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课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洁,却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第八单元第一课《司马光》就是一篇文言文,它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目的是想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让学生轻松理解故事内容,继而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文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所不同,从而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课文简短,但故事情节完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小孩爬上水缸,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学习,产生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和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的情感。
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给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让他们能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跌、众、弃”等7个生字。
能正确跟读课文,能正确断句,能熟读能诵。
初步学习借助注释和插图等读文言文的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文言文。
2.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初步读懂文言文,会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四、教学准备: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 我会读课文
一、导入课文,了解人物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故事去认识一个人,他叫——司马光。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司”字是右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注意:被包部分往左靠。
2.齐读课题
师:咱们响亮地读读题目。
3.了解复姓
4.了解司马光
5.看插图,猜故事
6.指名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7.认识文言文
8.出示司马光砸缸的白话文和文言文,比较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设计意图】文言文与现代文对比阅读,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避免了教师繁琐的解说。
二、学生字
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
2.开火车读生字
3.齐读生字
4.去拼音齐读生字
5.读准多音字“没”字
(1)齐读多音字“没”的读音。
读“没”在文中的句子。
6.学习“登”的说文解字。
(1)出示“登”字象形图片,让学生观察,理解“登”的意思。
(2)观看视频,了解“登”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二)写好生字。
1.写好“登”字。
(1)观察“登”字。
师:咱们看看怎么写好这个“登”字。“登”字上宽下窄,上边部分要写得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
(2)师范写。
学生说笔顺,跟着书空。
(3)生练习写。
在学习单上把“登”字写两遍。
三、读课文
1.读准字音
(1)指名读文。
(2)齐读课文。
2.读好节奏
(1)听范读,听准节奏。
(2)师领读,读好句子。
跟老师读难读的句子:光/持石/击瓮/破之。
(3)指名读。
(4)齐读课文。
3.读出韵味。
(1)指导拖音读
(2)指名读
师:(标红“儿、儿、跌、众、光、石、瓮、迸、儿”)读古诗文讲究声断气连。像刚才那样,把标红的字都拖长一点儿来读,一起读。
(3)生齐读。
(4)模仿古人读
师范读。
指名读。
生齐读。
四、悟方法
(一)方法一:多诵读
师:读通课文了,还得把它读懂。要想读懂文言文,掌握好方法能事半功倍。像刚才那样多诵读几遍课文,就是其中一个方法。(板书:多诵读)(齐读)
(二)方法二:借注释
1.(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相机板书:借注释)
2.齐读方法。
3.自读梳理、了解人物。
(1)默读课文,找出人物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请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出现了“儿”这个字几次?分别指谁?
师:文中还有哪些表示人物的字词?
(2)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单元导语里提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因此设计这个环节,为学生提升阅读品质,不断提高阅读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4.合作学习,理解故事。
(1)出示学习要求,同桌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交流:
①师说第一句意思,生读相应的原文句子。
②师读第二句,生说句子意思。
(三)方法三:展联想,说画面
1.想想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司马光救人,其他孩子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
2.展开联想,师生合作说“众皆弃去”画面。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师生合作说说“众皆弃去”的场面。
师小结:展开联想,说画面,能把故事理解得更丰富、更具体了。记住这个好方法。(板书:展联想)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在小学阶段编入了14篇文言文,本课是第一篇,是学习其他文言文的起点,因此,我们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知品质
1.探写法
师:文章写的是谁?(司马光)那为什么还要写其他人?
师: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2.知品质
师:这样更能看出司马光的品质。你会怎样夸夸他?
师小结:希望我们像司马光一样,遇到问题也能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地处理。
【设计意图】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写“光持石击瓮破之”,为什么还要写“众皆弃去”,学生明白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更突出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和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
板块二 我会讲故事
一、梳理故事脉络
让学生用文中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师相机板书:起因 跌没/经过 击瓮/结果 儿得活)
二、讲故事
让学生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根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同桌听。
(出示提示:讲故事时,可展开联想,带着表情,加上动作,配上拟声词。)
1.同桌互讲。
2.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这也是课后的习题之一。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学生梳理故事脉络,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让学生更好地讲故事,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感悟文言文特点
想想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指名答。(师总结,板书:言简义丰)
四、走近古文
(出示去标点的卷轴式《司马光》)
师:这个故事,被古人记载在《宋史.司马光传》里面,它是这样写的。一起读读。
生齐读。(配乐)
五、熟读能诵
师:古人读书,还讲究背诵,只有做到熟读能诵,才能算是你的积累。咱们试试着背背?不能背的看着书读。(全班背诵)
【设计意图】文言文学习,需要大量积累。文言文读多了、背多了,才有可能真正形成文言语感,熟读能诵,是教学目标之一。
板块三 我爱文言文
总结学法,推荐阅读
(一)总结学法
师:你觉得文言文难吗?有趣吗?还想学吗?
师:在中国古代,励志的儿童故事除了《司马光砸缸》外,还有很多,例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等故事。咱们可以继续用今天学到的——(指板书,生答:多诵读、借注释、展联想等方法去学习这些故事。
(二)阅读《孔融让梨》的故事。
(三)推荐阅读《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设计意图】“课外阅读课程化”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理念,课外阅读也纳入了课程体系,拓展阅读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能增大孩子的阅读量,扩大阅读视野。
(四)作业布置
1.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读读学习单里《孔融让梨》的故事。
2.背诵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起因 跌没 (文言文)
经过 击瓮 多诵读
结果 儿得活 读注释
言简义丰 展联想
《司马光》学习单
姓名:
在田字格里把“登“字地写两遍,注意写正确写工整。
二、用多诵读、读注释、展联想等方法自学文言文。
孔融让梨
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
故,答曰:“儿年幼,法当取小者。”
【注释】
①〔融〕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
②〔诸兄〕众兄弟。
③〔辄〕只是。
④〔引〕挑选。
⑤〔故〕原因、缘故。
⑥〔曰〕说
⑦〔法〕礼法。
自学要求:
1.用学到的方法自由读这则文言文,读懂故事。
2.思考:
(1)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孔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zhū zhé
yuē