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下 5《草船借箭》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五下 5《草船借箭》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2 15:03: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会认“瑜、忌、督”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3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3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新课: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如“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桃园三结义”等。
3.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有一些了解。教学时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二、了解作者,知道背景
1.罗贯中(约1300-约1400),山西太原人,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请同学们看到课件的背景介绍,指生读。
3.围绕示意图再次分享背景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4.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会儿大家来说说视频中有哪些人物,从视频中你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呢?
5.你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说一说。
组织交流: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过渡:看,他们就是我们今天课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让我们走进课文再去了解了解吧!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周瑜 妒忌 都督 帷幔 翎毛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 丞相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读准句中的会认的生字“瑜”“忌”“督”“幔”“擂”“呐”“弩”中的生字,发现它们的特点,都是形声字,指导识记。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大多为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识记。)
(3)“丞”可与熟字“蒸”比较识记;“寨”可与“赛”“塞”比较识记。
(4)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的不同比例。知道“遮”不要写得太大,尤其是四点底不要写得太宽,既要被广字头盖住,也要被走之托住。“插”字的笔顺。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以及对识字方法的掌握。)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提示了解主要内容。
预设:周瑜让诸葛亮去借箭。
2.交流质疑: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预设:怎样实施草船借箭?
预设: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并试着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
3.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交流故事主要内容。
(1)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学生交流,指生回答。
(2)概括故事主要内容。预设: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
(设计意图: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关键词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名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的对应段落,初步感受原著中语言表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重温故事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故事的主要内容,说说文中主要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人物有什么特点吧!
二、深入研读,感受形象
1.出示核心问题:默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习要求:先自学,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小组间交流,汇报。
2.学生交流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教师提出疑问: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2)预设: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预设: 周瑜表面上是和诸葛亮共商军事,实际上却是设下陷阱意图害人。当周瑜看到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以为自己得逞了,所以显得很高兴。
(3)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发生的背景,作简要介绍,让学生读懂课文。
小结方法:阅读古典名著时,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在周瑜的算计下,诸葛亮明知是陷阱却还是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1)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还立下军令状呢?
(2)理解“军令状”?预设: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3)学生交流汇报:预设: 诸葛亮在立军令状前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预设:诸葛亮看穿了周瑜对自己的妒忌,所以将计就计,不仅不戳穿周瑜的阴谋,还顺着他的意思立下军令状,过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4.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后,我们来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觉得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预设:诸葛亮是一个气定神闲、应对自如的人。
预设:周瑜是一个心怀妒忌的人。
5.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6.读完课文,你对诸葛亮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预设: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足智多谋 周密谋划 具有非凡才干
你对周瑜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预设: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葛亮。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课文中诸葛亮和周瑜的语言描写,让我们认识了解了他们的人物特点,那么课文中的其他人物又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采用读、思、议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交流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课件出示: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拨水军弓弩朝他们射箭便是。”
①为什么曹操不派兵出来,只是向江中放箭?
预设:曹操疑心重,大雾天怕有埋伏,不敢出兵,结果还是上了诸葛亮的当。
②你觉得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谨慎多疑
③资料介绍:曹操
④你对曹操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预设:曹操疑心非常重,所以才会谨慎小心,担心自己中计。
(2)课件出示: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等诸葛亮调度。
① 从“果然”一词中你体会到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老实守信、忠厚
②资料介绍:鲁肃
③你对鲁肃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预设:鲁肃作为东吴的忠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所以他才尽心帮助诸葛亮。
3.教师小结: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描写,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曹操和鲁肃的特点。
(设计意图:分析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全面感受人物形象。把原著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激发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三、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读读“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片段中难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提示学生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内容。
(1)交流难理解词语意思:“孔明”“曹寨”“擂鼓呐喊”“切不可轻动”
(2)理解完词语后,你知道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了吗?
预设:对应文课的第8-9自然段。
预设: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
(3)学生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内容,教师相机出示。
预设:①操传令曰——曹操下令说
②重雾迷江,彼军忽至——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③追之不及——要追也来不及了
教师提问:同学们,原著与课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原著:语言凝练
课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教师指导阅读策略并予以鼓励:《三国演义》是古典白话文,相对应现代文,原著的语言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但与文言文相比又不是那么难理解,就是没有注释我们也能大致读明白。当时人们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习惯有一些不同,虽然我们读不太明白个别词语,但是并不会影响我们阅读原文,因为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可以读懂大意。
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学生交流:预设: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空城计
教师指导阅读并予以鼓励:同学们,快去把《三国演义》中你喜欢的故事读读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主阅读、提出问题,到教师解答鼓励,搭建了从现代文到原著的桥梁,为后面几篇名著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作业布置
1.阅读《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空城计、桃园三结义,讲给家人听。
2.阅读《三国演义》,写一写读书笔记。
五、板书设计
5.草船借箭
知天文
诸葛亮——神机妙算 晓地理 语言、神态描写
识人心
周瑜 ——嫉贤妒能 借助背景资料
鲁肃——信守承诺 观看影视剧
曹操——谨慎多疑
【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作为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落实“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学习写读后感”这两个语文要素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我主要做到:从整体出发,激发阅读兴趣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古典文学名著,对于他们来说在理解方面还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三国演义》中情节较为复杂,超出了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所以初读体会弥足珍贵,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课教学从整体出发,让学生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熟悉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主要人物性格,使得学生有继续阅读的愿望。
诸葛亮这个形象深入人心,许多学生对这个形象较为熟悉,虽然没有读过《三国演义》,也会对诸葛亮有一个机智过人的初步印象。通过分析“借箭”成功的原因,可以使学生对诸葛亮这一形象更加了解,同时也会对诸葛亮的其它故事更感兴趣,能主动找来原著进行阅读。
针对学生可能读不懂的情况,在运用阅读链接与课文进行比对时,我引导学生读大意,并把这段话放进课文中,让学生分析,它对于我们读完整的《草船借箭》一文,有多少影响。从而让学生理解,对于读不懂的地方可以读大意,不追究细枝末节,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降低了阅读古典名著的难度,为学生课外阅读打下基础。(共57张PPT)
人文主题: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语文要素: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草船借箭
5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顾茅庐
过五关斩六将
诸葛亮三气周瑜
火烧赤壁
桃园三结义
空城计
……
罗贯中(约1300-约1400),山西太原人,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作者简介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就是刘备派到孙权那里帮忙作战的。
背景简介
北魏(曹操)
西蜀(刘备)
东吴(周瑜)
(诸葛亮)
(鲁肃)
打败
攻打
联合
你对《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说一说。
曹操
周瑜
鲁肃
诸葛亮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听范读



zhài
léi

周瑜













màn



chénɡ

学认字


líng
学认字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形声字
比一比

水寨 寨子

比赛 竞赛
塞外 边塞



丞相
蒸发 水蒸气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诸葛亮
周瑜
让 去借箭
请你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
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怎样实施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起因
经过
结果
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借箭起因。
第二部分(3~9):借箭经过。
第三部分(10):借箭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
诸葛亮先请鲁肃帮忙准备必要的装备和人员,然后在凌晨时,趁着 ,带领二十条扎满 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把子上很快 。
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 多支,周瑜得知经过后 。
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大雾漫天
草把子
插满了箭
十万
自叹不如
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
主要内容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草船借箭
5
说说文中主要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聚焦人物,感受形象
诸葛亮—— 鲁 肃——
周 瑜—— 曹 操——
神机妙算
嫉贤妒能
信守承诺
谨慎多疑
核心问题
默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学习要求:先自学,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 小组间交流,汇报。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周瑜以为诸葛亮上当了,自己的阴谋得逞了,所以很高兴。
周瑜表面上是和诸葛亮共商军事,实际上却是设下陷阱意图害人。
周瑜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心胸狭窄
品读课文
周瑜为什么暗地吩咐不供应造箭的材料?
用心险恶
曹操大军和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曹军本来自北方,不善水战,但是接纳了荆州降将著名的水师将领蔡瑁和张允,此事引起了周瑜的忧虑。恰逢曹操派遣周瑜旧日同窗蒋干前来劝降,周瑜心生一计,伪造了一封他与蔡瑁、张允私通的密信,并假装喝醉任蒋干偷走这封信。蒋干将信交给曹操后,曹操大怒,下令杀了蔡瑁和张允。鲁肃前往拜见诸葛亮时,诸葛亮一语道破了周瑜的计谋,周瑜得知后大惊失色,认为诸葛亮是东吴大患,必须斩草除根。但又担心以此为由杀人,会被世人耻笑,于是打算算计诸葛亮。
背景简介
阅读古典名著时,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结方法
三天造十万只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在立军令状前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诸葛亮看穿了周瑜对自己的妒忌,所以将计就计,不仅不戳穿周瑜的阴谋,还顺着他的意思立下军令状,过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为什么不能让都督知道?
心明眼亮,早已洞悉周瑜的意图
为什么鲁肃很吃惊,而诸葛亮泰然自若?
胆略过人 知晓人心
知天文
诸葛亮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
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操以为敌人来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十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船头朝西,船尾朝东,方便掉头时撤退;一字摆开,增大受箭面积。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诸葛亮思虑周全。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掉过来?
好让船的两边都能受箭,真是思虑周全。
晓地理
你对诸葛亮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知己知彼
周密谋划
足智多谋
具有非凡的才干
你对周瑜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周瑜陷害诸葛亮,不是简单的妒忌,而是担心诸葛亮的才能会让蜀国更加强大,将来对东吴不利,所以打算除掉诸葛亮。
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后,我们来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气定神闲
应对自如
心怀妒忌
周瑜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 用弓箭最好。
周瑜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
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 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 只要三天。
周瑜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
好, 甘受重罚。
为什么曹操不派兵出来,只是向江中放箭?
谨慎多疑
曹操疑心重,大雾天怕有埋伏,不敢出兵,结果还是上了诸葛亮的当。
背景简介
曹操生性多疑。疑心的作用使得曹操不仅因为错听了磨刀声,将救了自己的一家人杀害,得知真相后,他却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而且在侍从为曹操盖被子时,他怕被人加害而将侍从杀死。后来华佗为曹操治病,曹操知晓华佗和关羽有来往,因此自认为华佗很有可能趁着给自己治疗而加害自己,最终在这种恐惧的支配下,曹操将华佗杀害了。
曹操疑心非常重,所以才会谨慎小心,担心自己中计。
你对曹操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从“果然”一词中你体会到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实守信
忠厚
鲁肃为周瑜的好友,在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
背景简介
鲁肃作为东吴的忠臣,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忠实拥戴者,所以他才尽心帮助诸葛亮。
你对鲁肃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是怎样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既鲜明又形象的呢?
作者抓住了四个人物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小结方法
总结学法
回顾:本节课我们是怎样阅读古典名著的?
结合阅读经验
借助相关资料
观看影视剧
读读“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对比阅读,体会语言特点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草船借箭》后的“阅读链接”,找出与课文对应的段落。
通过对比,你发现原著有什么语言特点?
半文半白,语言简洁明快。
曹操的营寨。
交流片段中难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是诸葛亮的字,古代常用字来称呼他人。
交流互动
孔明:
曹寨:
擂鼓呐喊:
切不可轻动:
对应课文的第 自然段。
8、9
理解完词语后,你知道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了吗?
曹操派人向江面射箭,诸葛亮借箭成功。
1.操传令曰——
2.重雾迷江,彼军忽至——
3.追之不及——
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吧!
浅显通俗
语言凝练
富有表现力
曹操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要追也来不及了
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空城计
作业布置
1.阅读《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空城计、桃园三结义,讲给家人听。
2.阅读《三国演义》,写一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