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古代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古代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2 19:5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中国古代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概览
1
双线模式学考点
2
单元重点随堂练
3
单元概览
历史时序
200年
中国:
208年
220年
221年
229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4世纪后期
420年
439年
494年
589年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国建立
蜀国建立
吴国建立
西晋建立
西晋
统一
西晋灭亡
东晋建立
东晋灭亡
隋统一全国
两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
北魏统
一北方
孝文帝
迁都
洛阳
三国时期
法兰克
王国建立
481年
西罗马
帝国灭亡
476年
罗马帝国分裂
4世纪末
世界:
民族交融
317年
北魏建立
单元导语
(1)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
(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线1·要素学考点
双线模式学考点
1
考点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
2011版课标: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 之战 概况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兵败北撤 影响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 鼎立 局面 形成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汉(蜀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影响 三国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 2
考点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人口南迁 江南地区的开发
2011版课标: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人口 南迁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人口 南迁 北方人口南迁 概况 (1)八王之乱导致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
影响 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江南 地区 的开 发 原因 (1)政治因素: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统治者实行有利于生产的政策 (2)经济因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3)自然因素: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 地区 的开 发 表现 农业 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使江南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
考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1版课标: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目的 移风易俗,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 鲜卑族拓跋宏
内容 迁都移民 494年迁都洛阳,把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推行汉化 (1)讲汉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 (4)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影响 (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社会的进步 《北魏帝王出御图》
【要点】改穿汉服,促进了民族交融
4
考点
祖冲之 书法艺术 北方农业技术 农历
2011版课标: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祖冲之 简介 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成就 (1)圆周率: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缀文》:祖冲之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 (3)历法: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祖冲之像
【要点】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
书法 艺术 代表 人物 王羲之:人们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北方农业技术 成就: 《齐民 要术》 作者 北朝贾思勰 内容 (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3)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4)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北方农 业技术 成就: 《齐民 要术》 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影响 (1)《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2)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农历 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现代版本,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 《齐民要术》书影
【要点】贾思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线2·纵横学史
1.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重要战役
考向:战役辨识
设题点 ①战役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②时间 ③交战 双方 项羽所率领的起义军VS秦军 曹操VS袁绍 曹操VS孙刘联军 前秦VS东晋
④影响 起义为彻底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奠定了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基础
⑤相关 成语 破釜沉舟 骄兵必败 万事俱备,只欠 东风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抽鞭断流、东山再起
2.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少数民族
考向:民族辨识;要素辨识
3.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帝王
考向:人物辨识
单元重点随堂练
1.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2.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
3.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________。
4. 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_________。
5.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_。
核心速填夯基础
赤壁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祖冲之
王羲之
《齐民要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