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xx小学 xxx
【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既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思。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誉”字,就可以让人想到卖者那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模样;“何如”一问,能让人联想到围观者质问卖者时从容不迫的样子;“弗能应也”则使人想象出卖者无法回答时的尴尬和窘态。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卖者和围观者对话的场景。图中围观者质问卖者的神态、动作,以及卖者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并引发学生对卖者言过其实、前后表述自相矛盾的行为的反思。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文言文和运用谋略智慧的小故事,有一定的学习经验,能运用借助注释、看插图、组词、请教他人等方法,大体把握文言文的意思。但是由于“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第一次提出,学生通过梳理人物思维过程,来领悟寓意是有难度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推测“誉、弗、立”的意思,理解文章大意。结合人物思维过程,把“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说清楚。用自己的话讲讲《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3阅读小古文寓言故事《郑人买履》。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人物思维过程,把“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说清楚。
2.用自己的话讲讲《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大家请看单元导语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任务走进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有这样一种文体,故事短小,却最能体现人物的思维方式,引起大家的深思,你知道是什么吗?
2.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图)我们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集合他们有关。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矛” “盾”。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课前,同学们结合预学单进行了初步预习,我们知道这篇寓言选自《韩非子》,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想学好文言文,读是基础,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读好停顿。那谁想来读一读。
师评价。
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充分,已经做到正确有节奏的读好课文。那在这篇短文中,有这样三个字,你读懂了吗?(出题)谁来汇报我们预学单的第三题。
师:小结方法。
3.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突破了难点,现在哪位同学来说说短文的大致意思?
师:现在我们知道故事中有两位人物,分别是楚人和旁观者。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引人深思的事情呢?让我们再次聚焦课文。
三、关注思维,聚焦过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地方写出了楚人的自相矛盾?作者则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预设: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抓住语言描写,走进了楚人的内心。)
(1)谁想替楚人吆喝吆喝盾?生读——(声音洪亮了。)板帖:坚不可摧
评价:生读——我听出了盾的坚固。我听出了楚人的洋洋得意。这一个“物”可能指什么?这些兵器都不能将其刺破,可见盾坚不可摧。这盾在楚人的口中可是成了天下第一盾。齐读
(2)谁想替楚人吆喝吆喝矛?
评价:这矛锋利无比、锐不可当、天下无敌。一起读。板帖:无坚不摧
(3)师小结:一个坚不可摧的盾和一个无坚不摧的矛,在同一情境下出现在楚人的口中,这可真是自相矛盾。
3.出示:“其人弗能应也”,因为——
(1)一句其人弗能应也,不仅让我们看到楚人的尴尬,更让我们知道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板帖。
(2)旁观者“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刚开始是听,然后是思,最后是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严密的思维过程,才发现了楚人话中的矛盾,所以才让楚人弗能应也。)
4.师:旁观者的这一问不仅让楚人无言以对,更惊醒了其他围观者。他们还会对这个卖矛和盾的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拿出任务单一,发挥想象,任选一种方式来写。(关注思维)
围观的人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语重心长地劝他___________,更有人义正词严地告诫他说________________ 。
围观者中,劝其___________有之,责其 ___________亦有之。天下人谓之曰:“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
师:(巡视)有能力的同学两个都写也行,写完了坐正示意我。(学生专注练笔)
师:写完了吗?好,谁先说一说?
生:汇报
师:关注到了围观的人的神态、表情和语言,了不起。
生:我是文言文的。围观者中,劝其改此陋习者有之,责其弄虚作假者亦有之。天下人谓之曰:“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自相矛盾,你休要再夸口。”
师:真不得了,写得那么准确,那么妥帖。相信那个楚国人听了你的话,必定能痛改前非,决不再弄虚作假了。
生:围观的人有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了;有的交头接耳,似乎为自己险些被骗感到后怕。有的语重心长地劝他:“你别夸夸其谈了,这种小把戏我也会。”更有人义正词地的告诫他:“你不要再骗人了,万一久经沙场的战士买了你的假货,打了败仗、丢了性命,可不得了啊!”
师:是啊,假货害死人呢。
生:围观的人有的嘲笑楚国人吹牛不打草稿,有的人则无聊地叹了口气走开了,有的语重心长地劝他:“你这样说不但没人买你的矛和盾,还会招来耻笑。”更有人义正词严地告诫他:“以后不要再这样信口开河地夸耀你的东西了,都露馅了。”
四、讲述故事、传承经典
1.师:《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流传到现在,它的寓意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说话做事前后一致,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尴尬。让我们也来当文化的传承者,创造性地讲讲这个故事吧!
2.为了让同学们讲好这个故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个小建议,请同学给大家读读。
3.同桌之间,练说故事。指生讲述故事,生生评价。
4.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我们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五、拓展阅读
师:同学们,像《自相矛盾》这样引人深思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一篇小古文《郑人买履》,思考文章从哪些地方写出了郑人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故事、懂得了道理、更悟出了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实韩非子一书中,这样引人深思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齐读。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去书中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