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千古黄河水,悠悠中华情
——《壶口瀑布》
“大美壶口”宣传小达人
为了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感受盛世中华的美好,我们要拍摄一期以“看,锦绣山河之大美壶口”为主题的宣传片,现招募“大美壶口”宣传小达人 。希望通过小达人的智慧创造,展现壶口瀑布的自然魅力和人文价值。大家快来加入吧!将有神秘大礼等着你!
“大美壶口”宣传小达人
请跟随梁衡游记的脚步,以“大美壶口”为主题,完成相关学习。
任务一:设计制作“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任务二:拍摄一组“大美壶口”风光片
任务三:推荐宣传“大美壶口”作品
任务一:设计制作“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活动1:确定拍摄时间
在梁衡的眼中,什么季节去壶口瀑布取景最合适 请说明理由。
【明确】课文第二段:雨季的壶口瀑布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和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能让人心神警觉,急慌慌地扫两眼,便匆匆逃离。枯水季水势正好,能让人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以多角度地观察壶口瀑布的姿态。因此,更推荐枯水季去。
在梁衡的眼中,什么季节去壶口瀑布取景最合适 请说明理由。
任务一:设计制作“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活动2:
设计制作“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镜头 拍摄时节 拍摄对象 立足点 拍摄角度
景别
壶口篇
瀑布篇
水石篇
“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镜头 拍摄时节 拍摄对象 立足点 拍摄角度 景别
壶口篇 枯水期 龙槽 河心 俯视 全景
枯水期 河面 河心 仰视 远景
瀑布篇 枯水期 瀑布主流 河心 仰视 近景
枯水期 瀑布支流 河心 随视 近景
枯水期 瀑布细流 河心 随视 特写
水石篇 枯水期 巨石 河心 俯视 特写
“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镜头 拍摄时节 拍摄对象 立足点 拍摄角度 景别
壶口篇 枯水期 龙槽 河心 俯视 全景
枯水期 河面 河心 仰视 远景
瀑布篇 枯水期 瀑布主流 河心 仰视 近景
枯水期 瀑布支流 河心 随视 近景
枯水期 瀑布细流 河心 随视 特写
水石篇 枯水期 巨石 河心 俯视 特写
【小贴士】景别是指由于在焦距一定时,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录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指人体肩部以上)、近景(指人体胸部以上)、中景(指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部分环境)、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大美壶口”拍摄脚本
镜头 拍摄时节 拍摄对象 立足点 拍摄角度 景别
壶口篇 枯水期 龙槽 河心 俯视 全景
枯水期 河面 河心 仰视 远景
瀑布篇 枯水期 瀑布主流 河心 仰视 近景
枯水期 瀑布支流 河心 随视 近景
枯水期 瀑布细流 河心 随视 特写
水石篇 枯水期 巨石 河心 俯视 特写
定点换景
同学们通过这个图我们发现了什么?
立足点不变,通过拍摄的角度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这种写法叫做定点换景,这也是我们写游记的常见手法之一。我们还学过另外一种写法:移步换景,比如《小石潭记》就是这样的写法。
任务二:拍摄一组“大美壶口”风光片
赏自然馈赠 配画面音
请大家细读课文3-5段,勾画出描写你拍摄对象的句子,说说你选择的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为你拍摄的对象配画面音。 (提示:可以从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河面
龙槽
壶口
瀑布分流
瀑布主流
巨石
瀑布细流
壶口篇——龙槽
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赏析:
从”原来”一词中我们可以壶口瀑布构造的奇特,所以给这个镜头配画面音,应该读出惊叹之情。画面音指导:应该读出惊叹之情。
壶口篇——河面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返回
壶口篇——河面
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改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壶口篇——河面
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改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前呼后拥,撞向石壁,黄浪霎时碎成白雪。
壶口篇——河面
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
互相挤着、撞着,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撞向石壁,
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赏析:
修辞的好处: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奔涌而来的气势比作千军万马,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叹之情。动词的好处: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了黄河水量大、水流疾、水势猛的特点叠词的好处: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减缓语速,延长语音,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震撼人心。画面音指导:注意我们刚刚所赏析的动词和叠词,朗读时读出重音(动词)与停连(叠词)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瀑布篇——主流
先跌在石上
再跌下去
三跌
四跌
跌得粉碎
碎成点
碎成雾
瀑布篇——主流
赏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水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险。连用5个“跌”字,形象地刻画出水流层层落下的情态,写河水被跌得粉碎也要勇往直前,表现了黄河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长短句相间,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画面音指导:要读出水流层层落下的情态,读出勇往直前的精神。
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瀑布篇——分流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瀑布篇——细流
赏析:
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钻”“觅”“淌”“夹”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水流的各种情状,展现了其“柔”美的一面。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水石相击篇——巨石
赏析:
脚下的石头形状是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一道深沟”,是被水“凿”“旋”“切”成的,作者运用的是“被”字句,是用“如钢似铁”的石的巨大变化来反衬水的威力,而“凿”“旋”“切”这些极具力量的动作背后,蕴藏的是黄河水面对阻挠而爆发的不可遏制的士气。
推荐朗诵代表读,作为画面的开头音
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一部读不完的史诗,
壶口就是这部长诗的惊叹号;
如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大动脉,
壶口就是大动脉中最热血沸腾的一段;
如果说黄河是我们民族之魂,
壶口就是黄河之魂!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
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作为作品的结束音
小结:
精准动词让文字产生的层次之美
修辞手法让文字产生生动形象之美
叠词运用让文字产生音韵之美。
长短句式让文字产生了错落之美。
这些文字为我们呈现出壶口构造之奇,瀑布的跌落之姿、奔涌之态与散落之美,以及水石相击、刚柔相济之美。
任务二:拍摄一组“大美壶口”风光片
任务三:推荐宣传“大美壶口”作品
活动1:讨论确定投稿栏目
(“地理发现”
“人生感悟”
“民族之魂”)。
明确:黄河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让我们一起齐读这段文字,感受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大家觉得哪一段最能体现我们的民族之魂呢?
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民族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亦是如此。
未到壶口不成河
未经磨难不成材
愈挫愈勇中华魂
任务三:推荐宣传“大美壶口”作品
活动2:自由创作一首以“大美壶口”为主题的诗
或者宣传口号。
学生作品展示
课后作业
1.完善自己的作品。
2.推荐壶口瀑布宣传大使(可自荐),并向壶口瀑布景区写一封推荐信(350字左右)。
备选人:陈祥榕 张桂梅 焦裕禄 大禹
结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当你还没有能力用脚步丈量世界时,不妨跟着文字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希望你们也能从山水之中获得勇气,从文字中汲取力量,来一场心灵的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