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物理( 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物理( 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22 16: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IYQEgggAAoAAABgCUQXQCECQkBAAAAoOhEAEIAIAyR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IYQEgggAAoAAABgCUQXQCECQkBAAAAoOhEAEIAIAyR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IYQEgggAAoAAABgCUQXQCECQkBAAAAoOhEAEIAIAyR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IYQEgggAAoAAABgCUQXQCECQkBAAAAoOhEAEIAIAyR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IYQEgggAAoAAABgCUQXQCECQkBAAAAoOhEAEIAIAyRFABC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IYQEgggAAoAAABgCUQXQCECQkBAAAAoOhEAEIAIAyRFABCA=}#}
2022 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D C B AB AC BD
L
1.A【详解】A.根据图乙可知,周期为 2s,根据T 2 解得 L 1.0m故 A 正确;B.根据
g
图乙可知,在 t=0.5s 到 t=1.0s 的过程中,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
动能增大,故 B 错误;C.根据图乙可知,在 t=1.0s 到 t=1.5s 的过程中,摆球偏离平衡位
置的位移增大,根据F回 kx,可知,回复力增大,故 C 错误;D.根据图乙可知,单摆
2
的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为 x Asin t 8sin t cm 故 D 错
T
2.B【详解】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声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
率,当声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将声源运动到 ABCD
四个点时,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方向画出来,可以得到 A 点有接近观察者的趋势,C 点有
远离观察者的趋势,声源在 BD 两点的速度方向,垂直 O 点与观察者的连线。所以在 BD
两点,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就等于声源的频率,而在 A 点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
频率,在 C 点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故选 B。
3.D【详解】A.小车、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开始总动量为零,当弹簧伸长的过
程中,C 向右运动,则小车向左运动,故 A 错误;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在 C 与 B 碰前,
mv Mv 0 v M根据动量守恒得 C 所以 C ,故 B 错;CD.因为小车、物块和弹簧组成的v m
系统动量守恒,开始总动量为零,当 C 与泥粘在一起时,总动量仍然为零,则小车停止运
动,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4.C【详解】图乙的读数为:19mm+4 0.1mm=19.4mm=0.0194m,图丙的读数为:
0.0284 0.0194
28mm+0.1 4mm=28.4mm=0.0284m相邻亮条纹间距 x m 1.8 10 3 m
5
x d 1.8 10 3 2 10 4
单色光的波长 m 6 10 7 m则 C 项正确
L 0.6
5.D【详解】取运动员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经过 7 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
为 v7,经过 8 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为 v8,根据动量定理,物块每次碰
撞挡板前后,挡板对物块的冲量为 I 2mv ,对物块和运动员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定理
7I mv Mv7 8I mv Mv8 ,根据题意 v7 5m/s v8 5m/s代入数据解得
52kg M 60kg,故选 D。
4
6.C【详解】A.这两列波的波速大小均为 v m/s 1m/s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两
T 4
列波振幅相同,起振方向均向下,则当路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这种点始

终不动,因 1m,则从 x 6m分别往两侧按照 1m 的间隔出现振动减弱和振动加强的点,
4
而减弱点的位置有 x 1m、3m、5m、7m、9m、11m,即叠加稳定后,A、B 两点间(不包
括 A、B 两点)共有 6 个点始终不动,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 t=0 至 t=10s 过程,
4s 时刻 C 点开始振动,8s 时刻右侧波传到 C 点,因为 C 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为波长的整数
倍,所以 C 点为振动加强点,继续振动半个周期,所以从 t=0 至 t=10s 过程,质点 C 运动
的路程为 s 4A 2 2A 16cm,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振源 B 的起振方向向下,所以
2
振源 B 的振动方程为 y Asin( t ) 2sin(
t ) 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T 2
1
7.B【详解】A.根据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sin C 所以C 45 ,所
n
以当光线在圆弧面射出时的入射角为45°时将发生全反射,为圆
弧边界有光射出的上边界,从O点射入的光线从圆弧面射出时为
下边界,所对应圆心角为∠COD 等于 45°,如图所示所以玻璃砖
1 R
圆弧边上有光射出的长度为 s 2 R 故 A 错误;B.从玻璃砖圆弧边射出的光对应
8 4
OB sin 45 6在 边上的长度为OE R R ,故 B 正确;C.从 B 点入射的光在玻璃中的路程
sin 60 3
2R+ 15°
(4 3)
为 3 (4 2 6) 105 = (4 ) ,所以 t= = ,故 C 错误;D.由于不同颜色的光° 2
的折射率不同,所以换成绿光不会平行射出,故 D 错误。故选 B。
8.AB 【详解】A.经过水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当偏振片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时,
可减弱反射光,拍摄效果较好,故 A 正确;B.光只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
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才能发生全反射,故 B 正确;C.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折
射和全反射引起的,阳光下肥皂泡表面有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引起的,故 C 错误;D.高
性能相机镜头表面镀了一层透光的膜,光线经过膜的表面和镜头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
看起来有颜色,这是由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故 D 错误。故选 AB。
9.AC【详解】A.由题意知,a、b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t2时刻 b 物体减速到零,之后
反向加速,可以看出 t2~t3时间内,a、b 同方向运动,且 a 的位移大于 b 的位移,即两者
在靠近,当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近,之后两者距离又增大,即 t3时刻 a、b 间距离最小,
故 A 正确;BC.由题意可知,a、b 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图可知,最终 a 物体
速度减为零,设 a、b 两小球质量分别为 m1、m2,则m1v0 m2v0 m2v,因为当小球间距小
于或等于 d 时,会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排斥的恒力作用,所以由图中 t1~t3时间
v v0 v0 v0 ( v ) 3v 00 0
内,可得 a 2 2 F a 2 F1 2 2 解得
m1 3m2 , v 2v0 ,
t3 t1 t3 t1 m1 t3 t1 t3 t1 m2
由几何关系可知,图中 AC 段对应时间等于 CE 对应时间,且两三角形对应底边大小相等,
所以图中△ABC 与△CDE 面积相等,故 B 错误,C 正确;D.由题意可得,类似于完全非
弹性碰撞,当两小球速度相等时,动能损失最大,由图可知,此时两小球的总动能为
E 1 (m1 m2 )(
v0 )2 1 m2v
2 1 2 1 2 2
0 而初动能为E0 m1v0 m2v0 2m2v0 ,所以损失的动能最大2 2 2 2 2
3 2 E 3
值为 E E 0 E m2 2
v0 即 E 4 故 D 错误。故选 AC。 0
10.BD【详解】图(b)所示质点在 t=0 时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图(c)所示质点在 t=0 时,
x=-0.05(振幅的一半),运动方向沿 y 轴负方向,结合波形图找到对应的点,若图(c)所

示质点在图(b)所示质点的左侧有 n

= n 当 n=0 时,B 正确;若图(c)所
12 4 3
2
示质点在图(b)所示质点的右侧有 n = n 当 n=0 时,D 正确。故选 BD。
6 2 3
11.(每空 2 分,共 6 分)(1)AD (2) m1OP m1OM m2ON (3)A
【详解】[1][2]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验证m1v0 m1v1 m2v2,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
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t 相等,因此有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
v OP OM ON动可知 0 , v1 , v2 ,导入动量守恒可得m1OP m1OM m2ON t t t
因此实验需要测量的两个小球的质量,小球的水平位移,AD 正确。故选 AD。
[3]若两小球发生弹性碰撞,即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可知
1 2 1 m m 2mm1v0 m1v
2 1
1 m v
2 1 2 1
2 2 ,联立动量守恒可得 v1 vm m 0 ,
v2 vm m 0 2 2 2 1 2 1 2
OM m1 m2 OP ON 2m 1代入水平位移与平抛时间关系可得 OPm m , m m 分析可得1 2 1 2
ON OM OP即OP OM ON
12.(每空 2 分,共 8 分)(1)1.6 (2) B C D
【详解】(1)图中 P1P2 作为入射光线,OO 是折射光线,设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角为 i,
AB
折射角为 r,则由几何知识得到 sin i , sin r
CD sin i AB
又 AO OC 则折射率 n 1.6
AO OC sin r CD
(2)三种情况下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用图①测定折射率时,做出的折射光线与玻璃中的真实折射光线相比偏折大了,所以测量的
折射角偏大了,折射率变小,故选 B;
[2]用图②测定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故选 C;
[3]用图③测定折射率时,如果出射点为bb 与玻璃砖下表面的交点,则测量值不变,如果出射
点在交点的左侧,测量值偏小,出射点在交点的右侧,测量值偏大,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能偏
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故选 D。
50 80n
13.(1) v m/s(n 0,1, 2
3
);(2) A m =0.12m
3 25
【详解】(1)由图像可知 =8m ,波向负方向最小位移为 5m,时间为 t=0.3s,则有
t 5 T nT (1 分)
8
T 0.3 s(n 0,1,2 )
解得 5 n (2 分)
8
50 80n
则有波的波速 v = m/s(n 0,1,2 ) (2 分)
T 3
(2)因为 T>0.3s,所以 n=0,此时波的周期为T 0.48s (1 分)
1
故传播 3s 后,x=2m 处的质点运动的时间 t ' 6T T (1 分)
4
路程为 S 25A 3m (2 分)
3
解得质点的振幅 A m =0.12m (1 分)
25
14 1 n 10 2 OE 2.( ) ;( ) R
2 2
【详解】(1)当光线经球心O入射时,光路图如图所示
sini
根据折射定律 n (2 分)
sinr
AB
其中 sinr 2 2 (2 分) OA AB
解得 n 10 (2 分)
2
1
(2)平移到E 点,在D点发生全反射,则 sin EDO (2
n
分)
OD OE
在 EDO内,有 sin 90 r sin EDO (2 分)
2
联立得 OE R (2 分)
2
3 2
15.(1) 2gh 2gh
26
5 , ;(2)
h
5 125
1
【详解】(1 A 2)设 滑到水平轨道的速度为 v0,则有mgh mv0 (1 分) 2
A 与 B 碰撞时,由动量守恒有 mv0 mvA 4mvB (1 分)
1 mv2 1 mv2 1由动能不变有 4mv2 (1 分)
2 0 2 A 2 B
v 3联立得 A 2gh
2
(1 分) vB 2gh (1 分) 5 5
2 h
t 2 h
5 2gh
(2)第一次碰撞后 A 经过水平段 QO 所需时间 A 3 (1 分) vA 2gh 6g
5
2 2gh
第一次碰撞后 B 停下来所需时间 t v B
4 2gh
B
5 (1 分)
aB g 5g
易知 tA tB ,又有 > , 故 A 与 B 会发生第二次碰撞 (1 分)
且第一次碰撞后 B 停时,A 还没有追上 B,设第一次碰撞后 B 停下来滑动的位移为 xB ,由动能
定理得 4mgx
1 8
B 0 4mv
2
B 解得 xB h (1 分) 2 25
1 2 1 2
设 A 第二次碰撞 B 前的速度为 v1,由动能定理得 mgxB mv1 mvA 2 2
2
解得 v1 gh (1 分) 5
A 与 B '会发生第二次碰撞,由动量守恒有mv1 mvA 4mv ' (1 分)
1 mv2 1 mv '2 1由动能不变有 1 A 4mv
'2
B (1 分) 2 2 2
解得 v ' 3 2A gh (1 分) v
' 2 2
B gh (1 分) 5 5 5 5
1
(3)B '发生第二次碰撞后,由动能定理得 4mgxB 0 4mv
'2 x ' 8B 解得 B h (1 分) 2 125
A mgx ' 0
1
mv '2 x ' 18发生第二次碰撞后,由动能定理得 A A 解得 h (1 分) 2 A 125
'
故 xA xB ,即 A 不会再回到光滑轨道 PQO 的水平段 QO 上,在 O 点左边停下
18 8 26
所以 A、B ' '均停止运动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x xA xB h h h(2 分)125 125 12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