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
第单元复习课
Shè jì ōu zhōu fú hào mù tóng shè huì
bǎo cún zhì huì yì xiāng jiā jié lì shǐ
shí jiàng jiǔ jiā líng hún jì lù xiàn chéng
设计 欧洲 符号 牧童 社会
保存 智慧 异乡 佳节 历史
石匠 酒家 灵魂 记录 县城
举:①向上抬,向上托;②提出;③推选,推荐;④全。
欲:①将要;②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③想要,希望。
多义字
屠苏 旧符 佳节 异乡 保存
智慧 设计 创举 伟大 工匠
社会 欧洲 美观 雄伟 作坊
AABB式
清清楚楚 来来往往
近义词
名扬中外 世界闻名
描写景物
形态各异
词语分类
含有数字
千门万户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9 《古诗三首》
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林妹妹坐在( )齐全的书房里,没有一点心思去舞动文墨,而是看着窗边的菊花发呆,她知道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虽然中医大夫( ),精心下药,可是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想到这她的眼泪顺着腮边流下来。可怜自己一个弱女子,虽然( )样样精通,自觉具有( )的品格,却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
花中君子
笔墨纸砚
望闻问切
琴棋书画
选词填空
望闻问切 花中君子 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元日》这首诗写的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雨纷纷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容易得到
可以大量制造
价格便宜
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流传了下来?
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互相缠绕
相互抵着
回首遥望
双龙戏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大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谢晶同学是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干部。小华病了,她主动陪小华去医院看病。叶苹忘了带水彩笔,她就把自己的借给叶苹用。她对人很有礼貌,见到每位老师都主动问好。一天下午,她走在路上,看见两位农民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蔬菜的板车,就急忙跑上去帮着推。她还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呢。
热心帮助别人
识字加油站
乞 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除 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中 秋 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元宵节(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由于元宵节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称为"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因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元宵节传统习俗就是出门赏月……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