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夏日炎炎,在孩童的眼里却是好天气。穿越古代,孩子们怎样度过他们的夏天呢?《池上》把视角放在最富夏天特征的荷花池中,满池荷香本就让人浮想联翩,荷花池上的故事更有情趣:第一、二行,勾勒出一个调皮的“小娃”,脸上的表情虽未着一字,但小娃“偷采”后的兴奋、可爱却跃然纸上;更有趣的是第三行的“转”,小娃以为瞒天过海,没想到“不解藏踪迹”;第四行的“浮萍一道开”不仅点明了“踪迹”所在,更因“一道开”的用词晓白而意境深远,成为千古佳句。设计时,主要在“童心共情、整体阅读、丰富个性”三个方面做文章。
首先,根据古诗与孩子的生活相去甚远的难点,彰显“夏天”“小娃”这两个主题:虽然相隔久远,但是我们用共同的夏天、共同的童年,消除孩子们的陌生感。
其次,根据诗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几次整体阅读的板块。诗歌是形式与主题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在这课教学中,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猜读课题、插图助读、选表情读、配乐诵读四大环节,让学生在几个来回整体品味中领略诗的意境之美。
最后,通过选表情包、选配乐等,让孩子们在诗的表达上个性体验。既符合诗句表现童趣的主题,也让孩子们学会创新,在古诗中融入自己,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目标
(一)会认“首”“踪”“迹”“浮”“萍”等生字,会写“首”“采”两个字,并注意上下结构的规律。
(二)通过猜读、看插图读、配表情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初步理解“浮萍”“踪迹”等词的意思,想象《池上》诗意并背诵。
(三)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丰富对夏天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情趣,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插图贴图、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字源学“首”
1.从“夏”揭题。
夏天有哪些好玩的景和事?古人是怎么写夏天的?(揭题)学习《古诗二首》。
2.字源学“首”——
除了“一首”古诗,还可以说“一首”-(儿歌、歌曲)。
“首”最早是这样写的,(幻灯片演示“首”的字源)最上面是头发,“自”表示一张脸,中间是眼睛,“首”表示“头”的意思。不少带“首”的词语都有这样的意思。
一群人中带头的,叫-(首领);一个国家中最重要的城市,所有城市的“头”,叫-(首都)。还能用“首”组词吗?(元首、部首、首相)
(二)初读正音,猜读验证
1.猜题初读。
今天,学习第一首《池上》。猜猜题目的意思。
2.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从哪里猜出写的是在池塘发生的事?
3.指名读,正音。
指导读准:5个后鼻音“撑”“艇”“藏”“踪”“萍”;3个平舌音“采”“藏”“踪”。
4.交流根据哪些地方猜出写的是池塘发生的事。
(1)小艇:小船在水上开。
(2)白莲“莲”是长在水上的。
说起“米莲”,想到学过的哪首诗?(齐背《江南》)
这里的“莲”指的就是——(出示莲蓬)。里面的莲子很香,可以吃!难怪小娃要忍不住---(偷采白莲回)。
(3)浮萍:浮萍也是长在水上的。
(出示“浮萍”图片和生字卡)“浮萍”的偏旁跟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关联?(“浮”是“三点水”,跟水有关,“萍”是“草字头”,跟植物有关,左下部分也有“三点水”,“浮萍”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
5.总结方法。
猜读是一种学古诗的好方法,能帮助我们读懂古诗的意思。
(三)图文对照,读懂诗句
池塘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对照插图再来读这首诗,能读到哪些画面?(自由读)
1.贴图解诗。(根据学生回答,贴浮萍图在黑板上)
(1)读到“小娃撑小艇”:一个小朋友撑着小船在池塘上。
(2)读到“偷采白莲回”:小娃偷偷地采了很多莲蓬放在船上,打算回去大吃一顿。
(3)读到“浮萍一道开”:这里的浮萍开了一道水路。(师生演示,船开过,浮萍打开)
2.图解“踪迹”。
“不解藏踪迹”在插图上能找到吗?
根据偏旁,猜猜“踪迹”的意思。(“踪”是“足字旁”,“迹”是“走之”,都跟“脚走路”有关。“踪迹”就是“痕迹”的意思)不知道藏起的“踪迹”在哪里?(指名指图)
3.小结读诗:小小的娃娃撑着小艇,偷偷地采白莲回去,却不知道怎么隐藏自己的踪迹,船在浮萍上划开一道水纹,早把自己暴露了!这首诗为我们写了夏天多么有趣的画面啊!请大家一起指着插图,读一读。(齐读)
(四)配表情读,感受诗情
导语:读诗,不仅要读出画面,还要靠自己的想象把这画面看得仔细些,这样才会越看越有趣!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请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小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诗人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配乐读后,教师出示微信表情包,学生选择表情包,读出表情)
2.同桌互读。
带着自己的表情包读给同桌听。
(五)配乐试背,读出诗趣
1.配乐齐读。
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再次齐读,感受不同。
2.选乐背诵。
(出示填空式诗句)这样能读吗?(指名选配乐试背)
(出示空白)这样会读吧?(指名选配乐背诵)
(六)抓住难点,写好生字
1.激发兴趣。
古代孩子的夏天真有意思!我们也可以来为自己的夏天写诗。要想写诗要先学会写字,今天来学写两个字:“首”“采”。观察结构,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的字两个部分要写扁一点)
2.侧重难点。
“首”写得扁一点,关键写好哪里?(中间一撇要平而短)再看“采”,是“木字底”的。学过哪个“木字底”的字?说说需注意什么?
(“朵”是木字底的,要注意竖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试写。
4.反馈重点。
(反馈展示学生的字)侧重点评:上下两部分是不是扁扁的?中问部分写小了吗?木字底的撇捺是不是写得舒展?今天我们在夏天的池塘上认识一位有趣的小娃,下节课再去古代认识另一个池塘边的孩子。
六、课时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在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况下,借助多媒体展示古诗画面,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关键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从而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