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件(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件(共6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3 09:1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对比阅读
《三峡》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郦道元,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其执法清刻,自太傅掾 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
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 鲁阳郡,道元表立

·
·
·
·

·
黉序 ,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斩获良多。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选自《四库全书·史部》,有删改)
【注释】①太傅掾:太傅手下的直属官吏。②试守:正式任命前试用或代理。③黉序:古代的乡学。

·
·
·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于夏水襄陵   襄:冲上、漫上
B.沿溯阻绝 溯:顺流而下
C.初袭爵永宁侯 初:起初
D.斩获良多 良:甚,很
·
·
·
·
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
断,不能通航。溯:逆流而上。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B.道元以属官坐免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今可听之 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D.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
·
·
·
·
·
·
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代词/表推测,大概,或许,恐
怕;B.介词,因为/介词,因为;C.代词/结构助词,的;D.介
词,在/介词,对。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B.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C.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D.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道元为政严酷,官吏们
都怕他,作奸犯科的人都吓得逃到别的地方去。故正确断句为:
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峡夏天水势极大,水流猛且急。作者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
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B.御史中尉李彪发现郦道元执法清正严苛,就推荐郦道元由太傅
掾升任为书侍御史,后来郦道元又受李彪的牵连被免职。
C.郦道元曾在鲁阳郡代理太守,他向皇帝上奏,请求在鲁阳建立
学校,崇尚并鼓励学校教化,皇帝没有批准他的奏请。
D.孝昌初年,梁朝派兵攻打扬州,郦道元受命调度兵马,在涡阳
击退梁军,又指挥兵马进行追杀。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可知,皇帝听从了郦道元的请求,并且下发了诏书。因此“皇帝没有批准他的奏请”错误。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郦道元在任郡守期间,老百姓都被他的威名慑服,不敢违法。
【乙文参考译文】
郦道元,起初继承他父亲永宁侯的爵位,按照惯例由侯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认为道元执法严肃苛刻,从太傅掾推荐他做书侍御史。李彪被仆射李冲弹劾,道元因为属官的关系被免职。景明年间,郦道元做冀州镇东府长史。州刺史于劲,带兵向西讨伐关中,也不到刺史任上来,道元执行刺史的职权有三年。道元为政严酷,官吏们都怕他,作奸犯科的人都吓得逃到别的地方去。后来代理鲁阳郡守,道元上奏要建立各类学校,推崇鼓励学校教化。皇帝下诏说:“鲁阳本来是蛮人世界,不设立贵族读书的大学。现在可以听从郡守所请,以便实现像优秀的郡长官
文翁那样的教化。”道元在任郡守期间,老百姓都被他的威名慑服,不敢违法。
孝昌初年,梁朝派兵攻打扬州,刺史元法僧又在彭城反叛。皇帝下诏让郦道元持有符节、兼侍中、代理行台尚书,部署调度各路人马,照仆射李平的先例。梁军到涡阳,开始败退。道元追赶征讨,杀死和俘获的梁军很多。
郦道元爱好学问,经常翻看少见的书籍,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还写过《七聘》等文章流传在世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自余为僇人 ,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


·
·
·
·
《答谢谢中书》对比阅读
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
【注释】①僇(lù)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②惴栗:恐惧不安。③《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晓雾将歇  歇:消散 B.夕日欲颓  颓:颓废
C.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 D.倾壶而醉  倾:倒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B.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B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写的是作者与同伴每天的行为,它们的后面都应该停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是说任何一个僻远的地方都去过,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故正确断句为: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C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觉而起,起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4.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
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乙文参考译文】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美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中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
【乙】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月色入户 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
(3)余谪居于黄 ________________
(4)余告之故 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院中的月光如同积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叉错杂,大概
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
·
·
·
·

共同,一起
因获罪降职或远调
缘故,原因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
不同?他们自我排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呀,为什么会在这里呢?
/
/
(1)人生际遇:苏轼被贬官,方山子怀才不遇。(2)排解方式:苏轼寻友赏月,方山子隐居。
【乙文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纪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好的机会。到了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衣帽和礼服,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呀!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呀,为什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到他家住宿。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
·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 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宗元《钴 潭西小丘记》,有删减)
【注释】①偃蹇(yǎn 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嵚(qīn):形容山石耸立。③ (yíng) :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因此正确断句为: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殆:几乎
B.余怜而售之 怜:怜惜,喜爱
C.以效兹丘之下 效:效仿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负:依仗
·
·
·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效:效力。
C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的原
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
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
【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
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的原因是“余怜而售之”,即“我”喜欢它。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满十天(我)就找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是古代爱好山水的人,或
许也未能到过这些地方吧。
【乙文参考译文】
(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 潭。钴 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凸出隆起、高高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耸立着,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好像)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




(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怜惜(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当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飘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找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是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或许也未能到过这些地方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
·
·
《孟子三章》对比阅读
【乙】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释】①子房:张良,表字子房。②馈饷:粮饷。


·
·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 ____________
(2)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
(3)镇国家 ____________
(4)连百万之军 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三里之城 B.夫环而攻之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连百万之军
·
·
·
·
·
·
·
·
放弃
同“叛”,背叛
镇守
统率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结构助词,的;B.代词,它;C.结构助词,的;D.结构助词,的。
B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列 侯 诸 将 无 敢 隐 朕 皆 言 其 情 吾 所 以 有 天 下 者 何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在小小的军帐之内做出正确的部署,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
5.根据【乙】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可以用【甲】文原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
心胸宽广、善于用人所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乙文参考译文】
高祖说:“列位诸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欺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伏
的地方就顺势分封给他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小小的军帐之内做出正确的部署,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利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
·
·
《孟子三章》对比阅读
【乙】齐大饥 。黔敖 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贸贸然 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 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富商。③蒙袂(mèi)辑屦(jù):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⑤从:跟着,追着。





·
·
·
·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必敬必戒  戒:谨慎
B.威武不能屈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C.以待饿者而食之  食:食物
D.黔敖左奉食  奉:同“捧”,端着
·
·
·
·
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以等待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食:吃。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顺为正者 ②以至于斯也 ③往之女家 ④曾子闻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①“以顺为正者”的“以”为:介词,把。②“以至于斯也”的“以”为连词。①②不相同。③“往之女家”的“之”解释为:到。④“曾子闻之”的“之”为代词。③④不相同。
D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破中有立,孟子首先反驳了景春的观点,然后提出了
“大丈夫”的具体标准。
C
B.【甲】文中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
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
C.【乙】文中曾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到了快要饿死的地步,也可以吃
“嗟来之食”。
D.【乙】文中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证明【甲】文中“贫贱不
能移”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C.根据“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分析,曾子认为,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乙文参考译文】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等待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唯独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因此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
·
·
·
·
《孟子三章》对比阅读
何也?”司空 房玄龄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 在藩之功,擢 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岂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勖 子弟使无愆犯 ,即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曰:“君子乃能怀德,小人不能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三》)





【注释】①司空:古官职名。②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③擢:提拔。④戒勖:劝诫勉励。⑤愆犯:罪过,过失。
·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兴起,指被任用
B.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苦
C.困于心,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D.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过错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过:犯错误。
·
·
·
·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
A.而乐亦无穷也 B.言和而色夷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可计日而待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例句句意:所以古人尊重君子而轻视小人。而:表并列。A.句意:因此乐趣也无穷无尽。而:表因果。B.句意:言辞谦和,脸色平易。而:表并列。C.句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而:表转折。D.句意:可以计算着日期等待了。而:表修饰。
B
·
·
·
·
·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开头以排比句列举六位历史名贤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增强了
文章气势,有力地证明了磨难造就人才的观点。
B.【乙】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臣子,应该尽心
辅助自己的君主,好好培养自己儿孙们的君子品行。
C.【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忧患意识对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乙】文中“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证明了孟子说
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甲】文中“管夷吾举于士”与“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士”都指的
是贤士;【乙】文中,“贞观”是年号,“太宗”则是皇帝的庙号。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管夷吾举于士”的句意是: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士”指狱官,并非指“贤士”。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朕 发 此 言 欲 公 等 戒 勖 子 弟 使 无 愆 犯
(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
/
【乙文参考译文】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自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君主,到他的子孙手里往往发生祸乱,这是什么缘故?”司空房玄龄说:“这是因为幼主生长在深宫之内,从小过着富贵生活,并不知道民间事情的真伪、治理国家的安危,所以当政就多祸乱。”太宗说:“你的意思是把过失推之于君主,我则要归罪于臣下。那些功臣子弟多数无才无德,靠祖父、父亲的资荫就做上大官,不修身养性,只爱奢侈放纵。君主既然幼弱,臣下又没有才能,遇到国家倾危不能匡正扶持,怎能不发生祸乱?隋炀帝记取宇文述在自己当晋王时的功劳,提拔宇文化及为高官显位,可是宇文化及不考虑如何报效,反而叛逆弑君。这难道不是臣下的罪过吗?我讲这话,
希望你们劝诫勉励自己的子弟,使他们不要犯过错,就是家国值得庆幸的了。”太宗又说:“宇文化及和杨玄感,都是隋朝大臣中受恩深重者的子孙,后来都谋反,这是什么缘故?”岑文本回答说:“君子才能够感恩戴德,小人不能承担恩惠,杨玄感、宇文化及之流,都是小人。所以古人尊重君子而轻视小人。”太宗说:“你说得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选自苏轼《晁错论》)
·
·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达于汉阴  阴:指水的南面
B.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C.决大河,而放之海  河:河流
D.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患:祸患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句意: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河:黄河。
C
·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方其功之未成也
A.其真无马邪     B.安陵君其许寡人
C.其喜洋洋者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
·
·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例句“方其功之未成也”句意: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其”是代词,意思是“他的”。A.表示加强诘问语气;B.表示祈使语气;C.指示代词,那;D.代词,他的。
D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文中愚公和大禹,从事的都是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的伟大
事业,都取得了成功。
B.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这两则历史故事中的愚公和大禹,都有坚韧不拔
之志、不畏艰难之举。
C.【甲】文中,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智叟的“笑而止之”都能从侧面
衬托移山的困难。
D.【甲】文中,愚公和智叟是两个对比鲜明的人,智叟的目光短浅、知
难而退对比衬托出愚公目光长远、知难而进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愚公移山”不是历史故事,是寓言故事。
B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事 至 不 惧 而 徐 为 之 图 是 以 得 至 于 成 功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
/
【乙文参考译文】
有史以来凡是做大事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当祸患发生的时候就不会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
·
《周亚夫军细柳》对比阅读
【乙】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 轻 ,难与争锋。愿以梁委 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 ,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 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 ,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 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







【注释】①剽:强悍,勇猛。②轻:轻捷,迅速。③委:抛弃,放弃。④便宜:有利,合适。⑤弓高侯:名韩颓当。⑥陬:角落。⑦引:退。
1.解释下面各句中“军”的意思。
“军”属会意字,本义是战车合围、布阵。《说文解字》:“军,环围也。”
(金文)
(1)周亚夫军细柳
______________
(2)上自劳军
______________
(3)至霸上及棘门军
______________
·
·
·
驻军、驻扎
军队
军营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已 而 其 精 兵 果 奔 西 北 不 得 入 吴 兵 既 饿 乃 引 而 去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我)希望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楚国)的粮道,这样才可以制服他们(楚国)。
4.品读下面三个语句,还原场景,想象说话人态度的变化和说话音调的变化。
①“天子且至!”
②“吾欲入劳军。”
③“皇帝敬劳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严明的军纪、军营上下不卑不亢的态度,说话人的态度由倨傲(居高临下、傲慢)变为恭敬。说话音调逐步降低。
5.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汉史》书之,以为亚夫能持重……今乃有军中夜惊相攻之事,安在其能持重乎?”洪迈认为周亚夫治军不够谨慎沉稳,你认同该说法吗?请根据【甲】【乙】两文的阅读,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不认同。周亚夫治军谨慎沉稳:①【甲】文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可见周亚夫治军严明,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敌情,事事谨慎沉稳;②【乙】文中,周亚夫战前冷静分析作战形势,避敌锋芒、伺机而攻,可见其应战之谨慎;
③【乙】文中,军营夜惊相攻,周亚夫“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其从容不迫、镇定沉稳使得骚乱迅速平息;④【乙】文中“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可见周亚夫谨慎分析,料敌如神。
【乙文参考译文】
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由中尉升任太尉,领兵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楚国)的粮道,这样才可以制服他们(楚国)。”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
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
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景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领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饥饿,屡次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战。夜里,汉军营中受惊,军内互相攻击扰乱,甚至闹到了太尉的营帐之下。太尉却始终静卧不起。不一会儿,就恢复了安定。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不一会儿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