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2章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6中)(教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2章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6中)(教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01 19:55:01

文档简介

七上第二单元 地图第2课 地形图的判读
【课标要求】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课标解读】
地形图 利用地模型识别五种山体部位 明确各部位等高线特点
的判读
利用地形图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明确各地形类型地图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式?????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 等高线地形图媒体文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 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战争影片中指挥员面对地图进行指挥战斗。他们常用的地图就是下面这种地形图,同学们能看懂吗?

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
听问题看图。
提出困惑。
引起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 初一学
生对学习地理
有一定的兴趣,热情高,思维
活跃,在这里
用地理学科特
有的魅力设疑
导思吸引着他们。
过渡
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我们这节课分为以下几步来学习。
自主探究
第一步: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设疑:图中的1300米、1500米200米他们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
闯关题(一):
甲山的海拔为 米,乙山的海拔为 米,
甲山相对乙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学生自学解决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的定义。
2、学生注意看—
—相近的概念,要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比较,这样记忆得才牢固。”
3、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
归纳: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归纳总结,认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学习,探





学习,探



指导
学习
共同
感悟
第二步:绘制等高线
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制过程,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
动画演示:
?学生交流感悟心得(教师地形模型演示)
总结: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成的线
第三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出示地形图模型实物投影让学生观察:
(一) 认识地形模型中地形的部位:
认识山体模型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
(二)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1)观察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俯视观察山体模型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2)学生读课本P33“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
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
教师精讲点拨:用电脑出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相关图进行分析对比
闯关题:
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
A C
D E
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
①、学生认真观察
②、形象感知
③、动手操作
学生交流
感悟心得
对于山地不同部位名称,让学生
小组合作,去观察、分析,激发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其观察能力。
观察五种不同山体部位的形状
找出五种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的特点
重点会区分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的特点
搞清山谷、山脊的等高线的区别:
山谷
山脊
 
该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与地面坡度的陡缓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利用了 等高线模型,并举例:“安排,请你选择路线并说明理由。”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形图的基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非常枯燥抽象,因此,利用 感观教具,依赖学生最直观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 
第四步: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疑:用电脑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读课本P35“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辨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形。(教师点拨)
学生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①、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作用: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出我们最常见的五种地形类型。
②会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这五类地形判读时一般借助颜色进行,比如蓝色的代表海洋,绿色的代表平原,黄色代表山地、高原、丘陵;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明确地图的多样性。和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归纳总结
师生互动:归纳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会了地形图的判读,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大家更好的运用地形图,我给大家了总结了一段歌谣: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
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 611米,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海拔是-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B??)
A.8 456米???????B.8 766米 C.8 611米???????D.-155米
2.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3. 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的地方( )
A、等高线重叠 B 、等高线稀疏 C 、等高线密集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二、读图分析题
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B??)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A?)
A.①????????B.② C.③????????D.④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C点的海拔为      米,A点的海拔在      米与      米之间,C点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米。
图中所表示地区的地形是      (选择填空)
山地 B、 高原 C、平原 D 、盆地
若图中的粗实线为一条公路线,则该公路的延伸方向大致为      。
图中E点所在地属于      (选择填空)。
山谷 C 、山脊 C、鞍部 D、 山顶
【教学反思】
? 在教学中,我以地形模型、多媒体为载体,以
海拔的认识
山地部位名称的认识
等高线图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 作为教学主线,较好的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分层设色地形图等知识,使教学变得既形像又生动,较好的化解教材中的教学难点。
1、基本理解了教材的要求,设计好了教学环节。
?2、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3、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而得出来知识,而不是自己在那里替学生思考过程。
课件33张PPT。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能在
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鞍部、
山脊、山谷、陡崖等;
2、初步学会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来
判断某地区的地形地势。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通读课本33—34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2、说说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别山峰、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缓坡、陡坡?
3、什么是等深线?等深线地形图有什么作用?
要求:把答案要点在课本中作出标记,
5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比谁自学效率高。
什么是海拔?
什么是相对高度?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差异一般用
_______和________表示。 500米1500米1000米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新疆艾丁湖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8844—(—155)〓8999米、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原理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山5、等高线地形图: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断崖A▲闭合曲线
中心(点) 等高线向山脚突出 (线)等高线向山顶突出 (线) 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点)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线) 6、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形部位?(1)当等高线为闭合曲线时,若标注的数字外小内大为山峰,用“▲”表示;若标注的数字外大内小是盆地;
(2)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3)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
(4)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5)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部位。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部位是 。
(2)A点的海拔是 米。
(3)沿AB线路和沿CD线路爬到
山项,坡度较陡是 。
(4)将线段比例尺改用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米。
?

陡崖300AB线路800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通读课本35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有什么作用?
3、在图2—2—8中找出山地、丘陵、平原、海洋等,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颜色表示的?
要求:把答案要点在课本中作出标记,
3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比谁自学效率高。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和褐色代表 高原和山地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2、如何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先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着色3、地形剖面图练习:绘制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课堂练习:山顶陡崖盆地鞍部山脊山谷东南 西北1.说出A、B、C、D处各地形部位的名称。 2.MN和HI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什么? B地区是什么地形?
3.F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4.从E到F的方向是从 到 。??2、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形部位名称:
B C ,
D I 。
(2)在E、F两地山坡中,
坡度较陡的是 ,
其理由是 .。
(3)在图中字母处,最适合修水库大坝的是 处。
(4)王村在李庄的 方向,李庄距G处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陡崖鞍部山顶山谷F山坡F山坡等高线密集G西南17.51:50000本节知识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认识 想一想
本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