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先秦至秦汉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考点定位】 (1)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变化、选官监察与国家治理。(2)先秦至秦汉时期法律与教化、赋税货币制度与社会基层治理。(3)秦汉时期民族政策、边疆治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1.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
①内容: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征: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商周王权的特点:原始____________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3)春秋战国时期。
①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②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进行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最具代表性),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____________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4)秦朝的政治制度。
①皇帝制度: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②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____________。
③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
[小练1] 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这体现了古代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秦始皇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特点:皇帝独尊。主要目的:宣扬丰功伟业。
(5)汉代的行政制度:汉承秦制,略有损益。
①中央: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____________,削弱了外朝丞相的权力。东汉时期刘秀将____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②地方:西汉初实行__________________。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2.官员选拔与管理。
(1)春秋战国时期官员选拔。
①西周至春秋:官位世袭的世官制,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春秋战国时期:荐举功劳制,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________授予官职。
(2)秦汉选官制度。
①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即向官吏学习____________而为官。
②汉代——察举制:汉武帝时期形成,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常科(岁举)和____________(无固定时间);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功劳为官和征辟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3)秦汉官员的考核与监察。
①考核:____________是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②监察: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____________,监察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小练2] 《后汉书》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据此可知,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光武帝吸取历史上皇权受威胁的教训,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
3.法律与教化。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①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____________”引发了一场辩论,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②春秋战国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核心 观点 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____________;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评价 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____________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小练3] 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你认为谁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为什么?
[提示] 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2)秦汉时期的法律。
①秦以____________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______》。
②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为“令”。律和令都具有____________效力。
[小练4] 1983—1984年,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了汉简《二年律令》。共有竹简526枚,简文含27种律和1种令。汉简《二年律令》的出土有什么意义?
[提示] 《二年律令》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律和汉律的认识。
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
(1)秦朝。
①设立官职:设典客、____________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②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两广地区设____________、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
①设立官职:设____________管理民族事务。
②边疆管理。
北方 汉初,对北方的匈奴采取____________;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
西面 在河西走廊设“____________”;设西域都护府
东北 西汉设________________
③边疆开发: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督率戍卒屯田。
2.对外交往。
(1)先秦: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汉代: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
①陆路经____________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____________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____________南部。
②东汉:____________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小练5] “‘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于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早在汉朝时期我国就已经与日本友好交往,中日关系源远流长。
三、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货币、赋税制度与基层治理
1.货币的演进。
时间 表现
原始社会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商朝后期 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 各国使用多种样式的____________
秦朝 货币统一为________________
[小练6] 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货币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 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巩固了集权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2.赋役制度与户籍制度的演变。
(1)赋役制度的变化: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大致包括____________、人头税和徭役三种。
田赋 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____________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
人头税 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____
徭役 秦汉徭役有____________、正卒、戍卒三种
(2)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时期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 实行____________制度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社会基层治理。
(1)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__________,掌教化。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
(2)社会治理:秦汉时期,推行____________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答案自填] 一、1.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嫡长子继承制 民主传统 官僚制 郡县制 邮传 中朝 尚书台
郡国并行制 2.军功大小 律令 特科 上计制 巡行郡国 3.铸刑书 德治 法家思想 法家 九章律
法律
二、1.典属国 南海郡 大鸿胪 和亲政策 河西四郡 护乌桓校尉 田官 2.中原 河西走廊 甘英 印度 倭国
三、1.铜铸币 圆形方孔钱 2.田赋 十五税一 财产税 更卒 分类登记 3.三老 什伍
主题一 继承与创新——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者研究——周秦之变与汉承秦制
史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史料二 自古就有“汉承秦制”之说,在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职官等领域内考察,这是非常准确的概括。秦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崇高的名号、最显赫的地位、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它通过朝议和文书、舆服、后宫、陵寝等相关规定,把“君尊臣卑”的政治伦理制度化,树立了绝对皇权的统治秩序。故自汉及清,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不替。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周秦之际的政治变化。
[提示] 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
(2)根据史料二,概括汉代继承秦朝政治制度的表现。
[提示] 继承了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制度;沿用了官僚政治;继承了“君尊臣卑”的政治伦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历史解释——汉武帝时期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
(1)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2)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过于强大难以制约的问题。
(3)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侯王交游。
(4)惩治地方豪族,对于抑压地方豪族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
(5)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史料证史——汉代察举制的特点及作用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根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提示] 原则:以德取人。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唯物史观——察举制的评价
(1)优点。
①察举设置之初,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官的唯一依据,体现了选贤任能的原则,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才。
②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③有利于中央集权,察举权虽然下放到地方,但是官吏的任免权仍由中央掌握。
(2)缺点。
①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把持,导致作伪成风,流弊百出。
②被察举者因察举人而走上仕途,必对察举者感恩、效命,极易产生宗派行为,形成地方集团。
③察举选才的标准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
主题二 融合与强化——先秦至秦汉法律、教化与社会治理
学者观点——先秦至汉代儒法之争与教化
史料一 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史料二 《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
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史料一,分析论证为什么“儒法之争”的结局必然是儒法合流。
[提示] 儒法之争的实质是“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大政治问题的争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不断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儒法合流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根据史料二,归纳汉武帝宣扬忠孝观念的主要途径。
[提示] 途径:改革选官制度,将孝廉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宣扬忠孝之道。
历史解释——汉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趋势
(1)儒家法律思想的实质是“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它综合了道德教化和刑罚镇压的两种统治策略,这种立法指导思想更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
(2)儒家法律思想中所强调的贵贱、长幼、亲疏有别,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要求。
(3)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亲亲、尊尊”原则,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观念。
(4)从政治制度上看,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需要运用儒家学说来体现法律的等级性、特权性,以此来保障官僚地主阶级的特权。
学术观点——汉代的基层治理与社会教化
史料 汉初依据秦制重建了三老体系,在“毋烦民,欲为省”的思想下,《汉书·高帝纪》二年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除此之外乡官之首的三老作为当地人管理地方治安、解讼理怨,还可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汉初孝廉大多只闻于乡里,没有三老一级的推荐无法闻于州郡。……汉时期许多乡官凭借自身权势决定乡间事务,三老无法再随意行使权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宣传礼仪道德为
本职的三老原本的功能已基本丧失,自此渐渐湮没。
——摘编自张智慧《汉代乡官研究》
根据史料,概括汉初设置“三老制”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老”逐渐湮没的原因。
[提示] 背景:汉承秦制;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汉初民生凋敝,与民休息;选拔人才的需要。原因:儒学地位的提高;三老逐渐形成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历史解释——秦汉时期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
(1)秦汉时期的乡亭里制各司其职,主要是负责征派赋税徭役、掌管教化治安等。三老掌管教化,实行思想控制,啬夫游徼则负责缉盗安民。
(2)秦汉时期的基层社会管理受到统治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汉代呈现儒表法里的特征。
(3)宗族和君权逐渐分离。秦朝到魏晋时期,族权与君权分离,进入到世族、士族制时代,宗族开始出现民间化趋势,官民合治的模式逐渐形成。
命题点1 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
(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解析:选B。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说明州的权力有所扩大。根据材料“‘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后期“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权力也随之大增,这容易导致地方豪强割据,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故B项正确。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形成的自下而上举荐人才的制度,排除A项;东汉时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的逐渐形成容易导致地方出现豪强势力,“抑制”表述错误,排除C项;东汉时期,州刺史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不再是中央派往地方的监察官,这并未强化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
命题点2 东汉末年曹操复古改制的特点
(2023·高考江苏卷)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汉代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A项;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排除C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D项。
命题点3 秦朝的文书制度
(2024·深圳高三调研)文献与出土资料均反映秦朝文书来往十分繁密。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材料能够说明( )
A.“书同文”取得了显著效益
B.全国信息交流主要依靠文书传递
C.“车同轨”发挥出巨大作用
D.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的价值
解析:选D。秦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上传下达,建立了“文书制度”,所以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故选D项。“书同文”是指统一文字,不同于“文书制度”,排除A项;“主要依靠文书传递”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文书制度,与“车同轨”无关,排除C项。
命题点4 秦朝法律与社会治理
(2024·大湾区一模)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
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
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
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
D.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和严厉,律法中融入孝,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巩固统治,反映出秦代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故选A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统一后实行的选官制度,材料依然强调秦律,说明这一政策并未改变,排除B项;汉朝开始采用外儒内法的统治策略,排除C项;“维护纲常伦纪”是儒家思想,秦朝治国以法家思想为核心,排除D项。
命题点5 汉代的选官制度
(2024·广东四校高三联考)汉代太学创立之初即“设科射策”,对学生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合格的按成绩的高低除授不同的官职。“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据此可知,西汉太学( )
A.生员出仕需经过严格的考试
B.是西汉官员选拔的唯一来源
C.以分科目为主要考试形式
D.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
解析:选A。据材料“考试合格的按成绩的高低除授不同的官职”“其不事学……辄罢之”可知,汉代每年都要考试太学生的学问和才能,并按考试成绩的高低授予相应官职或除名,说明西汉太学生员出仕需经过严格的考试,故选A项。“唯一”说法错误,西汉官员选拔的方式还有察举制、征辟制等,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分科目进行考试,排除C项;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命题点6 东汉的地方治理
(2024·东莞高三月考)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 )
A.遏制了豪强的发展
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限制了官员的特权
D.保障了吏治的清明
解析:选A。据题意可知,东汉统治者采取的“三互法”避免了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串联和勾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势力的坐大,从而遏制地方豪强的发展,故选A项。这一做法客观上遏制了地方豪强发展,并不是为了促进文化融合,排除B项;“三互法”仅仅是对官员的任职地点做了限制,而非限制官员特权,排除C项;这一做法并不一定能够保障吏治的清明,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