业
1.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明渠?
①山麓地带有较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利用山坡坡度自然引水
③当地土质为沙砾,质地坚硬,挖掘不会坍塌。
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2.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的条件?
04|农业-种植业
为什么瓜果甜?
为什么盛产长绒棉?
为什么瓜果红?
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
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04|农业-种植业
02
PART 02
干旱的宝地
——塔里盆地
知识点一:地理位置
天 山 山 脉
昆 仑 山 脉
塔 里 木 盆 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是我国面积______的盆地。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位置:
新疆南部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最大
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气候特征:
干旱原因:
知识点二:自然环境——气候特点
知识点三:农业
绿洲主要分布在哪里?绿洲里的水来自于哪里?
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霞丢语产禽乾班激者哭查挛愧馒婶阴垮娄亮砒碰扫遏肩噪关缔稀堰蓑楷尖人教八下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共34张PPT)人教八下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共34张PPT)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
的 资源,是我国最大的 盆地。
干旱的宝地
油气
内陆含油气
开采油气资源的困难:
气候干旱,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
知识点三:油气资源的开发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3左右。
主要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 资源。
也联系南北交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犹蕊示催窟印墅熊根斤银郑妈孕失斟内煎疑捌判缨原大酝筒赣葵秘况蕾熬人教八下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共34张PPT)人教八下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共34张PPT)
塔克拉玛干沙漠
公路
P80
油气
一线工程
二线工程
知识点四:自然资源——西气东输
轮南
上海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
高原
华北平原
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河西走廊
知识点四:自然资源——西气东输
准噶尔盆地
河西走廊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知识点四:自然资源——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①缓解了东部能源短缺问题;
②优化了能源结构
③减轻了环境污染,改善东部地区环境。
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了财政收入
②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知识点四:自然资源——西气东输
2016沈阳
D
D
B
B
B
D
D
C
A
B
D
C
很多生产性建筑是劳动人民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建造而成的。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生产葡萄干的晾房,平顶,墙体多由土坯垒砌,多孔。据此回答下题。
1.该晾房分布在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晾房墙体多孔主要为了( )
A.通风 B.暴晒 C.防寒 D.采光
C
A
河西走廊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截至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种子企业与甘肃省当地制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外繁制种不仅是甘肃省特色产业,也是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图为河西走廊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河西走廊铁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2.河西走廊成为制种基地的突出优势是( )
A.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雨热同期,降水充足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河西走廊若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湿地锐减 C.冰川消融 D.土地荒漠化
C
B
D
高速铁路是客运专线铁路。2021年2月8日,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其中兰州—乌鲁木齐段(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下图为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沿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全线贯
通后( )
A.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西部地区的植被逐渐丰富
C.扩大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D.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2.兰新高铁建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的
主要作用是( )
A.防暴雨 B.防地震 C.防风沙 D.防冻土
C
A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承万物奥秘,“生”润人文精神地生研讨会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课说课稿
xx学校 xx教师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的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是学生在复习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复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后的探究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西北地区地域差异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西北地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提高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界线和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原因及降水和景观的变化规律。
3.能在地图上指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塔里木盆地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5.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6.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识别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简单评价西北地区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4.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积累,基本掌握了中国自然概况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学习区域地理具有初步的学习方法,认识某一区域,首先认识是地理位置,分析自然特征,然后是经济发展条件,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八年级学生基础较好,小组合作使得大多数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主动参与的能力,上台讲解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说学法
让学生采用读图、探究、合作、归纳等方法来复习本课。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及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情况,我对教学程序做了如下设计:
第一部分
环节一: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目标自主学习,圈画相关的知识点
1、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
2、明确我国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3、根据区域特征,综合分析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区及特征;
4、举例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6、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 为什么如此干旱呢?
7、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
8、归纳总结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环节二: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动手操作,概括相关的知识点。
1、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气候特征;4、西北地区农业发展。
环节四:小组探究
将刚才所学的知识点加以引用。分析现象。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2、推测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变换的原因。
环节五: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其关系进行小结。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反思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老师只是引导、点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尽量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生活现象,拉近西北地区与学生的距离,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和“对终身发展地理”二大理念。通过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的理解,突出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地理教学中。
(
1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承万物奥秘,“生”润人文精神地生研讨会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课教学设计
王府站镇蒙古族学校 李晓凤
课题 《八下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教案》
姓名 学科 地理
学校 xx学校 年级 八年级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组成。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西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其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与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复习要让学生感受到西北地区人民适应、利用、改造环境的智慧,进一步感知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在讨论中,反思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利弊,树立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在原有知识上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角,是主体;教学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所以本节课通过以图释文、问题链的形式,帮助学生重建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识别与描述 说明与归纳 分析与应用
3-4-02 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界线的地理意义 √
3-5-01 运用资料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
3-5-05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
3-5-17 运用资料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
学情分析
已具备能力: 运用地图描述区域位置与范围的一般方法、运用地图描述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以及简单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待提升能力: 1、从图中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区域要素之间联系的能力, 2.,归纳区域特征的能力,加深对因地制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形成人地和谐观念。 解决策略: 采取以图释文的方式训练提取信息的能力,采取问题链的形式建立要素之间的联系 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提高归纳区域特征的能力,理解因地制宜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界线和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原因及降水和景观的变化规律。 3.能在地图上指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塔里木盆地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5.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6.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识别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简单评价西北地区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4.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学案 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法:启发式、 讲授
教学活动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明确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 读图P89页8---30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西北地区范围? 并分析 “界线”的地理意义 (2)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并简单评价 (3)总结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4)说出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 (5)说出气候对河流(从内外流区、河湖数量、季节性)影响 (6)说出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总结:整体特征是气候干旱 学生解读图像信息、回答问题、明确“边界”的地理意义,归纳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能力
环节二 理解人地关系 (一)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读P97页8--34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分析城市分布特点 (二)西北地区人类因地制宜谋发展 读图P94页 8-32 西北地区主要农牧业分布图,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说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什么?为什么? ②、说出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方,说出你的理由,分析可不可大面发展种植业,说出你的理由 ③、分析新疆人们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怎样发展特色水果的 学生解读图文信息、回答问题、明确人类怎样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达到和谐发展的 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 为什么如此干旱呢? 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根据地形图以及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归纳,并让代表发表小组成果。
总结: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 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在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为什么要修两条公路呢? 得出西气东输的结论。 归纳总结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书写板书
板书设计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3、绿洲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